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01节

  “我愿意加入东南府!”赵海阳说道。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祖大寿身上,看他的决定。

  宁远三杰中,祖大寿的力量最强,事实上,明朝的“关宁铁骑”很大程度表现在祖大寿与他的亲属、家丁身上,祖家军确有实力,随着祖大寿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祖大寿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是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分驻宁远、大凌河(今辽宁凌海市)、锦州诸城。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明朝崇祯皇帝即位后,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

  形势比人强!

  实际上摆在祖大寿面前的道路要不是投鞑子,这是不可能的了,有东南军投奔哪还用得着去投鞑子,且已人在台湾。

  另一个路途就是投东南府,投大明是不用想的,照左良玉的说法,很可能大明在几年内就要完蛋了,如果投大明,再想投东南府,是过了这村没那店,苏州过后没艇搭!

  祖大寿站起来,大声地道:“我们既然来到高雄,已下定决心,加入东南军,为以前战死的同袍报仇雪恨!”

  他拍着胸膛道:“加入东南军,向领袖效忠,服从领袖的命令,风里来雨里去,绝无二话!”

  既然决定加入,那就说得漂亮一点。

  “我们回去,立即动员所有的人加入东南军!”祖大寿说道。

  “好!这是正确的选择!”左良玉欣然地道。

  而周全斌则说道:“按照领袖的计划,将成立四个骑兵师,已经成立的有龙骑兵第1师,师长正是区区不才,还有第1骑兵师,师长是罗布尼(台湾原住民),另外三个骑兵师,编号为第2、第3骑兵师,师长分别是祖大寿、何可纲,赵海阳任第2骑兵师副师长,而祖大弼任第3骑兵师副师长!”

  “对于骑兵部队,领袖寄予厚望,大家必须努力!”左良玉在旁边说道。

  “我等一定尽心尽力!”诸人说道。

  第二天,祖大寿召集主要将领们说了欲加入东南军之事,说清楚条件,结果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大家都愿意加入。

  诚如左良玉之言,东南军确实是武人的用武之地,现在是加入东南军的好机会,加上锦州军对鞑子有国仇家恨,可以乘机报仇雪恨。

  虽然东南军的清规戒律多,但也减少了许多的麻烦,没有外行指挥内行,不用担心军饷、装备等等。

  按要求,所有的官兵首先进行挑选,士兵二十五岁以上者一概退役,军官条件可以放宽,如果是中低级的军官,则年龄到四十岁,超过的也要退役,至于高级军官倒没说年龄。

  太瘦弱的不要,没本事的不要,如此挑肥拣瘦,被退役的锦州军却无人不满意的,因为东南军宣布,所有退役将士一概按东南军退役军人优待条件进行安排,即锦州军等同于东南军,退役军官一般安排公家单位任事,不想安排的话就给钱,而普通士兵则统统给钱。

  钱给得不少,令人满意,如此无人有话说,甚至有的达到要求退役的都想退役了。

  经过挑选,实得四千二百名辽东骑兵,加入东南军。

  何可纲叹服道:“如果我们有东南府这么多钱,早就把北虏打败了!”

  “打败了那又怎么样,然后我们饿死?!”祖大寿不敢苟同!

第645章 新骑兵养成

  祖大寿说出了一个真理!

  在明朝,将军们为了避免被朝廷卸磨杀驴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往往“养寇自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辽东李成梁,当时老野猪皮不过是李家的马夫!

  李成梁镇守辽东三十年,先后十次奏大捷,无论是蒙古还是女真,都被他压得死死的。

  可是这样一个猛人,这样屡建奇功的守边大佬,是言官们的优良“靶子”,口水与暗箭齐射,在万历十九年,终于把李成梁射落马下,理由是“贵极而骄,奢侈无度”。其实作为一个军阀,李成梁还算不上最奢侈的,比起同时代的严嵩、徐阶、张居正,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但是明代文官的传统是“我可以贪得无厌,但你要清廉似水”。

  后来李成梁重新起用,他还能怎么着?

  他只能养寇自重,只要他向朝廷报告一声说边境平安无事,下个月朝廷诏令即到,客气点的请他下野,不客气的就要他离开老巢,到京城去对质---对他的弹章有他一人那么高!

  但在东南府就不同了,用孙承宗对领袖评价来说:“上似永乐!”

  意思是说领袖象永乐皇帝朱棣,而朱棣是个马上天子,他就是国家最大的一个军头,在他的统治下,不存在文官欺凌武将之事。

  事实上,自朱重八起,直到土木堡之变,这期间,一直不存在文官凌驾武将之上的事情。

  新的轮回来到,如今东南府用“法治”而不用言官,军队的人事权和财权都归领袖直管,战略决定归由专业的参谋部谋划而不是文臣来决定,武将的春天到了。

  对于武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家族变成世代簪缨家族,那就是个傻瓜!

  按照东南府的行事原则,逢进必考,所有的军官士兵进行学习三个月,因此,直接把军营当学校,东南军府陆军学院派出教师前往军营里教新骑兵师的官兵们进行各项学习。

  包括扫盲,这是必须的,所有的人都学习简体字。

  象个军人的样子,剃东南军特有的板寸头!

  板寸头精神,军人流汗多,有板寸头不容易发臭,受伤了不容易感染,也容易医治。

  这点对于东南地区的兵没什么,但对于北方军人还真的有点什么。

  他们受过的教育是“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祖大寿、何可纲等军官带头剃光头!

