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09节

  有这样的军队,什么鞑靼人、流寇统统完蛋!

  杨铖新失笑道:“马公说笑了,如果东南王有这样的军队在大行皇帝朝中,弹劾他的奏章只怕有他这么高,马公你也肯定是其一!”

  “杨某也有份!”杨铖新自嘲道。

  马士英一想也对,前明朝堂那种气氛,属于我好不了你也别想好的那种,如果颜某人拥有这样的军队,皇帝猜忌不在话下,大臣们必群起而攻之,如杨铖新与颜某人是同乡,但他也得上表弹劾颜某颜某人,与他划清界线,否则他就是颜某人的同党!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所以还是太祖(朱重八)和成祖(朱老四)时期是最好的时期了。”马士英再发感慨。

  朱重八是开国皇帝,朱棣是马上天子,他们能够管住军队,将军们不被皇帝所忌,从而带兵立功。

  但其余不那么自信的皇帝,就不能放任将军统兵,他们既要用到将军,又要打压将军。

  反过来,这样的皇帝也被自己害死,崇祯就算一个。

  老野猪皮算个球!

  当初他在辽东王李成梁手下不过是个马夫!

  甚至马夫都抬举老野猪皮,可能是个马奴,即李成梁上马时踩着他们背脊上马的那种。

  李成梁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杨吉。

  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十,论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

  但他不得不养寇自重,否则他一旦没了兵权,则一亭长能缚他。

  为大将者,岂可受狱卒之辱。

  因此老野猪皮与李成梁是熟人,成为老李的白手套,没想到老李玩脱了,等他挂了后,无人制约老野猪皮,致使他坐大,终成大患。

  皇帝不自信,言官当道,说三道四的,朱重八和朱棣两父子当朝,哪有言官的什么事。

  如今也是如此,颜常武上台,言官势力大退,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用坏了也不怕他造反,颜常武有此自信。

  听马士英这么说,杨铖新微笑道:“现在也是最好的时期!”

  马士英能说个“不”字吗?唯唯诺诺,杨铖新提议道:“马公你有空可以去一趟东南亚……”

  马士英的脸色徒变!

  “东南亚”令人如雷灌耳,那可是流放之地!

  见他那样子,知道他是敏感了,杨铖新说道:“东南亚可是我辈‘中国人’的新兴之地,那里面积广大,海域辽阔,有无数的宝藏,蓬蓬勃勃,是我们中国人的未来!

  如今大明已定,领袖工作重点回归东南亚,肯定会组织一南一北的交流,马公可以去东南亚参观学习,会有工作新思路的!”

  “噢,好的,谢谢杨公指点!”马士英明白是自己想岔了,连声称谢。

  ……

  阅兵式结束后,众说纷纭,大多数人很高兴,皆称我大明有此强军,何忧外患!

  亦有大明的忠贞臣民,对此忧心不已,认为如汉末似晋初,权臣登位,皇室堪忧。

  两位皇子朱慈和朱慈居宫内,接见了一位致仕大臣,姓熊名明遇,字良孺,号坛石,江西南昌进贤人。

  他是明万历朝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授长兴知县。四十三年(1615年)历任兵科给事中、福建佥事、宁夏参议。为人多所论劾,疏陈时弊,言极危切。

  天启元年(1621年)以尚宝少卿进太仆少卿,寻擢南京右佥都御史。

  崇祯元年(1628年)起兵部右侍郎,迁南京刑部尚书、拜兵部尚书,致仕后又起故官,改工部尚书。引疾归,

  此人喜欢清淡,上奏章,因接近东林党人,与魏忠贤不合,故屡遭贬谪甚至流放,仕途颇多周折。他工诗善文,当时颇享盛名。

  他只是接近东林党,人又老了,所以颜常武流放东林党时,他逃过一劫。

  阅兵式起,他并没坐上观礼台,而是在台侧对面的江边高地的群众场所观看,凑巧他有望远镜一副,张望观礼台,看到一情节,于是来见皇子,名义上是就聘太子少师方逢年去职后的缺位。

  听熊明遇如是说:“臣民踊跃向帝呼‘万岁’,颜贼站前,遮于陛下之前以迎受之!”

  “果真如此?”朱慈怒道。

  “敢以熊某身家性命担保!”熊明遇打包票道。

  “贼子安敢欺我皇室!”朱慈怒不可遏,旋即有点泄气道:“如今满朝文武都是他的爪牙!”

  自王铎、高弘图等冬至起事后,朝堂被清洗,原本亲近皇室的大臣下台的下台,被贬谪的贬了,且颜常武在南京城一坐,那是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居然变得风轻云淡了,谁都不敢惹他!

