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853节

第1385章 狄掌柜对比今昔

  狄姓行商年过四十,叫做狄云,做药材生意,一次他押运一批急需的药材到张北县,他们一行十人,赶了三辆大车,连同几支商队一起出动。

  所有的人身上都背了火枪,路途中大家有说有笑而不是战战兢兢。

  与狄云同行的有个老伙计,姓陈,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业务纯熟,是狄云的重要助手。

  他说起从前,别说出塞,就在长城内的一些城市之间的的商业运营,是提着脑袋去干活,报酬还行,但危险性极大,陈伙计算是运气好,和他一起出道的伙计,几乎都死光光了,即使是他,膝盖上中了一箭,现在走路一拐一拐的,如今他有钱买了匹驴出行,否则生计难办。

  “……那年是崇祯爷十年,在通州,我们白天都关闭城门,每天只有一个时辰出入,其它时间,任谁来都不开门!”陈伙计说道:“有一次,就在开门的时候,城门处检查箱包,发现一套鞑靼人的装束,哨兵示警,立即全城大乱,俱说鞑靼人来了,街道上数不清的人在惊恐中四散逃走,人们一片恐慌,自相践踏,踩死了好几个人,伤者有几百人。听说有个官老爷是同知的,居然想投井自杀,好在被人拦住了,否则死了都是白死!”

  陈伙计美美地抽了口烟,吐出烟圈道:“那份箱包里的鞑靼人的装束,是个戏子用来演戏用的!”

  听众们大笑!

  真是人吓人,吓死人!

  见到他们一身轻松的样子,狄云心忖你们赶上了好时节,搁以前,别说出塞,就连长城内的城镇都是一日三惊,鞑靼人真要是打来,几乎没有能够守得住的城镇,鞑靼人遇城必克,民众们死的死、逃的逃,逃不掉的就沦为奴隶,惨呐!

  现在是东南王执政,一些读书人说他目无君上,在那里造他的谣言,但民间都很清楚,东南王对百姓确实好!

  象刚才过来的的一队明军骑兵,精壮强悍,训练有素,一丝不苟地检查过他们的路条后,听闻他们没有带示警的烟花筒,还送了他们三个。

  和颜悦色,分文不取,换作是前明,官军分分钟教职老百姓做人,让他们明白到什么是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甚至比鞑靼人更坏!

  老百姓心中有杆称,东南王上台,大家的日子好过多了,钱容易赚了,官府的官吏客气了,官军更是老实了,比前明好多了,就连街道都干净了许多,好处多到手指头都点不过来。

  狄云把右肩的火枪移到左肩,让右肩轻松一下,火枪也确实够沉的。

  但有了它,大家心中就有了底,也就不怕那些北虏了。

  遇敌必战,别说明军这样做,就连老百姓也敢于这么做!

  遇到几个北虏游骑兵,商队敢让他们有来无回!

  如果是以前……两个北虏骑兵就能够让一支百人的商队炸营逃跑。

  如果大队北虏骑兵,商队伙计们就丢弃了财货,往路旁山上撤退,边撤边打,比以前好得多了!

  以前是眼睁睁地丢了财货,现在也是丢了财货,但能够出气,让北虏骑兵丢人,用火枪打死他们去!

  火枪好用啊,以前练武术要什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多辛苦,即使是这样练,也敌不过北虏的弓箭,可有了火枪,嘿,这伙计扎实好用,顶用。

  真要是北虏来了,狄云一阵冷笑,不由地拍拍自己的火枪!

  这把火枪是他个人买来的,线膛枪!

  前方过来了一队人,打断了他的思绪,大家提高了警惕,火枪纷纷上膛。

  那队人布衣,都背着火枪,打着旗子,一看旗号,哦,是张北县县大队。

  这是民兵组织,如今为了对付北虏,各地民兵有县大队、乡中队和村小队,据说这样的编制,还是东南王钦定的。表明了他对于民兵深切的期望。

  虽说是民兵,但接受县里县尉大人的指挥,得到县里的枪枝弹药的支持,队长们和队里骨干每年都要去县里集训与学习,回来后满嘴说的都是官府的话,狂热地说着要为东南王而战!

  他们派人过来检查了一下,就挥手放行。

  他们雄纠纠气昂昂地沿路前进,当中一些年轻人扬溢的笑脸,狄云有点恍惚,想起前明时期,大伙儿都紧绷着脸,没有笑容与欢乐。

  ……

  走着走着,突然见到了路边右侧方向,燃起了狼烟,表明有敌情!

  “一注狼烟!”陈伙计老到地道。

  “继续前进!”狄云与另外商队老板们商量后,让商队继续走。

  背后响起了脚步声,那是县大队见到狼烟,折返回来,他们向右侧方向前进!

  商队再往前进,发现了一小队明军骑兵,他们也赶往狼烟处!

  走多五里地,前方尘埃滚滚,大队的明军步兵排着密集的队形正在跑步前进,看着他们沉稳的样子,商队的人们就是一阵踏实!

  他们把牲畜赶到路边,让开道路,兴奋地谈论着。

  无论是什么北虏,遇到这样全副武装的军队与民兵,都有得他们死伤的!

  商队平安地到达张北县,他们从南门进城,发现城门处等了一些人,好在没等多久,他们进了城门,这才发现这是一座瓮城,进一批人时,先关了最里的城门,检查完这这批人,再关最外的城门,开最里的城门。

  安检!

