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匪 第259节
“此外,刘校长大概也知道,我们学校和很多学校都有一种叫做‘交换生’的合作。就是在有些学科,在一定的年级里,我们会把学生派到其他的在某个方面有更好的条件的学校学习,而其他学校也可以对应地将他们的学生派到我们的学校中学习。中国毕竟是个穷国,即使是上海大学,在经费上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我们中国的大学,在经费有限,人才有限的情况下,多半都是在某个方面有特长,在另一个方面就不怎么样的跛子大学。比如说,我们上海大学,数学和微生物大概是世界一流的,物理和化学,还有工程学,在世界上就连二流都算不上,但是在国内,也还能算是一流。至于文史哲之类的,在国内顶多也就是二流,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他们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的。所以我们互派交换生,也更有利于我们的学生的成长。所以,在将来时机成熟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两所大学之间也可以达成类似的协议。刘校长,不知您意下如何?”
刘湘的确对于办大学没多少经验,但是李谦说起的上海大学和其他大学的交换生计划,他还是知道的。他也知道,能够和上海大学在这个方面进行合作的,都是世界上鼎鼎大名的大学,至少也是国内一流的大学。李谦虽然并没有说马上达成这样的合作,而是说“将来时机成熟的时候”,但这个承诺本身已经对重庆大学的声誉有了很好的影响了。刘湘当然知道,李谦给了他这么多好处,这固然是因为李谦一向秉持教育救国的理念,但他作为得到好处的人,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那也未免会让人家觉得他刘湘实在是太不上道了。
但是刘湘现在还真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东西,相反他要人家帮忙的地方还很多,于是他便继续说:“李校长,我这次来,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学习一下你们上海大学怎么搞校办工厂的。我听人说,在上海的工厂,大部分都是赚辛苦钱,血汗钱的。像那些纱厂,面粉厂什么的,工人干得辛苦,赚到的钱还不够糊饱肚子。不像李校长的工厂,人家都说,能进上海大学的校的办工厂,那就像是掉进了蜜罐子了,那是祖宗多少代人积德行善换来的。李校长的厂子给工人那么多的工钱,还能够赚不少钱,这里面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不知道李校长肯不肯教我们了。”
李谦听了,便笑了起来:“刘校长有要办校办工厂的意思,我当然是要支持的。虽然出不了钱,但是讲一点经验,那是应该的。刘校长你可知道,如今中国的工厂呀,大致上可以分成这么两类。第一类就是荣老板他们的纱厂面粉厂,我把这一类叫做贸工类。他们的特点就是工厂最重要的事情倒不是组织生产,而是找到贸易的销路。用贸易的销路来带动工厂的生产。他们做的东西,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门槛,只要有钱,人人都可以办起这样的工厂。所以最重要的事情是采购的成本要低,生产的成本要低,找到的销路要好。这种厂子,最重要的就是搞采购和销售的人了。”
刘湘听了,便连连点头。
“第二类呢,就是范旭东老板的那些厂子,还有我们上海大学的那些厂子。我们这类厂子,叫做技工贸。您看,我们是把技术的技放在最前面的。比如说范老板的制纯碱的厂子,他们有非常独到的技术,所以他们造出的纯碱,无论是质量还是成本,都不亚于外国企业的产品。而他们在中国销售,毕竟能少了不少运费,这样一来,他们的销售呀自然就容易不少了。而且留下的利润空间也就大了。
