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83节

  两人很感兴趣地对卡特草进行了专项调查,发现那玩艺儿非常流行,当地人为了享用它甚至连庄稼地都不种而种它,而且它用的灌溉水也多,这可是沙漠地区!

  回去后他们对洪熙官提起这个调查,洪熙官立即下令禁止官兵购买卡特和食用,如被发现,一次体罚,皮鞭伺候!二次即开除军籍!

  开除军籍!

  来开会的军官们都被洪熙官的果敢给吓了一跳,洪熙官和他们挑明道:“可以把卡特叫做毒/品,领袖不喜欢民众吃毒品!”

  “吃了卡特,上瘾后就难戒掉,人也就毁了,整个民族都给毁掉,我们这些执掌军权的人,绝不容许我们的民族沉沦!”他厉声疾色道。

  大家无不凛然,赶快回去给官兵们传达会议指示精神,坚决不沾那玩意儿。

  船只沿也门海边走,进入红海!

第616章 红海一行

  小舰队进入红海,它是印度洋的一部分,是个海峡,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亚洲阿拉伯半岛之间。

  红海名称的来源,解释甚多。

  其一是用海水的颜色来解释红海的名字。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华人到来的时候,红海并不红,一眼看到就足以动人心魄的,是那海水之蓝,这是那种深海大洋,不含陆地冲下来的污染物的高度透明的海水才能有的色相,海水超级超级的蓝,且称之为“洋之蓝”,

  在记者姚文启所写的游记中抱怨道:“阳光、海水,就是没有沙滩,没有树!”

  沿岸少见滩涂而多珊瑚礁,大片珊瑚礁离水面很近,行船须小心。

  可见到不少商船,俱与他们同向而行,也有的反其道而行之。

  此处环境险恶,海上天气炎热,可见陆地热气升腾似蒸锅!

  实行淡水管制,官兵们又惨沦入二壶水用一天的局面。

  感谢华人们的开拓,军舰上有引航员王赤火,是到过此处商船的老板,他东瞄瞄,西看看,辨识地形,突地大叫道:“前方有水源!”

  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个近岸取水点有部族重重把守,绿洲里有水流发出,流向大海,部族在绿洲中活动,从望远镜里看到他们衣着华丽,短刀和腰刀上嵌套宝石和金银,骑着的骆驼高大威猛。

  “取水点的生意好啊!”副航海长施琅傻乎乎地道。

  而舰上老兵们一起笑了!

  “我说错什么吗?”施琅摸摸鼻子道。

  记者姚文启笑道:“让姚大伯来告诉你吧,你知道猛兽在什么地方收获最大吗?”

  “请教!”施琅不懂就问道。

  “它们就在水源边伏击猎物,最有收获!”姚文启讲道。

  “受教了!”施琅点头道。

  事实上,舰队虽小,也不是当地部族能够吃得下的,当小艇带人与水桶上岸时,受到了部族人们的热烈欢迎!

  华人全副武装,带着长枪短枪、刀子斧头和炸弹,谁会不长眼来惹他们!

  没收华人水费,等于送给他们,双方交换物资,华人以糖烟茶叶和银锭交换了他们的一大群活羊,华人再送上三十把锋利的弯刀!

  部族人还邀请他们一起吃饭,应该是真心的,一般而言,部族人邀请人吃饭就是将他们当朋友,华人则以要赶路为由推掉了。

  重新开船,部族人送到岸边,频频招手,很热情哩!

  引航员王赤水往海里狠狠地吐了一口口水道:“这个部族非常有名,他们势力很大,能远出上千里,抢劫其它商队的货物。”

  “吓!”施琅惊道。

  王赤水转向洪熙官道:“巡航舰就是我们华人商船的底啊,有他们在,我们就有了依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我们的舰队巡航这一带呢?”

  “三到五年!不过,即使没有派驻巡航舰,我们还有‘杀人船’!”洪熙官说道。

  王赤水点头,施琅以前级别不高,还是首次听闻‘杀人船’,好奇地问起来。

  “杀人船”实际上就是“雇佣兵!”

  东南府有时不方便派出巡航舰,但领袖仁心,绝不容许自家子民在舰队保护之外受到侵犯,他下令组建雇佣兵,实际就是东南府退役老兵,以民间人士的身份活动,装备与海军一个样,甚至还有自己的炮舰,就是没有海军的旗号和军衔而已,照样受东南府战争部的指挥。

  雇佣兵主要任务是保障东南府华人的海外利益,信条是明犯我东南府者华人者,虽远必诛!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敢动我华人一个人,我们就灭他们一个部族!

  事实上,华人商船在东南府舰队保护之外整体安逸,离不开雇佣兵的保护!

  雇佣兵中的一些船只专职杀人,因此也叫“杀人船!”

