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第199节
赵顼问道。
冯怀恩心下好笑,从殿试结束之后,赵顼便有些坐立不安了,时不时便要问起他这个事情。
不过倒也不奇怪,毕竟对于赵顼来说,他虽然登基时间也有三四年了,但这还只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次主持殿试呢。
嗯,按照所谓天子门生的说法,这批人可算得是他的第一批门生呢。
冯怀恩心下这么想道,但面子却是一点也不敢表露出来,赶紧道:“官家,估计苏大人那边还没有编排好呢,要不老奴过去催一催?”
赵顼赶紧摆手道:“算了算了,等等吧,七八百号试卷呢,只有两天的时间,的确是紧迫了些。
而且你过去也不合适,阅卷可是全封闭的,你要过去,被大臣知道了,到时候参你一本。”
冯怀恩赶紧点头,他也不敢过去,若真是让大臣知道了,参他一本, 说他要作弊之类的,到时候虽然官家可以来为自己说情, 但那些大臣可是要连官家一起批的, 反正无论如何, 总是不好的。
好在苏轼没有让赵顼等太久,到得中午的时候, 苏轼终于同密封官、阅卷官一起将密封试卷给送了过来,足足八百二十九份殿试试卷堆成高高的一堆,放在崇政殿的御案。
赵顼暗搓搓摩拳擦掌, 坐在御椅,手执朱笔,亲自检阅试卷。
“官家,殿试的第一名, 臣等商议,状元取的是叶祖洽,第二名么是官均,至于原本的会元陈宓, 则是取在了第三名……”
主考官吕惠卿欠身禀道。
赵顼听到此话, 觉得并无不可,便要点头, 没曾想苏轼站出来欠身道:“官家, 臣有意见。”
赵顼点头示意苏轼继续说。
苏轼看了一下吕惠卿道:“官家, 臣认为,原本的会元陈宓, 可取为状元。”
“嗯?”赵顼有些诧异地看了一下苏轼。
吕惠卿是主考官, 可以推荐考生名次,但苏轼是编排官, 在这个面的分量一样很重。
赵顼想了想道:“苏学士为何推荐陈宓?”
苏轼道:“因为臣觉得陈静安的文章是为第一,因而取为状元是最为合适的。”
赵顼想了想道:“苏学士可以读一读陈宓的文章么?”
苏轼点点头,取出试卷, 朗声读了起来。
赵顼静静倾听, 待苏轼抑扬顿挫的读完,忍不住夸赞道:“这个人很有见识, 文章花团锦簇。最难得的是能够体会朕变法图强的用心。
这个陈宓的见识, 朕以为在是叶祖洽之, 若是往常, 朕一定会取他为状元。
但这一次既然主考官已经定了名次,朕也不好随意更改,不过探花也是不错的。”
谷焢
“陛下!”皇帝话音方落,苏轼已是高声反对:“臣以为不可,叶祖洽诋毁祖宗,怎么可以做状元?!”
赵顼吃了一惊问道:“苏学士此言何意,怎么叶祖洽就诋毁祖宗了?”
苏轼道:“叶祖洽的卷子开篇便言道:祖宗多因循苟且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这不是诋毁祖宗是什么!诋毁祖宗之人,怎么能够成为状元!”
苏轼这话一出,赵顼眉头皱起,叶祖洽的话虽然有些不太合适,但这便是变法的事实,他们执行变法,便是将祖宗因循苟且给改了,若是现在听从苏轼的话,岂不是否认了他们自己的变法?
赵顼并没有想到苏轼会反对如此激烈,下意识之下,他将目光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缓缓出来,脸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却是说出令赵顼也有些错愕的话。
”官家,臣以为苏学士的意见可以采用,虽然说叶祖洽的话不太合适,但陈宓的文章的确是更甚一筹,可取为状元。”
静立许久没有说话的张载看了一下王安石,王安石与他微微点头示意。
这下子赵顼眉头皱得更紧了。
倒不是他觉得陈宓的才华不足,而是按照原来的惯例,一般来说,状元榜眼探花都会留在朝中,派去修史进馆阁,当成未来的丞相培养, 没有往外派的先例,但他原本的打算可是要让陈宓去坐镇荆湖的啊!
赵顼心中转念, 看向吕惠卿道:“吕中允, 叶祖洽是你取为状元的,你怎么看?”
按照赵顼想法,叶祖洽是吕惠卿定的,若是被人改变,怎么着心中总是不爽的,肯定会坚持己见,只要稍微给点意见,自己便以不宜改变惯例给堵回去便是了。
却听吕惠卿说道:“叶祖洽、陈宓、官均都是一时之选,选谁为状元都是可以的,臣选了叶祖洽,是以为他锐意创新,若是选陈宓,自然也是不错的,陈宓的文章也颇有创新之意,而且见解极为深入,实是青年才俊之中的佼佼者,臣也认可王相公与苏学士的意见。”
“呃……”
赵顼一时有些无言。
平日里吕惠卿与苏轼相互掐得可不少,随着变法的深入,苏轼对于王安石的变法可看得不太顺眼,可能是因为苏辙在条例司受排挤的原因,因而只要逮到机会,便会喷王安石和吕惠卿,怎么今日就不掐了?