  官府出的新名词,明国的民众官吏们很快就明白了。

  每个人都服从了,没人闯关,否则虎视眈眈的火枪手就开枪射击。

  商队的手续齐全,没有可疑,顺利地通过了安检。

  张北县虽然是座小城,但异常地繁华,人流如鲫,十有**都背着火枪,当中不乏女子背枪,甚至狄云发现有位健美高挑的大闺女,她右肩上背了一把长长火枪,左肩则背着一把双筒喷子,英姿飒爽,让他不禁看多了两眼!

  可想而知,万一有北虏攻城,将会遭遇到万枪齐发!

  打屎他们去!

  城内火力雄厚,这一切的**是狄云带队到县衙旁边的县里公库上交纳药材,正好看到县令出来,大家避道两旁,站着向县令抱拳请安。

  但见得县令黑黑瘦瘦带队走在前面,他没穿官袍而是东南国式的简便便装,东南国制式装甲背心在衣服外面,他身上背着一把火枪,腰间别了一把短铳,还有一把匕首,后心处背了一个钢盔,胸前挂了一个小手雷,这可是朝廷的七品文官!

第1386章 触动人心

  宣威新城,东北十里外的树林里,科尔沁部族前出营地。

  秋老虎肆虐,骄阳似火,部族人与马都凭借树荫遮荫,人与马都无精打采。

  宣威新城是明国新建六城中最东北的一座,自修建开始,科尔沁部族对该城进行了长期的围攻。

  结果呢,看着这座城的城墙一天比一天高,而科尔沁部族勇士们的情绪则一天比一天地低落!

  明狗的火枪太犀利了!

  草原上的部族,早过了一到达明国城边时明狗们大乱,乱到弃城投降的那种幸福时光,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枪弹。

  很难挨近城墙,一进入他们火枪的射程,子弹就会打来,而且不时有火炮攻击。

  就算不是城边,明狗们只要是大队人马,遇到科尔沁部族,马上集合来战,科尔沁部族骑兵们夹着尾巴逃,哪还有勇士的样子!

  如果人少,明狗就会且战且退,部族骑兵追上去,一不小心会被他们子弹射中,有时明狗还会投掷大威力的炸弹。

  当场死掉的还算幸运,中枪后没死的话,将遭遇到恶魔的折磨---这是部族里的巫师说的,明狗的子弹上带有恶魔的力量!

  伤员们发烧、呓语,无药可治,幸运的有可能好,不幸运的话则会挂掉。

  千夫长巴达仁贵就在烦恼中,因为他的小舅子哈热豪拉中枪了,现在正在躺尸,快要挂掉了。

  想到回到族里挨妻子娘家的闲话,说他一个千夫长连个人都保不住,巴达仁贵就是一阵头痛。

  千夫长的地位不低,换作明军,至少是个三品参将!

  哈热豪拉没死,如果死掉的话,巴达仁贵顶多就是悲伤一阵子,少了许多的麻烦,但现在不死不活的活就是麻烦。

  甚至巴达仁贵暗地里埋怨哈热豪拉太积极了!

  当时他们路途截击一支商队,商队人员用火枪应战,弃了货物,边打边逃,哈热豪拉年轻、热情,想割人头立功,追了上去,结果中枪倒下马来。

  他这是咎由自取!

  部族里早说过“三不”,一不要在冲锋时昂首挺胸前进,这样目标太大。

  二不要硬战,如果明狗刚强,就撤退。

  三不要在得手后追击,追击可能中枪,白白的死掉,没有必要。

  今时不同往日,明狗手里的火枪射程远过弓箭,而且人人有火枪,都不是吃素的。

  哈热豪拉和几个小子追上去,后面有人喊他们都不听,结果那几个小子没事,他却右肩胛处中了一枪。

  当场爆开一个血洞,送回来后由族里的蒙古大夫为他清创治疗---打到现在,北虏也有所了解战地救治的理念,他们缴获到明人的医药,用在自己人身上。

  哈热豪拉但一直发烧,低烧不止,始终不能退烧,更恐怖的是他的右臂肌肉发黑,就算现在断臂了也没用,因为右胸也开始肌肉发黑了。

  要是切割,就把右胸也给切了吧!

  铅弹!

  打来一个小洞,打进身体里变大洞,铅粒碎裂,镶进身体里,太可怕了!

  巴达仁贵去到营地后方,见到几辆马车上堆了一些伤员,小声叫大声嚎的,鬼哭狼嚎一般,空气中阵阵血腥气和难闻的臭味,很多大头绿苍蝇在嗡嗡地飞。

  一路赶苍蝇,巴达仁贵去到一辆马车旁边,哈热豪拉就躺在里面。

  小伙子双眼紧闭,发烧满面通红,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但他的生命之火还在顽强地燃烧着,可是越是支撑,越是痛苦!

  巴达仁贵叫着他的名字,没有反应,他只是微微地摇头。

  巴达仁贵抓着他的手,非常烫!

  旁边一阵更大的呻吟引起了巴达仁贵的注意,他眼睛扫到那个伤员,以他那种面对强敌也不惧怕的坚强意志,心灵也在颤抖。

  恶心之极,原来那个伤员的左眼里满是蠕动的蛆,右眼已经被蛆咬吃一空了!

  这是一个倒霉蛋,他吃上了炸弹,近身边爆炸,弹丸炸伤他只眼睛,然后就变成了这个鬼样!

  巴达仁贵叫来了医生,所谓的医生,实际上就是族里的兽医,现在兼职看病人。

首节 上一节 85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