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第53节

孙膑主张慎重地对待战争,强调战争只是解决政治和外交问题的其中一种手段,强调一个国家必须保持强大的武力,才能够让国家安定和富强。

在具体战术方面。

孙膑强调阵法的重要性,并在书中对阵法进行了专门论述,分析了攻击敌军各种战阵的对策,他还专门论述了攻城的问题,把处在不同地形的城分为难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两类,论述了各种攻城的策略与战术。

在军队管理方面。

首先,他对君主和将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将领必须忠于君主,君主不应该干涉将领的具体指挥,将领要有独立的军事指挥权。

其次,他对将领的素质进行了要求,将领应当具备义、仁、德、信、智五种品质,他还分析了容易致使将帅作战失败的品德缺陷。

最后,他对管理军队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便是任用贤能,严明纪律,奖惩公平,赏罚及时。

梁元对于孙膑这样的大才是势在必得的。

即便这一次与孙膑产生误会,他也要想办法将孙膑搞到手。

先前,他已经发出了游民入籍的命令,将无主游民集中到了栎阳县及其周边安置。

并安排游民们在栎阳及周边开垦荒地。

这个时代地广人稀,找到可供开垦的荒地还是容易的。

梁元又安排为游民们提供耕牛和种子,组织他们进行劳动生产。

就类似于后世曹操搞的屯田。

半年多过去,汇聚到栎阳及周边的游民,竟高达十万人,几乎占到全国人口的十五分之一了。

这些游民到来后,直接归属于朝廷管理。

这不但增强了朝廷的实力,而且还让得世族在反叛时更加的忌惮了。

这些游民大多是为世族所逼迫而流离失所的百姓。

所以他们恨死了世族。

有他们在手里,朝廷就有了更多的底气做事。

若再有了孙膑在手,梁元感到自己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更大的计划了。

很多事情,他便可以直接交给孙膑去处理。

他也坚信,孙膑不但能够同他一起战斗,也必能圆满地完成他所分配的一切任务。

而他,则可以腾出手来,进行其他重要的事情,而不必一直为变法相关之事而分不开身。

所以,他必须尽快将孙膑这个家伙收入囊中。

为此,甚至可以不惜代价。

但这一切,至少都得建立在孙膑愿意打开他家的家门呀。

该如何打开孙家之门呢?

53.偷听者

甘龙躺在床上已经很多天了。

今天天气很好,太阳很大,一股热意充满了房间。

长期躺在榻上不好受,何况是甘龙这样的生了重病的老人。

他已经半步迈进了死亡,除非扁鹊在世,否则他这条命是无论如何都救不回来了。

可惜现在的秦国,并没有扁鹊。

现在,他就要死了。

他不想管君上会对他作何想法,更不想管世族会怎么议论他,他什么也不想思考……

至于最近越发频繁上门的世族,除了杜挚以外,甘龙也没再见过一个人。

有时候,甘龙盼着自己的女儿能回来,盼望着她能回来看自己一眼。

但他女儿,却一直没有回来。

甘氏其实也为父亲操心,为父亲请了好几个医士,但自己就是不肯来看甘龙最后一眼。

或许不忍心吧?

也或许是恨吧,恨自己的父亲,将自己当做了争权夺利的棋子。

这时,家仆来报,说白家的家主到访了。

甘龙毫不犹豫地拒绝见那位白家家主。

这几天,来访的世族多得邪门。

那些世族络绎不绝地上门求见,难道是……

甘龙心中生出一丝警觉,秦国,必定即将发生什么祸事。

那浓重的阴影从他的心底最深处生发出来,久久的盘踞在他的心头,不肯消散。

那是恐惧的阴霾,那是一个政治元老对时局超乎常人的敏税。

而又正是这种敏锐,给甘龙带来了更加严重的不安。

“老师?”突然,甘龙听到一声熟悉的呼唤。

那是他的学生杜挚。

杜挚这几天一直在他身边照看。

甘龙老来得子,儿子尚幼,杜挚便在这个时候主动承担起甘龙之子的角色:亲自服侍甘龙,以尽孝道。

杜挚刚从外面端了一壶参汤进来。

他倒了一爵递给甘龙。

甘龙接住喝了,精神这才好了一点。

如今急于摆脱时事的甘龙,已只剩杜挚这个最亲的人可以放心交往了。

“老师在想什么?”杜挚又接着问甘龙。

甘龙默默的看了杜挚一眼:“我总觉得,秦国马上会有大事要发生。”

杜挚有些纳闷:“秦国现在不已经发生大事了吗?第二批法令一出,秦国难道不会地动山摇吗?”

甘龙摇摇头:“我不是说变法。”

杜挚懂他说的什么了,劝道:

“老师还是先养病,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我们这样的旧派之人了,所以,老师先养好身体,然后咱们一起致休,不再参与这朝堂相斗了。”

“养病?哈哈,咳咳咳……为师也不想欺瞒自己,我的时日无多了。”

甘龙连笑都变得艰难,眼睛半合着:

“说不准,今天,或者明天,你的老师就不在了呢?”

“老师……呜呜呜……”

杜挚也清楚甘龙的病情,听了忍不住低声悲鸣。

他不想听甘龙说这些话,所以这几天他对甘龙连一个死字都不提,就是怕甘龙产生将死的念头。

这下好了,自己不提,可甘龙却突然提起来了。

多少困惑迷惘的时候,多少风云变幻的时刻,多少缺失父爱的日子,他曾和老师甘龙一起度过啊。

杜挚与他父亲的性格相反。

他是个重感情,十分念旧的人,实在无法接受朝夕相伴,比父亲还亲的老师离去。

见到甘龙病势沉重,再也没法处理政事,杜挚也萌生出了离开朝堂,离开一切政治纷争的想法。

而甘龙,虽然一生机关算尽钻营权术,但唯独对这个忠厚诚敬,朝夕相伴十几年的学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甘龙是老来得子,儿子才十一二岁,没有儿子可以做帮手,于是便将杜挚视如己出。

“如果现在死了的话,就再也不用面对复杂的朝局,再也不用去做那些纠结的决定,再也不用总想着下一步该怎么走,也再不用同某些人发生交集了,这倒也是好事。”

甘龙苍老的目光望着隐没在黑暗中的房梁,眼睛里的光渐渐的黯淡了:“有时候,活着,还真不如死了爽快。”

杜挚听着甘龙的话,只觉得如鲠在喉,他握住了甘龙的手:“老师不能这么想!”

“你与你父亲不一样,你是个心地良善的,为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欣慰,但老师真的老了,要死了,你认清现实吧。”

甘龙尽量安慰着杜挚:

“赶在坏事情发生之前死了,也算是个好下场了吧。”

“死怎么算是好下场?”杜挚听了无法接受。

“人总是要死的嘛。”

甘龙十分感动地看着杜挚,更无惧死亡了,有这样的学生,他觉得死而无憾。

“但我不许老师死。”杜挚依然执拗的说着。

“使孩子气是没有用的。”甘龙无可奈何地回答。

与此同时,甘龙用他那干枯的手,用尽全力握着杜挚的手,试图给杜挚带来一丝温暖。

首节 上一节 53/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终极三国,开局领悟牛叉劲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