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12节

天佑帝摆手笑道:“一把年纪也难为你了,起来吧。”

“谢陛下隆恩!”

钱峰又重重地磕了个头,方半站着起身。

天佑帝又将账册翻看了一遍,方对钱峰说道:“你歇息一日再回去,朕会下一道旨意,命镇国公牛继宗进京担任兵部尚书一职,那些财物随他的官船一道进京。

嗯,先运送一半,至于剩下的,拨五十万两给郡王,其余的……苏州府不是要在中秋给太皇太后敬奉一块太湖石祝寿么,路途遥远,心意朕代太后领了,人就不必亲自来了,让江南大营从长江水师抽调战船将太湖石护送进京,那些财物就顺道送来。”

话音刚落,又开口了,“就让他送来。”

钱峰愣了一下,接着跪了下来,“老奴遵旨。”

天佑帝:“他拿了多少?”

钱峰沉默了。

天佑帝:“哑了?”

钱峰大声地说道:“陛下圣明!贾将军留了一批财物,其中白银八万两,有五万两是许诺给那一千军卒的赏银,这是以陛下恩赏的名义发下去的,另外三万两则是给了老奴。

至于贾将军,他只是从白家书房中拿了一批珍藏的孤本。一部分送给了林盐政,另一部分说是他自己收藏。”

说到这里,从怀中掏出了一沓银票,“老奴不敢有任何欺瞒陛下。”

戴权走过来将他捧着的银票拿走了,转呈给天佑帝。

天佑帝扫了一眼,将第一张银票递给了戴权,又对钱峰说道:“如今京城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粮食,四口之家一年的花费也不过二三十两,这一千两也够你在金陵花销的了。

至于你们私下截留的,朕也就不追究了,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等事情朕做不出来。”

钱峰一哆嗦,人僵在那里。

戴权:“还不谢恩。”

钱峰这才缓过神来,一边磕头,一边号道:“谢陛下恩典!谢陛下恩典!”

戴权:“够了。还不谢赏?”

说着,将那张银票塞进了他的手中。

“谢陛下赏赐!”

仔细一看,钱峰紧握银票的手在微微抖着,好似那不是银票,而是催命符,一双眼可怜兮兮地望着戴权。

天佑帝不动声色地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说道:“你们是朕的功臣,更是大明的功臣,你是朕的奴才,好赏!可是这小子却让朕为难了!”

说到这里,好似想起桩事情,突然一阵大笑,笑罢,对戴权说道:“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如今儿子倒成了英雄,总不能老子是混账吧!那话怎么说来着……好汉才娶九妻,这样,你去挑选两个漂亮的宫女给贾赦送去。说不定能给咱们的贾将军生几个弟弟妹妹,要不然,这么多钱财该怎么花?!”

此言一出,戴权和钱峰都是一愣。

……

荣国府,梦云轩。

黛玉斜靠在窗下的软榻上,手里握着一卷书,有心没心地看着。

身旁坐着贾母赏赐的丫鬟紫鹃,正拿着一把宫扇轻轻地替她扇风。

就在这时,小丫头雪雁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急声道:“姑娘,你快去荣庆堂看看吧。”

“怎么了?”

黛玉把手里的书往案几上一搁,坐起身问道。

雪雁犹豫了一下,接着将贾珝立功,皇帝给大老爷赏赐两名宫女的事情告诉了黛玉。

黛玉先是一怔,立刻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捂着肚子,她脑海中能想象到听到这个消息贾母等人的反应,恼羞成怒的贾赦,羞愧难耐的贾政以及暴跳如雷的贾母,这会子荣庆堂应该已经吵翻了天。

想到这,不禁又有些担忧,臣子立了功,帝王不该如此行事。除非立得功不得不赏,但皇帝又心有不甘,便想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也不知这个三哥哥做了什么事,竟能让皇帝行此不同寻常的手段。

不由又想起昨日的事情来,王熙凤来陪自己说笑,正巧自己戴的是贾珝送的那支镂空莲纹白玉步摇,王熙凤瞧着好便问自己在哪里买的,自己便将贾珝送了自己礼物的事情告诉了她,当得知贾珝还送了自己一支白玉簪子的时候,王熙凤差点笑岔了气,在逼问下,她说出来男子送女子发簪的意义,待王熙凤走后,王嬷嬷也说了此事,她当时就觉得不妥,不过又不好多说。

黛玉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也许贾珝也不懂,只是单纯的送自己礼物罢了。

“姑娘,还是去看看吧。”

紫鹃在边上劝道。

听了这话,黛玉秀眉微皱,心中有些苦闷,来到荣国府一段时日了,谁真心对自己好,谁迫于局势虚假关心自己,谁表面嘘寒问暖背地里厌恶,她一清二楚,她不想让疼爱自己的贾母难做,可是,她又不愿意低头。

紫鹃微微叹了口气,“这会子二太太应该回荣禧堂礼佛了,没事的。”

黛玉这才点了点头。

第14章横财

转眼间便进入了五月,金陵已经非常热了,贾珝也不怎么去大营了。一来他快要走了,二来因为天气炎热,军营已经不怎么操练了。

一连多日无风,小院大门开着,院内院外草虫叫声格外响亮。

香菱正坐在回廊上做针线。

书房内,贾珝手中拿着信,脸上浮着笑容,展开信又看了一遍,这是贾贵从扬州带来的林如海亲笔信。

借着白家被灭门的威慑,其余几家盐商乖乖的上缴了足额捐输。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六七两个月份的私盐全部交了出来,不像白家这么胆大包天。但这几家还是交出了总价值四十万两的私盐。

对于盐商之富,贾珝又有了新的认知。

将信合上,贾珝又摸了摸案几上的银票,整整一沓,全部是一千两的面额,总共三万两。

这算是林如海分给自己的好处费,应该是小头。毕竟还有镇守府和江南大营,估计林如海自己截留了不少,少说也有五六万。

这仅仅是其中的一笔,可以想象林家的富有,难怪贾琏会感慨在发上一笔百万两的横财!

