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976节

  这等冠冕堂皇的话说出来,阮有缘和郑重心中破口大骂坐在宝座上的那对狗男女如果这么听话的话,不违祖制,他们怎么可能坐在宝座上!

  说到不征之国,包括东南亚的苏门答腊、白花、三佛齐、爪哇、彭享等,今还安在?

  全被东南国给灭了!

  于是两人苦苦哀求,引文据典,说得真是口绽莲花,让殿内大臣都为他们叫好,也纷纷出来求情,可惜颜常武不为所动。

  最终颜常武说道:“我朝已得许多土地,尚未开发完成,如若你们内附,我朝必须给予你们资源,否则就是对你们的不负责。但之前的土地都没有开发,有先有后,这样吧,待到我朝土地开发完成,若可考虑你们安南内附之事!”

  “去吧!”颜常武一挥手,开国之君的威仪足以让安南人与大臣们统统无话可说!

  安南人的希望成为泡影,打水竹篮一场空!

第1606章 高攀不起

  安南使节失望而归,东南国一些大臣嗟呀不止,以为错失一个千载良机。

  倒不是大臣们被安南使节买通,而是他们认为我东南国影响力强大,连安南猴子都认栽了,宋、元与前明成祖未究之业,在我东南国君臣手中完成的伟业,必可大书特书,直上青史也!

  安南是在宋朝时期独立出去的,宋朝也就失去了秦汉时期得到的安南的土地,不愧为弱宋。

  但强如元朝又如何?元军三征安南,都大败亏败,他们水土不服,被丛林中射出的毒箭射到魂不附体,死伤惨重。

  嗯,丛林中既有毒箭蛙,又有见血封喉树,将其汁抹在箭上,中者立毙。

  反正丛林中稀奇古怪的东西多哩,元军攻安南主将脱欢胆战心惊,害怕无处不在的毒箭,自家老命不保,他将自己装进一个密闭的笼子里教军士抬着他走,这样毒箭就射出不中他了。

  他保住小命,可是打遍欧亚无敌手的元朝也就在安南人面前彻底地丢尽了脸面。

  一代天骄明成祖朱老四,一年时间就攻下安南,却在二十年后,明军黯然撤离安南。

  今天,我东南国大王颜常武不费吹灰之力,有机会把连克宋、元、前明的安南收入囊中,如若成事,则我东南国力压前三朝矣!

  他们对于没能收取安南而私下议论纷纷,当然大臣中也有是明白人。

  旭日城郊外的海滨三路是条环城公路,其第十八号是一栋别墅,门朝大海,修建得并不奢华,这是东南国资政大臣陈衷纪的别业,陈衷纪有时在此居住。

  他虽然致仕,但他作为东南国的开国元老,世袭罔替的一等国公,在朝中的影响力还是很大。

  关键是他年龄不到七十岁,在古代作为重臣是还很“年轻”,随时随地可以复出。

  事实上,他只要愿意,一个行省总督就跑不掉,东南国发展到现在,还是缺官员,包括土澳大陆,它占地面积达一千一百万平方公里,而现在前明土地堪堪九百万平方公里,人口是东南国的数倍。

  东南国始终缺人,官员亦缺,东南国制定有退休制度,由于人手不足,公家人多数返聘,顶多不是领导岗位,但显然对于陈衷纪来说,一个实缺高官的返聘位置是少不了的。

  所以陈衷纪依旧炙手可热,上门拜访的人多,他不堪其拢,有时就出城,呆在海滨三路十八号写写回忆录,不见外人,谁来都挡驾,大家也都知道他这个规矩,一般不来打拢他,他也不会接见他们。

  事情有例外,有的人上门是“硬进硬出”的,譬如现在这位红毛鬼子。

  戴维先生奉了颜常武的旨意,前来拜访陈衷纪,向他请益有关“内附”事宜。

  不仅安南人直截了当地说要内附,还有琉球、朝鲜、缅甸三国亦在蠢蠢欲动,想要内附。

  如此多国有意,一个处置不当,引发他们怨言,因此向老臣请教解决之道,很有必要。

  十八号内里的别墅二楼有个茶室,装了大落地玻璃门,使用水冷式“空调”,有时还使用硝石降温,在炎热的爪哇岛上建立一个清凉世界,再喝上硝石致冷做的冷饮,和知已对饮,十分惬意。

