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第135节

这时候邹忌站了出来吞吞吐吐的说道。

虽然邹忌的话没说完,可是齐威王却听明白了,邹忌的意思是,他此番举动有些不讲信义。

“恩,邹忌所言似乎有些道理,还有其他人有意见的没有。”

田因齐特意在似乎上面加重了语气,然后才缓缓的看向四周。

“君上,我认为邹忌大夫所言虽然有理,可是却有一点说的不对。”

这时候齐国大夫段干朋站了出来,大声的说。

“那你说说。”齐王快速的说道。

“我认为,邹大夫所言,虽然有些道理,可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魏国一旦吞并赵国,那他的实力会怎么样,会有一个极大的增强,以前,魏国虽然强大,可是和我们齐国的国力相差却不是太多,可再加上赵国,魏国的国力就太恐怖了,恐怕魏国就算是想要吞并我们齐国,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到了那个时候,别的国家就是想救我们齐国,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更何况,秦国的使者刚走,我们之前不是也和秦国通气结盟一同对付魏国了么?如今......”

段干朋分析着,却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看着田因齐。

“说的好。”

田因齐听完段干朋的话,站了起来,大声的喝彩。

邹忌一看到这种情况,就明白了,田因齐这是主意已经定了,只不过,需要人配合他演一下戏而已。

于是他也不说话了,站在原地,看着田因齐。

田因齐心中很满意段干朋的说辞,这也是他心中的意思,现在就等秦国了,不过,他似乎也已经等不及了。

“我意已决,起兵救赵。”他又看向田忌说:“田忌。”

“田忌在。”田忌站了出来,威风凛凛的说道。

“命你为大将军,我从五都之中拨给你二十万大军,救赵。”

田因齐一挥手,就把这件事情定了下来。

“微臣领命。”田忌大喜的说道。

齐威王之所以说是五都之兵,是因为齐国实行五都制,除了国都临淄之外,还在四境设有四个都城。在四个都城,都设有选练的常备军,所以才被称为五都之兵。

在后世燕国攻齐,齐国仅仅剩下莒、即墨两座城池,却能够抵挡燕国的大军,就是因为莒、即墨两座城池是齐国的五都之一,设有常备军军的缘故。

“不过微臣还有一个请求。”田忌继续说道。

“说。”齐威王摆了摆手。

“我王,此次救赵,必会遇到魏军精锐魏武卒,为增加胜算,我想带着我齐国的技击之士前去。”

田忌请求道。

“准了。”齐威王一挥手,答应了下来。

所谓技击之士就是齐国训练出来的精锐,此次救赵,田忌要求带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虽然这件事定了,但是田忌是个聪明人,他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他的战略就是拖延时间,一面给齐国留出二次变法所需要的时间,一面将魏东的二十四城慢慢归化。

在得到了魏国出兵攻赵的确切消息后,便派人来和梁元商议,在他看来,眼下战国事态最好就是维持原状最好,齐国的国力决定了齐国此时还未准备好进行争霸灭国大战,因此,他要把心中的想法告诉梁元,不然如果这时候秦国也出兵,会让齐国措手不及。

当种种消息通过秘密信道摆上梁元面前的桌子时,梁元也是在心中佩服田忌,眼下秦国刚刚拿下巴蜀半年,正要展开大规模的移民安置工作,并且国内的建设也是如火如茶。

而且,梁元心中也是知道现在是不可能让秦国出兵的,他的各种新式军队还没有训练完美,他想的是,只要出击,就一击制胜!

