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408节

  但听得枪声大作,叶尔羌骑兵不断地有人倒下,他们遭遇了远狙!

  见到明军不乱,冲前的叶尔羌骑兵分两股自明军阵两侧驶过,开始放箭。

  当是时叶尔羌左翼主将巴图尔亲率马兵从一队人马攻击,巴图尔手持黄金宝石装饰的良弓,全身厚重的精良铁甲,他的战马雄骏,托着他跑得很快,胜过了穿着轻甲的骑兵。

  马匹飞驰在青青草原之上,巴图尔当先一箭射出,貌似射中了明军阵势内圈的一个骑兵!

  其余士兵也一起放箭,顿时弓弦像炸豌豆一样噼里啪啦响成一片,箭如雨下。

  骑射轻骑和冲阵的马军不同,他们不止需要不畏死的勇气,作为远程还要沉得住气、保持体力的续航,就是匀速前进,绕着敌人跑动。

  叶尔羌人显示了高超的箭术,他们动作虽然前后不同,但动作过程几乎都是一样的,为了节省体力优秀的骑射手没有一丁点多余的花俏动作。

  明军队伍中有一些人中箭了,伤亡在不断地增加。

  但如果轻伤的话,无人会下火线,他们向着敌人开枪。

  巴图尔娴熟地拈弓搭箭,此刻已军马群在前自敌军的侧斜奔跑,比正面还完美的角度!有战马的速度,弓箭的杀伤力更大,而且从斜侧射过去,乱射都能射到人。

  作为一个出身草原世家小就受良好训练的年轻武将,巴图尔每一个动作都有章法,十分有效。

  他的身体在马上十分端正,开弓的动作充满了力量的优美感,拉满弓坐在马上的姿势微微停顿,他的身影好像一尊雕像!“啪!”很清楚地看到他的目标应声落马,十分准确。

  然后,前一阵子他威风八面,下一刻他就倒霉掉地,明军阵中一杆火枪上瞄准镜的光圈套中了他的马!

  枪响,只听得巴图尔的马匹惨叫一声,向前跪倒,让巴图尔飞跌而出,连滚带爬,手上的弓不翼而飞。

  他的马匹中枪了,他这样风骚,枪子儿不打他才怪!

  明军中有着优秀的狙击手,最低的军衔都是士官,有的甚至是少校军官,相比于其他官兵,他们的自由度更高,专找高价值的目标下手。

  他们的目光很毒,往往找中的都是重要目标,一打一个准,巴图尔就这样吃到了苦头,好在他醒悟得快。

  他的亲兵分了一匹马给他重新骑上,无复先前的神气,华丽的装甲外罩一层灰扑扑的袍子,黄金宝石装饰的良弓也绑上了一块布,再也不敢以高速发箭,而是与周围的人同步。

  总而言之,不要突出表现自己,他们正在明军中的火力圈外打转,不断地有人落马,如同秋风中的落叶一般。

  明军的火枪打得很准,线膛枪几乎没有放空的,而当叶尔羌人挨近时,滑膛枪又打得他们魂飞魄散。

  接着是更大的响声传来,当叶尔羌人发动猛攻时,明军动用了火炮,发射霰弹,叶尔羌人凶猛的进攻势头即时被压制住!

  其实叶尔羌人只是佯攻,他们根本不敢去冲击前有铁蒺藜的军阵,谁都不傻。

  说起来,中原王朝对付游牧民族,只要汉军坚定,正如两中华军队常说的“敌人是铁,我们是钢,只要我们英勇,就没有敌人的顽强”,当部族军遇到这样的汉军,部族军必败!

  谁都不敢冲,冲时一时爽,全家都灰灰,要他们命的不是汉军,而是他们的同族,这就是军为私有的一个大毛病。

  叶尔羌人攻击了一阵,反倒越死越多,在明军外围的死马死人太多,影响到奔驰,叶尔羌人也就渐渐地退出了线膛枪的杀伤半径。

  此时,被拦马枪拦截的牛羊死得一大堆,余者四散,那些隐蔽在牛羊当中的部族死士有的逃脱了,有的被打死了。

  马惟兴见状,下令部队回收铁蒺藜和拦马枪,然后整队出发。

  他的部队实际上是三千步兵和二千骑兵,还有一千民夫,这批民夫都受过军事训练,带队的都是退役军人,就干脆被他统统征调入伍,让部队成三队纵队前进,左右各二千步兵,中间二千骑兵,骑兵阵厚实。

  明军走在路上,叶尔羌人两翼同时发动进攻,一边是巴图尔,另一边是萨比尔,两人约定,谁先突破敌阵就是大哥!

