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65节

  王承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叫周延儒心里一顿,忙停下脚步,面露笑意的转过身,说道:“王太监…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作为崇祯皇帝身边的心腹近侍,王承恩虽不干涉外朝的政务,但在内廷和外朝这边,地位还是很高的。

  尤其是对周延儒这些在军机处的大臣,常与崇祯皇帝保持接触,明显能感受到天子对王承恩的信任。

  “周枢辅,皇爷有话,叫咱家传给您。”王承恩淡笑道:“周枢辅先回军机处,皇爷稍后回去,要召见您。”

  “……”

  周延儒闻言一愣,双眼微眯起来,心里暗自揣摩起来,陛下这是何意?难道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周枢辅,若是没其他事情,那咱家就先回文华殿了。”王承恩保持笑意,对周延儒微微点头示意,言罢,便转身朝文华殿走去。

  看着王承恩的背影,站在原地的周延儒,眉头微皱起来,现在天子的举动,他是一点都揣摩不透了。

  这个时候,天子应该在吩咐温体仁和徐光启,要做什么事情吧。

  ……

  “温卿,你先退下吧。”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对温体仁说道:“去找韩卿多多研讨,别误了朕的大事。”

  “陛下放心!”

  强压内心激动的温体仁,忙拱手作揖道:“臣定当竭尽所能,将内阁一事定下,早叫内阁能成为陛下的助力!臣告退……”

  瞅着难掩兴奋的温体仁,那匆匆离去的背影,崇祯皇帝露出些许笑意,有这样的政客在旁协助,还有韩爌这扛压首辅在前顶着,那自己颁布中旨,所组的暂稳期内阁,就不会受到阻挠。

  等跟徐光启交谈完相应事宜,再找周延儒谈些事情,设法推动责任制,逐步落实责任内阁,责任军机处等,那后续赋予更多的权柄,就能跟着做起来了。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看向徐光启,开口道:“徐卿,将你从军机处这边调离,擢升进内阁,任东阁大学士。

  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徐卿进入内阁后,要抓好三件事情。

  一个编撰历法,一个武备院,还有一个…就是归到你名下的总仓场事。

  按理说当前有仓场尚书孙居相,总督仓场,然京通二仓关系重大,朕的心里多少有些不放心此事。

  而且朕心里有种直觉,只怕这京通二仓的真实情况,并没有表面所了解的那般好。”

  徐光启心里一紧,眉头微皱起来,京通二仓若是出现问题,那对国朝,对京畿一带,可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徐卿,这是朕之前所想,关于谋改京通二仓的一些构想,你可以先看看。”

  崇祯皇帝拿起一份文书,递给徐光启说道:“等内阁稳定下来,你具体主抓此事后,可以和孙居相一起,逐步落实下来,切实叫京通二仓,起到应有的职责和用意,而非叫不怀好意的蛀虫,私底下都吃跑了。”

  自永乐年间迁都北京,除太祖高皇帝所设军储仓,国朝于京畿一带,先后设立了京仓和通州仓,以满足国朝在粮食口的日常收支用途。

  崇祯皇帝很清楚时下的大明,是怎样一个多灾多难,所以这战略储备粮的用途,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灾年之下,手里有粮,这心里不慌啊。

  尤其是京通二仓,还肩负着很重的职责,敢出现任何问题,对国朝来讲,那都不是件小事情。

  叫徐光启进入内阁,和孙居相一道负责总仓场事,崇祯皇帝就是想上一道双保险,能更快梳理好京通二仓。

  “陛下,若真要这样办,那国朝这边,也会牵扯很多啊,尤其是户部和兵部那边。”徐光启粗略的看了下文书,心中强压惊意,看向崇祯皇帝说道:“而且国朝并无……”

  “徐卿啊,朕知道给你的文书中,有许多是没有过的先例,可能还会得罪很多人。”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但是关系到京通二仓,在朕看来这有些先例啊,要敢于去开创才行。

  倘若这京通二仓,出现任何的纰漏和问题,那所带来的后果怎样,徐卿心里要比谁都清楚。

  且等这次整饬京通二仓事了,徐卿还要会同孙居相,于北直隶治下各府,挑选合适的地方,筹建起直隶仓,多多储备粮食。”

  按照崇祯皇帝的构想,筹建战略储备粮体系,对时下的大明,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这直隶仓的设立。

  如此山西、陕西、辽东、山东、河南等地,若是出现自然灾害,受灾区域的粮价飙升,或者无粮可用时,就能及时的开仓,对外释放平价陈粮,避免谷贵伤民之事,以此去稳定民心。

  但是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崇祯皇帝思前想后,最终选择徐光启这个务实派,来主抓筹建战略储备粮体系一事。

  感受到崇祯皇帝的期许和信任,徐光启神情正色,拱手作揖道:“陛下放心,臣定会竭尽所能,将所管之事办好,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有徐卿这句话,朕就放心了啊。”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朝徐光启走去,动容道:“徐卿,要用心办差,好好做事,你肩上所挑起的三副担子,不管是那一副,于国于民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有任何问题,出现任何麻烦,都要及时向朕通禀,我们君臣联起手来,将这些问题和麻烦,都给一一解决掉。”

第273章 治国如烹小鲜(2)

  其实就上下摆烂的大明而言,还是有着不少务实的能臣干吏的,只是珠玉藏在这泥沙之中,又处在党争激烈、灾害频生、阶级矛盾激化、外忧内患的大环境下,对藩王出身的崇祯而言,想当好大明皇帝并不容易。

