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文匪

民国文匪 第352节

在原本的历史上,日军在徐州的台儿庄吃了一个大亏,如果不是因为长江流域战场崩盘,日军南方部队北进,对徐州进行前后夹击,徐州还真未必就会轻易陷落。总的来说来,作为徐州方面的总指挥,李德邻的指挥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在这个时空里,也许是因为之前日军比以前吃的亏更多,所以日军在作战行动上,相比原本的时空中倒是更保守了一点,并没有弄出什么孤军深入的事情来,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不断地获得进展,但是进展也不算太大,至少没有大到能完全动摇徐州的防御结构的地步,虽然在战斗中,日军获得了相当好看的伤亡比,但是靠着不断地消耗杂牌,李德邻赢得了他最需要的时间,如今他的防线的主体日趋坚固。但是另一方面,日军也越来越接近那些关键性的位置,这些关键位置上,李德邻便只能指望那些他不太指挥得动的中央军的慢速反应部队了。不过至少直到目前,他们还算是能服从指挥。虽然那些慢速反应部队的指挥官们,对于李德邻的指挥,已经颇有些微词了,甚至已经有了李德邻偏袒桂军,借机消耗中央军的说法了。

在了解到这个消息之后,李谦便更加肯定,南京是守不住的了。他知道蒋介石这家伙最擅长的技能之一就是借着打仗的机会消耗异己,所以他天然的也就担心人家会这样对付他。而且到了今天,要说哪个派系对蒋介石威胁最大,那也是桂系了。听到这样的话,尤其是这样的话还是蒋介石的嫡系的学生们说的,蒋介石不可能不信。而蒋介石一旦信了,不出问题才怪。当然,归根到底,日本和中国在国力上的差距也决定了,这样的阵地战,中国军队是撑不住多久的。事实上,如今无论是国防防线,还是徐州方向上,都已经出现了炮弹供应紧张的情况了。

李谦担心,徐州或者国防防线一旦撑不住了,就会出现溃坝式的局面,所以他便以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身份,赶紧催促中央研究院还留在南京的一些机构赶紧转移。然而就在这样的繁忙中,伍豪却又找上门来了。

“什么?承印新华日报的印刷厂最近除了技术问题,不能再给你们印刷报纸了?蒋介石真是上不了台面,就会玩这种花样。”一听伍豪说明情况,李谦立刻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你有什么办法没有?”伍豪直截了当的问。

“要是还是在当年的上海,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上海大学的印刷厂自己给你印刷。但是现在,印刷厂搬到重庆去了,远水不解近渴。不过,嗯,总之,印刷厂的事情我来帮你解决。你等消息就行了。”李谦说。

“行呀,真不愧是你,就是有这股子干脆劲!”伍豪说道。

既然决定要解决问题了,李谦便决定立刻行动起来。于是他也不留伍豪在家里喝茶了:“我知道你也忙,你忙你的事情去,我现在马上去跑路子,最迟今天晚上就给你一个回复。”

说完这话,李谦便先去打了个电话,然后穿上外套,戴上帽子,便出了门。

上了车,李谦便直接让司机把车开到了栖霞山,到那里去拜访张元济先生。当初128抗战中,李谦帮忙保住了商务印书局东方图书馆的藏书之后,他就劝张元济先生将图书转移到内地,以策万全。抗战爆发后,李谦又劝他赶紧组织商务印书局向内地转移。因为当初128的时候,李谦对于局势的准确的判断,所以张元济先生对李谦的意见非常重视,于是不但商务印书局向内地搬迁了,张先生本人也离开了上海,如今就住在栖霞山附近的一处小洋楼里。

李谦知道商务印书局在南京也有一处印刷厂,如今他打的便是这家印刷厂的主意。

第四百四十八章 没有麻烦

在小洋楼里,李谦见到了张元济先生。其实这两天张老先生不小心感冒了,身体不太好,本来是不见客的,但是听说李谦有急事找自己,便还是支撑着病体出来见李谦。

两人在客厅里坐下,李谦便将新华日报找不到印刷厂的事情告诉了张老先生,然后他便说道:“老先生您也肯定知道,这后面是什么缘故。我也知道张老先生一向是远离这类的政治争端的,所以我也不想把张老先生您卷进来。我知道商务在南京有一家印刷厂,我希望能从您这里,买下这座印刷厂。当然,价钱上肯定不会让老先生吃亏,而且我也知道。老先生的印刷厂也要承担很多的和商务印书馆相关的事情,我也可以保证,除了加印新华日报之外,我不会对印刷厂的管理经营做什么大的改变,工厂原有的管理层和工人可以继续留任,当然他们如果想要另谋高就,那也是他们的自由。嗯,张老先生,您觉得怎么样?”

