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文匪

民国文匪 第263节

至于何主席怎么胡闹了?嗯,何主席担心,这些部署在外线的部队,手中的大炮要是被红军缴获了,将来会成为长沙的威胁。所以他再把这两个师摆在湘潭和宁乡的时候,却把他们的炮兵都扣了下来。

虽然何健的军队的炮兵本来就不多,但是在战斗中,尤其是在防御作战中,有没有炮兵,区别还是非常大的。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在攻击蒋介石的碉堡的时候,很多手段都会因为敌军炮兵的存在而难以施展。但是如今遇到湘军,这些麻烦顿时都没有了。

至于湘军的素质,别的不说,就说这碉堡吧。蒋介石的手里面也是没有钢筋水泥的。蒋介石的碉堡也是土木结构的碉堡。按道理湘军又不是缺少木头和泥土,但是他们和红军打得少,对红军手里的家伙不熟悉,再加上又没有德国军事顾问指导,所以他们的碉堡做得都差点意思。具体说就是不够厚实,虽然挡得住一般的步枪子弹,但是红军手上是有老干妈和步兵炮的。

这些年,中央红军陆陆续续地通过走私,获得了六七十挺老干妈。这些机枪在第五次反围剿的作战中损失了不少(大部分都是因为国民党军队的炮兵而损失的。)但是本着节俭闹革命的原则,这些被损坏的机枪很多都被改成了单发的步枪。(事实上,因为珍惜子弹,就是机枪,在红军这里主要也是用来打单发的。)这些机枪和特种步枪的子弹,威力极大,可以轻而易举地击穿湘军的偷工减料的碉堡。而守军因为缺乏火炮,根本就没法压制这些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远超过他们的老干妈。

结果他们的机枪火力点几乎都是打不了几枪,就会被红军这边飞来的.50子弹打哑巴。而这种完全出乎湘军预料的情况也顿时就让他们士气崩盘。事实上如果不是红军一方面希望能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损失;另一方面还想要用他们当诱饵来打薛岳的伏击,他们根本连一天都撑不住。

湘潭和宁乡的陷落,让何健吓得直接把自己的司令部搬到了机场附近。当然也让他的求救电报发得越发地勤快了。

但是无论他怎么催促,薛岳的行军速度还是慢慢吞吞地,一天甚至都走不了二十里路。当然,薛岳这样也是有正当理由的。首先,薛岳可是带了不少大炮的。这东西总不能丢了吧?而何健作为湖南主席,不知道好好修桥铺路,弄得道路条件这么差,让人家怎么走?别的不说,就一路上的那些桥,一看就撑不住大炮的重量,不让工兵来加强一下怎么用?要让工兵加强,这能不慢吗?再说。慢归慢,咱们不是一直在和赤匪打吗?红二六军团的人可是一直都在袭扰他们的。

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

11月底,薛岳带领中央军成功地“光复”了邵阳,这时候红军已经开始了对长沙的外围阵地进攻。

这个时候,何健主席好像也展现出了战斗的勇气,他将自己的司令部从长沙城里面搬了出来,搬到了城北的会春区。这里在这个时代还是完全是郊区。何健主席宣称,他要亲自出城督战,“誓于长沙共存亡”。但是他的这个举动,不但没能安定人心,反而让长沙市里面越发的人心惶惶了起来。因为当时长沙机场就在会春区——何主席这是要便于跑路吧?

1931年的时候,为了扩充力量,何主席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军用机场,并且向国外订购了十架军用飞机。已建立属于湘军自己的空军。然而在这个时候,蒋介石控制着长江航道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这批飞机先是因为“手续不全”被蒋介石的人扣了下来。然后蒋介石自然是让何健老老实实地去走程序。

何主席没办法,走了好久的程序,花了不少的钱,总算把程序走完了,然后……然后蒋介石那边告诉他,十架飞机还有四架健在,剩下的六架找不到了。是的,就是找不到了。如果何主席不赶紧把这事情了结,再让中央保管一阵子,剩下的四架都不保险。

何主席只能是吃了个哑巴亏,把这四架飞机拖了回去。这就是何主席手中的空军的班底了。据说何主席因为这事情,曾经向别人抱怨说:“只听说过‘雁过拔毛’的,没想到还有大雁过后,拔得只剩下毛的……”

