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第61节

“爹爹,您为什么这么开心?”

王雱问道。

王安石看向儿子,笑道:“你猜?”

王雱笑道:“想必是爹爹此行将实现一贯以来的主张,因而喜出望外吧?”

王安石笑而不语。

大约如此吧。

去年,也就是治平四年,英宗仙逝,小皇帝赵顼继位,到得九月,便起用他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之后更是常常来信请教。

此次更是请自己进京,说是要请教治国之道,内里的意思,王安石哪里能不明白。

他蛰伏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今日么,开心也是自然吧。

从江宁到汴京,路途不远,但对于他来说,却是稍显远了些。

对于心情紧迫之人,即便是几刻钟,也是莫大的煎熬的,但这么多年都等过来了,也不在乎这一时片刻了。

马车晃晃悠悠进了汴京城。

王安石在京有一套小院子,那是之前他在京城为官的时候置办下的,所以倒无须如同张载一般去住驿馆。

老管家见到主家回来,开心得到处忙活,却被王安石给叫住了。

“老李,不必多忙活了,来来,你与我好好说说,最近汴京城里有什么新鲜事么?”

李管家咧嘴一笑:“老爷想听什么?”

王安石笑了笑道:“都可以说说,就是一路无聊,回来了,就想听点有趣的。”

李管家嗯嗯点头:“嗯倒是也有,最近市井之间在传一些事情,也不知道真假,老奴姑且说,老爷姑且听个乐子也就是了。”

王安石点头道:“无妨。”

李管家道:“近来听说陛下有意大用张方平张相公,九月份的时候已经颁布任命,令张方平相公为参知政事,只是这任命却是不再执行。”

王安石点点头,这事情他是知道的。

赵顼登基没有多久,就立即进行二府大换血。

经过一番大力调整之后,中书的班子是新旧相参,二旧二新,旧相曾公亮、副相赵概,再加上张方平、赵捔矫氯恕�

枢密院的新班子是一旧三新,这一旧是枢密使文彦博,三新是新任枢密使吕公弼和两名副使韩绛、邵亢。

新君新臣,必有新政,这个王安石自然是理解的。

在新晋的两位副宰相当中,赵顼最为属意的,毫无疑问是张方平。

赵顼非常信任张方平,之前韩琦的安置方案,王安石听说就是赵顼夜召张方平密商的结果。

王安石还听说而在此之前,当时赵顼试图罢免副宰相吴奎的时候,也是跟张方平商量的。

至于赵顼为什么对张方平如此欣赏,是来源于英宗。

英宗即位之前就读过张方平的文章,对其很是佩服,即位之后初见张方平,听他纵论天下事,脱口叹道“学士怎么可以离开朝廷呢”

第二次跟张方平谈话,英宗甚至觉得之前接触的宰相大臣都是平常人,说“听学士一席话,才知道本朝还是有人才的”

这些事情是广为流传的,否则以王安石对于朝廷的疏远,是不可能知道的。

只是司马光为什么反对张方平为相公,这却是让王安石不解了。

在王安石看来,张方平的确是不愧于所谓天下奇才的赞许的。

张方平现年六十一岁,比韩琦大一岁,跟欧阳修同岁,他是富弼在应天府学的同学,范仲淹的学生,很年轻时就被誉为“天下奇才”得到范仲淹等人的赞许。

而且他仁宗朝就已经当过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和三司使这四个职位俗称“四人头”,宋朝的宰相副宰相和枢密使副使大多数是从这四个职位提拔的。而进入枢密院和中书,这叫做“大用”。

在仁宗朝,张方平已然“尽历四职”,只差“大用”了。

而且令王安石感觉欣赏的是,张方平是难得的财政专家,有想法,能推行,有着第一流的创造力和行政执行力。

他第一次做三司使,疏通汴河,整顿漕运,卸任之时,为京城积攒了足够三年食用的粮食,和足够六年使用的马料。

等他第二次到任的时候,由于前任工作不力,京城粮食只够一年半的马料才够一年使用。

而张方平就任之后,不到一年,京城就有了五年的粮食储备。

宰相富弼为仁宗朗读张方平的漕运十四策,读了足足十刻钟,旁边的侍卫站都站不稳了,而富弼读得投入,仁宗听得由衷赞叹,连连称善。

富弼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奏疏,它关系到国家财政的根本。”

赵顼想用张方平为副宰相,显然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这是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要带领国家走出财政危机,张方平是不二人选。

而且令王安石感觉到莫名其妙的是,司马光为何会反对张方平呢?

