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贴身太监竟是徐妙云

大明:我贴身太监竟是徐妙云 第245节

可是这家伙如今一番言语,却让他哑口无言。

圣人之道?

谁不知道圣人之道,还用得着你教?

圣人经典是圣人经典,现实就是现实。

君王与民共天下,共天下个屁,

这个世界,历朝历代哪个朝廷不是靠着士子集团治理?

可是刘伯温的嘴巴动了几下,愣是不能反驳朱橚。

他们这些在官场混了一辈子的人,自然明白什么叫做大义名分。

作为读书人,他反驳,是要说孟子有错吗?

孔孟之道,是他们这些士子的立足之本,

反对孟子,不是自己甩自己耳光?

刘基就是因为如此,才有一口怨气堵在胸口,差点上去不。

此时,朱标突然也反应过来,

老五是在救他。

关于士子与谁共天下的问题,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上次和皇帝讨论的时候,

朱标心里的选择,其实就是认同与士子共天下,

毕竟,他的教育和他对世界的认知,

实在难以认同,没有士子治理的世界会有多乱?

可是,认同是一回事,承认又是另一回事。

他们今天和刘伯温的谈话,谁敢保证这里没有锦衣卫的耳23目,

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如果传到皇帝那里,

肯定要在皇帝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找了刘基的道了,朱标明白,刘夫子这些话,哪是对他们说的?

他分明是在临走前,想通过锦衣卫,

给皇帝劝谏而已。

就在朱标胡思乱想的时候,

刘基倒是恢复了平静,他说:

“吴王教训得是……”

聪明人绝不废话,被人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强行反驳,只会落得下乘。

可是朱橚却不打算给刘伯温面子。

“什么士子士子,不就是仗着老百姓不识字,你们多读了几个书嘛?”

“若非知识垄断,你们又有什么值得嘚瑟的!“

“等百姓安居乐业之后,若他们愿意读书识字,我看所谓的士子,又如何值得骄傲?”

朱橚这一番,算是把天下士子得罪到极点。

刘伯温面沉如水,一言不发。

等朱橚发飙完之后,朱标赶紧制止他。

“诚意伯,父皇还在宫里等着我们回去复命!”

“孤就在此告辞了!”

刘伯温站起来,躬身行礼。

朱标和朱橚转身离开。

“君王与百姓共天下?好大的口气,好天真的言语!”

“吴王朱橚,还真当你是圣人了?”

“一个旁门圣人而已,与我等士子提鞋都不配!”

“哼,还好你不是储君人选,如若你是储君,我等士子就是拼了老命,也要将你拉下马!”

能说出“君王与百姓共天下”之人,就是和士子集团存在【道争】的混账,

刘基被朱橚搅得心情不好,

转身回了书房,

他拿起一本书,看了一眼。

“传习录?”

“这书有点意思!”

因为回老家青天路途遥远,刘基让仆人去书局买了一批书供路上解闷,

这本《传习录》正是仆人随手买的著作之一,

一开始刘基看作者叫王阳明,号阳明先生,他还觉得这不过是一个无名之辈写的。

可是真正看过之后,刘基的感觉就变了,

等再往下看,他整个人不自觉坐直。

“这阳明先生是什么人?”

“这是何方大儒?我竟然毫无所闻?”

“这等人,应该名扬天下才对!”

刘基的态度再变,他不知不觉,以一种面对老师的心态,拜读这本书。

“不对,这不是什么大儒!”

“这分明是一位圣人种子写的书呀!”

将《传习录》上本看完,刘基不淡定了。

他左右踱步,兴奋得不得了。

王阳明的心学,简直跟他的【道】契合得不得了,

或者说,他刘基一生,今日才遇见了真正让自己从内心信服的东西,

大明朝的儒林,以朱子的理学为主,

可是刘基偏偏不太喜欢理学,但因为是圣人学,他倒是学得也不错,

但从他言行举止之中其实可以看出,他对理学并不感兴趣。

这位王明阳先生的心学,却一举打开了刘基封闭多年的心。

他甚至觉得,如果这位明阳先生此时就站在她面前的话,

他一定会对他行弟子礼,请他教导自己心学的真意。

“这《传习录》为什么只有上卷?”

“是不是管家买漏了?”

“来人呀,给我备车,我要亲自去书局!”

比起被朱橚骂了一顿,刘伯温买不到《传习录》下卷的心情是更加难受。

他不知道,

所谓的阳明先生,其实就是他从心里看不起的朱橚,

若是知道的话,不知道刘基是什么表情。

……

朱橚,同样不知道自己的《传习录》已经在应天府偷偷传开。

一开始,不过是一些无聊的儒生买回去消遣。

可是很快有人发现了这本书的价值,对于书中所言心学,有人恨之入骨,视为异端,有人却如获至宝,奉为圭臬。

但无论是喜欢它的,还是憎恨它的,

都影响明阳先生的名声开始传播开。

天下士子,都开始玩往书局赶去。

一时间,一股关于心学的暗流,已经在应天府缓缓流动。

“大哥,你看这些人,在抢什么东西?”

朱橚和太子乘坐的车辇,正好路过一家书局。

眼见平时注重仪表的士子们在远处抢夺什么?

首节 上一节 245/3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大耳贼,吾乃大汉皇叔是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