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47节

可这样也仅仅只能保证宫廷的安全,而无法保障整个国家。

越来越多官吏死在这场“黑疫”中,一些公职人员的死亡,导致地方岗位空缺,许许多多盗贼趁机四处作乱。

没有了官府的约束,各种犯罪越来越多,甚至有少女在大街上被“好汉”公然奸杀。

一些城市的贵族死在黑疫中,有的连子嗣也死去,城市失去了合法的继承人,最后只能被收回燕公管辖,但是燕公徵自身难保,于是又只好将一些偏远的城市转交给行会自治。

为了弥补岗位缺失,制止越来越高的犯罪率,燕国官府不得不将一些偏远城市转交给当地行会代管,除了不能擅自征兵,允许它们自治城市,只要愿意按时缴纳赋税就行。

行会们由此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燕国官府和贵族们在这场黑疫中损失惨重,对民间的控制力遭受极大削弱。

第481章 鼠疫(四)

五年后

燕公二百三十三年夏(443年

燕都

黑疫连续肆虐数年,已经有八十多万人死于疾病,但燕公徵却依旧无计可施,各地也开始发生一些小规模叛乱,由于禁止商业贸易,燕国与中原的贸易还暂停了。

面对此情此景,燕徵决定退位让贤,并且在对现实的绝望下,选择皈依佛门,出家为僧,祈求佛陀拯救燕国。

面对司马昭二十万大军来攻都不怕的燕国,如今却要倒在一场瘟疫里。

燕侯芷即位燕公,然而,她在上位的第三年,便感染了黑疫,又在三个月后七窍流血而死。

于是,贵族议会又将燕徵从佛寺里带出来,让其重新即位。

又两年后,燕公二百三十八年(448年),燕徵发布《罪己诏》,将黑疫的爆发都归责于自己,随后又在半年后,因为压力太大,再次遁入空门,逃避现实的困苦。

当九卿再次找到燕徵,让其复位时,燕徵选择绝食而死。

燕公徵突然绝食而死,临死前尚未指定继承人,也没有子嗣,一时之间,燕国君主的位置空缺。

燕国又又又又绝嗣了,而且这一次连继承人都没有指定,同时也没有顺位继承人,比以前更加严重。

一年后,在九卿的建议下,燕国召开贵族会议,推举出一位君主。

燕宫

议会大厅

众多贵族们聚在一起,有的贵族因为感染了黑疫,所以便让自己的代表前往燕都参加贵族议会。

空荡荡的大殿比以往少了很多人,因为黑疫而死的议会贵族多达七十二人,剩下的一百五十三位议会贵族或者其代表坐在席位之上议论纷纷。

上一次王家选举话事人,那还是几百年前,本以为有了完善的继承法以后,不会再出现绝嗣后无法继承的现象,结果一次恐怖的黑疫让燕国的君位继承中断。

并且到目前为止,因为黑疫而死亡的人数,已经上升到了百万。

燕国的总人口也才七百万,如今却有一百多万人死于黑疫,而且死亡数字还在不断飙升,这是非常恐怖的。

砰!砰!砰!

“诸位,安静,安静!”

宗长连连敲响三次木锤,对着众人喊话。

宗长没有任何实权,只负责召开议会和维持议会秩序,至于召开后会怎么发展,那就完全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考虑到九卿的特殊地位,所以我们只从九卿中选举一人成为君主,然后,大家可以毛遂自荐,通过半数以上认可,并且得票最高的,可以成为新的卿士。”

“诸位可有异议。”

推举卿士的方法则是沿用旧制,以前也是这样选举产生新的卿士。

贵族们以及代表们早就提前得知了流程,所以也没有异议,他们都在等待着竞争九卿的位置。

九卿里有一人将会被选举为君主,空缺出来的一个卿士位置,就是他们这次的目标。

这场会议持续了两个月,最后的结果是,九卿中的燕彻成为君主/燕公,太极城主成为九卿之一,至于太极城,则被交给当地市民自治。

除了不能征兵,没有军事权,市民自治城市享有极大的自由。

燕国内部行政结构是比较混杂的,有官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也有贵族世袭的城市,还有行会代管的商业城市,甚至还有市民自治的城市,并且边疆地区还有土司自治的部落,国土之外还有向燕国臣服的仆从城邦/国家。

说燕国是“一国六制”也不为过,一个国家,六种制度同时存在,六种治理状态共生共存。

而且燕国的郡县制还跟中原不太一样,燕国的郡县实行的是多中心并立,也就是一个郡里面,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心,亦或是同时存在多个中心,这跟中原一个郡有一个中心“太守”,一个县有一个中心“县令”,是完全不一样的。

燕彻能够被贵族议会的贵族以及代表们选举新的君主,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年龄足够大,平日里又没有犯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

他如今已经五十三岁,跟燕徵是同辈,却又要比燕徵大了十多岁。

燕彻上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宣布:胡人和土著人是引发黑疫的罪魁祸首。

他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转移底层民众的不满,让他们把不满的怒火发泄在更加悲惨的胡人奴隶和土著奴隶身上,而不是针对燕国的统治阶层。

随后,一场臭名昭著的“猎魔运动”展开,大量胡人和土著人被扣上传播黑斑瘟疫的罪名,被汉人奴隶以及平民虐杀。

这些胡人和土著人,被扣上传播瘟疫的罪名,成为了民众眼中传播瘟疫的魔鬼,因此猎杀他们就等于是猎魔。

颁布《猎魔法令》后,短短两年时间里,被当众虐杀的胡人和土著人就多达十万,其中有不少都是妇女儿童。

为了逃避责任、维护自己的统治,燕国的统治阶层可以舍弃一切。

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规模的胡人土著人暴乱,面对暴乱,燕彻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杀”!

