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930节
之前太子东宫因为春耕和芙蓉园叫板一事,着实是让众人心惊不已。
只希望咱们的这位太子殿下,在明年春耕不要再搞什么幺蛾子。
最终受损的只能是各处州府。
而像那些士族,豪绅们,则是纯粹的来套近乎。
最好能求点好茶叶回去。
在之前的水患和芙蓉园斗气事件中。
整个芙蓉园的茶叶供销都随之中断。
这也导致市面上,一茶难求。
出名的好茶更为难求。
有钱也买不到。
现如今虽然渐渐恢复了茶叶供应,但市场上的缺口仍然是很大。
所以若是能到这芙蓉园中求得些茶叶,他们这个年节可就有得显摆和过的舒服了。
对于他们这些人,李秋也是颇为的无奈。
人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里面大多是有着颇深的人情在里面。
这几年来,在尚书右仆射职位的催化。
以及在武士彟,柴绍等人的有意推动下,李秋的人脉是越来越广。
有军中的将领,也有朝中的文臣,还有着各地的州府官吏。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人家都是抱着诚意而来,李秋也只能热情,真诚的相待。
所以研制火器,以及训练火枪队一事,他也就只能交给下面人去做。
好在有着罗可心这位统帅级别的贤内助在,问题倒是不大。
相对于芙蓉园这边的门庭若市,侯君集的国公府上,却是异常的冷清。
在往年,当他侯君集风光之时。
尤其是在他做了一年多吏部尚书那时。
每到年节之前,来拜望的官吏也是数不胜数。
丝毫不比现如今的芙蓉园差。
但是现在,他已经从吏部尚书,朝廷的功勋大将军,陛下眼中的红人。
变成了阶下囚,受群臣抨击,受陛下冷落的丧家之犬。
自然就再没有人愿意同他走的过近。
以免引火烧身。
毕竟磨平班超记功碑这个恶名,就足够侯君集背上一辈的。
这人走茶凉,在他身上倒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原本,这侯君集自灭了高昌,却回朝被下狱一事。
在他心中就憋了满腔的冤屈和怒火。
现如今,他的心中的冤屈和怒火,就再一次得到了引爆和升华。
第989章 牢骚满腹
侯君集心中的怨气越聚越多,不合时宜的抱怨和不满也就随之多了起来。
这些话,自然的也就传到了很多人的耳中。
江夏王李道宗,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性格的迥异,这江夏王李道宗和侯君集两个,向来就是针尖对麦芒。
谁看谁都不顺眼。
而随着李道宗彻底跟李秋和芙蓉园绑定到一起后。
侯君集同他更是视为仇敌。
这一次在听到了诸多侯君集的抱怨后,这身为皇室宗亲的李道宗。
心中自然也是异常的愤怒。
于是就在年前之前,皇室内部的一次聚会中。
趁机对李世民提及了此事。
说这侯君集,自打灭了高昌之后,就以为自己立了天大的功劳。
同时又遭受到了莫大的委屈。
处处牢骚,埋怨。
心中对陛下,对朝廷甚为不满。
就这样的一个人,陛下你还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去率领禁军。
实在是不大合适。
听到此,李世民倒是无奈的摇摇头。
安抚李道宗说,这侯君集的秉性,朕还是了解的。
这些年来,他在朕面前发的牢骚难道还少吗?
至于那些关于侯君集的闲言碎语,你也莫要当真。
就在李道宗提及侯君集的不是几天后。
朝中就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右屯卫大将军薛万钧,被李世民调任到了洛阳。
担任大都督一职。
这洛阳,乃是大唐的东都,极其重要的一个位置。
李世民调任薛万钧过去,也是有着几方面的考量。
其一,是大唐如今外患已平。
肉眼可见的,未来数年之内,都再无大仗可打。
这也就意味着,将要有很多武将空闲下来。
与其让他们整日喝酒惹事,必须要给他们找点事做。
于是把他们分封到各地去治理一方。
就是常用的一种办法。
第二,也是因为秋天的水患,以及赈灾的处理一事上。
李世民对之前的洛阳刺史甚为不满。
把薛万钧派过去,也是要改善一下洛阳的局面。
其实,从大局上看。
做东都洛阳的都督,可要比做长安城禁军的一位大将军香多了。
那可是主政一方的土皇帝,封疆大吏。
手中权柄甚大。
但是,武将的立身之本,就是自身的军功和自己手里的军队。
从骨子里,大多的武将,都宁可继续带兵,把自己的嫡系军队牢牢的抓在手中对于这件事,一向性格不错,沉稳干练的薛万钧,倒是没有太多的感觉。
陛下对他怎么安排都一样。
不过这件事看在侯君集的眼中,却就是变了味道。
就在为薛万钧送行的前夕。
老搭档,还刚刚一起受过难的侯君集,也过来为薛万钧送别。
但几句客套话之后,侯君集的话语中,不由得就变了味。
“万钧,此番外派洛州,何人相排?”
听着他的话,薛万钧倒是不由得一愣。
这从右屯卫大将军变成东都洛阳的都督。
严格点说,都应该算是陛下的厚爱和晋升。
这也谈不上是受人排挤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