  当大明的皇帝,要精通帝王心术,不能心急,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凡是都要走一步看三步。

  像上述这些必备条件和技能,对从没有学过帝王之道的崇祯而言,他甚至做的还不如天启皇帝。

  至少天启皇帝还懂得重用身边心腹近侍,在朝拉起阉党,跟势大的东林党斗争,不叫皇权被彻底架空。

  但好在这一切都发生改变了。

  现在的崇祯皇帝,不似先前那位猜忌心强,做事急躁,过于勤政克己的崇祯,越折腾越坏事的事情,就不会再发生了。

  仅仅是先知先觉的优势,便叫崇祯皇帝清楚的知道,哪些事情要急办,哪些事情可以缓办,哪些人能重用,哪些人可以利用,跳出大明累世积攒的泥潭怪圈,那再造一个大明,也未必不是不行的。

  “王伴伴,内厂所辖皇庄这边,日后也要多多储备粮食。”

  坐在龙辇上的崇祯皇帝,伸手对随驾的王承恩,道:“将各府治下皇庄,近期聚拢归京的那批匠户,筛选出有底子的,年轻的匠户,和所聚的船匠一起,先熟悉下造船的相应技艺。

  等开了春以后,朕会择地,着内厂开办造船厂,到时一应用度就从内帑调拨,打造海船,组织人手去往南直隶等地,售卖所产之物,多多购进低价粮。”

  “喏!”

  作为崇祯皇帝所构建的国营经济体,以内厂所辖皇庄这一块儿,要切实做到扎根北直隶,逐步发展实体经济,并具备对外贸易和宏观调控的能力。

  这样在崇祯皇帝急需钱粮,或各类生产资料和物资,乃至是给生产军备的原材料时,能毫无压力的解决,这才算为崇祯皇帝分忧了。

  不过构建这等规模体量,这等繁杂的国营经济体,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发展的,各项森严的制度也要落实到位,这也是崇祯皇帝在他所定的暂稳期,所要完成的战略目标之一。

  “臣…周延儒,拜见陛下!”

  龙辇刚至军机处,早就候着的周延儒,便恭敬的拱手作揖,这叫崇祯皇帝露出一抹笑意。

  自己没把周延儒选进内阁,这个老政客,是心急了。

  不过这样才好嘛。

  周延儒与温体仁,这一狼一狈,就不能共放一处,不然他们为奸之余,又想着怎么算计对方,好叫自己独大。

  “免礼吧。”走下龙辇的崇祯皇帝,朝军机处公事房走去,“周卿,朕有件事情,要交给你来办。”

  “喏!”

  周延儒忙撩起裙摆,就急跟在崇祯皇帝身后,姿态要表明,能被天子吩咐办事,就证明自己在天子心中的地位,没受到影响。

  “王伴伴,给周卿赐座、斟茶。”

  朝龙椅走去的崇祯皇帝,伸手对王承恩说道,既然要好好利用周延儒,达到自己的政治谋划。

  那该释放的信号,就要及时的释放。

  要叫马儿跑,就要肯喂草。

  “周卿啊,你也看到了,受袁案风波的影响,朝堂这边乱成什么样子了。”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看向周延儒说道。

  “朝中的这帮大臣,不想着怎么为君分忧,为社稷分忧,一个个是挖空心思,想着怎么钻营,怎么谋取利益。

  这不好。

  不像周卿,时刻都知道为朕分忧。”

  被崇祯皇帝这般一夸,周延儒忙道:“这些都是臣子的本分,臣所做的这些,都是职责所在,本分所在。”

  “不说这些了。”

  崇祯皇帝摆手道:“周卿的忠诚和能力,真是清楚的,眼下军机处这边,肩负的职责很重,有周卿在军机处,朕才能心安啊。

  不然外朝这摊子事,什么都无从下手,朕如何处理朝政?所以周卿要放稳心态,多多替朕分忧才是。”

  想叫周延儒这个老政客,在自己预设的范畴内,多帮自己做些事情,那该夸赞就要夸赞,该赏赐就要赏赐。

  暂稳期的大明政坛,一切以调控、维稳为主,等自己那些谋划一一落实了,再筹谋逐一打破枷锁。

  “周卿,有件事情,朕想交给你去办。”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继续道:“内阁这边,虽说朕明确了内阁人选,但是该有的约束,在朕看来也该有了。

  为了起到表率作用,这内阁有的,军机处也要有,不然这件事情,周卿你不好办成。

  朕打算将责任与职权并在一起。

  不能说你掌权期间,遇到任何的问题或突发状况,酿成大的祸事时,除了叫科道的言官御史弹劾,自己再上疏请辞,就跟你没关系了。

  周卿,你先看看朕所拟定的这份文书,责任制与追责制,具体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咱们君臣商讨一下,到时就以你的名义递奏疏。”

  周延儒眉头微蹙,顿感压力,直觉告诉他,天子所讲的责任与职权相并,责任制和追责制,只怕不是件好办的事情。

  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周延儒接过了王承恩所递文书,面露犹豫之际,便翻看起手里这份文书。

  大明所形成的持续性党争,并在崇祯朝造成频繁更换阁臣,有一非常重要的诱因,就在于科道的那帮言官御史,常形成弹劾风潮,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讲成黑的,失去判断的天子,再加之当事人的上疏请辞,就会出现这种局面。

  原本大明的科道体系,是起到监察、规劝作用的,但最后演变成党争的一大助力,不可谓不讽刺。

  “陛下,这个任期是何意?”

首节 上一节 165/5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截胡刘备妻,我乃祖龙血脉

下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