再比如说,我们的青霉素,这个甚至在世界上都是最为顶尖的技术,除了我们和我们的美国合作伙伴,全世界就没有其他任何国家,任何一家企业能大批量,并且以相对可以接受的成本生产这个东西了。在整个的东亚和东南亚,所有的青霉素的销售都是我们的,他们要买,就只有在我们这里买。我们一直是供不应求的。
所以你看,人家的销售都是满世界跑,求着人家买他们的货的,我们的销售,那是坐在屋子里,等着人家上门来求他卖人家货的。有人说,荣家的工厂,那是铁打的销售,纸扎的工程师。我们这里呢,那是纸扎的销售,铁打的工程师。我们的销售,只要心思摆的正,其他的,就没什么技能要求了。而且因为除了我们这里,他们也没别的地方可以买到这些东西,所以我们的利润率自然非常高。当然,我们的利润高对利润高,反过来,开发新的技术的投资也大,一个新东西能不能搞成还不一定,往里面丢的钱,弄得不好就是上百万的美元。最后上百万美元丢进去了,干到一大半,却发现原先的方向根本就是错的,这东西根本就搞不出来,那也是常有的事。这上百万美元除了锻炼了队伍,基本上就是打了水漂了——而且连个响动都没有。”
听到李谦说到上百万美元的东西,都打了水漂,连个响动都没有,刘湘也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气道:“乖乖,上百万美金!这要是一家伙搞亏了,多少年都爬不起了呀。”
李谦便点头道:“所以我和范老板的生意,赚的是多,但是开销也大。好处是只要走上了正轨,有了一两个拳头产品,就算亏一点,也撑得住。而且门槛高,也不怕如人家来竞争。我能做这种生意那也是靠着我们上海大学世界一流的微生物水平,其实将来刘校长你的大学办好了,也可以和校办工厂相辅相成,走上这样一条技工贸的道路的。嗯,我听克之说起,您打算要到我们的校办工厂参观?这不是问题呀,不过青霉素的工厂那是我的命根子,是不给人家看的,蒋介石来了也看不到的。这也是我和美国那边说好了的。所以这个厂子是不对刘校长开放的。也希望刘校长能理解,其他的工厂,刘校长都可以看看。说起校办工厂的事情,其实我和范老板倒是真的有一个项目,很适合刘校长那边的情况,刘校长有没有听人说过一种叫做‘合成氨’的东西?”
“合成氨”在这个时代的中国,那是妥妥的高科技,刘湘当然是不知道的了。于是李谦有花了一点时间给刘湘科普这个合成氨是做什么用的。当李谦介绍到合成氨可以做化肥,配合上农药,可以让田里面的粮食产量翻翻的时候,刘湘的眼睛都亮了;当李谦讲到合成氨还可以用来做炸药,用于开矿、建筑以及军事的时候,刘湘立刻就表示:“这真是个好东西,这东西要多少钱?”
第三百一十八章 合作意向
李谦听了,微微一笑道:“要说如今,倒真是购买这类东西的好时机。毕竟这些年全世界经济都不景气,在美国,不少的合成氨工厂都开工不足,从他们手上买机器,要比原先便宜不少。当然刘校长想来也知道,二手货的价格虽然便宜,但是质量就未必有保证了。而且维护的工作量会非常大。如果不能很好地维护,分分钟坏给你看。而且合成氨设备当中,很多都是高温高压的东西,弄得不好,是会爆炸的。所以用这些二手东西,对技术要求就更高了。维护费用也会更高,我估计呀……”
李谦就说了一个采购价格和一个人员和设施的维护价格,这两个价格其实还真的并不离谱,因为刘湘又不是傻子,上海滩上到处都是洋行,这些东西的价格,刘湘完全是可以自己去打听的。所以李谦说的价格甚至比那些洋行能给出的还要低一点。
“这里面这个人员和维护费用呢,我算的是使用中国工程师的费用,但是合格的中国工程师真的很少,很难找,要是用外国工程师,这个费用就大多了。大概要……”
刘湘默默地把这几个数字记了下来,心里盘算了一下,发现小钱钱真是个永远都不够用的坏东西。自己好不容易攒了点钱,还想要到上海来冒充一下狗大户,结果看上的第一件东西,而且还是个二手的,怎么就这么贵呢?
