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14节

明军听着韩青声嘶力竭的高喊,纷纷握紧了手中的武器,不断振臂高呼。

“死守紫荆关,死守紫荆关。”

明军的士气像燃烧的烈焰一般,越发旺盛。

跟这些士兵们无需说保护皇帝,皇帝对于他们太过遥远,可养育自己的父母,结发陪伴自己一生的妻子,生命延续的孩子却是他们心尖尖上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即便面对在大的危险,背后若是站着这些亲人,定是无所畏惧。

远在数里之外的也先也听到了明军的高呼声。

这也在他的料想之中,都打到人家家了,那不还跟你拼命吗?

他骑着骏马,扬起马鞭,遥指紫荆关。

”那座小城后边就是我们的大都,长生天荣耀的起点,只要我们破了这紫荆关,便能替我们的祖先一雪前耻,就能重归大都,勇士们,拿起你们的弯刀,捡起你们祖先丢失的荣耀,以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名义,碾碎一切阻挡在我们面前的城池,杀光所有反抗我们的汉人。“

“吼吼吼。”

蒙军在也先的语言刺激下,渐渐的忘记了自己长途跋涉的艰辛,只要破了这座城,便能得到长生天的赐福,便能重回荣光无限的蒙元时代。

就连那些各部落的首领也被也先的这段话打动,也不在乎自己本部的伤亡了。

“冲锋。”也先高喊一句。

而后蒙古军便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奔向紫荆关。

紫荆关的城墙没有大同的高,护城河也没有大同的宽,这一次的攻城策略也先也做了调整,骑兵冲锋在前,在马上射箭压制城墙上的明军,为攻城的步兵争取时间。

韩青看着蜂拥而至的蒙古大军。

“蒙古的鞑子吗,来送死吧。”

“喝喝喝。”明军齐声高呼。

瞬间战鼓四起。

一百多门屹立在城墙上的火炮吐出了火舌……

轰,轰,轰。

炮弹在蒙古骑兵的中间炸裂开来,马儿受惊,有些蒙古士兵当场摔落,被后面疾驰的骏马踩中当场死亡,有的却是非常不幸运的挨上了炮弹,马匹与人瞬间四分五裂。

这又是一场充满血腥味的攻城战……

第22章 北京保卫战3

蒙古骑兵顶着明军的炮火轰击,到了可以射箭的距离后,纷纷弯弓射箭,对着城墙上的明军就是一轮箭雨。

紫荆关上的明军大多数并没有参加过战争,顿时慌乱不堪,有的人束起盾牌,有的人只能匍匐在城墙下,而也有的人被箭矢射中,无再战之力。

蒙古的骑兵在射箭之后便会调转方向,由两侧退出,给攻城的蒙古步卒让出空间。

因为被这一阵箭矢的侵扰,火炮的发射速度慢上许多。

趁此良机,蒙军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便跨过了护城河,开始了他们的夺城之战。

一架架云梯被放置在城墙之上,而后蒙军举着盾牌,迎着明军的箭矢巨石攀爬。

火炮还在怒吼,人们渐渐杀红了眼。

蒙军在城墙上打的很吃力,而明军的状况也非常不好。

韩青拔出了自己的大刀,而后对着身边的孙祥说道:“孙御史,你先下城墙,本将军挡住蒙古的这次攻击后,再去寻你。”

看着越来越多的蒙古兵登上了城墙,孙祥也知道他在这里呆着也没有什么用,当下便下了城墙做另外的准备去了。

而韩青看着孙祥走后,也冲向了在城墙上的蒙古人,厮杀起来。

在紫荆关一开战,蒙军就占尽了上风。

因为明军虽然凭着一腔热血可以与蒙古人在肉搏战的时候不落下风,可他们并未真的守过城池,经验不足,虽然韩青在事先叮嘱过,可现在看到蒙古人上来,当即便将韩青交给他们的任务忘掉,开始朝着蒙古人攻击。

而他们丢弃了各自防守的位置,攀上城墙的蒙古兵就越来越多。

战斗便越来越难打。

韩青不断的砍杀着蒙古士兵,其身上已经沾满了血液,不知道是自己的还是蒙古人的。

明军在城墙上的战斗越来越难打,而更多的蒙古兵渡过护城河,用撞门柱不断的撞击着城门。

而城门之中数百的明军费尽全力的顶着大门,想要保住城门。

数里外的也先嘴角露出了微笑,看此情景应该只需半日便能拿下这紫荆关。

可他低估了明军的耐力,高看了自己大蒙古勇士的勇气。

虽然整体明军处于下风,但打的很顽强。

正如韩青在开战之前说的那些话一样,他们无路可退。

即使无路可退,又怎会轻言失败。

一旦有了松懈之念头,脑海中便会联想到自己年迈的父母惨遭蒙古铁蹄的践踏屠杀,妻子姊妹被蒙古人任意凌辱,这些残忍的草原蛮夷还会用弯刀挑起他们四五岁的孩童肆意大笑,仿佛在嘲笑他们有一个在战场上的懦弱爹爹。

