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90节

王有宏半坐在地上,绝望看着四面八方。在他身后,是穿插夺取营垒的革命军敢死队杀下山来,在他身前,是从左右两边一股包抄过来的大批民党。

什么叫十面埋伏?什么叫四面楚歌?

“大清啊——我的大清啊——”

天堡城近在眼前,也远在天边,王有宏知道,除非投降革命党这群假洋鬼子,他这辈子是回不到天堡城,更回不到江宁城里边了。

山路上又爆发出了一阵更激烈的喊杀声,浙军支队剩余的战士们,被华野援军收拢以后,稍作休整,就跟着镇军标统杨若钧复又杀了上来。

枪声越来越密集,中间还夹杂有机枪那种撕裂布帛的呼啸声,王有宏在缉私营溃兵的人群里,非常努力想找到自己身旁几个戈什哈马弁的身影,但终于是做了无用功。

他惨笑起来,几十年的功名尘土,算是到头啦,打到这个地步,也算对得起当年西太后的知遇之恩吧?

王有宏拿起他手里那支六响左轮,刚把枪口顶到额头上,就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串流弹,噼里啪啦扫过他的上半身,溅起无数血花。

“呃……呃……我……”

王有宏还没来得及再说出什么遗言,喉咙里就被不住流淌的鲜血堵满,身体摇摇晃晃两下,接着又是革命军的一梭子弹打了过来,砰砰砰直接将王有宏那垂着辫发的脑袋达成烂西瓜。

六个营头、七个营头的缉私营,就这么全完了。

林淮唐手提步枪带着敢死队同志,一直在往山下冲锋。但路途上并没有发生他预想中激烈的战斗,敢死队队员们只是不断对天鸣枪,就抓到了数不胜数的大批俘虏。

林淮唐很失望地取下刚刚搭上去的刺刀卡座,真是浪费感情。

他好像有点着迷在一线冲锋作战的快感,都有些忘记一个革命家、一个军政领袖的责任应该是什么。

最后敢死队在头驼峰的半山腰,成功和华野第六团的袍泽会师。林淮唐抓住枪托,以敢死队突击组组长的身份,向着镇军标统杨若钧敬以扶枪礼。

“同志……镇军的同志?您好,这里是联军敢死队突击组组长林淮唐!”

杨若钧是淮军后代,留日陆士生。但他刚回国不久,就因为上海橡胶股票危机的事情,家道中落,原来安排的督练公所的位置也落了空,这才受林之夏的推荐到第九镇任职。

早在林淮唐刚刚发布《南明史》序论的时候,杨若钧就很关注这位新近窜起的革命家,特别对他的文章、对他的革命纲领,大感兴趣。

海珠亭事件以后,林淮唐名动天下,在上海的一番演说,更昭明了先锋队一部分相当具体的革命政策。

杨若钧通过沪上几份报纸的报道,对林淮唐已有更深一层次的认知。

在战场上,突然见到自己最崇拜的偶像,他还给自己敬扶枪礼!

可想杨若钧是多么兴奋,这个因为喜欢看史书,被镇军士兵戏称为“讲古杨”的年轻标统,马上站直了身子,涨红脸向林淮唐回以军礼。

“您好!林先生!我是镇军第二标标统杨若钧,您的林淮唐主义真给我醍醐灌顶的帮助,民党那么多革命家,再没有一个人能像林先生您这样,把革命的道理讲得这样清晰。”

林淮唐微微笑着:“杨标统过誉,我们敢死队执行连续的穿插、奇袭作战,伤亡很重,能不能派卫生队来?帮助一下伤员。”

“一定、一定!快,通知方旅长、通知联军司令部,敢死队伤亡很重,需要卫生队接济。”

很快方声洞等人也赶了过来,先锋队的同志都清楚林总队长几斤几两,但即便如此,让他这样的要人担当敢死队的职责,同志们还是忧心忡忡。

万一出个什么事情,万一林淮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先锋队该怎么办?

这样想来,林淮唐反而是觉得,先锋队的领导人梯队培养,还大成问题。

“子明,伤亡情况如何?我们的战果呢?”

