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第7节

身处列国纷争诸侯争霸的历史时代,弱肉强食就是这个时代的唯一规则。

残酷的生存淘汰法则!

出身贵胄的公孙鞅,耳闻目睹了卫国日渐衰落的残酷现实。

也见证了身为卫国国君的君父安于现状碌碌无为的落寞与无奈。

身为卫国公室一员的他,实在不甘心自己的祖国成为列强砧板上的鱼肉。

公孙鞅自懂事以来,便寻找着让国家强大的办法。

他自信他找到了。

他喜好研读法家及刑名学说,也自信自己能够担当得起挽救日渐衰落的祖国的艰巨历史重任!

他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自己能够登台执政,成为左右卫国命运的主宰者,一定要大显身手。

他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实施自己的兴家安邦富国强兵之道!

就有可能改变卫国频临被列强蚕食的被动命运。

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是这样地让他屡屡碰壁,让人无奈!

为什么?

就因为自己不是嫡子身份,导致彻底失去了公平竞争的资格!

自己纵有天大的才能也无从施展啊!

他在内心呐喊,这不公平!

这绝对不公平!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早就注定的结局。

公孙鞅拼命抗争,到处兜售自己的变法强国之策,但都被守旧派驳回。

守旧派便是卫国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又怎么可能让公孙鞅拿走他们的蛋糕,去分给平头百姓呢?

公孙鞅在卫国游说十年,一事无成。

他去找自己的君父做了最后一次游说,仍是迎来当头一棒:

“你小子哪里是想强国?你是巴不得让咱卫国早点折腾完吧,你一个庶子,成天讨论国事,是想干什么?谋权篡位吗?”

公孙鞅第一次感受到了人微言轻的痛苦。

也第一次深刻认识到了,不彻底打破旧世界,便无法实现变法图强的理想。

但要想打破旧世界谈何容易?

公孙鞅决定等待时机。

卫国是待不下去了。

公孙鞅已经引起了贵族们的憎恨,一旦与自己血缘关系疏远的新君继位,必将性命不保。

公孙鞅只好离开卫国,离开自己的家园。

这是他人生最为灰暗的日子。

先秦时期的孟老夫子在其著作《孟子》中写过如下文字:舜发于畎亩之中……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老夫子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就是想告诉失意中的人们一个屡试不爽的真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公孙鞅告诉自己,真正属于你的人生大舞台是在不久的将来!

请相信,上天早就为你悄然安排好一切,眼前这点儿挫折,不过是你迈向辉煌进程的小插曲罢了,你不必太在意。

所以,公孙鞅来到魏国,本来是打算大展宏图的,却不想在魏国也是遭受打击。

他仍然找不到自己的舞台,仍然无法施展自己法家变法的抱负。

7.老男人找乐子

东周都城洛邑。

王宫。

富丽堂皇的宫殿早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繁荣气象,明显流露出空旷和门庭冷落的气息。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此栖息的飞鸟的祖先,伴随这里的金砖碧瓦,见证了周王朝数百年来的风雨沧桑。

六百年前,周武王姬发兴师举兵,率领八百诸侯,在牧野与商王朝展开决裂式大厮杀。

经过牧野之战,原本臣服于商朝的番属小国周,推翻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商帝国大厦。

登上了号令天下的天下共主宝座,就此开启了周王朝。

西周定都于镐京,随后又营建东都洛邑。

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

周武王将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分封为列国诸侯。

众多诸侯又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

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五十三个。

到了西周后期,周厉王失政,引发了国人暴动。

周厉王被国人驱逐死在外地,这件事大大动摇了西周统治的根基。

最后一个西周天子,就是那个制造出传说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继续拼命折腾。

因为轻率地废长立幼,从而引发父子反目,骨肉相残的人间惨剧。

周幽王最后被儿子和亲家申公请来助战的异族犬戎人杀死。

繁华一时的帝都镐京,因兵燹而毁于一旦。

周王朝元气大伤。

周朝随后在晋、郑、秦等诸侯的帮助下,血战多年,才勉强击退犬戎人,恢复王室。

但周王室的权威,却因此永远地失去了。

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在诸侯的帮助下继位,便是周平王。

周平王全无开国之君的血气,惧怕于犬戎兵威,将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邑。

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进入东周时代的周王朝还是不太平,从此迎来了多事之秋。

先有桀骜不驯,忤逆君上的郑庄公,罔顾君臣礼仪,公然兴师与周天子对阵。

而且,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箭射伤天下共主周桓王!

随即,又接连出现风头盖过天子的齐桓公和晋文公。

接着,野心勃勃的楚庄王也蠢蠢欲动,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问鼎中原的典故。

貌似强大的东周王朝,就像一头垂垂老矣失去牙齿的狮王,日渐消瘦。

诸侯们不仅不再按时朝觐周天子,而且僭越礼法之事层出不穷。

要知道在周王朝,礼法可是立国之基呀。

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空有虚名,不过是一具庙堂之上任人摆布的傀儡木偶而己。

对于作为番属的诸候的胡作非为,只能装聋作哑,听之任之。

不敢再奢望诸侯按时朝觐,只求别再出现郑庄公那样的不臣诸侯就阿弥陀佛了。

此时,周朝司天监和太史修在宦官引领下,匆匆趋步进宫面圣。

因为刚刚发生了一件事关大周王朝气运的惊天大事。

王宫大殿,穿戴雍容华贵的周天子姬僖高居王座之上。

作为王朝的象征,他心知肚明自己的角色和存在价值所在。

每当想起自己就像一个按时报时的打更人一样,心里就像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起往外涌。

司天监及太史修伏地行礼:“臣叩见王上,伏乞我王万年无期!”

姬僖一摆手:“平身,两位爱卿匆匆进宫,有何要事?”

司天监回禀道:

“启奏王上,臣仰观天象,发现太白星位现西方,地维咸光,光若皓月,木星由南向北飘移,荧惑星交于木星,那太白星所当星宿为鬼宿,鬼宿分野为雍州方位,天象主兆,西边秦国将有大乱出现。”

周天子姬僖心头突突乱跳。

司天监稍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

“不过,经过这场乱事之后,有德行的君主将使其国势日渐昌盛起来。”

姬僖有些惊讶,半信半疑:“噢?天象果真有此征兆吗?”

司天监:“天象如此,臣不敢胡言乱语。”

太史修紧接道:

首节 上一节 7/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终极三国,开局领悟牛叉劲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