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第88节

其实,即便有火枪也不一定能很快消灭他们,更不要说在没有火枪的情况之下。

我秦国若想要尽快消灭世仇魏国,以及诸多对手国家,就必须要把火枪制造出来。。

在这个弱肉强食,尚武成风,各国军队普遍强大的情况下,不来点狠的,不彻底将敌国主力军队歼灭,如何能够尽快取胜?

恐怕杀到尸山血海,打到猴年马月,可能也无法很快取得决定性进展。

梁元知道嬴渠梁的目标很大,也不愿意拖得太久,那自己也只好做出最大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去帮他完成志向了。

为了尽快达成目标,自己便狠了狠心,绞尽脑汁把自己压箱底的知识储备挖了出来,画出了火枪的图纸。

也是自己以前在大学读历史的时候,喜欢跑图书馆,喜欢翻阅各种历史资料,了解到不少近代欧洲的火器发展历史,和相关的技术知识。

这不,这一刻便派上了用场。

在这个时代制造火枪难度很大。

更棘手的,制造火枪还需要用到钢材,需要用到模具,需要其他很多的新材料和手段。

这些弄起来本身就很麻烦,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技术落后,材料难找的时代。

要想制造出火枪恐怕到时候要费很多事了。

但目前先把图纸弄出来,安定一下现在全国上下对于魏国的普遍性的畏惧心理也好。

后面再慢慢去制造,失败一次便修正一次,失败两次便修正两次。

不管经历多少次失败,自己一定要把这火枪给制造出来。

决心一定要强大!

梁元图纸上的燧发枪,仿造十六世纪中叶法国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马汉的发明。

(口径19.8毫米,枪长1560毫米,枪重5.69千克,弹丸重32.1克,最大射程约400米,有效射程约100米,射速约每分钟三发弹丸)

这种火枪是在火绳枪和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它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燧发枪自从装备军队后,一发不可收拾,一直用到十九世纪才结束。

但燧发枪不同于现代精密枪械,它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精度很难保证,必须使用线性队形,也就是所谓排队枪毙的战术进行射击,就这样,精度也还是常常不如人意。

其次在战场上还有百分之二十的几率射击失败。

因为近代火枪总是容易受到风吹、雨淋、火药受潮、击发药放少、燧石破损、火门堵塞。

还有士兵紧张,有的甚至忘记装填火药,射击步骤完全紊乱等等。

梁元说完了脸上有着沉重之色:

“这种兵器为秦国所急需,但却很难制造,我刚才也说了,需要用到钢材,火药,模具诸多物事,所以要想造出火枪,还得先把钢材、模具等造出来。

而要造钢材和模具又要……过程之漫长之复杂,绝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所以恐怕得要很长时间,甚至长达数年才有可能。”

嬴渠梁和卫鞅已是听得痴呆,都是两眼直愣愣的望着梁元。

过了好半天,嬴渠梁才能从震撼中恢复过来:

“如此神兵利器,就算拼尽一切也一定要造出来,我一定会倾举国之力来助你。”

卫鞅也在一旁忘形地手舞足蹈:

“对,这样的兵器无论如何都要造出来,有了它,必定大大缩短战争时程,也会大大的缩短君上强国的时间!”

梁元一边收起图纸,一边笑吟吟道:

“君上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把这火枪制造出来,而军事改革方面,按照目前的国力,只能做到这些了。

下面我就来为君上说说第三轮变法第三个方面的问题,改革官制,这件事情也很重要。

一个国家即便武力再强大,技术再领先,若是没有好的政治制度来控制来运转,便要成为危国之器了。”

------题外话------

这个时代制造燧发火枪难度极大,但若不制造更不行,原因见文中,大家有什么好建议可提,我可借鉴一波,哈哈

97.改革官制(感谢大家)

嬴渠梁和卫鞅对梁元的才干和见识已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们微笑着示意梁元,继续说下去。

其实三人已是兴致勃勃说了快一整天了。

但他们并不觉得疲惫,数次将送饭食进来的内侍打发出去。

“等等!”

嬴渠梁这时见窗外天色漆黑,示意梁元稍等,命人送来一些糕点和三杯茶水。

并亲手将一杯茶水送到梁元的面前:“爱卿先吃点东西解解乏再说吧。”

三人于是先把肚子填了个半饱,又开始接着刚才的话题。

梁元迎着嬴渠梁和卫鞅热烈的目光缓缓说道:

“如今大争之世,若想要在诸国之中脱颖而出,便必须将农事和军事的力量发挥到最强。

但如何才能把这种力量发挥到最强呢?为此,我秦国需要一套严密的法律制度和高效的官僚制度。

前面两轮变法已经将法律制度做的差不多了,现在咱秦国便到了必须构建一套高效的官僚制度的时候了。

这便是我本轮变法第三个方面内容的主题,改革官制,加强朝廷集权。”

嬴渠梁和卫鞅听得不断点头。

嬴渠梁不禁说道:

“对于官僚制度的问题,我是深有体会,现在的官僚体制充斥着各立山头的世族,重叠交叉的机构,权责不明的官职,还有其他诸多的问题,我一直深以为苦,你赶紧说说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梁元微笑道:

“可在朝廷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设立郡县制,所有官职按才授用,不得世袭。

中央和地方官员每年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以备任用。

为免上下相欺,推荐名单一式两份,一份直呈国君,一份呈递三公。”

梁元随即用这个时代的语言,为他们解释何为三公九卿制。

自己考虑到此时的实际情况和封建社会的得失,决定官制改革仿照后世秦始皇订立的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与强汉的形成有重要关系,自己可不能不用。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的权责分别为:

丞相,地位仅次于君主的最高官职,辅佐君主处理全国所有事务,是君主的首席助手,开府治事。

太尉,地位次于丞相,协助君主处理军事,管理和调动全国军队,不包括郎官,调兵五百人以上需要另外获得君主的诏书和虎符,开府治事。

御史大夫,地位次于丞相和太尉,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监督新法执行,开府治事。

三公之间有地位的差别,有权责的相互配合,但若没有君主特别规定,三者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君主。

丞相之下设置九卿协助,也即是九个助手辅佐丞相管理各项具体事务。

九卿,地位次于三公,各管一摊,设置官署而不开府。

九卿中的卫尉同时接受太尉分管。

九卿中的廷尉同时接受御史大夫分管监督。

九卿分别为: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侍从警卫国君的郎官。

卫尉,掌管宫城和都城警卫。

治粟内史,掌管农事、赋税和财政收支。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刑狱审判及监督新法执行情况。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宗室事务。

少府,掌管专供公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国家手工业商业。

无论三公还是九卿,还是他们的编制下属,从此均由君主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自己本来想仿照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但后来想到那种政治制度分权太过,对君主的依赖性太大,便不做考虑了。

因为一旦政府分权太过,那么权力的天平便会向君权倾斜,也即是君权空前强大。

首节 上一节 88/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终极三国,开局领悟牛叉劲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