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第237节

见董兴二话不说直接转身便要去安排。

荣平川急忙道:“慢着!”

“嗯?”董兴不解地转过身看向荣平川。

荣平川低声道:“等天黑。”

董兴闻言,瞬间恍然大悟,连连拍着自己脑袋暗道:“糊涂了糊涂了。”

现如今京兆府的衙役还在下面,许奕还在城外。

现在这么搞,守城士卒什么都捞不到。

董兴不由得凑上前来,竖起大拇指低声道:“老伍长,不愧是你,高,着实高。”

荣平川笑了笑,随即一巴掌抽在董兴头盔上,呵骂道:“长点脑子吧!”

不顾董兴苦着一张脸。

荣平川再度转身看向城内。

他也不想这般,可问题是这场大旱已经持续了一年!长安城也已经封城九个多月了!

城内物价虽有官吏管控,但难免仍会涨价。

荣平川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需要为手下士卒考虑。

为将者,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如何指望手下士卒为其卖命。

......

入夜。

京兆府内宅书房内。

一盏油灯照亮了黑暗的书房。

同时也将书房内的两道身影,映照在了窗纸之上。

许奕手持一本厚厚账册细细翻阅着。

在其身前,王文清手持一把算盘,不断地拨弄着算珠。

片刻后。

王文清顿住拨弄算珠的手掌,提笔于纸张上写下一行数字。

随即拱手道:“大人,已经全部归总了。”

许奕微微点头,放下手中账册,拿起桌案上那张写满数字的宣纸细细查看起来。

那宣纸上所写数字赫然正是许奕常用的奇怪字符。

王文清与王文廉两兄弟的能力不容小觑,且这二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然与许奕深深地捆绑在了一起。

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来形容并不为过。

也正因此,许奕方才会将那奇怪字符传授于王文清与王文廉。

片刻后。

许奕放下手中宣纸吩咐道:“书写一份告示,明日张贴于宣平门内。”

“敢问大人,告示内容是?”王文清拱手询问道。

许奕缓缓开口道:“自腊月十五日起,京兆府暂停购置货物。”

现如今已然是腊月十三,也就是说满打满算那些商贾还有两日的时间。

与此同时,这张告示一张贴。

一定程度上便意味着许奕给那些大型商行下达了最后的通牒。

识相的趁着腊月十五的太阳还未下山之前,将物资给我送来。

否则,太阳落山之后,便准备好迎接来自京兆府的大清洗吧。

王文清面色一正,拱手道:“属下明白,即刻书写。”

不一会儿的功夫。

一张浅显易懂的告示呈现在许奕面前。

许奕看了几眼,随即取下京兆尹印章,为其加盖!

待王文清退出书房后。

许奕面无表情地再度拿起账册缓缓查看了起来。

两日后,京兆府将再也不缺物资。

两日后,若是不出意外,姚思廉也该归来了!

到时候便是许奕大展身手之际。

这场旱灾持续的时间已经够长的了!

也是时候结束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突起变故

腊月十五。

天气阴寒。

比天气还要阴寒的则是京兆府大堂内的气氛。

卯时方至(早上五点。)

京兆府大堂内便已然站满了官吏。

烛光的照耀下。

官吏们布满疲倦的脸庞上带着挥之不去的愁容。

昨夜天气巨变。

长安城四方城墙外冻死者足足四千余人。

若是以往,一夜之间死去四千余人这实在是太正常了。

但莫要忘了,那是以往!

自许奕接任京兆尹之后。

城外死伤的灾民数量每一日都是断崖式的下跌。

最近几日,死伤灾民数量甚至已经控制到了五百以内。

而现如今,一夜之间,再度回到了从前。

偏偏,京兆府官吏们已然拼尽了全力!

这几日购置的物资也好,百姓、大型商行‘捐赠’的物资也罢。

只要是能够御寒的,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运往各处灾民聚集地。

可即使这般,仍是远远不够。

任谁拼尽全力后却换来这么一个结果,其内心深处都不会好受。

桌案之后。

许奕缓缓起身看向下方官吏们,沉声道:“诸君已然拼尽全力,无需自责。”

此言一出,大堂内超八成官吏瞬间红润了眼眶。

无论怎么说,至少,他们的付出许奕看到了。

许奕踱步桌案,沉声道:“赈灾是一场持久战,一时的失利算不得什么。”

“我知诸君心中难受,我亦难受。”

“可,难受它解决不了问题!诸君若是这个时候丧失了斗志。”

“不用等到天黑,便会有超过五千灾民,因天气突变而死去。”

“若是一直这般持续下去,用不了多久,长安城外将会再度尸横遍野。”

话音落罢。

京兆府官吏们无不面色一滞。

道理他们都懂,可问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物资,让他们如何努力?难不成那棉被、棉衣、帐篷等物还能凭白冒出来?

户部主簿擦了擦湿润的双眼。

出列拱手道:“大人,我等也不想丧失斗志啊,可......可现在,棉被、棉服、帐篷、铁炉、木炭,一样都无啊。”

许奕目光平静道:“赈灾物资的问题无需诸君担忧,本官自会前去筹集。”

“现如今,诸君所需做的便是歇息!养足精神准备再战!”

话音落罢。

许奕深深地看向下方官吏。

首节 上一节 237/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下一篇:祖龙:抡语灭匈奴,你管这叫儒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