  “军队都被他掌控手里!”朱慈苦涩地道。

  皇子们渐渐长大,识得事理,没有军队撑腰的皇室说话底气也不硬。

  “可恨哪,这些乱臣贼子!”朱慈说道:“这次阅兵,人均发十个银元,都说是东南王的决定,不说是皇帝的圣恩。

  “什么?一万受阅部队,那就是十万银元了,我大明臣民的收入,民脂民膏被东南贼使用,他们不感谢皇恩浩荡,却感谢东南贼!”熊明遇怒道。

  皇子与大臣一起,大骂颜常武,却没想到以前的崇祯皇帝,连十万银元的受阅奖金都没有,就算有,也舍不得给……

  “只恨我等位于深宫,难以对付东南贼……”朱慈缓缓道。

  熊明遇慨然道:“殿下放心,对付东南贼,臣在所不辞,且我大明自有忠臣,必能对付此僚!”

  两位皇子拜谢道:“全赖先生帮助了!”

  “不敢当,在所不辞!”熊明遇连忙道。

  当两个皇子在谋划时,在不远的皇宫里,也有人在讨论他们。

第817章 公主出降

  “姚先生,这些年来你为国事操劳,兢兢业业、克尽职守,辛苦你了!”皇帝朱由产亲切地对姚明恭道,

  姚明恭躬身道:“不敢当!陛下过誉了,臣应该做的!”

  他满面笑容,站起来向皇帝拱手道:“陛下,万千之喜!”

  朱由产立解其意,亦是笑意盈盈地道:“何喜之有?”

  “臣奉东南王旨意,求请宜阳公主出降!”姚明恭一揖到底。

  “宜阳终于出降了!”朱由产喃喃地道,即使是九五至尊,也是个父亲!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公主出嫁又称“出降”。

  明代的俗例,婚事行纳采、纳征、请期、亲迎四项礼节。凡是纳采、纳征、请期、,均须“具书”,即写明聘礼,送给女方。女方收到后,再回书,表明礼节。这些事情颜常武全权委托姚明恭办理。

  于是姚明恭代东南王说上一通,意思是窈窕淑女,君子好俅,东南王倾慕宜阳公主朱真真贤良淑德,托他前来作媒,请朱由产允婚!

  聘礼一百八十八万两银子!

  这些银子当中,有没收京师旗人的、晋商的银子达致半亿两白银,所以颜常武才如此大气,感谢旗人、晋商的慷慨,所以少杀他们,送他们去东南亚拓荒!

  听到这个数字,饶是朱由产见识过大场面,也给近二百万两银子震到在龙椅上都差点站不稳!

  他还不知道等他女儿出嫁那天,差点连路都走不动了----公主娘娘全身挂满了金首饰,其重无比!

  心忖自己这位贤婿果然生猛,他舍得给臣民们发银子,也舍得下聘礼,挥金如土!

  这桩婚事肯定要允许的,朱由产说道:“由朕赐婚,姚先生看可好|!”

  赐婚是皇家主动,姚明恭心知肚明,但没必要为此事而争执,欣然道:“最好不过!”

  婚事允下,由姚明恭写了婚启:东南王与宜阳公主,良由天合。

  婚启就是两家结亲的婚书。婚书一定,双方的婚姻就有了法律效力,除非颜常武另写休书,将婚姻解除。

  双方商量婚期,六月初六,六六大顺,万事要顺,公主出降!

  主要的事务定下来,下面的内容则交由礼部推进了,两人坐在乾清宫里悠闲喝茶,姚明恭说道:“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请讲,不必客气!”朱由产说道。

  姚明恭斟词度字地道:“陛下,两位皇子年岁渐长,何不安排就藩?”

  “或许,可以有个铁帽子戴戴……”姚明恭低声道。

  “这是东南王的意思?”朱由产敏感地问道。

  “臣斗胆!”姚明恭恭敬道。

  朱由产沉吟不决,他知道姚明恭并无恶意,乃一退一进之策。

  一退:公主登场,皇子就藩;一进:以此交换,得个世袭王位当当。

  尽管有心理准备,朱由产舍不得地道:“让朕考虑考虑吧!”

  姚明恭再进谏道:“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朱由产终究舍不得二个嫡子离开,没有允许姚明恭的意见。

  不过,他着宫人叫来两个皇子,着他们紧闭宫门,一心只读圣贤书,少理闲事。

  两皇子当面唯唯,听进多少,则是难说了。

  ……

  东南王与宜阳公主订下婚礼,按部就班地进行。

  由于南明打败鞑子,收复京师,光复河山,大地重归和平,民心思治,社会各界对这桩婚礼持欢迎态度,决定大操大办!

  所以什么都不能省略,饶是颜常武把一切东西都交由他人办理,已经声明你们办事,我放心!也给搅了个发昏章第二十一,得试衣服、布置啊、画像啊、首饰、迎亲啊等等,不是由你来掌控,你得听有经验人士的摆布!

首节 上一节 509/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