这四架飞机,在何健手中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比如不久前,何主席的军队去“剿灭”红二、六军团的时候,这四架飞机就去丢过炸弹。但是据说,什么都没炸到。

12月2日凌晨,红三军团一部向长沙南边的岳麓山阵地上的湘军发起了攻击。岳麓山是长沙附近的制高点,控制了这里,机枪和迫击炮火力就可以压制很大的一片区域。而且长沙城内的一举一动也就都一览无余了。

何健在这里放了一个师,还将他的一个拥有十多门山炮的炮兵团配属在了这里。又在附近的桃花岭布置了一个师,以及十多门迫击炮。

不过湘军进行阵地作战的能力其实很有问题,和中央军相比,他们没有经过德国顾问的指点,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设置阵地,加上岳麓山上树木众多,地形限制,所以挖战壕并不方便。但即使如此,也应该努力地挖,至少是挖一些散兵坑出来。

但是湘军的做法呢,基本上就是直接在地面上堆一些沙袋,垒成一道胸墙,就当是战壕用了。而且岳麓山因为书院的缘故,植被保持得还算不错,结果就是防守一方的很多射界都被树林挡住了。

上面当然也要求当地的士兵们去砍到那些树木,清理出射界来。这种事情,如果放在先进的工业国家,根本就不是个事,轻轻松松就能解决,但是在中国,这样简单的事情,却直接遇上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斧头不够用。

这个时代的中国,每年的钢铁产量,如果平均分配到每个中国人的头上,连做一根汤匙都不够。考虑到很多地方都还要用钢铁,结果就是斧头这东西,并不是能敞开供应的玩意儿。等到真的要让士兵们去砍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平均每个连,连一把斧头都没有。所以砍树清理射界?想都别想了。

另外,如果换成是工业国的军队,这个时候肯定都已经对完成了对关键位置的火炮试射,并且打好了格子,编好了射表了。但是湘军哪里会这些,而且也舍不得炮弹和身管寿命,所以,这些事情也都没做。

结果就是虽然理论上岳麓山的地形对于防守一方相当有利,但是因为守军缺乏相应的能力,所以地理上的优势其实被抵消了不少。但是更要命的是,就在两天前,红军通过某些途径得到了一套长沙市的地形图,这套地形图相当的精准,甚至比何健自己手里的地图还要更精准一些。

再加上中国的军阀普遍的克扣军饷,士兵们普遍的营养不良,甚至是普遍的存在程度不一的夜盲。而相形之下,红军虽然穷,但是战士们的伙食水平却还是要比湘军不知道好多少的。的再加上人民党远比国民党的地方军阀懂科学,所以平时饮食也格外注重了维生素A的摄入。再加上他们还从上海那边走私了不少的维生素A药片,所以在红军中,至少是在这个时候,他们还真没有多少士兵是有夜盲症的。

结果就是红军依据地图对攻击线路和目标都进行了细致的分配,然后靠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逼近了岳麓山。在这个过程中,守军其实也不是完全一无所觉,驻守岳麓山的第十九师师长李觉就通过电话向何健汇报说山麓一带似乎有动静,可能是赤匪在活动。

但是李觉并不敢在夜间派出军队去搜索红军,夜间作战,对于组织度和士气的要求非常高,李觉虽然不知彼,但是对于自己手中的军队的情况也还是有了解的。他知道,自己手中的这支军队,这两个条件是一个都不具备的。所以如果真的在晚上把军队派出去,那就是找死。

李觉将地图拿出来,研究了一下,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那是他怀疑红军可能的出发阵地。然后他便打电话给刘湘,要求刘湘允许他向这几个位置开炮,以破坏红军的进攻准备。

事实上李觉的判断其实相当准,这几处地方的确都是红军出发时候的集结点。在进攻就要发起之前,突然遭到敌军的炮火反准备,总是很麻烦的,甚至是很致命的。

在后来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抢在德军准备发起攻击之前,对德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炮火反准备,就对德军的攻击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而在更后来一些的老山松毛岭之战中,我军在发现越军马上要发起进攻的时候,抢先发起大规模的炮火反准备,更是对投入到这一行动中的越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这个时代的湘军,在火力上是不能和库尔斯克的苏军,或者是松毛岭的我军相比的。就李觉手中的不过十来门,最大口径不过75MM的火炮,其实根本就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当然,李觉也没想要打出库尔斯克或者松毛岭那样的效果,他只是想要通过这样的炮击来进行一下火力侦察,顺便干扰一下红军的行动。

