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59节

  静室里,颜常武与孙承宗对坐饮茶。

  发现孙承宗对于推行他的三项大项消极,孙承宗是朝政中不可或缺的好助手,颜常武特地约他谈心,以释他的心结。

  孙承宗长叹一声道:“领袖你是不世出的奇人,我自追随你以来,对于执行你的政策不遗余力,但今天看来,你这三项大政操之过急了!”

  “是的,大明土地兼并现象极为严重,只是现在新朝初定,人心思稳,官员亦未完全部署到位,大动干戈,实属不智!”孙承宗遗憾地道。

  颜常武则用一句话来回答道:“我日暮途穷,唯有倒行逆施!”

第738章 一石多鸟

  典故来源于春秋时原楚国大臣伍子胥因家仇而疯狂向楚王报仇,他的好友申包胥来劝他,他就说了这句话。

  这样不负责的回答自然不能让孙承宗满意,他瞪了颜常武一眼。

  “好吧,好吧!”颜常武摆手道,他开始讲述他的理由。

  “土地问题从来都是历代王朝存在的问题,历朝历代往往是大乱到大治,大治到大乱,王朝末年,土地兼并特别严重,导致王朝倾覆,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王朝末年,一想到几千万的农民没有土地,老实说,我就睡不了觉,孙先生可曾睡得着觉?”颜常武问道。

  “睡得着觉!睡得很好。”孙承宗出人意料地道。

  “怎么可能?”颜常武吃惊地问道。

  “天崩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因为有领袖在嘛!”孙承宗幽上一默道,意思是让领袖头痛去。

  “我拷,先生怎么可以这样捏!”颜常武翻白眼道。

  “先生也知道,我有两个地盘,每一个地盘都很重要,我不能长期呆在一个地盘上,否则另一个地盘就会出问题!”颜常武做了个下切的手势道:“所以我得快刀斩乱麻!”

  “我观北方之事,李自成占据北京后,北虏必不甘寂寞,一定入关,如此两寇相争,北方乱会乱上好一阵子,正好给我搞事,北方乱,南方也乱,大家乱对乱,谁都打不了谁,此乃千载良机,我不想等我北伐时,背后有人捅我刀子!”颜常武冷酷地道:“如此,我先下手为强!”

  孙承宗顿时明白了颜常武乃是引蛇出动,好找借口,聚而歼之。

  南明藩王、勋贵、文官、军队、读书人、农民、商人等势力交错,目前文官因东林党之事而气焰消退,军队初步稳定,读书人阶级忙于准备科考,且书生造反,三年未成,至于农民,除少数富农之外,摊丁入亩和土地阶梯式收税,这是在割地主、富农的肉,对于数量广大的贫苦百姓是半点伤害也无。

  反倒是个利好,农民不会造反,且无地农民,则颜武武给了他们出路:一是去东南亚,免费送达,还有安家费;二去打工;反正肯定有活路。

  至于商人,嘿嘿,他们根本不敢动,因为他们正在被感动着-----他们给东林党行贿,证据确凿,颜常武还没捉他们,感动哩!

  要是他们有什么异动的话,二罪并罚,杀人诛九族,抄家夺产等着他们,颜常武对他们是引(弓)而不发,他们岂敢再把身体挡在火枪前!

  藩王、勋贵、文官占有了大量的土地不交税,这税收着落在他们的身上。

  一阵明悟在心头,孙承宗明白了颜常武正张网以待,等着那些家伙来,让他们试试颜大少的大炮够不够粗、大、硬!

  “不过,他们的势力很大啊!”孙承宗打了一个寒噤道。

  这可是南明柱石,国家根本,一打起来的话,无论谁胜谁败,南明都有得乱。

  想想后果,那将杀得血流成河啊。

  “怕怕?不怕!”颜常武豪情壮志地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他站起来道:“我这是一石多鸟之计,我还有一件重要之事:瓦解地方宗族势力!”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宗族势力庞大无比,以致于官府政令不出城市,城市外的广大农村,则是宗族势力的统治范围。

  他们不讲国法,只论乡约道德,譬如“浸猪笼”,男女私通者沉塘,这种剥夺人命的行为,只要族长、长老们开个会,讨论一下就成了。

  国法比他们要先进得多!

  如有人犯了杀人大罪,地方官捕到犯人,要经过州、省官员审核,再送到京城刑部由刑部按律判决,刑部有权拟定罪名,但杀人权没有,必须由皇帝勾决才行。

  重大案件要三堂会审,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官员们一起审理,对那个犯人定死罪须“全堂阕诺”,即“九卿画押”,缺一不可。

  即刑部尚书、左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正卿、(二个)少卿,共计九个堂官,一个个在奏稿上画行,少一个堂官不肯下笔,则该人不会死,除非皇帝自行下旨,但这种旨意被认为是不合法的。

  国法治理肯定好过宗族(你不能自己打自己嘴巴吧!)。

  且中国人的本质,颜常武算是看透了,他们往往有宗族观念、乡土之情,没有国家概念。

  无它,宗族影响力非常大,哪怕权倾一时的地方政府大员,或者是拥兵自重的武将,遇到宗族长老,都要客客气气地不敢轻易得罪。

  一个宗族的兴盛不是一群穷老百姓就能支撑起来的,那需要富贵人家作为顶梁柱,他们也是地主士绅‘权利’的来源。

  包括族长、地主、富农等士绅,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籍此在宗族里呼风唤雨。

  颜常武限制土地兼并,分级收缴农税的政策,正是用来瓦解那些支撑宗族存在的那大富大贵之家。

  五百亩地以上,农税就是十分之一,整整超过最低等的一倍之多。颜大少不认为诸多中小地主能忍下如此大的亏,他们肯定会把土地分散到全家子弟的名下。

  而利益这东西,分起来容易,可日后想要再聚起来就千难万难了。没人会把到嘴的肥肉吐出去给‘宗族’的!