  “此处非常重要,一旦舰队到来,当以此为基地!”王赤水提议道,手指那个取水点。

  “且从长计较!”

  小舰队继续在红海往西北开去,海峡越变越窄,最终他们看到了前方的海港,目的地到了。

  那里相当于埃及苏伊士运河的一头“苏伊士城”!

  此刻还没有苏伊士运河,不过这座城是通向另一边塞得港的开始,走过这一段路程(约190公里),就能够到达地中海,把货物运到欧洲,因此,此海港异常繁忙,人、货、船众多,各个种族,各种口音,鱼龙混杂,有西亚船、华人商船、阿三商船,连敌对的红毛番船也夹杂其中。

  当地归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埃及总督阿里帕夏管辖,他派有军队和战船驻扎,但见到东南府三条炮舰过来,顿时如临大敌!

  毕竟炮舰的威力,他们也领教过。

  土耳其人开出了六条炮船,比起东南府的炮舰逊色多了,乃是那种以前在亚齐见识过的龙舟船,两边划桨,舰头装炮,如此头重脚轻,无法远洋,但在这片狭窄海湾,还是有用武之地。

  那个向导王赤水坐了小艇过去交涉,一刻钟后,他返回旗舰,笑嘻嘻地道:“搞定了!”

  果然,远处土耳其人不再前趋,而是散开两边,留出航道,洪熙官的旗舰开过去,另外两舰留在港外。

  这搞定,不需要用到银子,王赤水代表东南府来访舰队说明意思,对方看在华人大炮的面子上,他们很识趣地请来访的华人长官登陆,会见他们的长官!

第617章 将军的敬礼!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现在势力强大,一国单挑全欧洲,但港口官员不傻,见到是东方人的炮舰,以前也见过华人商船,知道东方有华人大国,不可轻视,如今见着,炮船不在红毛番之下,不负盛名,遂延请东南府军舰进港。

  洪熙官的旗舰靠岸,但是他没上岸,当地官员不够格请他上岸!

  “我们长官是东南府特命全权代表,请你们的地方最高长官派代表来!”旗舰上的军官这么说道,此乃客气的说法。

  火鸡国的官员也不着恼,说他们已经将东方华人大国来人的消息飞报埃及总督阿里帕夏,等候他的指示。

  结果,坐镇开罗的阿里帕夏先行遣使到来,说他将亲临港口会见东南府特使。

  于是港口官员愈加恭敬,他们送上上好的食物、淡水和果蔬,上舰拜访,殷切控望。

  除了他们之外,又有在此地的华人船主过来求见拜访,竟有五艘之多,洪熙官亲自接见了他们,与他们交流。

  东南府有遵纪守法,按时纳税,就官不拢民之举,且说到做到,那些船主面对将军,亦是从容。

  交流中,原来此间距离地中海最短,最易做生意,奥斯曼人收税甚重,但是可以走私,买通官员,把货物从东方运到西方。

  但整体而言,此间物流不容易,奥斯曼人十分严苛,所以生意额不大。

  接着又有一些船主上舰拜访,对于这些歪果仁,洪熙官不接见他们,他接见了一个华人老板。

  他叫许安仁,在这座港口城市开了一间饭店!

  换言之已经在此落户,他上舰来是送一席饭菜,是东南军订购的。

  许安仁是个很朴实的一个汉子,四十多岁,脸上总挂着生意人的谦和笑容。

  他带着伙计把饭菜盒子送到了巡航舰的军官餐厅,伙计退下了,餐厅里只得洪熙官还有他的副官,许安仁一件件地把菜肴取出来,介绍道:“这是扒酿海参、这是鸳鸯凤尾虾、牛仔骨、金牌炸乳鸽、炖羊羔……”

  洪熙官肃然站稳,说道:“东南府伟业必成!”

  顿时许安仁停住了动作,他看着洪熙官,楞楞的,直到洪熙官再说第二遍:“东南府伟业必成!”

  他生涩地应道:“红毛番巴黎陷落!”

  洪熙官再讲道:“你的名字无人知晓!”

  “你的功绩永世长存!”许安仁颤抖着声音道。

  两人的手顿时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齐声道:“同志!”

  同志,是东南府情报局成员之间的称呼,表达大家志同道合,刚才两人的对答,乃是接头信号。

  许安仁正是潜伏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内的情报人员,五年前,他奉命出动,到达此间,西奈半岛从事秘密工作。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勘探线路,找出挖掘红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最佳路线,准备挖掘运河!

  这条运河,就取名为苏伊士运河,由领袖命名。

  之后五年里,情报局一直没有与许安仁联系,太远了,很难来一趟,情报局的预算也是有限的。

  这次洪熙官开通海路,情报局委托他来与许安仁接头。

  “你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洪熙官问道。

  “报告首长,我已经完成所有的线路勘探!”许安仁激动地道。

首节 上一节 38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