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40节

有人献策官府开始发通文,告知延边百姓,太上皇回来了,只要抓到太上皇,不是,只要发现太上皇的踪迹,应劝导太上皇快快自首,不,快快回京,官员将太上皇送回京师的,官升三级,没有官身的直接百户起步。

还有人要跟朱祁镇玩兵法,来个引蛇出洞,让小皇帝出去祭天拜祖,将太上皇给引出来,大臣你不信,你儿子你总是信了吧。

…………

五花八门,有些可以采用一些,有些却只是在刷存在感。

还有些大臣都已将朱祁镇的寝宫想好了。

有人说放到云贵去,那里离京师远,风景秀丽,适合太上皇休养,还有人说放到扬州去,扬州水米之乡,滋养人,更过分的大臣上言,修什么宫殿,浪费金银民力,咱们抓到太上皇后,直接给脱脱不花送回去吧,大国之前君,岂能偷偷摸摸的跑回来,太丢大明的颜面了,等到朱见深亲政后,我们在敲锣打鼓的给迎回来。

于谦主管此事,当即召集了大臣们商议对策。

六年前,他奉命保卫京师,与也先在北京城下大战一场,六年后,他同样肩负重任,要在京畿周围与朱祁镇来一场斗智斗勇。

不过,严格来说,朱祁镇还是不能跟也先相提并论的。

但在于谦看来,若是自己无法操控,造成的影响要比北京保卫战还要大。

因兹事体大。

于谦怕自己考虑不周,将重臣都请到内阁之中商议详细的步骤,在六年前北京保卫战的时候,于谦都没有找过那么多的高官商议。

内阁之中,于谦,李贤,杨善,徐有贞,刘定之,高举义,朱寿,陈瀛,石亨,还有刚刚被调回来的王文,孙祥等人,因为在特殊的时刻需要锦衣卫的力量,于谦也将朱骥喊来。

三十余名中枢大员齐坐一堂。

别的大臣出的主意都是凑热闹,最后的定论还是要这些人来下。

“以本官看来,现在最大的难题是不知道太上皇在哪?他在暗,我们在明处,对我们不利,这样找,无异于大海捞针,本官觉得,我们应该改变策略,明处放松,暗处用力,让太上皇觉得风头已过,他只有出来,我们就能找到他。”李贤开口说道。

“李辅臣说的虽有道理,但下官看来时间太久,见效太慢,时间长了,就会徒增变故,陛下那边还等着信呢。”朱骥赶忙说道。

他跟刘瑜两人身上还背着圣旨呢,别人可以慢悠悠的来进行,可他不行啊。

只要是没有找到朱祁镇,朱骥就不能给朱见深回信,拖得久了,他怕自己担当不住朱见深的怒火。

再怎么说,自己跟这些臣子不同,他们是大明朝的臣子,可自己却是皇帝的臣子。

“朱指挥使,本官知道你有难处,可现在却是没有什么果断的办法 了啊。”

“有。”杨善开口说道。

众人看向了杨善。

“杨老有何妙计。”于谦忙问道。

“太上皇肯定不是独自一人回来的,现在于太保在紫荆关,居庸关都布置了太上皇的画像,太上皇不明情况,一定不敢抛头露面,可总是需要吃喝啊,跟在他身边侍奉的人,要在外面打探情况,也要购买吃食,我等可以对这个出来的人,加以笼络,若是他肯就范,那我们就能轻而易举的找到太上皇。”

“据太上皇身边的人暗报,太上皇回来的时候带着四个太监。”于谦说道。

“话虽如此,可什么样的笼络,能够比得上太上皇给予的呢?更何况是深宫之人呢。”李贤回道、

太上皇即便是过去式,那也是君啊。

你一个臣子所给予的都跟太上皇比吗?

”李辅臣,有些决断了,宫中之人又如何?太上皇给的是要回到京师后,重登帝位,才能应允,可我等给的,立即就能拿到,他们久居宫中,心中早就知道太上皇不会有机会登基了,追随太上皇回来,也只是一时蒙了心智,再紫荆关,居庸关看到了满篇的画像与士兵,早就回过神来了,只不过骑虎难下,没有其他的选择,可若是我等给了这个选择,他们一定欣喜若狂."杨善只是笑了笑.