方声洞抹了一把汗:“总队长无恙,真是太好了……浙军伤亡非常大,战死一百六十九人,伤三百零二人。其余各部,共计伤亡一百四十余人。但是七个营的缉私营,已经被我们完全歼灭,光是俘虏就抓到了好几百人。”

三千人的浙军支队,伤亡已打六分之一重,牺牲真是非常巨大了。

相当一部分的死者,还是因为天寒地冻,联军的卫生队力量又有限,伤者受伤发炎以后因各种并发症死在榻上。

林淮唐有点沉默了,山风顺着他衣服被树枝划开的几道口子,不住向里头灌去。

“浙江人杰地灵,是出过徐锡麟、秋瑾这等我们民族、我们国家一等一大英雄的省份。这次攻坚牺牲又这么大——子明,咱们要帮助宣传一下,不能让别人看低了浙军,要好好宣传他们的功绩。”

“总队长你也受伤了?卫生队的呢?快来人啊,林淮唐先生也受伤着呀!”

“我没事。南麓战事情况如何?”

说到紫金山南麓的战场,方声洞那张紧绷着的脸,终于舒展开了一些。

“总队长放心,南麓打得非常好,雨花台、孝陵卫都取得大捷,目前一旅已经打到朝阳门去了。妈的,陈更新这回风头出的真大!”

第三十章 勇盖三军

解释一下林淮唐为什么要做普通一兵的剧情安排:1、为了应对媒体舆论的监督,既然林淮唐主动利用新闻舆论为先锋队造势,那自然也要接受相应的监督,迫使胡汉民下野以后,他如果不作为一个普通士兵参与北伐军,而是直接以党魁身份继续掌权,就很难使全国民意相信他的大公无私;2、本文归根结底是革命基建文,林淮唐的无双能力迟早会被“限制”,所以宇文个人是希望在前期给其更多表演展示的舞台。

对于读者的争议,宇文只能表示尽快更新完这段剧情,后续剧情主线可能会更多减少对无双的描写。

最后,今日五更,尽快结束这段剧情吧。

“八尺之夫,鲜衣怒马,被甲荷戢,勇盖三军!”

雨花台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岗,由于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晋豫章太守梅颐曾在此抵抗外族入侵,南宋金兵入侵,抗金名将岳飞在此痛击金兵;此后的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忠王李秀成更在雨花台下的连天烽火中,誓死捍卫着太平军的最后荣耀。

猛烈的炮火震动天地,紫金山南麓的革命军进攻部队,全部都来自华野北伐军,各部之间的配合、协调,显然远胜于北麓的江浙联军。

陈更新下令第一团越麒麟门西向,强攻马群,军直属的教导营为达成配合的效果,带着两挺马克沁机枪,发起突然袭击,率先攻克了清军重兵防守的幕府山阵地,第一团旋即猪突猛进,于马群击溃江防军三个营头后,进抵孝陵卫。

在秦淮河南岸,不仅华野司令部前移到距离雨花台战场极近的印子山附近,而且总司令林时爽、参谋长姚雨平、参谋处作战主任李济深等人,还亲自督临火线,观察战场的实际地理、交火情况。

秦淮河北岸的孝陵卫、秦淮河南岸的雨花台,紫金山南面这两大战场,此刻都被华野强劲的炮兵火力所覆盖。

几十门克虏伯中口径大炮齐射的威力,是这时代中国人罕见的场面,李济深还拉着炮兵营营长朱明华,一边观察着战场的地形,一边重新计算新的射击诸元数据

华野炮兵部队还缺乏间接瞄准和机动炮击的技战法,只能采取这种蠢笨蛮干的老办法。

“张胜之!你们一团打得真不错,连下马群、孝陵卫,又击溃江防军三个营,虎步雄姿,天下瞩目呀!”

激烈的枪炮交火声不绝于耳,司令部众位官长在火线最前方发出的赞赏,却没能让张云逸的表情产生任何变化。

他面上依旧沉静似水,好像精神都灌注在远处敌人阵地的壕沟前。

还是副团长薛岳向林时爽报告道:“总司令,硬顶着江防兵炮火反扑,拿下孝陵卫的是二营五连,天下要瞩目,该瞩目他们。”

“五连连长是谁?”

薛岳说:“是叶挺同志。”

“是先锋队的同志嘛!”

