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第17节

“楼主穿越过去之后,可以利用先进的冶铁技术,大大提升铁的产量,让大家买得起铁锅。”

“再加上食用油产量的增加,让大唐老百姓吃上炒菜也是可以的!”

看到这条遗漏的回复,李恪顿时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认同之色。

像现代,谁家没有锅啊?

但在唐朝,有铁锅的人家还是很少很少的。

因为唐朝的冶铁技术很落后,本就产量不高的铁,基本都用于造兵器和农具了。

用来做铁锅?

那太浪费了!

他都觉得,唐朝人之所以没弄出炒茶来,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没铁锅!

而且唐朝时期,食用油的产量也很少,价格同样不便宜。

所以这也是炒菜在唐朝没有普及开的最根本的两个原因。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却是小事一桩。

他本就打算做食用油的生意,所以食用油的产量增加,价格下降是肯定的。

而他过去之后炼钢炼铁那也是肯定的,铁的产量绝对会暴增!

到时候,像现代一样,家家户户都有铁锅也不稀奇!

这样大唐老百姓也能吃到好吃的炒菜了!

“把炒菜加上!”

李恪在食的这一页,写下了‘炒菜’二字。

写完之后,他看着‘衣食住行用’这五大分类,此时已经整理分类了两个了。

即便才整理分类完两个大分类,但他已经发现了这些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能量。

他现在就像是在给穿越之后的自己浇筑金身!

掌握的必需品越多,他的金身就越纯粹,越坚固!

等到金身完全浇筑完毕,那他穿越过去之后,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

他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从而不让历史重演!

PS: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

鲜花还差700+加更,评价票还差200+加更!

第二十二章 建筑材料!解决就业!

历史上,他于34岁时,被长孙无忌陷害身亡了。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李恪只是一个亲王,自身并没有什么势力和影响力。

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只要他不造反,哪怕犯点其它的事,都能安然无恙。

因为有李世民这个爹能保他!

而且也没人敢对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的皇子动什么歪心思。

但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登基当皇帝了。

李恪是杨妃生的,李治是长孙皇后生的,二人虽说是兄弟,但也没那么亲。

所以长孙无忌陷害他的话,李治并不会因为他而得罪长孙无忌这个舅舅!

换句话说,李治并不会像李世民那样保他!

等于是他失去了靠山,而长孙无忌作为当时的最大权臣,对付他一个失去靠山的亲王,还不是有手就行?

既然已经知道了历史上会发生的事,也知道了他原本最后的命运。

那他这一次自然不会重蹈覆辙,在穿越之前,他一定要给自己浇筑出金身来!

他的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不需要别人当靠山,也不需要别人来保他。

他自己就是最大的靠山,没人敢决定他的命运!

“还得继续努力!”

李恪心中很清楚,金身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利用这两个月时间努力奋斗出来的!

接下来的时间,他还是不能放松,得抓紧时间准备一切有用的东西。

“说到住的话,其实就是改善住房结构和条件。”

“古代的居住条件其实很差,大多是木板加茅草,再糊上一层泥,密封性和光线都很差,雨天动不动就漏雨!”

“是的,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差不多就是木质结构的房屋,墙体基本都是石头和夯土!”

“可能只有皇宫,才能用上烧制出来的砖瓦。”

“当时已经有烧制砖瓦的技术了,但因为技术不太成熟,而且成本太高,砖瓦只有皇室贵族修建房屋时能用一用了。”

“缺燃料啊,唐朝那会儿又不会利用煤炭来烧窑,全用木材的话,怕是还没烧多少砖瓦,树都被砍完了!”

“老百姓烧柴要木材,烧砖瓦也要木材,树就那么多,肯定是不够用的。”

“所以楼主穿越过去之后,利用煤炭作为燃料,然后大量烧制砖瓦,做建筑材料的生意也很有搞头!”

“建一般的房子,砖瓦结构就足够了,如果建大房子,那还得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钢材和水泥也得弄出来!”

“结构扎实了,那光线也得保证啊,可以把玻璃烧制出来,用作窗户!”

“不管是用砖瓦结构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封闭性上肯定比之前要好很多倍。”

“而且相比木质结构的更安全,不容易失火,况且刮风下雨都不怕。”

“只要价格便宜,这些建筑材料肯定会大受欢迎!”

大家将话题转到了关于‘住’的上面来了。

讲实话,古代的居住条件相比起现代,真的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在古代,受限于建筑原材料加工技术和成本的缘故,很多房屋都是最简单的木头加茅草,然后再糊上一层泥。

这就是当时主流老百姓们所居住的房屋。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写过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初中语文书里就有这首诗。

这首诗就充分的形容了当时的居住环境和水平。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这句诗中的‘茅’指的就是盖在屋顶遮挡阳光和雨水的茅草。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一下雨屋顶就开始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的不停往下漏。

连杜甫这位和李白合称为‘李杜’的大诗人居住的房屋都是这种条件。

那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所居住的房屋条件是什么样,可想而知。

大家不想居住更好的房子吗?

那肯定是想的,只不过砖瓦受限于技术和成本,实在是太贵,只能选择更便宜的茅草屋。

所以,只要李恪能将砖瓦的价格降下来,那肯定会有大量的老百姓想要重新修建房屋!

这无疑能大大带动建筑材料的销售,相当于在古代打开了建筑材料的市场!

不仅如此,建房子还需要人工,大量的房屋需要建造,自然需要大量的砖瓦匠人。

这无形之中还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一举多得!

对于砖瓦的销售,他还真的一点都不担心。

毕竟这东西本身因为成本太高,一般都是皇城宫殿才会用的。

只要他把产量提升,价格降低,让民间也能用得起砖瓦,那民间自然会对砖瓦趋之若鹜。

毕竟,这可是只有皇城才用得起的建筑材料!

不要小瞧封建时代,人们对于皇权的敬畏!

在当时,皇室用的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老百姓有机会用到皇室才能用的东西,而且价格还便宜,相信没人会不动心的。

再有一个就是我国从古至今,人们都对房子有着极深的执念!

房子就是安身立命之本,是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别以为只有现代大家才把房子看的这么重,实际上这个传统是从古至今一直传下来的!

而且,古代对房子的重视比现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好的房子,对古代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首节 上一节 17/5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神算鬼谋,我选择辅佐孙坚

下一篇:三国:召唤王者峡谷英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