杨善善辩,在朝堂之上已是公认,不然怎么去当御史们的头头,通常朝会之上他只是不说话,可若是说起来,还真的没有几个人说的过他。

听完杨善的话后,众臣都觉得有些道理。

有了实打实的好处,谁还会冒险呢。

“杨老,具体如何行事啊。”李贤来了兴趣,他已被说动,可以一试。

“这就是你们该想该做的事情了。”杨善只是淡淡笑道。

朱寿,陈瀛,石亨等武官听完杨善的话后,都不由心凉半截。

冲锋陷阵,果敢向前,他们能办到,可要是说算计人谁最强,还是朝廷之中这些老掉牙的文官们。

将人心琢磨的那可是透透的。

大臣们正在讨论细节之时,乾清宫中的朱见深正低着头站在孙太皇太后的面前,而张宝等一干乾清宫侍奉太监,都跪在了朱见深的旁边,想来刚刚小皇帝应该是说了惹怒太皇太后的话了。

“皇奶奶,朕还是那句话,父皇回来了,朕一定将帝位还给父皇,父皇年壮有力,英武非凡,他重登帝位,肯定会有所作为的。”

朱见深撅着嘴,不服气的样子一览无遗。

“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呢,皇奶奶都已经对你说了,你父皇还在北疆巡游,回不来,即便真的回来了,他德行有失,已经被上天抛弃,再无福份重掌神器。”看着自己一直听话的皇孙儿如此固执,孙太皇太后有些气急,顿了一会儿后,孙太皇太后抬步走到朱见深的身前,像以往一样摸了摸朱见深的头,而后将双手放在朱见深的肩膀上,说道:“陛下,你看着皇奶奶。”

朱见深抬起头,眼中含泪,满脸委屈。

“皇奶奶,朕已经六年没有见过父皇了,他长什么模样朕都忘了,朕真的很挂念父皇。”

看着朱见深的模样,孙太皇太后也很是心疼,这可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啊。

“陛下,你健健康康长大,等你坐稳帝位,亲政之后,自然就能见到你的父皇。”

“可……”朱见深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孙太皇太后打断。

“陛下,你虽然小,但皇奶奶知道你心里什么都清楚,若是,若是你父皇重新登基,他一定会杀了你的。”说这句话的时候,孙太皇太后的心都在滴血。

这就是帝王家的悲哀,即便 是父子,兄弟,为了皇位可以自相残杀。

“他会杀很多人,你的老师于太保,经常送你小玩意的李辅臣,说教你马术射箭的成国公朱寿,泰宁候陈瀛,经常给你说星星的徐有贞,照顾你长大的张保,远在边关的九镇总兵,这些你认识的,你不认识的,都会被杀。杀了官员,国家谁来治理,杀了武将,外敌叩边,谁又带兵迎敌,陛下,为了大明,为了你的臣子,你的百姓,你不能退,你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为君者当舍弃一些,仁爱之心是留给百姓的,不是留给自己的父皇。”孙太皇太后轻声说道。

为君者,仁爱之心是留给百姓的,这一句话,算是孙太皇太后对自己孙子,大明的皇帝,一句殷切的嘱托。

朱见深一直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在看这些事情,所说的让位,实际上只是保住自己的位置,他当然知道,朱祁镇重新登基,会对大明造成什么后果、

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清楚,却在太皇太后肺腑之言中,迷失了自己,仿佛这一刻,他真的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仿佛在这一刻,他彻底接受自己是大明皇帝的这一件事情,也仿佛在这一刻,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此奋斗终生。

“皇奶奶,朕听你的话,一定当一个心怀百姓的好皇帝。”