张元济想了想,然后道:“李校长,你这也是在为抗战奔走。老实说,卓别林先生的信件,这些天我也一直都在跟着看,的确非常鼓舞人心。而且如今两党团结抗战,有些人因为卓别林先生夸奖了八路军两句,便弄出这些花样,实在是……”

说到这里,张元济便又摇了摇头,然后接着道:“为宣传抗战做一些事情,也是我们的责任,李校长要帮朋友找印刷厂印,找到老夫这里了,老夫把这件事情接下来就是了,何必要搞得这样复杂?弄得好像李校长不怕为国牺牲,我这老头子倒是怕死了一样。”

李谦便也笑了道:“老先生,道理并不是这样的,我并不是说老先生怕死,而是老先生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因为这件事情对我和对老先生来说,风险是不一样的。老先生您也知道,我是‘里通外国’的,能够‘挟洋自重’,那些人轻易不敢对我怎么样。但是老先生您却没有这些事情。而且这风险也不仅仅只是老先生的,印刷厂的工作人员也一样会面临危险。您可能不清楚,新华日报的编辑部已经被砸过好几次了。而原先承印的印刷厂,也因为这个缘故,三天两头被找麻烦。

张老先生是个讲道理的文化人,是一位君子,是个讲道理的人,一般来说,反而容易被这些流氓欺负;但是我李谦可不一样,当年满上海滩的,谁不知道我李谦是个不讲道理的土匪?就是日本人惹了我,我也敢让他竖着进来,横着出去。所以这事情要是我做的,他们因为我这人不讲道理,反而未必敢怎么造次。嘿嘿,我不去欺负他们,已经是对他们很够意思了,他们难道还敢来我这里乱跳?

所以,以同样的一件事,张老先生来做就有不小的风险,但是我来做就毫无风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由我来做呢?当然张先生要是不愿意永久性地出售印刷厂的话,我们还可以签一个秘密的回购合同,内容上就是一段时间,比如说一个月之后,张先生就可以无条件地以比原价低一定数量的价格买回印刷厂,而这一个月之内,我保证绝不出售任何工厂的财产,未得到张老先生的同意,不对工厂的人事进行调整。张老先生您看这怎么样?”

张元济听了便道:“李校长我是信得过的,这家印刷厂对于商务印书局的确很重要。但李校长帮过我们商务这么多的忙,我要是这点忙都不肯帮,人家怕都要在背后戳我的脊梁骨了的。要不这样吧,我就把这厂子一块钱卖给李校长,将来什么时候李校长用不着这家厂子了,还是一块钱,我再把厂子买回来。您看怎么样?”

“那行!张老先生倒真是信得过我。”李谦站起来道,“既然张老先生这么信得过我,我再说什么就太不上道了。那我就谢谢张老先生了!”

两个人都是很干脆的人,所以当天他们就签了合同。李谦回到家,便给八路军办事处挂了个电话,告诉伍豪,这事情基本摆平了,今后至少在南京,新华日报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印刷了。

第二天一早,李谦便和王九光一起带着一群兄弟,去把印刷厂给接收了下来,然后新华日报,以及卓别林的新的信件就不断地被印刷出来了。

因为李谦这事情做的太快,而国民党的特务系统的效率太低——别看后世的抗日神剧里面什么中统军统,一个个的飞天遁地的,简直就是小母牛坐火箭,牛B一闪一闪的。但是在现实中,国民党的情报系统,那是可以和法军的统帅、日军的参谋、意军的士兵相提并论的存在。

所以,无论是中统还是军统,短时间内都没发现这家原本属于商务印书局的印刷厂如今换了老板。不过张老先生毕竟是有社会影响,有身份地位的人物,所以中统的人还是很规矩地给张老先生打了个匿名电话过去,要求张老先生“悬崖勒马”,不要继续为“乱党”张目,要不然……

“这位先生,您可能弄错了一一件事情……”张老先生不慌不忙地回答道,“那个工厂并不是我的产业,而是李谦校长的产业——您找错人了。”

“啥?”拿着电话的特务一下子愣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倒是电话听筒里又传来了张老先生的声音:“这位先生,您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吗?要是没什么事,那我先挂了呀。”

“啊……啊,那您先忙……我们会核实的……”那个特务赶紧说。

放下电话,旁边的另一个特务问道:“怎么了?”