  哪里都会有损公肥私、贪污中馈的事情,官场有,宗族有,且不少。

  颜常武准备来“实名制”,子民有户口本,在官府册上,实施“保护私有财产”,如准备出台的土地法中,律文明确规定,谁人名下的土地即算是谁人的,属于正规的受国法保护的私人财产。

  这么一来,那些地主们,地分还是不分!有得头痛和为难了!

  得颜常武的再三解释,孙承宗脸色稍雯,他埋怨道:“这么做风险还是太大了,”

  “有何风险?”颜常武无赖地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我就坐上战列舰逃回台湾,怕什么!”

  他还洋洋得意地道:“难不成他们能过海峡来打我?”

  有一种“我跑后,管它洪水滔水”和“管杀不管埋”的态度,“你这个死小孩!有这样处理国家大事的?!”孙承宗不由得激动起来,咬牙切齿,想伸手去掐他,让他清醒过来!

  没等他发作,颜常武取出一笺道:“偶有所得,请指教。”

  孙承宗接过来仔细一看,顿时楞住了,半晌后长出一口气道:“就冲着领袖这首词,我把残躯尽付给领袖,有何惜哉!”

  大作,又见大作!

第739章 朱由产教子

  不久后,《江南时报》头版头条登出了东南公颜常武的大作《满江红只争朝夕》。

  “朗朗乾坤,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北京,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颜常武穿来之前是地图编辑,在各国、各地走,见多识广,肯定去过红色圣地,其中红朝太祖诗词大作也记下不少,因此他改动了其中应景的一首,放出来,顿时让许多人虎躯一震,纳头就拜,也有许多人咬牙切齿,夜不能寝。

  忠于颜常武的人纷纷称赞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愧是我们的领袖!“

  皇宫中,永明帝朱由光看着报纸上的这首词,不禁琅琅上口。

  他虽居于深宫中,但对南明内部的风起云涌还是清楚的,这首词的意思有很多解读,朗朗乾坤肯定指的是大明,有几个苍蝇可以说的是北虏、流寇,亦可以说那些准备闹事的藩王、勋贵、官老爷、读书人等,蚂蚁和蚍蜉可以说是他们。

  至于正西风,乃是李自成从西安进攻北京,自西而来,飞鸣镝,鸣镝,乃匈奴冒顿所用之箭,朱由光不由得眼皮跳跳,莫不成北虏要入关?

  闯逆、北虏和东南府三大寇交织一起,我大明苦难深重!

  到了今天,朱由产对于他这个“贤婿”是什么样的货色知道得清清楚楚,乃是操、懿之流的枭雄,心怀不轨。

  后半阙显示了颜常武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他轻蔑地将一切对手视为害人虫,尽数扫除!

  全首词风格雄浑壮,浑然一体,形成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气势,表现出一种至大至刚的气概之美。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艺术上讲,都称得上是巅峰之作。

  “王气四溢,无人可及!”朱由产感慨不已。

  “陛下,两位皇子来见驾!”首领tj周承重禀道。

  “让他们进来!”朱由光吩咐道。

  两位皇子朱慈、朱慈进来见过父皇,行礼后,朱由光教tj拿两份《江南时报》报纸分给他们哥俩看那首词。

  朱慈年龄大些,懂事一些,看过后怒道:“此乃逆词!”

  朱由光教训他道:“他乃大明的东南公,权掌朝政,手握重兵,代表了朝廷,你能说他是逆贼吗?”

  顿时两个皇子愕住了,朱由光微微摇头,对两个儿子指示道:“你们两个,从今天起,专心在宫里读书,没有朕的允许,不得出宫!”

  他顿了一下道:“别人问起来,尤其是对东南国的国政,你们要说好、很好、非常好!再问起来,你们就劝他们按东南公的要求去办,别打折扣!”

  “可是他(东南公)……”两个儿子吃惊起来。

  朱由光微叹了一口气道:“东南公养有东厂,你们说的什么,很快就会传到他的耳中!”

  “东厂?!”朱慈义愤填膺地道:“东南公竟然敢养东厂来监视皇家和大臣?”

  “上位者养东厂监视各方面势力是很正常的。”朱由光教导他们道,结果朱慈愤怒道:“东厂这种阉党……”

  “看哪,看哪,那些文官把朕的儿子教导得多‘好!’”朱由光无奈地对首领tj周承重道:“他们都不知道,大行皇帝归天时,身边陪着他的只有tj家奴,那些文官,没一个来的!”

  “朕来教你们吧!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朱由光冷哼道。

  周承重低低地道:“陛下说得是,就象钱谦益!”

  他给那些读书人上眼药,一针见血,两个皇子竟无言以答!

  任他们身边的文臣鼓起如簧之舌,也敌不过“钱谦益”三个字,

  想想钱谦益是东林党首,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却中途变节,比起出身东林党却刨了东林党祖墓的阮大铖不遑多让。

  背叛东林党的钱谦益现任礼部左侍郎,礼部是什么?

  读书人的老巢,管礼义,管理学校事务和科举,专管读书人的衙门,言必称圣贤,讲仁义道德,东南公把他安到这个位置上,这是赤果果地向大明的那些文臣、读书人打脸。

  时人把颜常武这种行径称为仿效三国时曹丕对待于禁之举,于禁与关公作战,被俘投降,后获释回曹魏,在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昂首愤怒、于禁跪低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

首节 上一节 459/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