孙太皇太后的肺腑之言也换来了朱见深的诚恳之语。

第58章 太上皇归来8

北宋灭亡后,十万金军在金兀术的带领下,发动搜山检海之战,想要抓着刚刚登基为帝的赵构。

历史是个圆,在不停的轮回。

时过境迁,两百多年后,大明文武官员又再一次的与太上皇玩起了躲猫猫。

虽然没有下海,但却是真的搜山搜林,声势比金兀术的十万金军还要大上不少。

内阁开始抽调人手,顺天府尹陆拾中接到的命令,是在各级府衙中抽调出五百的衙役去往关外,陆拾中一直在京为官,也知道自家太上皇是什么样子,为了能够早点找到太上皇,让他早些安享清福,当即连夜奔走,拜访,从在各县府抽调出了两千名衙役,内阁布置任务的四倍,任由于谦调动。

而京师内外衙门都要抽调人手,户部看仓库的人都被调了出来。

京师三营,团练十营,每个营抽出一千士卒,皆是脱掉铠甲,换上便服,由千户带领奔赴关外。

紫荆关,居庸关,一干关口都调出人手,北地的各州府也不能闲着,有人出人,有钱出钱,这个钱指搜山人的粮食。

就连大同,宣府的边军也被调动起来,从外到内搜索。

锦衣卫出动了一千人,做特殊的工作,朱骥,刘瑜二人亲临关外指挥。

关外精诚合作,十二万人开始对紫荆关,居庸关附近开始天罗地网的搜索。

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找什么,可那么大的声势,也不得不在下面引起了谈论,也不知道哪里传过来的消息,说是在在蒙古草原上做客的太上皇跑回来了。

这个传言越传越邪乎。

大家伙一听,劲头更猛了,有的连饭都不吃了,非要找到朱祁镇,给他点教训,当年自己一个看库房的都差点被拉上了战场。

关外,暗哨密布,很多村庄多年都不见一个生面孔,可这几日,当真是生面孔比熟面孔都多。

普通的百姓不明所以,还以为又要打仗了呢。

大明承继历代对于基层村落的管理方法,在城中分坊而管,为坊长,城外不远的叫做厢,为厢长,而在偏远的乡下,设里,为里长,村子为甲,为甲首。

自里长之下,已不是吏,而是役,但依然有着俸禄。

在官文不断往下输送的时候,就有一条,告知百姓勿要惊慌,给出的理由是朝中的都御史徐有贞要代天子下来巡查。

里长从县府得到了消息,又往下传递到了甲首处,甲首在告诉本村的村民不用惊慌,不是要打仗了,是要来天官了。

这才让这些百姓稍稍心安。

王家集。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集镇,是附近数十个村庄百姓的集会,逢十会,但在平常的时候,也有小贩在此摆摊,吃食之物较多。

一个公告栏上经常贴着官府的悬赏通告,与交粮的日期,可今日那褪掉墨水的公文被撕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新的公告。

而朱祁镇的随从太监,在到这个集市买烧饼的时候,发现了不正常,在集市的一侧,发现了两三马匹,这偏远的小集市。赶路过来的都是牛车,何来见过骏马,当下这小太监也顾不得买烧饼了,扭身便走,可到了公告栏处,却发现围了数十人。

现在风头正紧,这小太监也走过去看了看,想要为他的陛下搜罗一些消息。

正统十四年,犯大错,让祖宗蒙羞,后被困牢狱,近些时日从牢狱脱困,不知悔改,仍想继承祖业,高台尚在,家业已被承继,万无可能有回旋与余地,随行人员,不要受其蛊惑,迷途知返,可保住性命,亦可荣华盖身。

公告上的内容句句不提太上皇,但句句都在说太上皇,这也是锦衣卫的特殊安排,这些公文识字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在说太上皇。

为了给朱祁镇留下最后的一层遮羞布,这些事情都是交给锦衣卫来做的。

这也是内阁的人耍的心眼,县府周边识字的较多,这种公文并没有张贴,而偏僻的乡下,能够看懂如此告示的也就只有朱祁镇身边的太监了。

太监看着心跳加速,而后直接转身离去。

可走了两步后,他停下了,犹豫了。

太上皇真的能够重新登基吗?

首节 上一节 40/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