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51节

  岛上开发不多,热带丛林密布,有大量的动物可打,随处可见,单是鸟类就有无数,惊动它们,飞起来是遮天蔽日。

  有一次,他们沿水道而行,惊动了水鸟,它们慌不择路,有一头水鸟经过戴维先生,被敏捷的他一拳击落,再飞起一脚,就此生擒!

  颜常武哈哈大笑道:“北华的东北是棒打狍子瓢舀鱼,我们的戴元帅是拳打脚踢得水鸟,徒手得鸟,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刘孔昭亦笑道:“戴元帅不应该出手的,那鸟撞过来就撞昏自己了!”

  戴维先生风趣地道:“确实不应该动手的,下一回我应该张大嘴,就有得吃了!”

  “还是熟的呢!”众人起哄道。

  不过,哪怕是贵为皇帝,颜常武也老老实实地领取了当地官府颁发的“打猎许可证”!

  办证是中国特色,而“打猎许可证”倒是有积极意义,这是用来提防广东人。

  广东人无所不吃,他们在野生动物遍地的苏门答腊岛简直是老鼠进米缸,为了避免广东人把海岛吃到出气的人只剩下人类,不得不预先立规矩,提防他们滥杀乱吃。

  当然,这是在建立起完善的菜蓝子工程,移民们营养有了保证后才对打猎进行管制,而之前到达一个新地方,食物匮乏时,是允许移民们自由打猎,以补充营养。

  地方大,动物资源丰富,岛上允许打猎,但得领证!

  如果不办证就去打猎是

  颜常武现在提倡以法冶国,他首先遵守法律,也就安排人员去领了证,然后才开打。

  自然喽,那些御用鼓手们着力为他吹捧,表明皇帝也守法哦。

  颜常武坐上海船,行船到了到达了苏门达腊岛北部,上岸到了多巴湖,这是一座火山湖,湖面海拔近千米,湖水最深处可达半千米,海拨高,时时笼罩在云里雾里。

  此湖呈菱形,长100公里,宽30公里,面积非常广大。

  它是一个淡水湖,湖周围有许多火山,湖边断层崖达600米,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的火山就有两座,天气晴朗时看到山口时有轻烟喷出、白云缭绕、景色迷人、

  有火山加成,湖光山色更是美不胜收,美得令人心醉。

  从山顶高处望向多巴湖,只见淳朴静肃的村落傍水而建,零星散落在湖畔四周,房子边农作物充满生命力的嫩绿,与清澈湖水的翠绿,层次分明相互争辉,色彩极为饱和而鲜丽。再朝浩瀚的湖面远处望去,遥远的对岸,在烟波朦胧中隐约可见。

  多巴湖已经有中国移民定居,他们建立了一个小镇,镇上有一个官府的办事处,有二个官吏展开工作,还有一间学校!

  当官民们发现皇帝大驾光临时,可想而知他们是多么的惊喜!

  他们告诉颜常武说此处虽然偏僻,但访客不断,有勘探人员到此展开工作,还有背包客,他们也接待了不少旅客到此观光,远的游客甚至来自北华,当地人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

  在多巴湖,颜常武享受到优美的风光,体验这一片宁静,有时在湖面航行,有时游泳,有时滑水,有时穿越,有时钓鱼,放松身心,尽情地享受。

  湖中一个美丽的湖心岛,他们站在湖心岛高高的山峰上极目眺望,湖面上碧波荡漾,蓝天与绿水连成一片,整个人仿佛已被融于这种大自然的美景之中,颇有浑然忘我之感。

  在多巴湖的西北端有一个瀑布,落差300多米。瀑布的水从石洞里流出,注入湖中。这里湖光山色,银瀑飞涌,甚为壮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哪!”颜常武赞叹道。

  到了晚上,在高处营火,遥看满天星斗,听取自然天籁声,夜风轻轻地吹过,不必多言,只觉得一片宁静!

  就这样,身心得到了陶冶,杀气冲天的心灵经过了大自然洗礼后,仿佛满血复活,生龙活虎,可以再杀多他们三十万而不会发疯!

第2259章 许二牛回乡

  今年是南华帝国的军队的度假年,从上到下都在度假,许多人的假期足足有一年之多,尤其是军官,从士兵诋毁军官们的话来说,什么好处都是他们的多!

  倒不是军队大发慈悲或者发神经,而是去年的这场大战打得一是惨烈,二是够远,从旭日城直到伊斯坦布尔,足足二万五千里的海途与陆路,很多军人得不到第一批发遣,他们得逗留在埃及等船。

  当中有的军人比较虚弱,军队怕他们承受不住长途跋涉,就让他们在疗养院养胖一点再出发,也占用了假期。

  另外,有军人要回到北华探亲,那时间更长,甚至于得到特批,继续延长假期。

  等待消耗时间,航渡途中需要时间,这个假期就有点假。

  所以军队索性给军官们发下了一个长久的假期,让他们得以轻松地回归。

  打过大仗,必须放假,否则军心不稳。

  至于士兵,他们很多人是放大假---退役,或者是回到本国领土充役,不会再回到伊斯坦布尔或者埃及。

  阳春五月,帝国西征第八军第82师第821团的士官许二牛总算回到了在巴厘岛的家中。

  他是第二批才坐上的船,头一批是给功臣以及抽签抽中者,他运气不好,抽中第二批。

  但也不能完全说运气差,有的人还走不了呢!

  说起来许二牛的运气是不错的,他是新移民出身,知识水平不高,没考上军校,以小兵的身份入伍,参加了西征军,变成老兵,战斗激烈,需要有经验的军人,他被提拨,成为士官!