“张元济那老头子说,这家印刷厂不是他的,是李谦的……”

“啥?怎么是李谦的?这下麻烦了。”

“不,这一点都不麻烦。”那个打电话的回答道,“如果印刷厂还是张元济的,那才是麻烦因为我们必须想办法吓着他,让他按我们的意思来办。要是没做到,上峰肯定会骂我们;但要是弄得过了头,上峰还是要骂我们——你说这多麻烦?

但是,如今目标变成了李谦,那就是另一码事了,我们只需要往上面报告一下,而上面……上面多半也不敢惹这位大爷,然后咱们不是啥都不用做了,什么麻烦都没有了吗?你说这多好……”

然后两个特务就很开心地将他们了解到的情况往上面报告了一下,然后上面赶紧让人去查实,然后就是继续往上面报,然后就一路报到徐恩曾那里了。

“这了李谦,怎么什么事都有他插一手!”徐恩曾骂道。不过骂归骂,徐恩曾也知道,他还真不能把李谦怎么样。不要说他不能把李谦怎么样,就是蒋委员长,也不敢公然把李谦怎么样呀。先别说如今还是合作抗日的时候,李谦通人民党,那完全是合法的;就算以前剿灭乱党的时候,李谦难道就不通匪了?412的时候,李谦不知道保下了多少乱党,这事情包括蒋委员长,大家其实都很清楚,但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高等外国人。李谦从某种意义上还真的就是个高等外国人,毕竟人家可是法国科学院的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院士,美国科学院的院士,美国总统的私人密友。

另外你别看李谦总喜欢拿“法西斯”骂人,但是墨索里尼也好,希特勒也好,对李谦的评价都不低。要是李谦愿意去德国科学院挂个名,希特勒肯定也愿意封他为“荣誉雅利安人”。

所以徐恩曾也只需要把这件事情上报一下就行了,当然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告诉下面的人,赶紧弄清楚那个厂子是谁的,不要稀里糊涂地一头撞上去,给党国惹麻烦……

第四百四十九章 拜托

因为顺利地帮新华日报解决了印刷厂的问题,所以伍豪、蔡泽寰还有王明都一起找了个时间到中央研究院来向李谦致谢。毕竟他们并不知道如今李谦已经是党员了,在他们眼里,李谦那是重要的,非常有价值的统战对象——尤其是对于认为一切都要通过统一战线的王明来说。

当然,就王明看来,李谦脾气不太好,很有些不好接近。不过他觉得,相比国民党那边的那些统战对象,李谦其实还算是好接近的,那些人那里那才是门难进,脸难看呢。而且就算是一般的学界的统战对象,他们当然没有国民党的官员们那样难对付,而且在面对他的时候,他们也要比李谦客气得多,很多时候也愿意附和一下他的观点。但是,同样是因为他们没有李谦那样无所顾忌,所以,在大多数时候,他们经常“不在家”、“有事情”,而且,他们也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而李谦虽然太不不好,但是找上去至少不会避而不见,而且他真的是有一定能力解决问题的。

唯一让王明觉得郁闷的就是,他挤不进李谦的“圈子”,他们三个人和李谦一起在客厅里坐下,说了两句感谢的话之后,李谦就把话题转到了“忆往昔峥嵘岁月”上面去了,他开始大谈其当年他们在法国的那些事情,更要命的是,这家伙在说到某些事情的时候,就开始在中国话里面夹法国俚语和法国笑话——当然是用法语说的。然后他和伍豪还有蔡泽寰都哈哈大笑,而王明呢,完全都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而这个问题甚至都是不王明回去认真学一下法语能够解决的——在这个时代能够找到的法语教材和法语词典上都不包括那些法国下里巴人的俚语。结果虽然是四个人在说话,但是王明明显不太插得上话。

伍豪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便又努力地把话题再转回到目前的事情上来。

“我大概还会在南京待个把月,然后就要和中央研究院最后部分转移到重庆了。我觉得你们恐怕也不会在南京待太久,而且如今的这家工厂,按我和张老先生的约定,一个月后我手上的这家印刷厂是要还给他的。你们也要早点做准备。”李谦说。

“啊,那我们就需要提前再和张老先生商量,看能不能继续使用他的印刷厂了。李校长和张老先生更熟悉一些,能不能帮我们牵个线,让我们和张老先生联系一下。”王明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52/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