  茶室内陈衷纪与戴维先生两人对坐喝茶,他们都穿着便装,尽是名贵的绫罗绸缎。

  陈衷纪衣着宽大,富家翁气派十足,而戴维先生衣着紧凑,显露出精明强干。

  海上中华之东南国社会风气与陆上中华的风气大不一样,由于物产丰富,海上中华鼓励消费,只要有钱,都过上富足的生活,民众无饥馑寒冷,象陈衷纪与戴维先生这样的顶级大佬,自然是积极响应老大的话,吃穿用度都是一等一的。

  “此乃武夷山野茶,在海那边的是进上的,有人送了我二斤,你尝尝,觉得好的话,拿一斤去!”陈衷纪随意地道。

  戴维先生呷了一口茶,顿时眉开眼笑地道:“好茶,好茶!”

  这个洋鬼子骨子里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华茶客,嗜茶如命,精通茶道,遇到好茶绝对力捧。

  他拱手道:“如此就生受越国公了!”

  戴维先生有此称呼,盖因陈衷纪被封为越国公,非同小可,隋朝重臣杨素也是此爵位。

  见戴维先生喜欢,陈衷纪吩咐管家去给宋国公准备好茶叶。

  宋国公是戴维先生的爵位,所以造反成功确实是件幸事,象陈衷纪这样的海盗分子和戴维先生这种不列颠的浪荡子,都披金穿紫,俨然不可一世,登上人生巅峰。

  两人品茶闲聊,风花雪月,天南海北胡吹一气。

  他们地位接近,大有东西可谈。

  渐入正题,戴维先生说道:“领袖归国后,安南请求内附,又有琉球使臣同求,王后娘娘着诸位大臣畅所欲言,不见越国公上奏,娘娘心中不安,特命小臣前来相询。”

  陈衷纪虽不在朝堂,依旧有上奏权,国家大事既可知晓,又能发表意见,这次他一不作声,连王后娘娘都得派遣戴维先生前来探问。

  不是派别人来,戴维先生是颜常武座下第一宠臣,陈衷纪受到的礼遇可见一斑。

  听到戴维先生的话,陈衷纪哑然失笑道:“领袖归国,君临东南亚,如龙在渊,他心中自有定见,何须臣等多言,毕竟臣是退休了,说多了会讨人嫌的!”

  一定程度上,安南内附是东南国现任内阁总理大臣洪升的推动,洪升与陈衷纪是同一代人,但远不如陈衷纪功大,陈衷纪有从龙之功,当年颜常武能够上位,靠的是杨天生出人,陈衷纪画策,之后陈衷纪理政管军,还出谋策,相当于汉之萧何与张良,是东南国、东南国的军队的主要缔造者,洪升比不上陈衷纪。

  安南请求内附,洪升认为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在他的推动下,还是有不少大臣认为这是一个良机,把安南收归已有,完成宋、元与前明未竟大业,大家就名利双收。

  陈衷纪老谋深算,哪还看不出朝堂风气从何而来,他不作声是不愿意让人看到前任内阁总理大臣与现任内阁总理大臣手足参商,避免笑话。

  现在就不同了,戴维先生奉了王后娘娘旨意来问话,陈衷纪是必须回答的。

  于是戴维先生就心满意足地带着陈衷纪的折子回到王宫,杨莺儿打开来看过,以她这么矜持的人,也不由得笑了,示意众臣来看,正是:“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第1607章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安南人绝对是自取其辱!

  当年朱老四想收安南成为中华的一分子,花费诺大钱粮,又损兵折将,最终明宣宗朱瞻基,就是大明风华中朱老四他孙,朱老四胖儿子的儿子,下令将明军撤离安南,安南猴子们在后面哄笑不止:“北人又如何?”

  今天北人没奈何,南人有的是财!

  安南猴子把东南亚华人称为南人,南人超有钱,引得猴子们眼红得就象猴子屁股那样,恬不知耻地贴上来,说“我们以前也是中华的一部分,从秦汉时期就是!”