他们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他们不会后退,也不能后退。

胆怯,懦弱,恐惧,在这一刻全都荡然无存,来的都是敌人,杀光眼前的蒙古人,才能保护自己安详的家园不受侵扰。

即便是死,也要死在战斗的时刻,即便是死,也要咬下一口蒙古人的血肉。

没有见过鲜血的明军并没有想象中的一触而溃,反而越战越勇。

他们的勇气,他们保卫祖国家园的决心,渐渐扭转了态势。

蒙古军经过三日的急行军,本就疲软不堪,战斗的时间久了,体力也有些跟不上。

而明军越打越凶,城墙上的蒙军渐渐支撑不住。

也先的笑容还没有散去的时候,便见到有些攻上城墙的蒙古兵又退了下来。

在一旁的阿刺看到也先的脸色渐渐不好看,当下说道:“太师,我上前督战吧。”

督战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压阵,而是在后方封锁,若是蒙古兵有溃败之势,这些督战的人便会将退下来的蒙古兵射死,或当场斩杀。

蒙古人的阵前督战历史悠久。

也先沉吟一二后,便说道:“紫荆关对我们很重要,一定要握在我们的手中,阿刺,阵前督战。”

“是,太师。”

领命后阿刺便骑着骏马,引领着自己的本部军马奔腾而出,他们到达了一个位置后,便有几名瓦剌兵吹起了号角。

正在进攻,若是想退缩的蒙古兵听到号角的声音后,都是心头大振,不敢在行那退缩之举。

这个号角的声音就是压阵督战的信号。

这个声音一旦响起,不管你在部落中是什么身份,只要敢后撤,便会被就地格杀,已成传统。

没有退路的蒙军更加疯狂了。

只有杀光这些明军,他们才能活下来。

对于明军来说,也是要杀光这些可恨的入侵者。

这是两个民族之间的对抗,是铁与血的对抗,没有退路的对抗。

生命的流逝对于紫荆关战斗的士兵们来说仿佛都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爹娘,今生的养育之恩,大娃只能下辈子再报了。”

“不知道我的孩子是男是女,若是男孩,会不会跟我一样强壮,若是女孩,会不会跟他的母亲一样美丽。”

“娘子,你老汉打仗很勇猛,杀了好几个蒙古人,我不能再回家了,好好照顾爹娘跟孩子。”

“老家伙,你的儿子没有跟你丢人,见到蒙古人也没有像你说的那样尿裤子,你老好好照顾自己,儿子先去那边等着你了。”

…………

无数的明军倒了下去,带着他们的不甘,带着他们的满腔热血离开了这个世界。

离开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攀登上城墙的蒙古人越来越多,而明军渐渐支撑不住,被蒙古人夺占了几段城墙。

而此时的紫荆关中,虽然大多数百姓都被转移到了北京城,但还留了数万的精壮男子协助守城。

在紫荆关的军火房中,数万的精壮男子都在慌张的穿着甲胄,拿起他们从没有用过的兵器。

而孙祥也早早的换好了甲胄。

他虽是一介书生,但也愿为大明捐躯,即便手无缚鸡之力,也要死在与蒙古人的战斗中。

只有这样,才能上不负大明君主,下不负百姓黎民。

孙祥手中拿着的是一柄长刀,想要挥舞起来都十分费劲,又如何能与蒙古人拼杀啊。

“乡亲们,若是城墙上的官兵挡不住蒙古人,那我们就是紫荆关最后的一道防线,北京城要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

“我等保的不是国家,而是早就转移到北京城中的亲人,蛮夷凶残,若是北京城有失,我们的亲人便不再安全。”

“小生不才,愿以性命奔赴国难。”

“乡亲们,杀光那些破坏我们安静生活的蒙古人,只有杀光他们,我们才能跟亲人团聚,才能早一日的回归到正常生活。”

“若是大家在此战死,大明会奉养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替大明,替我们的亲人守好紫荆关,让他们早一日回家。”

首节 上一节 14/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