赵顼无奈,只能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便改一下吧,以陈宓为状元,叶祖洽为榜眼,其余俱都不变。”
苏轼喜道:“官家英明。”
赵顼微微抬了抬眉头,心道:陈静安啊陈静安,如此一来,朕倒也不算亏了你了,你帮朕做了不少的事情,朕给你一个状元,也算是酬功了。
只是想到要将陈宓派出去,朝臣可能会有异议的事情,心下又有些烦躁。
但赵顼的烦躁并不影响登科进士们的半点喜悦,传胪官们在东华门外高声唱名,状元陈宓之名席卷整个汴京城!
前几年便名扬汴京成的陈宓,再次被所有人传扬着姓名,陈宓的过往再次被挖出来一遍又一遍的讲述。
进京寻父、经商致富、拜得名师、惨遭污蔑、省试得到会元,殿试被取为状元……
宋朝人样子陈宓成为状元!
宋朝历史最帅的状元?
第二百七十二章 荣耀与责任!
当陈宓远远听到从传胪官的口中传来的【两浙路衢州陈宓取为状元……】的话的时候,他愣了愣,旁边的陈定等人却是轰地一声轰动了起来。
陈宓很难去形容这一刻的心情,在这一刻,他仿佛进入了一个蒙蒙登登的境界之中,他的灵魂与身体似乎分离开来,冷静无比地看着陈定等人激动不已的神情,而他却是呆呆没有发言。
周边的人也都没有在意, 因为这种表现太正常了,换了一个人,也可能被这惊喜给冲晕了,只要给一些时间就好了。
果然,很快陈宓便恢复了正常,他被陈定等人簇拥着, 跟着传胪官到去到集英殿。
在集英殿那里, 陈宓与众人一起谢恩,披红色的状元袍,跨骑骏马,本就长得英俊,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更是显得英武非凡。
史最帅状元郎引起了汴京城百姓的轰动。
韩琦曾有一句话,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儿。这句话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进士游街是在御道举行的,可以同时容许十六匹马车同时奔驰的大道,竟然被挤得水泄不通。
陈宓身着剪裁合理的大红色礼服,高高居于高头大马之,本就高大的身材更显得挺拔起来,比起其他要么衣服不合身,要么一大把年纪,陈宓的俊秀脸庞,一时间让诸多女性疯狂起来。
路对面的楼,也有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子,在诸多闺中密友的陪伴下, 满脸自豪地看着下面经过的陈宓。好友们一个个羡慕的说着奉承话,让女子愈加地开心起来。
她便是杨家女杨玉容,在她的身边,还有一个满脸通红的少女,崇拜地看着骑着高头大马的陈宓,少女却是卢雪婷。
杨玉容看着春风得意的陈宓,心下唯有骄傲自豪,以及满腔的欣喜,她与陈宓的亲事其实定了有不短的时间了,之所以一直没有成亲,虽有杨文广时常不在汴京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双方长辈都希望陈宓能够取得功名,然后在成亲。
杨玉容虽然面支持,但心下未必没有着急,她的年纪本就比陈宓大,这功名之事,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取得,若是再等几年,自己不就人老珠黄呢。
好在陈宓不愧是自己看中的男人,不仅做事情有担当,更是才华横溢,这第一次参加科举便考中了!
现在既然考中了,接下来便该将成亲的事情给完成了。
想到这里,即便是杨玉容这般洒脱的女子,也不免有些脸红起来。
陈宓却没有想得那么多,游街当然是荣耀的事情,十年寒窗苦读,一招登天子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但对于陈宓来说,不免还是有些尴尬,如此张扬,大张旗鼓的夸耀,虽说是整治活动,但不免还是觉得是苦差事。
当然,其他的人却是很是享受这种夸耀,陈宓看到陈定甚至泪流满面,是不是便要拿着御赐的进士服抹抹眼泪,心下也不由得好笑。
不过陈定的表现并不突兀,比他要激进的新科进士还要多得多,有的人当中吟诗夸耀,有的人大声的吆喝,有的人挥着臂膀与围观百姓打招呼……
夸耀游街大约是花了好半天的时间,到了晚才算是停歇,即便是陈宓这身体条件,也是累得不行,但明天才是重头戏。
第二天大早,众人去拜见皇帝谢恩,在那里,皇帝赵顼会对新科进士们进行授官。
宋朝贡举的最大恩荣是释褐授官。
唐代明经、进士及第之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不能直接入仕做官。
必须再经过吏部铨选考试,合格后才能授予官职,脱去粗麻布衣,换官服,即所谓“释褐授官”。
因而,唐代许多士人明经、进士及第多年之后,仍为一介布衣,未能释褐授官,以致有出身二十年而未获禄者。
如一代文豪韩愈,就是这样的倒霉蛋。
.贞元八年他进士及第,因为吏部的考试不合格,磋砣三年,尚未入仕。
于是贞元十一年他三次书宰相而求仕,自称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
希望能通过当朝宰相的论荐获得一官半职,结果是三次书均不获垂怜。
他只好离开京城长安,到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麾下做幕僚,被辟署为观察推官,才踏了仕途。
这样的惨痛经历在宋代是不可能发生的。
宋初承袭了五代以来的规则,但自太平兴国二年开始,进士、诸科及第、出身者可以不经关试皆释褐授官。
按照惯例,第一、第二等进士并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
同出身进士及诸科,并送吏部,免选优等注拟初资职事、判司簿尉。
新科进士喜气洋洋,朝廷也按照惯例授官,第二、第三人授大理评事,并为诸州通判;
第四、第五人授秘书省校书郎、签书两使判官厅公事;
第六名以下第一甲授两使职官。
第二甲授初等职官。
第三、第四甲授判司簿尉。第五甲守选,待授官。
上一篇:开局冰封始皇帝,打造不朽仙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