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242节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现在在李曼玉说完这样的消息后,找了个借口就暂时离开了宴席,只留下这些大唐的贵妇人们在这议论纷纷。
虽然刚才李曼玉闲谈的话不多,可也透露出了几个很关键的信息,这次太子出阁读书,恐怕不会在之前的昭文馆,而是会在国子监。
另外就是和太子一同读书的一个名额已经被长孙冲家的孩子占去了。
这让不少贵妇人们心里松了一口气,相比较于之前作为大唐最顶级的教育机构的昭文馆,国子监的录取名额就多太多了。
要知道,昭文馆之前开办的时候,能在馆内学习的人一般只有二三十人,可现在换成国子监,那几乎在场的所有人家的孩子都能去。
就算是想要和太子当同班学生,几率也比在昭文馆的时候大多了。
……
出则为将,入则为相,这大概就是李靖最真实的写照了。
如今李靖的年纪虽然已经有六旬了,可看起来依然相当的豪迈,志气未衰。
李靖现在正在书房里写字,年纪大了以后,他基本上就不怎么上朝了,那样太累了。
李靖的字其实写的不错,金钩银画,力透纸背。
只是这样的字,着实不符合现在大唐流行的书法风向。
可偏偏大唐这时候流行的其实还是承自二王的那套,主要讲究一个舒缓冲和,更能体现儒家中庸之道。
就算是欧阳询那种笔锋险峻的,也不会像李靖现在写的这种那么锋锐,直让人觉得看到了金戈铁马。
可以说,按照现在大唐的评判标准,李靖的字写得确实可圈可点,也有自己的风骨在内,只是过于锋锐了,锋芒露的太多,对当世的审美来说,无疑是一种差评。
不过,要是按照李湛这个后世来客对书法的评判,李靖的字写得真不错,担得起字如其人的评价了。
本来李靖就是一名将帅,字迹肯定会更多的透露出他的经历,有些沙场之风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是要让李靖自己来说,他这些年间已经够收敛自身锋芒了,就是书法也是这样,至少比起他年轻的那段时候,绝对是收敛太多了。
书房之中,李靖在这沉稳的磨墨写字,这也是他现在休养身体的一种手段了,没一会儿,书房外就有他们家的仆役传来消息。
“老爷,宫中的消息传出来了,殿下已经被封为太子了。”
外面说话的仆役喜气洋洋的,他们也都很清楚被封为太子的李善那可是皇后的嫡长子,还是李靖的外孙,这足以让他们感到高兴了。
就是屋内的李靖也是手一抖,骤然在纸张上留下一大块墨迹,但嘴上的声音却是不紧不慢的。
“知道了。”
这不由的让门外的仆役大为钦佩,自家老爷不愧是久经沙场之人,面对这样的好消息也能这么稳重,看来自己这些人还是缺了几分气度啊。
他们哪里知道,在书房内的李靖也是相当的激动呢?
也由不得李靖如此,毕竟他的外孙那可是大唐未来的继承人啊!
虽然在之前李湛东巡的时候,李善已经监国两年了,那时候李靖就知道大局已定,李善肯定是能成为太子的。
可是在一切都没有尘埃落定之前,就是李靖也不敢说有十成十的把握,只能说李善最有机会。
他心中有这样的担忧也不奇怪,他自己的军功太盛了,要是说李善当太子面临最大的难题,其实就是他这个当外公的。
李湛是不可能不考虑自己这个强势的外公对大唐政局带来的影响的。
就算是自己的后人确实都比较无能,可再下一代呢?
而且万一未来的时候,李湛真的动了念头想要废太子,那么李靖一家手中的军权就成了最扎眼的一根刺,朝野上下肯定都不会同意的。
可以说一旦现在李湛选定了李善当太子,未来就基本不可能废掉李善了。
且不说李靖在这激动着,等到李善被册封为太子的典仪举办的时候,整个长安城都是一片热络。
李湛没有定太子的这些年里,可不单单是朝中的大臣们有些担忧,就是民间的百姓们一样如此。
大唐自建立以来,就没有经过一次正经的皇位交替,太子这个职务简直就像是有毒,可这也改不了大家渴望太子的心情。
关中的百姓们再清楚不过之前那几十年的乱世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天下人没有一个愿意再回到当初的情势中去,想要做到这一点,那就要求朝廷必须做到传承有序。
只要现在太子的人选一定,朝野上下也能松一口气了,不用担心着未来李湛突然去世,没有选好继承人的情况,让大唐再度陷入纷乱。
至于李善能不能坐稳他的太子之位,皇位未来交替的时候会不会再发生一些其他的变故,这些都不重要。
即便是皇位传承的时候发生变故,那一般情况下也是局限于宫廷和高层官员们,很难对民间百姓造成什么影响。
可要是压根没有确定的帝国继承人,那总是要让天下掀起一番动荡的,那才是对百姓们影响最大的事。
五月,在宫中卧病多年的长孙太后病逝,李二悲痛不已,李湛也是给足了长孙太后荣耀,罢朝三日,长安城一片缟素。
这和当初李渊去世的时候是一个规格,从这也能看出来,李湛对长孙太后本人还是很敬佩的。
历史上的时候,长孙太后就是一个有名的贤后,要是按照李湛穿越前那种想法,他肯定是要对长孙太后毕恭毕敬的。
只可惜,穿越而来以后,李湛成了长孙太后的那几个儿子的敌人,如此一来,两人的关系自然也就谈不上多好了,只能说面上还过得去。
特别是等到李承乾被逼着起兵造反,兵败自杀以后,长孙太后更是连理都不理李湛了。