按理来说,司马光应该会支持张方平才对,因为张方平的很多政策主张,其实跟司马光很接近。

比如,他们都反对官府单纯依靠增兵来加强军力,认为这是徒劳的;他们都主张改善财政状况,必须从节流入手,而不能一味增收税费压榨老百姓。

王安石道:“这是为什么呢?”

李管家笑道:“据说是因为司马光说张方平是个小人,而且还拉上已故的包龙图包大人弹劾张方平的折子,据说张方平涉及侵占平民之财,不过这事老奴也不知道,若是老爷想知道,老奴去街面上打听打听。”

王安石点点头:“还有其他的么?”

李管家点点头:“倒是有,不过是关于一些年轻人的事情,也不知道老爷感不感兴趣。”

王安石还没有说话,王雱抢着说道:“最近似乎有个叫陈静安的,似乎很有名?”

李管家哈的一声:“少爷您也听说过他?”

王雱点点头:“听说过几嘴,但江宁离汴京城太远,却是有些语焉不详了,你给仔细说说。”

李管家看向王安石,王安石点点头。

第一百零三章 王雱!

李管家见王安石点头,便欣喜道:“说起这个陈静安,也是颇为传奇,市井之间传闻,他并非什么普通百姓,他的父亲陈年谷,据说也是一位读书人”

李管家将陈静安的身世给细细道来,竟没有什么偏差之处。

原因可能是因为汴京百姓喜好八卦,也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缘由。

陈静安一出名,他的底细便被挖得差不多了。

李管家从陈静安的身世开始,到进京之后的作为,后来又拜师张载,以及静安四句、少年大宋说等事情一一说来。

这些王安石以及王雱是看过曾巩的关洛宴记的,倒是知晓一二。

但李管家接下来讲得元夕夜的事情,王安石父子因为在路上,却是不曾听说过。

王雱颇感兴趣:“这几首诗词,管家是否还记得,不如念诵来听听?”

李管家笑道:“老朽哪里记得住,不过倒是抄了过来,我去给公子您拿来。”

李管家赶紧去拿了过来,父子两人换着看,俱都看完。

王安石不由得赞叹道:“这几首诗词,若竟真是仓促间作成,那这陈静安之才华真是令人惊叹啊!

这诗词每首都是传世之作,尤其是这青玉案以及破阵子,一是元夕词第一,一是大气磅礴,爱国之心拳拳可举,真是令人惊叹啊!”

王雱看了良久,听闻父亲的话,思索了一番道:“父亲,我倒是有个想法”

他看了看李管家,李管家立即会意,赶紧道:“老爷少爷,老奴还有事情要忙,若是无事,老奴这便去忙了。”

王安石笑道:“那管家便忙去吧。”

李管家赶紧走开。

王安石看管家离去,便看着自己的儿子。

王雱笑道:“父亲,这是个好机会。”

“嗯?”

王雱道:“这陈静安已经成了汴京城最有名之年轻人,父亲此次进京,乃是携着大势而来,新皇登基之后,国库里已经是空虚至极。

陛下原本想以张方平的理财能力解决危机,但那司马光却是迂腐十足,硬是将其踢掉。

既如此,能够解决朝堂当下之危机的人,除了父亲便无其他之人。

想来接下来父亲受大用已经是必然,既然如此,父亲便要开始竖起大旗来了,一个好汉三个帮,有如此少年英才,最好是收归麾下。”

王安石沉吟了一下道:“这陈静安志向远大、诗才也是极好,但治国理政并非诗才志向决定的,恐怕招揽来也没有什么大用。”

王雱却是笑道:“父亲却是想差了,这陈静安才能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他身后的关系。”

王安石恍然大悟:“关学!”

王雱点点头:“陈静安是张载的弟子,而且看起来张载是想将其立为关学掌门人。

关学是一杠大旗,父亲若是能够将陈静安收归麾下,那么张载兄弟、蓝田吕氏兄弟等关学之人也必然会向父亲靠拢。

蓝田吕氏是关中大族,有他们支持,父亲的新政之执行事半功倍矣。”

王安石闻言点头:“此言有理。”

王雱受到了鼓励,笑道:“张载是嘉佑二年之进士,如今嘉佑二年之进士是朝堂中新近崛起之势力。

苏氏兄弟即将丁忧结束、王韶从熙河归来、吕惠卿、邵雍等人也是渐渐走上关键位置。

若是能够以张载为纽带,将嘉佑二年的进士们拉到父亲的麾下,父亲大事可成!”

王安石不由得眉头飞扬。

首节 上一节 61/2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冰封始皇帝,打造不朽仙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