“百姓就如同地上的杂草,死了一茬还会再长出来一茬,就算是全部死光了,我们大不了从中原和草原移民进来补充人口就行,胆敢挑战统治阶层,那就是死路一条!”

燕彻的这种思维,几乎所有贵族都是赞同的。

秦始皇屠得百姓,西楚霸王屠得百姓,汉高帝屠得百姓,汉武帝屠得百姓,光武帝屠得百姓,桓灵二帝屠得百姓,汉末军阀屠得百姓,司马皇族屠得百姓,世家大族屠得百姓,胡人军阀屠得百姓,我们燕国王家就屠不得百姓?

把统治者幻想成爱护民众的圣人,本身就是幼稚行为。

统治者,维护统治才是主要目标,当爱护百姓可以维护统治时,就爱护百姓,到屠戮百姓才可以维护统治时,就屠戮百姓。

因此,一个正常的君主,他既可以疯狂屠杀自己的百姓,又可以给百姓减免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样的君主在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秦皇汉武都是典型。

因为后世之人在研究一位君主时,出发点就是错的。

君主的目标自始至终都是维护统治,爱护民众也罢,屠戮民众也罢,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了达成目的,可以用这样的手段,也可以用那样的手段,具体用什么手段,完全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牧羊人的目的是依靠羊群赚钱,爱护羊群也罢,屠宰羔羊也罢,都只是为了达到赚钱这个目的的不同手段,但是旁人却无法理解,一个牧羊人为什么可以一边爱护羊群一边屠宰羊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多么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永远有人不明白!

第482章 逐鹿中原(三十四)

五个月后

燕公二百四十年冬(450年)

当燕国还在忙于镇压国内的各种叛乱,因为黑疫的爆发而陷入统治危机之时,中原宋魏两国的战争再次爆发。

宋帝刘义隆这些年养精蓄锐、恢复民生、整顿吏治、训练兵卒,自信已经有实力收复中原,因此常常资助魏国境内的起义军,给魏国境内的反贼提供帮助。

而魏国这十几年几乎每年都在打仗,就没停过,先是北伐再次征服柔然,然后向西吞并了鲜卑人建立的秦国,并且消灭凉国。

凉国贵族逃亡到西域高昌,在高昌境内重建凉国。

就连一直劫掠魏国幽州地区的契丹和库莫奚,如今也向魏国上表称臣,非常害怕魏国吞并自己。

而在魏国国内,为了满足连年征战的物资需求,鲜卑军事贵族们对汉人的剥削愈发严重,原本在拓拔珪时期有所缓和的汉胡矛盾重新激烈起来。

作为汉人世家代表的崔浩,想要效仿传闻中的身毒婆罗门,在中原建立太平安康的等级制度。

崔浩向拓跋焘建议,鲜卑高级贵族与汉人世家为第一等,相当于婆罗门;鲜卑低级贵族与汉人士族为第二等,相当于刹帝利;鲜卑武士与汉人寒门为第三等,相当于吠舍;鲜卑普通牧民和汉人普通农民为第四等,相当于首陀罗;鲜卑奴隶与汉人奴隶为没有等级的贱民,属于不可触碰者。

并且不同等级之间不可以通婚,只有同一阶层等级内部可以通婚。

崔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鲜卑统治阶层与汉人上层的融合,使得汉人世家能够被融入统治阶层,成为统治阶层的一员。

对于这个建议,汉人世家士族举双手赞成,因为他们可以从被统治者跃升为统治者。

鲜卑高级贵族则无所谓,反正无论融合还是不融合,他们都是掌握最高权力的统治阶层,不会有什么区别。

底层汉人同样无所谓,反正不融合是被奴役,融合了还是要被奴役,随便吧,跟我一个种田的没有屁的关系。

只有鲜卑低级贵族和鲜卑武士以及鲜卑牧民极力反对崔浩的汉胡联姻融合建议,因为如果按照崔浩的融合方案,他们这些为鲜卑高级贵族南征北战的底层鲜卑人,就会从统治阶层的边缘,直接跌落成为被统治者,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崔浩的这个融合联姻方案,其实就是汉人高层与鲜卑高层联合起来奴役汉人底层和鲜卑人底层,只搞阶级压迫,不搞民族压迫。

对于这样的建议,皇帝拓跋焘则有点犹豫,不过内心其实是偏向于融合联姻的。

因为促进鲜卑贵族与汉人世家联姻,可以稳固国家内部,让汉人世家帮忙镇压那些不断起义的汉人农民军。

如果不融合汉人世家,那么这些汉人世家就会一直暗中协助农民起义军搞事情,对于皇帝的统治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犹豫则是担心这么做会引起底层鲜卑人的不满,万一底层鲜卑人造反推翻上层鲜卑人怎么办?

(事实证明,这样的汉化融合联姻深入进行之后,六镇的边缘鲜卑人果然无法忍受自己从统治阶层跌落为被统治阶层,直接造反想要推翻上层鲜卑人。)

崔浩提出这样建议的消息被许多鲜卑人得知,他们于是故意刁难崔浩,并且在崔浩编撰的国史里挑毛病,终于让他们找出来毛病,随后联名上书,要求皇帝拓跋焘立刻处决崔浩。

面对低级鲜卑贵族以及鲜卑武士们的群情激奋,拓跋焘终究还是不敢硬来,怕在这个关键时刻引起鲜卑内战,所以选择杀死崔浩,以此平息鲜卑武士们的怒火,让他们继续为自己南征北战、开疆扩土。

中下层的鲜卑人痛恨崔浩,认为崔浩是想把他们变成跟汉人百姓一样的被统治者,从此再也不能荣华富贵。

底层汉人也对崔浩无感,毕竟崔浩提议的改革跟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改不改,他们都还是最底层。

首节 上一节 347/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