但魏国攻赵,主战场在魏、赵、齐三国地区,秦国就是想火中取栗也需要提前准备。可这一次魏、韩、楚三国之间的合纵连横实在是进行的太隐秘了一些。

直到魏国发兵征讨的消息传到各国,秦国也才得到消息。

此后数日,梁元和嬴渠梁还有商鞅司马错就此事态详细研究了许久,齐国说的有道理,但也不是完全有道理。

若是一不小心将魏国再度削弱甚至灭国,只会加速天下各国进行灭国争霸,而此时,梁元觉得,秦国还没有准备好,还需要再等等。

以司马错的看法,秦国至少还需三年才能具备兵出陇西的实力。

卫鞅也觉得三年地时间绝对是必要的,现在整个秦国的总兵力接近二十万,粮草方面量可以勉力为之,但军械被服、马匹战具方面却是大大的不足,虽然有很多新式军队,但想要进行大战至少还需半年的时间来进行各方面的准备。

146.围魏救赵的大幕

梁元也明白,他也不想带着一群打着赤膊地秦国儿郎赤手空拳的去跟敌人搏斗,可是,魏国攻赵,齐国必然出兵救援,名传千古的围魏救赵即将登上大幕华丽演出。

这个时候要是秦国不做出点什么大事来在这风起云涌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岂非是一件千古憾事,想来想去,梁元心中自然有了计划。

此后半个月,梁元下令让此次攻击巴蜀地伤残老兵就地卸甲,但凡愿意留在四川农耕地伤残老兵可以按双倍领取土地。不愿留下地老兵则优厚抚恤,并且一次性给足了十年地伤残老兵抚恤。

经过核算,这次卸甲地老兵共计一万二千余人,当老兵们眉开眼笑地笑纳了属于他们地一份好处后,梁元便下诏再次征调五万名骑兵参战。

之后,梁元也派出使者奔赴楚国,就楚国与魏国密谋攻秦一事进行问责,并且宣告要和楚国决一死战。

派出地使者不是别人,正是司马错。

秦国使者司马错自栎阳出发,半个月里抵达经蜀道过成都、江州、巫峡抵达楚国都城郢都,而楚王这时自然不在这里。

司马错又驱车奔赴寿春,又是几日,抵达寿春地司马错直接受楚宣王诏命进入行宫,献上国书。

将一册只有十枚简牍地国书献上之后,司马错昂然矗立,面色似笑非笑地看着楚宣王。

楚宣王自然识得大篆,可看着国书上短短三十六个字。

越看就越觉得头晕,很有一种脑部缺氧地感觉,手哆嗦便将国书丢在案上,用手抚胸喘起气来。

一时间让整殿地大臣武将全都面面相窥,不知这国书当中写了什么,能把楚宣王气成这样。

好半天,楚宣王这才缓过气来,伸手抓起国书掷于地下,大声的咆哮道:

“鄙陋西秦,辱人太甚!怎敢大言不惭,要灭我大楚,好大的口气!”

听闻楚宣王直言,一殿臣众都是惊骇万分,一名老臣急忙抢出,将国书拿来一看,之间上面写道:

“秦公诏曰:楚王良夫,无德背信。昏庸好色,视民刍狗。秦灭暴楚,代天牧之。下体民心,上承天意。”

那名老臣看了国书,也是气得口气几乎喘不上来,拿着国书哆嗦着手,指着司马错嘶哑的喝道:

“我王......如何无德背信?”

司马错笑着回答:

“上天垂像示警,彗星大出于太自,却是堕于楚之西南,楚王若非无德,彗星怎不的堕于魏、韩、赵、齐、燕诸国,偏偏堕于楚国?至于背信,楚王与魏王相约,以淮北六城为质,发兵攻我秦国,却是言而无信,食言而肥,让魏人收去六城。此事天下皆知,可是背信?”

此话一出,一殿的大臣都是默然,根本没有语言能和司马错辦驳,也无人敢再来询问为何秦公在诏书里说楚王“昏庸好色,视民刍狗”。

楚宣王也不是笨蛋,听来这话更是气得浑身哆嗦起来,自己联合魏国攻打秦国不成,偷鸡不成蚀把米,此时反倒还成为自己背信的证据,是可忍熟不可忍,当即咆哮道:

“屈、赵二将军何在,给本王将这狗屁秦国使者砍了!”