  不信,看看你家的历史书哦,俺们哪,是你们种花家的亲戚哦!

  我倒!

  早干嘛去了,现在见到咱家过得红红火火就来投靠,安南人毕竟是猴子,不明白到“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的区别。

  安南内附之事遂罢,颜常武明确了态度,其它的国家诸如琉球、朝鲜等想内附的念头也就打消了。

  内阁总理大臣洪升的脸上是讪讪的,好在他没有公开赞同安南内附,但大家也都清楚一些出来说话的大臣是他的人,只能说他是利令智昏,他也叹息看来这辈子是个侯爷了。

  他被封为阳泉侯,比不上陈衷纪的国公。

  东南国创立,非军功不得封爵,洪升有“军前效力、襄助军务”的履历,终究比不上陈衷纪是东南军主要缔造者的头衔。

  洪升看着颜常武确定的与中华小跟班的交往策略,主要是三策。

  一曰小跟班诸国必须亲近中华,如若不是,则倾覆之!

  东南国是海盗国家,可不是善茬,现在虽说已经洗白,但是对自己人好,一旦不对付,二话不说,抢他丫的。

  在东南军一些海盗将领们的心中,更喜欢各方势力对中华不敬,这样就可以杀掉他们的男人,抢走女人与财物……师出有名哪。

  二曰对待诸国有礼,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显露我中华泱泱大国的文明修养。

  先兵后礼!

  不服,就打到他服!

  三要积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将各国纳入中华经济圈内,大家一起发财,花差花差。

  一定要公平交易!

  如果不公平交易,要是让中华八国吃亏,那他们怨恨在心,大家的关系长久不了。

  要在他们当中培养亲华派是一个长期的攻略,就是要让他们看到跟着中国人有肉吃

  反之,让他们占了便宜,当我们是傻子啊,我们不抢他们已经对得起他们了,还要倒贴。

  在以往,各国各方势力为争取到中华朝贡而甚至打起来,例如前明嘉靖年间宁波就发生了日本西海路大名大内氏的贡使宗设和足利氏管领细川氏的贡使宋素卿争贡事件,双方都说自己是真使节要向大明明进贡,对方则是伪使节,宗设因为明朝TJ安排的座次位在宋素卿之下,遂杀人夺船,宁波大乱,引致明政府遂罢宁波市舶,全面实行海禁。

  争着向明朝进贡真是这么诚心,非也,主要是明朝好面子,回报给贡使丰厚,别人送来的物品价格值百金,明朝往往还二百金甚至更多,以示自家富庶,地大物博。

  前明之事,东南国不为,现在东南国里管家可是女人,女人从来都是吝啬的,岂肯吃亏!

  不仅东南国不为,就连新明也不做亏本生意,貌似新明也是女人当国,外国使节进贡的物品,顶多是原价奉还,不会给多,引致诸国对此叹息今朝不同往时。

  但他们不会不来,而且会争相地来,盖因两中华经济圈形成,他们得到的好处更多,除了物资交流,仅“出租劳工”就让他们赚取不少的收入。

  譬如倭国,近年来足有十五万青壮为中国人打工,他们充当皇协军为东南军冲锋陷阵,你如果让他们做二线守备部队他们都不乐意。

  因为一线部队战斗的津贴高、奖金高,东南军在这点上是不克扣他们的,且倭人参战,打得好的有机会入籍成为中国人!

  所以倭人死拼啊,不仅如此,许多皇协军都想上前线,不想做二线部队。

  东南军给倭人皇协军的报酬,一半是倭人的,另一半归幕府所有!

  所有的打工倭人都是如此办理,即便如此,倭人对于为华人打工是趋之若鹜,因为在倭国实在是太穷太苦了。

  那些参加皇协军的倭人,甚至吃饭时是狂嚼米饭,因为他们在倭国很难吃上纯粹的白米饭,经常是杂粮!

  不仅倭国上层是这样克扣出外劳工,其余国家也是如此,中国人赚取银元,然后分润各国,中华小跟班也就紧密地团结在中国人的身边。

首节 上一节 976/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