林时爽轻轻地点头,他知道薛岳提交加入先锋队的申请书时间很晚,身为华野第一团的副团长,至今却还只是预备队员而已。

但薛岳以同志称呼叶挺,看来这位小连长应当是通过了考验期的骨干队员。

先锋队组织纪律很严格,先成为队员并不容易。

虽然说华野里战士袍泽之间,即便并非队员,也常常互称同志。但是林时爽对薛岳这个人近来还是有些了解,知道他很在意自己预备队员身份这件事,好像平素里只有对先锋队的正式队员才使用同志的称呼。

“打得真好。”参谋处作战主任李济深也笑着说,“一团和教导营的步兵配合进攻,还有一旅炮兵营的火力掩护,这完全可以作为将来民国军队的教材战例。”

林时爽让司令部的秘书长谭平山记下叶挺的名字,又将一团攻坚立功的几个战斗能手名字也一并录下。

张云逸的第一团,就是以奇袭海珠亭的老一营为骨干建立起来的,堪称先锋队的功勋部队,其在梅州起义、席卷潮汕和挺进福建的作战中,都立下无数军功,海珠亭一战的大胆奇袭,都堪称特种作战的奇迹。

一团战士们身上全都有股子傲气在,孝陵卫被华野占领不久以后,没等炮兵阵地完成前移,江防军就趁着华野火炮短暂停火的间歇,突然发起反攻。

当时司令部的视察人员,刚到秦淮河北岸,还没站稳脚跟,就骤然发现江防军以五个营兵力汹涌冲来。

前方战况顿时紧急起来,但张云逸还是始终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又是薛岳说:“孝陵卫前沿兵力,把这里这个连也算上,不过千余人,跟敌人的兵力比起来,我们实力很小,可能江防军要超过我们数倍。”

姚雨平问道:“你们能够支持住吗?军直属和陈旅长那里,还有预备队。”

张云逸总算发了一次话,大家都习惯他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样子,知道张云逸如果发话,内容肯定非常重要。

“我们要想迟滞敌人前进,必须反过来向敌人展开反攻,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将其一部分战线突破,使敌人左右徘徊,迟疑观望,迨其发觉孝陵卫阵地上我们仅有这一点兵力时,至少一个小时已经过去,我们的大部队无论如何都该开到了。”

前线一团守军的做法就是这样,林时爽和司令部视察人员都没能见上那位叶连长一面,但大家知道这次反攻还是这位叶连长带头发起。

张云逸的命令下达以后,叶连长就带着全连脱离阵地,随即向反扑上来的江防军展开猛攻,并以刺刀冲锋,杀声震天,立刻就以敌人的猝不及防取得了反向突破战线的成绩。

突破战线以后,这区区一连的小部队,又不顾其他各段战线江防军的攻击、袭扰,直挺挺一鼓作气往前猛攻,前线战士有人回来说打到后面,都隐约看到了朝阳门的牌匾。

只是他们冲得过于深入,很快就被江防军优势兵力包围起来,据说叶挺连长和该连的指导员严重都亲自上阵拼刺,复又带着全连突围出来,返回孝陵卫的华野防御阵地。

比经退回,该连的战士们又齐声呐喊:“我们第一团从来没打过败仗,我们绝不当孬种,一定打回去!”

于是又鼓起斗志往朝阳门方向发起反突击,复被包围,又再次突围出击。短短一个小时时间内,在孝陵卫和朝阳门中间无险可守的空旷平野上,第一团的这个连居然如此反复冲锋、突围达三次之多。

一直鏖战到陈更新派来的两营援军抵达,加入战斗行列,孝陵卫阵地始告完全的巩固。

一团的这个连从头到尾打下来,据林时爽所知,是除了该连的一个司务兵没有受伤外,其余无一幸免,真可谓人必带伤、马必喘汗,但也因着这过人的战斗热情,全连激战三轮,阵亡牺牲者仅仅七人而已。

林时爽赞叹的语气里还带着惊讶:“第一团真是华野的功勋部队,战斗力这么出色、作风这么顽强,这七名烈士,谭处长你一定要记下来,要为他们记好功、做好身后的抚恤,七位烈士都是华南野战军的英雄。”

此时正逢江防军往孝陵卫方向调集了一批火炮、机枪,清军的反攻势头重新猛烈起来,阵地上空子弹横飞,呲呲尖叫声不绝于耳。

露天谈话极其危险,司令部人员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实在没有必要,薛岳就连声劝说他们快回司令部去。

参谋处的人员也完成了观察地形和重新计算炮击坐标的工作,姚雨平和李济深交头接耳道:“一团是老一营建起来的部队,张云逸是先锋队里出了名的能干,他打得是真可以。”

李济深热情满满:“江防军和缉私营都是旧军,满城的旗兵也早丧失他们祖先三百年前的英武。我看江宁城在本军如此攻势之下,最多五天时间,我们定能得胜!”

“到那时同拜孝陵,也是祭告洪武太祖与廿年来无量烈士在天之灵。”

第三十一章 第一混成旅

首节 上一节 90/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