楚国的武将就是生猛,当即被点到名的两位将军就跳将出来,夺过殿前卫士手中的战戟就要砍杀司马错。

也在这时,江乙急忙跑出来,拼命拦住两人道:

“且慢,屈、赵俄二位将军,万万不可鲁莽,此事还请我王三思决断。”

转即江乙忙向楚宣王叫道:“君上,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杀使不祥也!”

楚宣王被气得七窍生烟,九孔喷血,那还管什么杀使不祥。立时费力的爬起身来,就要抽出腰间的佩剑亲自斩杀,可一些老臣也听出江乙喊话的用意,急忙上来阻拦。

话说,这个秦国下诏要打楚国,本就是秦楚之间的国事,可若是楚国不顾国与国之间的礼节将秦国的使者杀了,那么楚国就会被天下各国所指。

自打周武王建立周朝起,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便已经深刻入天下国人的心中,春秋四百余载,列国争霸之时有几人敢斩来使?

便是日后蔺相如拿着和氏壁百般羞辱秦昭王,秦昭王也没敢把蔺相如给杀了,倒不是秦昭王怕杀使不祥,而怕得是天下悠悠众口。

手是,楚宣王手下打仗谋国不行,秉持礼仪却在行地老臣们立时用尽了百般解数拦着楚宣王,以防他失手杀了秦国使者落下口实,让天下人耻笑。

而司马错根本就无惧于楚宣王地这番做作,面带微笑昂然矗立,看着楚国的君臣上演这般猴儿戏。

闹了好一会,楚宣王这才气喘吁吁地败下阵来,佩剑被一个老臣抢走,衣冠也是凌乱不堪,肥大的身躯在剧烈的喘息中竟是如石入荷塘那般涟漪起伏,还声嘶力竭的大叫道:

“征发备战,我大楚要跟鄙秦决一死战!”

“好!”司马错掐好时机,待楚宣王喊出决一死战之时,大笑道:

“一月之后,我大秦国君将亲率二十万大军在夷陵恭候楚王,决一死战!还望楚王按时率军来战,切莫如楚魏之约那般失信我大秦!告辞!”言毕,司马错昂然转身,信步而走。

而楚国的君臣听闻秦国竟是将决战之期定在一月之后,而战场竟在距离楚国都城郢都不远的夷陵,立时都是呆立当场。

秦国既然敢约在一月后决战,只怕此时秦国的二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并且肯定就陈兵在距离夷陵不远的巫峡关隘,立时众人全都鸡飞狗跳起来,也无暇顾及司马错就这样大摇大摆的离开了楚王行宫,坐上轺车返回。

梁元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选在一个月后跟楚国决战夷陵。

也就在司马错出发前往楚国的同时,另外一支使节团由卫鞅亲自率领,也从栎阳出发,启程前往周室洛阳。

卫鞅此去,自然不是去向周室讨要什么,而是带着五百匹优良战马以及一百辆由栎阳工厂出产的新式四轮轺车前往周室朝贡,并且顺带禀告周显王,秦国邀请他去秦国游玩。

对于这个邀请,周显王和老臣们都直犯嘀咕,难道这是秦公想把周显王骗去秦国,然后挟天子以令诸候?

可大家心里都明白,如今天下各国除了秦国还把周室当回事外,诸侯们谁还拿周室当成事儿。

147.楚国的大动作

抱着这层嘀咕,周显王不耻下问,想要从卫鞅的嘴里套出些东西来。

按照梁元对卫鞅说的话,卫鞅一会儿说栎阳扩建,城南建起的大市集好不热闹。

一会又说大咸阳的建设工程已经初具规模,眼下在那片土地上,己经建起了四纵四横四环的宽阔大道。

并且一座由秦公设计的竞技场即将竣工, 秦公觉得周王肯定会喜欢马球和蹴鞠这俩个娱乐项目,想要请周王去观赏评判。

总之,卫鞅说了一大堆,也不知是真心实意还是有意为之,总在隐隐约约之间流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味道。

首节 上一节 135/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终极三国,开局领悟牛叉劲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