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4节

“我听皇奶奶说,皇爷爷经常跟着太爷爷出征塞外,见识广了一些,可,可父皇你却没有去过塞外,更没有领兵打过仗,怎么能如此果断的说不会输呢。”

朱见深接着说道。

实际上朱见深一直在等待着这个机会,这次说这些话,不是为了打消朱祁镇御驾亲征的念头,因为自己也没有能力打消朱祁镇的念头,这已经是朱祁镇的梦魇了。

他说这些话是给在此处的文官大臣,武将勋贵们听的,要是我老爹不听劝,被活捉了,就不用劳烦我叔叔了,我朱见深直接继位。

朱见深的短短两句话让朱祁镇无言以对,王振一看不妙,赶忙开口提醒道:”小皇子,告诉奴婢,是谁教给你说这些话的,你只要告诉奴婢,奴婢给小皇子糖吃。”

“大胆,王振你这阉贼竟敢在这里诱导殿下。”站在一旁的于谦怒道。

于谦同样对这小皇子高看了一眼,即便是有人教给他说这些话,可一个两岁的孩子学舌都够到这种地步,也是不容易的。

王振的这句话,让朱祁镇想明白了,自己的儿子才两岁,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的事情,无非是学人说话罢了。

他看向孙太后的眼神中有些恼怒,母后啊,母后,你不仅自己反对朕,还拉着朕的儿子一起来针对朕。

第6章 皇太子

因为朱见深插了两句话,大殿之中的百官更是活跃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不断诉说,俨然朱祁镇就是一个昏君做派了。

朱祁镇快步走到了龙案前,猛拍龙案:“住嘴,都跟朕住嘴,朕意已决,谁也无需妄言。”

天子发怒,众人才稍稍收敛。

朱见深也像是吓坏了一样,扑进孙太后的怀中,不敢再去看朱祁镇。

“陛下,若是你一意孤行,本宫希望皇上早日立下太子尊位,以正国本,以安众臣之心。”孙太后冷冷的说道。

她已经看出来了,朱祁镇已经是认准了。

少年天子,没有受过什么挫折,百官有劝导之责,太后有监督之权,可最后的决定还是要由朱祁镇做出来。

听到孙太后的话后,满堂的官员没有一人感觉到惊讶,因为这是他们事先商讨好的事情,而朱祁镇也有些不相信的看着自己的母亲。

趴在孙太后怀中的朱见深却是心中一动,自己要当着百官与太后的面被立为皇太子了,那么自己的第一步也就走完了。

朱祁镇心中愤恨,当然这个愤恨不是针对自己的儿子,而是对自己母亲的不理解,自己只不过是效仿先帝御驾亲征,保卫自己的国家子民,可太后竟是当自己这一去就不会复返,还让自己立太子,可自己才二十一岁,哪有二十一岁的帝王立下太子的。

现在的朱祁镇只有一个儿子,那这个太子尊位不用想,就是朱见深的,当下朱祁镇环顾一周,想要得到大臣们的声援,可刚刚还在激情言论的大臣们此时都成了哑巴。

自己仿佛是被抛弃了一般。

王振看出了朱祁镇的窘迫,立即说道:“陛下春秋鼎盛,远征塞外也只是对付一些不足挂齿的蛮夷,怎能到了立下太子,像是一去不归的地步呢。”

孙太后看了一眼王振。

“掌嘴。”

孙太后命令下了,可无人敢上前真的掌王振的嘴。

他可是皇上的红人,司礼监掌印太监,谁敢去掌他的嘴。

孙太后看了看身后的太监宫女,他们都低下了头,太后仁善,此时只是在气头上,不听她的命令,回去后顶多是一番责罚,可若是去掌了王振的嘴巴,那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而此时的朱见深松开了孙太后的腿,鼓足勇气,走进了王振。

他甩了甩自己的衣袖,而后抬起头奶声奶气的对着王振说道:“你跪下。”

对于朱祁镇的皇子,王振还是不敢耍自己的威风。

当即跪了下去,笑着对朱见深说:“殿下,您刚出生的时候,奴婢还抱过殿下呢。”

话音刚落,朱见深的一个小手就朝着王振的脸扇去,王振既不敢推开朱见深,也不敢躲,只能任由朱见深扇了自己一个又一个巴掌。

“让你们欺负皇奶奶,让你们欺负皇奶奶。”

啪啪啪。

虽然朱见深的手劲不大,但一直打一块的脸颊,不一会儿王振的那边脸就通红了起来。

而看着这一幕的百官更加震惊,两岁的小皇子不仅思路清晰,还颇有勇气啊。

朱祁镇看着朱见深着实过分训斥道:“见深,住手。”

听到朱祁镇的话后,朱见深才堪堪停下了手,而后泪眼汪汪的看向朱祁镇哭着说道:“父皇,他,他是坏人,父皇也是坏人,你们都欺负皇奶奶。”说完后,又连打了几下王振,才哭着扑进了孙太后的怀中。

孙太后宽慰了朱见深几句后。

“本宫这皇孙儿虽小,却比你要懂得事理。”孙太后看着朱祁镇,仿佛对他很是失望,为了一个太监阉人来训斥自己的皇长子。

朱祁镇心中微痛,果然母亲是不理解自己,可为了自己能够率军出征,叹口气而后看向众臣说道:“朕下诏,册封皇长子为皇太子。”

听到朱祁镇的话后,朱见深虽是流着泪,但心中却是笑开了花,搞定了朱祁镇,又在大臣面前好好的表现了一把,到时候自己也能如法炮制搞定朱祁钰。

总是要尝试尝试,即便无法搞定朱祁钰,也要在接下来的日子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持。

