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第238节

在场官吏有一算一,皆已一天一夜未眠。

若是继续这般下去,不等许奕筹集到足够的物资。

官吏们便先倒下了!

许奕目光停留在张开源身上,吩咐道:“将大家歇息之地安排妥当,一切等我回来再说!”

话音落罢。

许奕大踏步朝着大堂外走去。

刹那间,无数双布满疲倦的目光深深地看向那道坚定前行的背影。

不知为何,这一刻所有人心里都异常堵得慌。

好似心头忽然出现一无法负担的巨大石头一般。

众人一日一夜未眠,许奕何尝不是?

“大人!我随你同去!”户房年过半百的主簿深呼吸一口气,大喊一声,随即迈着踉跄的步伐追出了大堂。

“我也去!”

“还有我!”

“算我一个!”

“不能让大人替我们扛下所有!”

“对!户部今日若是不拨给御寒物资,老夫今日便跪死在户部门口!”

“算上我!一把老骨头了!糊涂半辈子了!损了半辈子阴德了!好不容易想做回好人,积攒一点阴德!他奶奶的!谁拦着我!我就和谁拼了!”

刹那间,京兆府大堂内仿佛燃起了一团火。

一个又一个京兆府官吏踊跃着踏出大堂。

无论年老年幼,无论之前是好是坏。

这一刻,他们,一条心。

......

京兆府大堂外的天空灰蒙蒙的。

寒风穿透棉衣,刮过血肉,直入骨髓。

许奕转过身,望向身后一个个布满了疲倦的脸庞。

听着他们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呐喊。

不知不觉间,眼眶竟微微湿润起来。

许奕拱手深深一拜,笑道:“诸君请回吧,户部不是什么龙潭虎穴,本官去去便来。”

话音落罢。

许奕看向大堂门口的张开源。

张开源心中叹息一声,大声劝阻道:“诸位还是听大人的话,暂且歇息!若不然,就算大人筹来了物资,也无人分派,到时候岂不是更麻烦。”

“更何况,大人是皇子,就算借给户部十个胆,他们也不敢刁难大人啊。”

在张开源的苦口婆心劝阻下。

许奕脚步异常坚定地踏下月台。

张开源说的没错,户部是不敢刁难他。

但,户部却可以踢皮球。

以往京兆府不是没向户部请求过物资支援。

但奈何每次都被人当皮球踢来踢去。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们也心忧灾民,但奈何户部也不富裕。”

......

......

刺骨寒风中,十余骑出了京兆府,径直地朝着坊门处奔去。

方一出坊门,灰蒙蒙的天空上划过一道异常美丽的闪电。

几息后,隆隆雷鸣炸响于天空之中。

要下雨了。

许奕心中一沉,大声下令道:“目标安兴坊!所有人跟紧我!莫要掉队!”

话音落罢。

许奕重重一挥手中鞭子,战马吃痛之下疯狂地朝着坊外奔去。

赵守等人见状,毫不犹豫地疯狂挥舞着手中鞭子。

顷刻间,十余骑疯狂的奔走于无人的街道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

莫名转寒的天气,即将迎来的大雨,无一不打乱了许奕原本的计划。

若不是天气突然转寒,位于宣平门外的几座工坊,不出三日便可正式开工。

到了那时,便可执行赈灾中最重要的一步--以工代赈!

到了那时,用不了多久便可解决大半关中灾民。

早在数个朝代之前,便已然有人用过此举。

但,为何到了近千年后的大周朝却无人使用此举?

大周朝并非无人提起过以工代赈。

只不过可操作性太低了。

往往一经提出,便会迎来数不清的嘲笑。

至于原因,则很简单。

普通城池的粮食储备并不足以支撑以工代赈。

若是从其他地方运送粮食,走水路?河道改流,水位下降,走陆路?单单以目前的道路情况。

运一百石粮食,一路上人吃马嚼的,到目的地后能够剩下三十石便已然谢天谢地了!

且,这三十石粮食还需建立在沿途无人伸手的情况下!

而这仅仅只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罢了。

即使再不考虑损耗的情况,想要以工代赈,其难度也犹如登天。

首先,粮食不可能凭空出现,以工代赈说白了就是以全国富余的物资去支援局部。

但他人富余归富余,单单凭借一道圣旨就想让别人将积攒多年的余粮无私地拿出来?

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至于强令各地官府征收?

以目前大周朝的状况,但凡当地官府逼迫过狠,用不了多久,大周朝的版图上将会陆续燃起狼烟!

其次,就算搞来了大量的粮食。

如何分发亦是一个大问题。

毕竟,关中的灾民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数十万!

正因如此。

许奕方才会自接任京兆尹之后便开始进行准备。

杀韩同、立两面碑、与世家博弈、与正德帝博弈、灭轻舟冯家、扫荡二十余背靠大树之商行。

借圣旨狐假虎威,逼迫大型世家交出囤积物资。

所图无非是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钱与粮!

此外,收京兆府官吏,整合三部一院,以百姓捐赠磨合官吏与国子监学子。

所图,无非是为了积蓄赈灾的底层力量罢了!

若是按照许奕计划。

今日购置完第一批货物,便会初步进行以工代赈,更甚至于!他连工坊都建好了!

待姚思廉请来吕在中后,以大儒加京兆府的名义,召集长安城文人儒生。

简单磨合几日后。

其便将城内之事,全权托付于吕在中与姚思廉。

而其本人则带着国子监数百学子,以及京兆府官吏与九成衙役走出长安城。

执行全面的以工代赈!

但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首节 上一节 238/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下一篇:祖龙:抡语灭匈奴,你管这叫儒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