  然而在明军面前,他们都是小弟,面对着骑兵突袭,明军匆促间撒出了铁蒺藜后,并不完全寄希望于那些小小的铁蒺藜上,而是做足了战斗准备。

  步兵方阵稳在左右那里准备迎敌,第一排是拿着方盾和举着上了刺刀的长火枪的士卒,方盾放在地上,长枪架在盾牌上方,士兵们坐在了地上;第二排从行列中间的空隙把长枪伸出来,长枪尾部靠地面,用脚顶着,众军跨弓箭步稳住长枪;第三排也伸出长枪,不过伸出的部位就近一些。三排错落排列,让方阵前方好像长满了铁刺的巨大机器一样。

  而后面的士兵和高高在上的骑兵则不断地放枪,还开炮,扔炸弹!

  叶尔羌人冲来了,他们下了本钱,在明军士卒的前面,重甲骑兵滚滚而来,连马都有铁甲!

  那种铁蹄践踏在地上的轰鸣,那种恐怖的气势,让直面敌骑的明军步卒心里的感觉难以言表,这种时候,人们会本能地质疑血肉之躯是不是能稳在这里挡得住铁骑洪流?

  他们偷偷望向已阵中那高大挺拔的身影,马惟兴喝道:“给我打!”

  他很清楚敌军十倍于我军,然而他根本没把敌人放在眼里,他的信心感染了明军的每一个军人,他们奋起抵抗,用刺刀捅在了敌骑腰间,插在了敌人腹部。

  明军气壮山河,就象一个有无限弹性的弹簧,敌人的重压越大,他们的反弹力也越大,打得叶尔羌人只在阵地上丢下了数千具尸体,不得不败了下去。

  战斗连绵,明军往乌鲁木齐方向撤退,叶尔羌人一直紧追不舍,然而无论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就是无法消灭这支明军,反倒损兵折将,死掉了上万人马,眼睁睁地看着这支明军转战三百里,与乌鲁木齐城派出的大队明军胜利会师!

第2355章 叶尔羌人撤离天山北路

  虽然明军严重bs叶尔羌人,但战斗中叶尔羌人给明军很大的压力,好几次都被叶尔羌人突破阵营,要不是马惟兴率队来救火,只怕叶尔羌人凿穿了阵营。

  最激烈的那一次马惟兴都受了伤,战死的明军及民工达到了一千五百人,受伤者有二千多人!

  由于紧张的战事,一些尸体只能草草地掘坑埋了,之后再出动大军寻找时,却找不着了。

  当然叶尔羌人损失更大,战死的人差不多上万,而伤残人士则有五千,这万五千人再也不能上阵了,另有五千人受伤后愈合。

  之所以叶尔羌人损失这么大,原因正是“毒弹头”。

  明军使用的是铅弹头,被打中的即使不死,如果不及时取出弹头,则铅在血肉中作怪,疾病会接踵而来,包括高烧、说胡话和流口水。

  以叶尔羌人的治疗水平,中弹后不死都一身残,少量受伤头目用上了中国药,活命率比小兵稍高。

  不管怎么样,明军的子弹让叶尔羌人望而生畏,与其他敌人一样,敬畏地尊称明军子弹是“毒弹头”。

  打过一仗,明军清楚了叶尔羌人底细,五万人分为十队大举出击,扫荡周边地区的叶尔羌部族,他们情报准确,每每找中部族的下落,一个月就干掉了三万人,另有一二万部族人中枪,毒弹头威力发作,其他人看到伤员的惨状,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解救,哪还不心惊胆战!

  成为压倒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是部族勇士巴图尔的中枪,这厮自恃勇力,战斗中挥动弯刀左右砍杀,十分骁勇,杀伤了几个明军后,理所当然地被赠了一颗“花生米”。

  这颗“花生米”没当场要掉他的命,却在之后发作起来,巴图尔发高烧,温度烫得可以煎鸡蛋,虽然部族用了抢来的明军药物来治疗,但他们没有开刀技术去取出弹头,它在他身体里持续生效,让他一连七天高烧不退!