贾贵:“三爷,姑老爷还说了,请您什么时候有空亲自去扬州一趟,他有话与您说。”

贾珝一怔,“可说了何事?”

“没说……”

贾贵想了想,又说道:“不过那盐道衙门的师爷到说了一句话,说,最近朝中太过于平静,陛下已经两个多月没有早朝了,都察院、翰林院的清流并没有上书抨击,太过于诡异了,肯定在谋划着什么大事。”

“哦?”

贾珝微微一愣,难不成因为自己,立储之争又要提前了?

不行,这么大的机缘自己不能只做看客,必须从中牟取权利,天佑帝被文官集团逼上了悬崖,盛怒的皇帝一时间昏了头,只想到扶持勋贵将领对抗已经失控的文官集团,根本不在乎撒出去的军权。但,这个福利大礼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

想到这,微微叹了口气,前身地位低下,根本接触不到这些高层的风向,不说贾家,就连王子腾都没能从中牟利。

贾珝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贾贵:“三爷不用担心,姑老爷已经写信入京打探消息了。而且那个师爷也说了,马上就是太皇太后六十八岁寿诞了,大明以孝治国,没人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大家找麻烦。”

贾珝心中一喜,却假意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此事我知道了,你先休息两日,还有,留意一下城内城外的消息,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立刻来告诉我。”

正在这时,一名亲兵急匆匆进来,将一封信递到了贾琦面前,低声道:“宁国府送来的急信。”

贾珝一怔,接过信看了一眼,是贾珍的笔迹,连忙撕开封口,取出信展开看,看着看着神色一变,趁着贾贵护送黛玉进京,贾珝花费重金让贾珍打通了乾清宫戴权的门路,这则消息就是戴权透露给的贾珍,天佑帝知道了自己和钱峰私吞白家家产的事情,好险,自己和钱峰没敢多拿,只每人拿了几箱珠宝,现银和黄金没敢动。

至于为何贪了又没敢拿钱,呵呵,一分不拿反而更加会让人怀疑。

慢慢看到最后,贾珝倒吸了一口凉气,好一个天佑帝,难怪多年不上朝依旧牢牢把控着朝政,这一手玩的相当漂亮。

只是苦了贾赦,当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这一次他的名声是彻底臭大街了,真正成了勋贵中的笑话。至于那两个宫女,皇帝是赏赐给你了,但,你敢动?!

真是个小心眼的皇帝。

不过贾珝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戴权还有事情瞒着自己,至少他没有说,钱峰是怎么处理的?这个老太监,当这是滑头的很。

三千两就买了这么一个消息,也是没谁了。

钱,自己非常的缺钱。

又想到白家埋藏起来的宝藏,希望贾福能尽快将它找到,留给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

月光静静地照在大铜山上,方圆数里一片静悄悄。

贾福静静地站在土山上,身后站着一队挎刀家丁护卫,在他们的身后是一群拿着镐头正在掘土的军卒,这些人都是贾珝从浙江卫所带来的,算得上是心腹,边上几个人打着火把给他们照亮。

“找到了!”

不知过了多久,人群中传来了欢呼声。

贾福立刻领着一队挎着刀的护卫从边上奔了过来,一眼便瞧见了被缓缓抬上来的大木箱子。

这几天最苦的要数贾福了,原本这个苦差应该落在刚从京城回来的贾贵身上。

可惜,自己嘴贱,又提起了那呆霸王薛蟠。不仅招来了贾贵的一通嘲讽,更是让贾珝想起了自己违令之事。就这样,寻找挖掘白家藏宝的苦差就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为了不引起麻烦,只能子夜之后挖掘,好在有藏宝图,只用了两夜便找到了藏宝之地,经过一夜的紧急挖掘,终于看到了那成箱成箱的财宝。

白家为何将财宝藏在这里,说来还与太祖朱皇帝有关。据说当年明太祖称帝之后为了寻找风水之地建都,曾来到铜山,并且在此停下休息。

所以人们都说此处有大福运,只是不知白家将财宝埋在此处是为了沾一沾福运之气,还是想借助财宝孕育帝王之气。

不过,这一切都白白便宜了贾珝。

一箱箱财宝都被抬了上来,那队挎刀家丁护卫在边上列队肃立。

贾福慢慢走上前,绕着那堆成小山一样的箱子转了一圈,又望了望低头不语的军卒,半晌,正色道:“弟兄们有功,三爷说了,每人赏银五百两,不分官职。”

首节 上一节 1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在罗马帝国登基

下一篇: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