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113节

  张家人就真的对权力中心一点兴趣都没有吗?

  “我不想!”

  “你这孩子怎么就油盐不进呢?也是,你还小,还不知道功名的重要性……”

  张异闻言却是笑了:

  “先生整天劝人当官,但你自己都要告老了,你喜欢当官,你怎么不当呢?”

  许存仁吹胡子瞪眼:

  “那不是因为我老了,我想回去过几年清静日子?”

  “如果以前先生说这话我信,现在我却是不信了!”

  张异得意洋洋,从许存仁桌子边上翻出一卷纸,

  许存仁一眼就认出,这是他没有交给老朱的东西。

  见到这些,许老直接沉默下去。

  张异也没有没有继续追问,他只是看了一眼上边的只言片语,大概已经明白许存仁要走的原因。

  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

  就一句话:

  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113章 藏在史书下的暗流,我是吃瓜群众

  许存仁,明初政治家。

  朱元璋攻克金华之后,将他收入麾下,并让他教导诸位皇子。

  后皇帝打下集庆路,也就是南京的前身,他又成为国子府学的博士,最后升祭酒。

  朱元璋立太子朱标,为太子选择宋濂为老师,但也将许存仁立为傅,由此可见老朱对他的学识和人品都极为信任。

  只是他后来干了一件事,却让老朱对他起了杀心。

  那就是朱元璋刚登基,他就要告老还乡。

  他的手下司业曾经提醒他,皇帝刚登基你就走,恐怕会惹皇帝不高兴。

  他不听,坚持要跟皇帝辞职,

  最终惹得朱元璋震怒,找了个由头杀了他。

  张异前世读到关于他的经历,还觉得这老头有病。

  一来是许存仁如果不辞职的话,仕途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二来是,既然手下人都提醒过他了,他多干一年再走不也一样,偏偏人家老朱刚登基就就跑路,就老朱那小气敏感的性格,不砍了你才怪。

  只是此时,他才明白历史中的只言片语,也许底下暗流涌动。

  许存仁并不傻,他离开也是事出有因。

  “先生掌国子学,深得皇帝信任,国子学虽然并无多少权柄,却也影响着大明选拔人才制度的制定,大概先生是和陛下聊过这个问题,陛下有些理念先生不喜对吧?”

  张异将许存仁案头上的东西拍了拍,许存仁神色复杂。

  “先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又伺候了陛下十年,但从小子认识您,您整天就把退休挂在嘴边!

  上次还听您说,要不是有些意外,您大概已经跟陛下告老了!

  小子觉得先生身子骨明明还硬朗,再干个十年都不成问题……

  现在我明白了,先生离开,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许存仁:……

  这个臭小子鬼精鬼精的,他只不过随手写下几笔,排解心中的郁闷。

  谁知道他就看了一眼,却将自己的想法猜得八九不离十。

  朱元璋确实跟他商讨过大明选拔人才的问题,科举虽然没有推行,但是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这件事是迟早要开的。

  只是如今天下未定,朝廷需要忙碌的事情还很多。

  所以关于国子学的教育和科举的安排,皇帝自己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想法。

  但作为侍奉了朱元璋十年的老臣,许存仁明显感觉到皇帝登基之后的变化,这种变化也隐约让许存仁不安。

  “你一个小道士懂什么,莫胡思乱想!”

  许存仁想开口斥责张异,张异却没有理他:

  “陛下对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大概率是希望他们听话,而不是如先生等人这些老臣一般,有太多自己的思想!

  先生是老派的人,肯定不认同陛下的理念!

  陛下知道先生不认同,先生也知道陛下不喜欢你的拖延!

  所以先生没办法,想用一走了之来无声对抗陛下,可先生有没有想过,这样会为你带来杀身之祸?”

  许存仁闻言,脸上露出不确定之色。

  “我跟了陛下十年,应该不至于吧?”

  张异说:

  “怎么不至于,咱们大明现在多缺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新朝初立,本应该是天下人来投的好日子,可是前边陛下得罪了江南士族,且天下士子对大明的情况也在观望!

  北元虽然已经风雨飘摇,但在许多士子心中也是正统,

  再加上陛下的出身、行事手段等原因,其他人对效忠大明也心有犹豫,

  在这个千金买骨关口,如果先生辞职,会对大明的人才招揽造成极大的影响,您被清算,是大概率之事!”

  “先生负气,是不想陛下将士子当成猪狗圈养,我猜的可对?”

  许存仁悚然,盯着张异半天说不出话。

  他只是在书房里写了几句牢骚话,就被张异看出这么多东西?

  不对,张异不可能看得出那么多东西,这小家伙有点东西!

  许存仁这才想起张异另外一层身份,龙虎山嫡系!

  身为儒家人,他心里其实是轻视道士的,可萦绕在龙虎山上数百年的光环,依然让许存仁心中产生了联想。

  “你是不是看出什么?”

  “只是看到先生身上有死气罢了!”

  张异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提醒了许存仁一句,他对这老头的印象不错,但只凭印象不错,许存仁也不值得张异去滩这趟浑水。

  不过今晚的一顿饭,还有他认真教导自己的样子,让张异感受到一丝真心。

  恰好书桌上的东西,可以引发这个话题,张异干脆让自己努力一下。

  如果能因此改变许存仁的决定,也算是功德一件。

  如果不能改变,那也就算了!

  “原来真会死啊!”

  许存仁坦然一笑,似乎并不曾将这件事放在身上。

  他却饶有兴趣地问:

  “那你觉得陛下会怎么做?而他这种做法,是对是错?”

  “先生心烦意乱,在纸上涂鸦之时,提到了宋时王安石废诗赋取经义,所以我大胆猜测一下,陛下应该对未来的科举心中有个腹稿,再结合前朝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的传统,我不难猜出陛下恐怕是在这之上再进一步,

  如果我是陛下,我该怎么完成自己的设计,又让先生觉得不安?且又能堵住天下读书人悠悠之口?”

  张异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许存仁的好奇心已经完全被他吊起来。

  “想要推测这件事,就要猜到陛下想做什么?

  陛下出身微末,就算当了皇帝,很多世家门阀其实也不太看得上他,就算我大明如今许多人都还在赌它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这皆因我华夏传承多年,从没有见出过陛下这种皇帝!

  这些大族,往往是诗书传家,历朝历代都有人在朝堂之上发挥作用。他们的恶意,会加剧陛下的危机感,因为他知道不管自己喜不喜欢,只要公开科举……

  大概率还是这些人掌握权柄!

  陛下对读书人的警戒,让他有动力进一步改革大明的人才选拔制度,所以我猜测,

  未来的科举,陛下会在经义上进一步限制,可是前朝已经把选题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中,再限制选题已经不大可能,

  所以陛下应该会从格式入手,可这不是关键,

  最关键的还是要禁锢士子的思想!

  而能光明正大做到这一点,无非就是【崇古】二字!”

  张异的所谓猜测,其实是早就知道答案,然后利用答案去推演过程。

  可他说出来的话,却让许存仁脸色一变再变。

  见到许先生的变化,张异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自己已经猜对了。

  洪武三年,天下平定之后的大明才有余力专注到选拔人才之上,开科举!

首节 上一节 113/11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支教三年,大秦成日不落了?

下一篇: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