李谦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便道:“刘校长,这就是我说的技工贸路线门槛高,入门不容易的表现了。这个花费,要是磨面粉的面粉厂,轻轻松松地建一大片,但是搞这种有技术含量的,就还只能买二手的。而且还是现在,东西价格便宜了,才是这个价,要是29年之前,这个价再翻个一番都是不够。这些刘校长都可以在上海的各家洋行打听打听。其实大学搞这种工厂是天然有优势的。你想,你的大学里有这样的工厂,对于培养工科的大学生,那是非常有优势的。而那些培养出来的工科大学生,您也肯定有办法让他们优先在大学的附属工厂工作——这样一来,产学研一体,人家就更没法和你竞争了。”
“不过这东西还是贵了点……”刘湘说。
“但是这东西赚钱快呀。”李谦说,“这东西一旦投产,每年能……”
一边说,李谦一边摸出一张纸,给刘湘算起要多久就可以收回投资。
“这个,产量好像有点大呀。”刘湘说,“就没有更小一点的卖吗?小一点的,应该便宜一些吧?”
“刘校长,您到外国洋行问这东西的时候,可千万记住,任何向您兜售产量小于这个数的机器的,都是想要坑您的钱的。”李谦在纸上写了个数字递给刘湘。
“工业化生产的一个特点就是,规模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合成氨也是这样。而要把产量做大,需要的技术水平就更高。为了压倒竞争对手,在欧美国家,合成氨的规模一向是越来越大的。越大产品的成本平均起来就越便宜,竞争力就越强。所以新一点的机器都没有小的,因为小的不经济,卖不出去。低于这个数的机器至少用了二十年了。有些机器,用了二十年也不是不可接受,但是合成氨技术发展很快,二十年前的东西,在技术上早就落伍了,无论是生产成本还是安全保障都法和现在的比,而且各种对应的零件也早就没得卖了。这样的东西在国外,基本上只能当废铁卖了。
如果刘校长一不小心上了当,买了一套这样的东西,说不定还会被人家套牢了,因为零件都没得卖了,而且本来就是老东西,早就淘汰了的,拖来用,肯定是故障一大堆,三天两头坏零件,然后零件正规渠道买不到,只有卖你东西的人才有,然后你信不信,一个固定圈,他都敢问你要一百美元。最后这个工厂赚得那点钱,还不够维护费的。那些外国人,奸猾得很,不懂行懂的,很容易被他们骗的。”
在这个问题上,李谦的确没有骗刘湘,刘湘如果自己去和那些洋行什么的谈合成氨买卖,人家真的很可能就到美国去收一堆废铁,然后“廉价”地卖给刘湘,然后再高价卖配件,狠狠地坑“那个中国土包子”一把。
刘湘也把这些话记在心里了,然后还是叹息道:“要说这个项目赚钱也是真赚,但是门槛高也是真的门槛高。这么高的门槛,我老刘怕是爬不上去哟。”
“刘校长要是暂时缺钱,又信得过我的话,我们可以合资办个工厂嘛。”李谦说,“我现在正在和范旭东老板合作,准备在武汉和西安各建一座合成氨工厂和一座农药厂。武汉的合成氨工厂和农药厂主要负责两湖一直到河北和安徽一带的销售,西安呢负责山西和陕西的销售,等这两处赚到了更多的钱,我们就再转向上海、四川和云南。最后建成一个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如果刘校长信得过我们,我们三方各自出一些资本,合作成立一家企业,刘校长在四川颇有影响力,在四川有刘校长保驾护航,销售什么的也都方便,这样一来,这笔生意完全做得,不知道刘校长觉得怎么样?”
刘湘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这企业是高技术的,赚钱是没问题的,而且这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对于刘湘也是非常重要的。化肥可以增加农业产量,农药也是一样,有了能让土地丰收的东西,四川的其他军阀,又有谁敢和他叫板?只要他不给化肥,那边就肯定要出问题的。
至于炸药,那更是军事上最重要的东西。这样的工厂建在重庆,那就肯定是控制在他刘湘的手上呀,李谦和范旭东肯定会赚不少钱,但是赚的最多的,那肯定还是他呀。
所以,刘湘在心中,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这笔生意做得!
