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641节
“他们这样子喊打喊杀的,有意思吗?”
“温大人,你回头告诉他们。”
“要是他们觉得自己有力气没处使,就去前线打吐谷浑,西突厥去。”
“西域那些国家可比这林邑耐打的多。”
“还有,像御史台我管不了。”
“但是这礼部我应该还是能管的。”
“温大人,你回头替我找一个礼部中反应最为激烈,要求讨伐这林邑的人出来。”
“让他过来见我。”
听见李秋的话,温彦博明显有些犹豫。
最后还是好言相劝的说道:“李相。”
“这林邑国虽小,但在朝中,牵扯藩国和礼仪的这些事情,从来都是大事。”
“依我看,这件事还是请示一下陛下为好。”
“你如今刚刚上任,这……”
不仅是他,就是一旁的唐俭,也是急忙的相劝。
跟李秋说这种事情,陛下可以一言定之,但身为臣子的我们万万不能。
对于他们两个人的担忧,李秋摆摆手。
“这等小事,我认为大唐主管礼部的宰相完全有权力去独自定夺。”
“陛下日理万机,实在是没必要因为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去烦扰他。”
“事情就这样定,温大人你按我说的去做即可。”
见李秋如此坚持,话已经言到的温彦博也就返了回去,将李秋的决定转告出去。
一听到此,众人自然是炸了锅。
尤其是那些御史,非要上书奏李秋一本不可。
同时,按照李秋的吩咐,礼部的一个激烈要战的官员被温彦博给派了过来。
然后给李秋和唐俭两人施礼。
“李大人,你找我?”
李秋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人三十多岁的年纪。
眼神中也带着一丝桀骜。
在眼下的尚书省内,几乎都是他这样的士族出身的贵族子弟。
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自视甚高。
所以对于他,李秋也懒得同他多费口舌。
直接就命令说道:“这林邑国,地处偏远。”
“而我大唐又在四处用兵,实在是没必要兴师讨伐,劳民伤财。”
“但正如你们义愤填膺的那样,他们上书的这份奏表确实不怎么样。”
“所以,今天就派你以使臣的身份,前往林邑。”
“责令、教导他们以后该如何去写好一份奏书。”
“如果他们态度恶劣,概不听从时,再来讨伐也不晚。”
“而你,若是将他们成功教化。”
“以一人之力,抵得上我大唐数千精兵。”
“此乃大功一件,待你功成归来时,我定当亲自向陛下恳请,对你进行嘉奖。”
一听到李秋的话,这个礼部官员当即是面色大变。
又惊又怒。
第717章 宰相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我是礼部的官员,又不属鸿胪寺。”
“没有出使的这个职责。”
“你凭什么让我去出使林邑?”
李秋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职责这个东西,以前或许不是。”
“但现在是了。”
“把你调动到鸿胪寺或者更改你的职责,也不过一纸文书的事情。”
“你准备一下,即日出发。”
“唐大人,这件事就交由你督办。”
听到此,这官员面色大变。
县官不如现管。
现如今所有的大权都抓在李秋的手上。
当初就连正四品的尚书右丞因为抗命都给李秋抓着脖领丢了出去。
随后又被陛下重责。
而他的官阶、资历较之前的尚书右丞卢德都差的太多太多。
他又怎么敢公然抗命?
无奈之下,他也只好选择后退一步,缓和一些语气对李秋躬身说道:“李相,是卑职刚刚说话语气不对。”
“还望您大人大量,宽恕我的过错。”
“那林邑,地处偏远,多崇山峻岭,遍布瘴气、毒虫。”
“属下身子自幼孱弱,怕是无法胜任您安排下的这个使命……”
听着他的话,李秋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既然你清楚那林邑地处偏远,多崇山峻岭,遍布瘴气、毒虫。”
“那你为何还要强烈上书讨伐?”
“难道你的命是命,我大唐将士的命就不是命?”
“这一次,无论如何你都要去一趟林邑。”
“了解一下路途的艰辛和军中将士的不易。”
“免得你们这些朝中的官员,坐在皇城之中,说话做事总是想当然。”
无奈之下,这名官员当即返回到礼部。
无比焦急的就四处寻求帮助和支援。
像温彦博和礼部侍郎令狐德棻,在听了他的请求后,也是眉头紧皱。
告诉他,这件事礼部就是归尚书右仆射管辖。
右仆射交代你去做的事情,又是分内之事,他们两个同样身为下属的,也无法更改什么。
但是说到派你出使林邑,这件事情还需要陛下最终做裁定。
你若是实在不想去,或许可以走动一下,在这方面想想办法。
随后,这名官员也是动用了全部的能量去找关系。
现如今,朝中有无数的朝臣对李秋来做右仆射而心中不满。
在得知了这件事后,当即有不少人上书李世民,奏本李秋。
等到房玄龄从长孙无忌处商议好巡查长安城禁军将领之事返回来时。
唐俭正在这里唠唠叨叨的说着李秋。
而李秋对于他的唠叨早已经习惯了。
当年在军中时,唐俭把李靖和李秋两个唠叨的,耳朵都起了茧。
早已经免疫。
随后,他又将这件事跟房玄龄说了一遍。
房玄龄跟在李世民身边这么多年,早已经对李世民和这朝中之事熟知骨子里。
深知李世民对于李秋的容错率,高的可怕。
像这种小事,李秋自然是不会有事。
而且就李秋的性格劝也没用,所以他干脆也就不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