  他比较年轻,不过个头不如一般精兵高壮,勉强合格那种。

  好不容易坐上海船,许二牛经历了他这辈子第二次漫长的海途,来之前一次,回来又一次。

  坐在海船,他坐的船只可不象颜常武坐的快船那么快,而是速度缓慢地慢慢开,开过红海、横渡印度洋,进入马六甲海峡,最后在旭日城上岸。

  令人高兴的是如此长的海途,他一文钱也不用花,全是军队报销,包括他住在旭日城的军人公寓里的费用,包食宿,且餐标不低。

  在旭日城逗留了一天,他到了城内的军人报到处报个到之后,思乡心切,就坐上了往巴厘岛的班船,返回家乡。

  家在兴旺县新阳区南亭乡西岸村,到达兴旺县的码头,坐上了码头上的运输三轮自行车回家!

  要不是在旭日城见过自行车,他就丢丑了,因为很多初次见到自行车的人搞不明白为什么。

  自行车自量产之后,销售火暴,除了个人用的自行车之外,商用的三轮自行车也进入了各大城市,兴旺县的码头也有了三轮车车队。

  不仅如此,另一个大用的正是运输垃圾的三轮自行车,车夫踩车,后面就是一个装运垃圾的小车厢,许二牛在路上见到一辆中间有编号为10,两侧分别写有保洁字眼儿的三轮车,就是保10洁!

  太阳从巷口照进来,地面上一个影子被拉得很长。

  许二牛拖着行李车兴奋地走着,由于最近下了雨,道路不好,三轮车没进巷,他下了三轮车脚象被装了弹簧般地走着。

  看到地上的影子,他脑海中又闪过战阵上斗志昂扬的呐喊,激动人心的冲锋,那喧嚣的气息,热血奔涌的勇敢心情,在这条简陋的巷子里渐渐又随风而逝,仿佛在遥远的地方。

  到家了!

  这是一个普通的庭院,后面就是山野,庭院内建立了四套屋舍。

  家里的大黄狗在门口懒洋洋地趴着,蓦地,它竖起了耳朵,然后向着小主人奔腾而来。

  “大黄,大黄!”许二牛抱着大黄狗呵呵笑着,向里面大叫道:“娘,我回来了!”

  家里人迎了出来,父母在家,大哥大嫂,三个侄儿女,还有同乡的舅家姨妈家,都来了!

  许二牛说起了他在军中的经历,原本他是个士兵,现在是个士官了。

  得了什么奖励?

  二枚铜质的近战突击勋章,对于士兵出身的他来说,军队没有亏待他,凭借着两枚勋章,他可以在退役后免试进入官府或者官府中的事业单位,成为正式工!

  至于物质奖励,他的军勋和奖金加起来有二百多银元,这只是他打了一年仗所得到的。

  钱不少,一般人收入有四十个银元一年,属于中产阶级的收入了。

  许二牛打包头佬,出征回来,发了一笔财。他所在的第八军第82师第821团多次在战阵上取胜,他又连续几次被弄到了前排冲锋,论功行赏时他分了很多钱……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财物。

  还真是不错,得到了满屋人羡慕的目光,让许二牛很享受。

  与前明相比甚至新明相比,军人在南华绝非底层,不存在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实际上他们是南华素质较高的青壮阶层。身高、力气、年龄都是经过筛选的,不少士卒还识字,而且这帮人现在挺富裕。

  朝廷以军事优先,大量社会资源向军队倾斜,不断地胜利,除了奖金,还有分成……

  将士们的形象,不是因为武夫这个职业,而是南华军本身就收纳了一批社会精锐青壮……若等南华象明朝那样重文轻武的时代,素质高的年轻人都去读书科举了,世人就会觉得读书人光鲜受敬重。

  谈了一会儿,许二牛说起部队的事情,讲到打包头佬的经过:“……包头佬还是很顽强的,他们顶着我们的火力向前冲,我们杀了他们很多人,遍地鲜血……”

  众人惊讶道:“哇哇哇……”

  他也问起了家事,家里情况不错,他家是新移民,做的是玫瑰香精生意,总共种了一百五十亩田,其中二十亩是口粮田,八十亩则种了玫瑰花,然后把玫瑰花卖给香熏公司,再种点肉豆蔻与小茴香的香料,也是出售。

  许家有三丁,各授田五十亩,合计一百五十亩,许二牛也有五十亩地的份额哦。

  收入嘛,全家一年有上百个银元的纯收入!

  这收入好过海那边的大明,他们街头小贩年收入相当于三十五个银元,但很辛苦,生意不好时还挣不到这么多钱。

  而在南华,只要勤奋,都能够吃饱饭,并且逐步改善生活。

  到了饭点,父母张罗着一起吃饭,许二牛拿出了一百块钱,相当于十个银元,交给母亲,让她去弄点好吃的来。

  母亲没接,让他收好,说准备给他娶媳妇用。

  南华纸币币值坚挺,

  回乡的第一天,许二牛与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觉得挺好的!

第2260章 许二牛度假(一)

  第二天天色还朦胧时,许二牛习惯性地早早睁开了眼睛,旋即醒悟过来,自已呆在家中!

  新换上的床具散出一股清新的玫瑰香精味儿,许二牛觉得很好。

  再也睡不着,他爬起来,穿上衣服,出到庭院中,有一口井,许二牛打了水,洗个脸,去到堂屋,却见到父母与哥嫂早就起床,正在吃早餐。

  农家人向来勤奋,吃过早餐,就得干活去。

  家人招呼他一起吃,早餐还行:地瓜粥、葱油烙大饼,炒鸡蛋和自制咸菜。

  地瓜粥里白米众多,在南华国内,稻米是常吃的,一点都不贵。

首节 上一节 1351/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