  官兵们看到两位崇敬的长官光着的脑袋,呵呵。

  祖大寿说道:“我们是东南府的军人,这剃头不为什么,是为了保命,命是最重要的,胜过其它东西!”

  一声令下,骑兵师官兵人人理发,变成了短发小平头、板寸头或者是光头。

  军队里可以留短发,但不能留长发,上战场的部队一律剃光头!

  内务整理,整理床铺,把下发的军用被子叠得整整齐刘,这点对于士兵不成问题,对于军官却是个问题。

  按军制,中低级军官已经没有了勤务兵伺候他们,高级军官还有勤务兵,但即使是高级军官,也是自己叠被子!

  然后进行队形队列训练,站军姿,这是东南军的必训内容,无论是步兵骑兵海军海军陆战队统统有份,按领袖的说法是军人就要象个军人的样子!

  这点对于骑兵师官兵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看到前来示范的一个排的标兵,站立时横是一条线,竖是一条线,斜着也是一条线,如此的齐整威风,骑兵师官兵们惊呆了!

  没二话说,练呗!

  训练科目正式开始,有体能训练,器械训练,战地急救,军械训练,骑兵作战训练。

  其中骑兵训练大纲是边训边编著,由祖大寿、何可纲、周全斌、罗布尼四个师长联合编写。

  包括战马的驯养,骑兵劈杀训练、骑兵行军训练、骑兵作战训练等等,骑兵的战术也在完善中。

  锦州军的军官们在这次教材编写中出了大力,他们才是行家!

  ”骑兵作战,首先要会骑马,遵守纪律列阵,冲锋、砍人,这是骑兵的首要任务!”

  “弓箭射击在于速度,所以要常练不缀!”祖大寿说着,操弓连中三个红心!

  “我军的制式弓不错!”祖大寿说道,如今东南军亦将弓箭列入了军购项目中,不过只得骑兵使用,其余的还是用回枪支。

  大家都羡慕祖大寿弓箭水平不错,祖大寿却说道:“用弓箭是一种应急,应该加强龙骑兵对付敌人骑兵的战术研究!”

  龙骑兵对上敌军骑兵,应对是下马列成枪阵作战,如果敌方骑兵胆敢正式进攻,失败有很大的可能。

  因为滑膛枪的射程远过弓箭,同时弓手射多箭的话会手软,而火枪手装弹不成问题。

  重要的是龙骑兵随行往往带了行军炮!

  这是大杀器,它们可以发射霰弹,能严重地摧毁骑兵冲锋的密集队形。

  东南府送来的马不甚合意,比较矮小,勉强用着。

  当然了,不是天天都在训练场上,还要进行政治学习,让官兵们知道东南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要明白为谁抗枪的道理,以后的岁月里,大家都明白了“政治学习”是怎么一个折磨人,还有法律知识也是必然要学的,用法律保护自己,遵守法律,不能触犯法律。

  《东南府反分裂法》是学习的一个重点,所有公职人员,都有义务与责任维护东南府的统一。

  “换言之,你发现有谁进行分裂的宣传,你有权去抓他,这是领袖赋予大家的权利,反之,哪一个公职人员进行分裂的宣传和活动,就要开除公职,追究法律责任!”教官如是说。

  “尊崇领袖及其家人,领袖神圣不可侵犯,谁敢侵犯到领袖的尊严,你就得去抓谁,毕竟你这碗饭是领袖给你吃的,谁给饭吃,我们就听谁的话!”教官的道理说出来即让大家明白。

  晚上要进行唱歌,军歌嘹亮是东南府的一大特色,如《精忠报国》是常唱的,还有《杀鞑虏》也是骑兵师喜欢唱的,这回唱出来是理直气壮,现在他们是正式的东南军了。

  经过三个月训练,骑兵师官兵脱胎换骨,初步形成了向东南府靠拢的局面,如此,领袖颜常武这才出现,举行了隆重的授军旗仪式,宣布第2、第3骑兵师成军!

第646章 骑兵师登台

  大校场上,军旗招展,锣鼓喧天,战马奔腾,将士精神!

  初时,台湾地多人少,校场占地面积广阔,足够

  领袖颜常武一身戎装,雄姿勃发,身跨一匹雄骏的阿拉伯马进场。

  台湾缺马,但弄匹好马给领袖不成问题。

  他每天都锻炼身体,体能锻炼加上适当的饮食、良好的休息和不近女色让他体能充沛,肌肉锻炼让他没有白斩鸡的身材,而是肌肉发达显而易见。

  这样的一个领袖,里里外外都充满了力量,受到了军民的极大崇拜,当他出场的时候,军民激动地高声道:“领袖金安!”

  领袖则回答道:“大家身体好!”

  所到之处,军民们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看到一声声充满敬意的目光,跟随他的军政要员们无不与荣有焉。

  孙承宗亦伴驾左右,心忖道:“要是他愿意的话,只怕即时黄袍加身,不在话下!”

  “不过他很聪明,懂得‘广积粮,缓称王!’在背后猛橇大明的墙脚跟。唉,说起来自己曾食明粟,深受国恩,却是大明灭亡的推手与帮凶啊”

  孙承宗非常明白,东南军曾经在宁远锦一线投入兵力,只要东南军愿意,包保让北虏无法南下!

  道理很简单,东南军称雄海上,自海上向近海的宁远锦支持,狭路相逢,北虏骑兵根本无用武之地,反倒在东南军密集的枪阵下饮恨!

  但领袖太狡猾了!

  他出兵宁远锦打北虏,赢得了名声。

首节 上一节 401/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