如果红军是一支和湘军组织度相似的队伍,在夜间挨上几发炮弹,说不定真的会乱成一团呢。

相比蒋介石的中央军,或者是陈济棠的粤军,李白的桂军,何健是相当的穷的。大炮和炮弹都是来之不易的,晚上这样无目标的打,那是要向何健请求批准的。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李觉担心,大晚上的谁都不说一声就突然开炮,说不定没吓着红军,反而会把长沙城里面的友军给吓坏了。

对于李觉的谨慎,何健还是很欣赏的。接到他的电话之后,他立刻就批准了李觉的行动,当然,在电话里最后他还是提醒了一下李觉,让他注意节约炮弹。

于是李觉便下令炮兵往他画了圈的几处位置各打三发炮弹。只是湘军的炮兵没有在这里画格子,也没有进行过试射,如今黑灯瞎火的,对着比例尺都不对的地图乱打——这几炮最后打到哪里去了,不但湘军没太搞清楚,就连红军也没太搞清楚。大家唯一知道的就是,岳麓山上面开炮了。

但是红军的行动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李觉开炮,这也说明,敌军对我军的行动有了一些察觉,所以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决定将手上的王牌之一的冲锋枪连也派了上去。

在某些装备上,红军的装备水平还真不比国民党差,比如说,红军的不少指挥员的手上都有一块手表。这东西不用问,自然是从李谦那里走私过来的,手表这东西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很多军事战术,如果没有这东西,还真玩不出来。

当然这些手表也让红军以及后来的人民军队形成了两个习惯。第一是军事会议结束的时候,最后一件时期就是大家一起对手表;二是在对手表的时候,官越大表越准。(其实是不管准不准,以总指挥手表上的时间为基准)

至于冲锋枪连,这就更是红军的宝贝了。一个连,人手一把冲锋枪,然后腰上挂着手榴弹,背上还背着两根铁拳。在很多战斗中,这个连队都是作为预备队,投入到最关键的位置上去的。如今彭德怀一开战便将他们投入进去,就是希望能迅速地打开局面。

到了凌晨四点钟左右,红军的攻击部队都已经到达了出发位置。彭德怀一声令下,两红色的信号弹被射上了天空,然后对岳麓山的进攻就开始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溃败

在红色信号弹升起来之前,冲锋枪连的几个排就已经摸到距离湘军的那些沙包胸墙不过几十米的地方了。随着红色信号弹升起来的同时,战士们便向着数十米外的沙包胸墙的方向投出了手榴弹。

本来在这些胸墙后面,是不会有太多的士兵的,毕竟这是晚上,士兵们也是要睡觉的。但是警惕的李觉却把士兵们都叫了起来,以“赤匪”一定会在今晚发起进攻为理由,把他们都赶到了胸墙后面。

然而李觉的警觉,反而给这些湘军带来了更大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胸墙后面的人少一点,或许这一轮手榴弹造成的损失还会更少一点。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如果胸墙后面的人太少,胸墙很可能直接就被红军无声无息地占据了。

苏区造的手榴弹质量不算好,因为缺乏炸药,只能用火药来替代,虽然用了所谓的增强型火药,但是威力上依旧明显不足,倒是手榴弹本身被过多的装药弄得重了一大截。如果不是因为冲锋枪连的战士都是精选出来的,他们还真没办法把明显比正常手榴弹重了一截的苏区造手榴弹丢这么远。

在苏区手榴弹的爆炸中,胸墙后面的湘军乱成一团。但是这些手榴弹更多的造成的是混乱,而不是大规模的伤亡。苏区的手榴弹不但装药威力不足,而且弹体也是很成问题的。苏区造手榴弹的弹体是用铸铁铸造的,这倒也没问题,其他国家的手榴弹弹体一样是用铸铁的,但是人家用的基本上都是经过了高温退火处理的,可以进行切削处理的可锻铸铁。所以可以轻易的在弹体上切削出预制破片。

首节 上一节 263/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