当然,这只是大的原则,细节什么的还要慢慢来,心急吃不了麻婆豆腐,这个道理刘湘还是很清楚的。
“李校长有在四川投资的意思,那我肯定是欢迎的,而且这个企业,那真是利国利民的,我自然是欢迎的。至于说合作投资,那我肯定是愿意的。李校长这是给我们重庆大学一个发财的机会,大学要办好,一定要有好的图书馆,好的实验室,这都是钱不是?李校长这是在支持我们重庆大学呀。有了李校长的支持,我们一定要把重庆大学建成全国一流的大学。哈哈哈……”
会谈就在友好而诚挚的气氛下圆满地结束了。李谦起身告辞,刘湘一直将李谦送出来,看着李谦上了车,才转身进去。
进了屋子,刘湘对副官说:“你明天去怡和洋行,打听一下李校长说的这个……”
“合成氨。”副官小声提醒道。
“对,就是这个合成氨是个什么价格。虽然老子觉得李校长在这种事情上不会骗人,但是该问的,该了解,还是要了解一下。除了怡和洋行,其它洋行,你也去跑一下,问一下,货比三家不吃亏嘛。”
第二天一早,华克之就按时来招待所拜见刘湘,并准备按计划带刘湘去参观除了青霉素工厂之外其他校办工厂。至于李谦,当然是事务繁忙,来不了了。不过刘湘并不因此感到受到了冷落,由于昨天晚上李谦的拜访,他如今是真的相信,李谦现在是真的很忙的。
华克之首先带刘湘参观了“永久自行车厂”。这也是上海大学的第一个附属工厂。这所工厂明面上是生产自行车的,实际上也是生产自行车的。他们生产的永久牌自行车结实耐用,在江浙沪地区口碑非常好。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虽然李谦也好,其他人也好都不承认)“永久自行车厂”其实还能生产一些其他的东西。这一点刘湘也是知道的,——其实就连蒋介石也知道,因为张治中在128事变中也用过永久自行车厂的东西,比如有些铁拳用的钢管,那上面“永久”的钢印都没抹掉,明显就是临时拿自行车的车架做出来的——所以华克之也不瞒着刘湘,直接说:“李校长说了,刘校长是自己人,信得过,所以我们也不藏着掖着了。您跟我往后面来,这里还有一些其他东西。”
所谓的其他东西,主要就是“永久三大件”的冲锋枪、阔剑地雷和铁拳。这三样东西在128事变之后就出了名。华克之告诉刘湘,这三样东西本来都是从外国买进来的,128的时候,因为东西一时间运不进来,而我们中国军队又急需这些东西,他们就在购买了外国企业的专利之后,利用“永久自行车厂”的设备开始仿制这些东西。如今这些东西主要往南洋销售,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收入。
看到这些玩意儿,刘湘顿时就动了心思,他立刻就向华克之提出:“昨天李校长提到和我们在重庆大学开一家合资工厂的提议。我觉得非常好。自行车这个东西,在我们四川,尤其是在我们重庆,那是很有用的,我想,‘永久自行车’能不能也到我们那里去开一个分厂……”
其实,自行车这东西,在重庆这样的三维城市是非常不好用的。
第三百一十九章 进攻
因为白银的上涨,再加上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大量工厂破产或者开工不足,所以如今在美国购买机械,真是相当的便宜。美国购银案在整体上自然是对中国经济的沉重一击,但是在购买机械的事情上,倒是有一点正面的作用,如果用银元来计算,相比29年股灾爆发之前,一套保养较好的二手合成氨设备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了原来的三十分之一——这基本上就是半卖半送了。
这也非常正常,因为这些设备生产的东西现在卖不出去,不得不停下来。但是机械设备即使是停用了,保养也是绝不可少的。一套化工设备,尤其是像合成氨这样要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设备,要是不加以保养,用不了多久,就只能当做废铁处理了。如果硬要把它拿回去当机器用,那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随着轰隆一声,在献祭了数以百计的工人和工程人员之后,这些东西终于可以按照废铁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