  可怜一个堂堂勇士,力可缚虎,却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人一下子消瘦下来,原本魁梧的身材变得皮包骨头,肋骨出出。

  他所在的部族想尽一切办法去救他,因为他是部族的少族长,他的族长父亲发动向明军的攻势,想抢到一个明军军医来救他!

  此时族长心中很明白,什么都救不得他的儿子,只有明军的军医才有机会救得了巴图尔。

  然而想抢个军医也是奢望,首先他的部族不能打破明军阵势,另外明军军医与参谋人员属于保护的重点,撤退的时候他们优先离开的。

  这是明军军规规定,要撤退的时候,既然于事无补,军医作为救人的要素,先离开。

  培养一个军医不是件容易的事,成本高,以后还能救很多人,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

  参谋人员清楚军队情况,明白到军队为什么会打败仗,保留他们是为了避免日后重覆旧辙。

  所以部族再三冲突,损失到的兵力已经令他们难以为继,也抢不到一个医生,最终只抢得一个明军的医护兵。

  然后部族人强迫那个医护兵去为巴图尔动手术,试图取出子弹。

  医护兵不过是个护士而已,哪有这个本事去动手术,既没有医术,也没有帮助,赶鸭子上架的结果是巴图尔大出血而亡,部族人将医护兵五马分尸。

  巴图尔归天也带走了叶尔羌人的勇气,一支接一支的部族离开了天山北路,撤往天山南路。

  随着他们的撤退,明军趁胜追击,追斩那些已无斗志的叶尔羌人,明军集中了骑兵部队对草原上还留存的部族进行攻击,这在以前是不敢的,以前打仗往往是依托步兵大阵消耗敌人力量后再出动骑兵扫尾。

  如此就加快了叶尔羌人逃跑的速度,他们悉数撤往了天山南路。

  时为八月多,明军七万大军向北进军,直取漠西蒙古!

  在明朝时期的蒙古分为三大部,分别是漠南蒙古即内蒙古,漠北蒙古即外蒙古,还在位于天山北路更北处的漠西蒙古,此乃卫拉特蒙古部族的游牧区,以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最为强盛。

  准噶尔部是非常强盛的部族,控弦十万,部族拥有的马牲弥山,他人不敢侧视。

  这天,在部族外围,出现了一队骑兵,远远地望过去,那是明军!

  看得出明军的人数并不多,不足百骑,这么少人,胆敢前来我们准噶尔部族?

  前阵子明军大破叶尔羌人,与叶尔羌人接壤的准噶尔部族十分关切,琢磨着明军下一步的行动。

  明军真的来了?

  此处的部族小酋长叶尔尼根十分重视,派出了勇士海德西率上千骑前去查看情况,吩咐海德西道如果到来的明军不是来送礼的话,就把他们给宰了。

  我准噶尔部族就是这么地豪气!

  海德西年龄不到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的马匹左右各有一张弓,一张是强弓,劲力足以射雕,另一张是短弓,以快制胜,能够把箭连珠射出,别人射上二十余箭就手臂酸麻,还脸涨得通红,这位仁兄倒好,能够连射五十箭而面不改色。

  派出他领军前去,想必对付明军是手到擒来。

  叶尔尼根放心地回帐喝他的奶茶去了,甚至都懒得看多一眼。

  奶茶是蒙古人的快乐肥宅水,蒙古产奶,配上商队从中原运来的砖茶,只要是有条件的蒙古人谁都爱喝,喝了一杯又一杯。

  正喝得高兴时,他闻报说海德西回来了,遂吩咐传见。

  海德西进来了,后面有头戴黄帽,身披猩红袈裟的一老一少的两位喇麻,这还不算什么,喇麻的后面跟随的是头戴钢盔,身穿制服,装备火枪的人。

  明军!

  叶尔尼根这一惊非同小可,正在喝着的奶茶就从鼻子里喷出来,吓得他从地毯上站起来,把他的快乐肥宅水打洒在名贵的细羊毛地毯上!

  他咳嗽着,惊慌地尖叫道:“敌袭,敌袭!快来人呐!”

  人的名声树的影儿,明军打败叶尔羌人,让各部族大为忌惮。

  见到他如此狼狈的样子,全无首领的体面,二个喇麻脸现不悦之色,少的那位说道:“叶尔尼根叔叔,不用担心,是我,噶尔丹回来了!”

  他告诉叶尔尼根道:“明军是来护送我的,他们是客人!”

第2356章 时空错乱的感觉

  噶尔丹!

首节 上一节 1408/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