可是李湛的心里对长孙太后的钦佩依旧不改,而且还是让李曼玉照常给长孙太后请安,给她找最好的大夫治疗。
只是哮喘这样的病,在中古时代的大唐实在是不容易治,缺的药材太多了,而且长孙太后的身体垮的厉害,已经非药石所能医治了。
这次也是因为春天的时候,宫中花朵一多,各种花粉让长孙太后受不了了,本来她能熬过上一个冬天已经让人很意外了。
如今这个时候去世倒也是正常的很,只是李二实在有些受不了这个打击,头发白了一片,也是这个时候,李湛忽然意识到李二也老了……
相比于当年穿越而来第一次见到李二时他的那种意气风发,现在的李二虽然看着身体还是很硬朗,可是沧桑了不止一星半点。
谁也不知道李二到时候能撑到多久,按照历史上来看的话,李二离去世也不远了。
只是在李湛穿越而来以后,李二不再处理政务,操的心少了很多,而且也没有让李二服药。
古代皇帝们短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ke药,古代那些丹药里面大都含有重金属成分,敢ke药的人,一般寿命都长不了,而且还会有各种病症。
这里面确实有例外的,比如知名的嘉靖皇帝,可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少了。
李二现在远离了这些丹药,可能寿命会比历史上更长一点,但也可能因为心里没有寄托,走的更快一点,这谁都说不准。
但是李湛的心里还是希望李二能多活一段时间的,他如今固然不是皇帝,可朝中还有一批老臣都是受过李二的恩惠的。
再说了,李湛也不希望历史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太宗皇帝,在这辈子的时候变得落寞如斯,郁郁而终。
所以李湛直接把刚刚册封的太子李善送到李二身边,他们爷孙两人应该能说的更多一点,毕竟隔代亲。
而且李善这孩子也挺机灵的,完全可以帮着安慰一下李二,因为李湛实在是没有这个时间了。
今年这个时候,朝中还有一位病重的大人物——李靖。
李湛看着手中的奏章,脸上显出几分忧色,而在大殿之中的范仲淹很是奇怪的问道。
“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范仲淹是今年刚刚回朝的,之前的时候,李湛也曾想让他回到中枢,可他坚持要把川渝一带的盐业捋顺再走。
李湛知道他这是想要在当地做出足够的政绩,给当地带来巨大的改变。
故而李湛也没有说非要让范仲淹回京,他本来就是李湛召唤出来的,李湛又不用担心他在当地坐大,影响力高了以后,割据川渝。
何况,现在的大唐,有人敢这么做,那才叫一个奇怪呢!
如今范仲淹刚回来,本来是要和李湛聊一些川渝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可是李湛偏偏在这个时候收到了李靖自己的上表,他病重卧床不起了。
李湛叹了一口气说道。
“今年可真是流年不利啊……又有一位重臣重病了……还是一位将军。”
范仲淹愣了一下,迅速在自己的脑海里搜索当朝的大将们,再结合年龄,一下子想到了可能是李靖、大唐现在还活着的将领里,李靖是年纪最大的那一个,也是和李湛的关系最亲密的那一个,要是李靖病重,李湛露出这样的神色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可是李卫公……”
李湛默默的点了点头,有些忧郁的说道。
“李卫公之前的时候,一把年纪了,还在出征出云国,包括三韩故地,当时的战事看起来李卫公撑过去了,只是对他身体的损害是比较大的。”
“自从那次出征以后,李卫公就一直闲赋在家,默默养病,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了,他的病应该好的差不多了。”
“可是谁能想到,休养多年,病没有好转都没有……”
范仲淹明白了,他想到李靖这么多年经历的这些战争,想来也是元气损耗太大了,沉默了一会儿,范仲淹开口安慰道。
“终究是太子之位已定,可能李卫公心里也放松了不少吧。”
“如今卫公的心愿已了,一时间撑不住了,其实也很正常。何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当年李卫公他们的责任就是平定天下,扫清环宇。”
“而到陛下这一代,就需要让大唐百业兴旺,国力蒸蒸日上。”
李湛点了点头,可是想到李靖的病体,心情还是有些沉痛,只是却没有什么遗憾。
相比于历史上的李卫公,这一世李靖的命运已经全然不同了。
他活得比历史上的自己久,生前获得的荣耀也比历史上的多,而家中的子弟们未来也有了保障,已经不错了。
其实,自李湛穿越而来以后,被改变了命运的又何止李靖一人,寿命变化的也何止李靖一人?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太后、李承乾……
这些人的命运不都早早的被李湛改变了吗?
自李湛穿越而来,一开始的时候还没从长安出来,他想的是苟一苟,当一个太平王爷就行了。
上一篇: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