实际上这也是众位大臣与孙太后提前商量好的,本意是想拿这事再阻拦一下朱祁镇,可此时,就算是册封太子也阻止不了朱祁镇北伐出征之心,当下众人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得到百官的同意,孙太后的同意后,朱祁镇便开始准备自己的出征事宜,这些事情也是交由百官去做。

后在朝会之上,朱祁镇正式下诏,册立两岁的皇长子为皇太子。{朱祁钰是土木堡之变后,为安人心孙太后下旨由朱祁钰监国。}

因为是皇帝御驾亲征,仿祖制,要有相应的安排。

武将勋贵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泰宁候陈瀛,平原伯陈怀、、、

文官众臣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工部侍郎王勇和,吏部侍郎、、、

整个大明王朝的文武中枢几乎都要随行。

而京师周边的精锐几乎都被抽调一空,三十余万人集结起来,随同皇帝陛下御驾出征。

出征前一日,太后召见了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等人。

而早就准备好的朱见深一直伴在孙太后的身边。

孙太后对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等人多番叮嘱,皇帝年轻,出征之后要多多仰仗众位爱卿。

为子计深也的孙太后是非常害怕自己的儿子遭到不测,而一直安静坐在孙太后身边的朱见深却在众人停顿的时候,插话说道:”英国公爷爷,听皇奶奶说,你辅佐过太爷爷,皇爷爷,又曾远征交趾,对我大明国劳苦功高,这次出征,还希望英国公爷爷能够运筹帷幄,早日凯旋。“

官员们听到朱见深的话,纷纷笑出声来,只有张辅觉得有些惶恐。

“太子殿下,直称老臣的名讳即可。”

坐在一旁的孙太后却说道:“我这皇孙儿知礼懂貌,按照道理来说,他喊你一声国公爷爷你也是受得起的。”

朱见深摸着椅檐下来,而后走到英国公张辅的身边,张开双臂想让张辅将自己抱起来。

“老国公,皇太子殿下是想看看你宝刀老否啊?”成国公朱寿打趣道。

张辅闻言轻笑两声,而后看向了孙太后,在得到孙太后的同意后,才半蹲下身,将朱见深给抱了起来。

而朱见深顺理成章的环抱着张辅的脖子,不一会儿,张辅脸色大变,不过一瞬间就恢复了正常,沿着宫殿走了几圈后,便又将朱见深放到了孙太后的身边。

第7章 轶事

众臣离开紫禁城后,成国公朱寿感觉英国公张辅若有所思魂不守舍得模样,当下心中生疑,在路上追上了英国公得马车。

英国公没有在街道上详谈,邀请朱寿一同回府。

回到府邸后得张辅屏退下人,只留下了朱寿一人。

”英国公,到底有什么事情,你就不要瞒着我了。”

“成国公,你知道太子殿下让我抱着的时候,趴在我耳边说什么吗?”

朱寿笑了笑:”皇太子虽然聪颖,但只有两岁,能趴在你耳边说什么呢,老国公啊,你……”说到这里,朱寿稍稍停顿,对啊,皇太子只有两岁,能说什么呢,那他说的话,不就是太后不方便说的吗?

张辅看到朱寿察觉到了异常,便接着说道:“皇太子说,太后对皇上出征一事忧心忡忡,总觉得皇上年轻无主,听信王振的话,此次出征定是不会大获全胜,皇上若是听取我等的意见倒也罢了,可若是不听从我等的意见,就让我们便宜行事,若真事不可为,多番考虑太祖百战得天下之不易,保存实力,莫要让京师处于威胁之境地。”

听完张辅的话后,朱寿稍稍叹息。

“太后是不是过于多虑了,我大明军威何其强盛,找到瓦剌的主力便能获胜,即便找不到依靠九边,也能缓缓图之,驸马都尉井渊先行大同,已是遏制了也先的进攻,皇上御驾亲征虽是不合常理,但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京师处于危险之境地,当真夸大了。”朱寿轻声说道。

也先寇边侵犯大同,宣府,九边的军事将领不是其对手,而经过廷议后,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寿一致举荐驸马都尉井渊出兵作战。

若是朱祁镇没有御驾亲征的这个事情,这是井渊的一次名震天下的机会。

井渊是名很有能力的将领,自幼入学读书,但却因为酷爱习武,行军打仗,少时有保家卫国之抱负,北方边患仍频频发生,投笔从戎,他骁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战功迎娶了嘉兴大长公主,官授驸马都尉。

当井渊出战后,确实遏制住了也先的进攻,继而缓缓图之,寻找机会。

也就是因为如此,王振看到了胜利就在眼前,便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

朱祁镇,你忘了吗,你忘了你跟你老爹说过的话了吗?

朱祁镇永不敢忘。

就这样年轻的朱祁镇立即上头。

“唉,成国公啊。你说的这些都是我们行军打仗时候做的部署,可现在是皇上御驾亲征,到时候你说的算啊,还是我说的算,都不是,是皇上说的算,也可以说是王振说的算。”

“行军打仗岂是儿戏,皇上即便年幼也深知其道理,决计不会听取王振的谗言。”不过说到后面成国公朱寿的声音渐渐小了一些,看来他心中也有了些许的怀疑。

“那老国公是怎么想的。”

“随机应变吧,我张家世受皇恩,绝对不会允许瓦剌长驱直入,让大明有颠覆之危险。”

成国公站起身朝着张辅行了一礼说道:"朱寿一定听从老国公调遣,即便是落了个欺君之罪名,也在所不辞。“

张辅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首节 上一节 4/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