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741节

这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无人知晓,但所有人都非常清楚,这一夜发生的故事必定是一个惊心动魄又壮怀激烈的伟大故事。

纽约当局怒不可遏,丢尽颜面的警方又深恐受到上级的追责,所以更加大动干戈的展开全城搜索,誓要找出白劳德的尸体以及窃走尸体的蟊贼,然而却是一无所获。

谁都知道偷走白劳德尸体的人,一定隶属于海伍德在东海岸领导的地下抵抗组织,可是这个地下团体的活动极为隐秘,即便纽约当局已经动用了CIA和意大利黑手党的力量也未能抓住海伍德的尾巴。

一周以后,随着大陆红军在底特律以及阿拉巴契亚山脉等多个战场取得阶段性胜利,纽约成千上万的市民也不顾联邦军戒严、宵禁后肃杀的政治氛围和当局的恫吓,毅然决然涌上街头。

示威群众们在军队与装甲车的包围下,手挽着手自发为白劳德送葬,他们齐唱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和在美国知名度最高的爱国歌曲《共和国战歌》的歌词,当人们唱到《共和国战歌》中“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主降临的荣光,他在踏尽一切不公使公义显彰”的时候,军警们终于一拥而上,装甲车上的机关枪扫射个不停,将聚集起来的市民队伍一举荡平。

剩余的市民们沿着纽约的大道和街巷同军警交火,几乎演变为又一场巷战。

美国人几乎家家有枪,惹怒了民众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当然,在联邦军队装备的装甲车和重型武器面前,市民们拥有的小口径枪支根本构不成多大威胁,经过一天的扫荡,直到第二天清晨的时候,纽约的骚乱就基本被平定。

但是受到纽约骚乱事件的影响,麦克阿瑟为了以防事态重现,不得不下令从前线调回好几支军队,前往纽约、费城、里士满等地执行收缴民间枪支的任务。

谁又能想到,麦克阿瑟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暴力手段严格推行“禁枪令”的人物呢!

第九十一章 马德里之战

体格魁梧的“大比利”海伍德,哪怕是在夏天,也永远穿着一件长长的黑色风衣,他经常戴着一顶原型礼帽,戴着一副墨镜,深居简出,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踪迹。

麦克阿瑟政变以后,里德总统带着白宫的大部分官员乘坐飞机转移去了芝加哥,只有海伍德一个人选择了留下来,承担起了在敌后活动发展“白区党”组织和地下抵抗活动的重任。

本来,里德还另外委任了白劳德配合海伍德的行动,按照里德最开始的构想,白劳德将像伊丽莎白弗林那样,在东海岸的纽约长岛地区开辟一条全新的战线。

而且就像西雅图可以直接通过太平洋航线获得大量来自中国的援助以外,长岛公社也可以通过大西洋航线获得来自法兰西公社和不列颠联盟的大量帮助,斗争形势因此有可能比西雅图那边的情况还要更好一些。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白劳德的临阵脱逃葬送了东海岸地区的敌后有组织抵抗行动,一切明面上的、公开的抵抗力量完全被联邦军摧毁,左翼人士、工会会员、党员都遭到了联邦军队惨无人道的屠杀,白劳德最后的牺牲只能证明他的党性,却无法证明他的能力,更对不起无数因为他的无能而凄惨死去的同志。

在“长岛之战”惨败以后,东海岸地区的抵抗力量全部转入地入下活动,改由海伍德全权领导,海伍德的意志非常坚定,而且他在整个二十年代期间都拥有与美国司法部门斗智斗勇的丰富经验,这一点就使海伍德迅速成长为了东海岸的地下之王。

海伍德将他领导的东海岸地下抵抗组织命名为“地下铁路”,这一名称借用了美国内战史上非常有名的意象:地下铁路是19世纪时美国废奴主义者把黑奴送到自由州、加拿大、墨西哥,以至海外的一张秘密交通网络,它并非如字面所说是一条位于地下的铁路,而是指的包括了大量小路在内的秘密运输渠道。

地下铁路在美国历史上起到的效果,恰如现在海伍德正在做的事情,那就是营救大量的政治犯并将他们通过秘密渠道送往芝加哥安置起来。

除此以外,地下抵抗组织也在东海岸执行各种破坏活动,他们时而放火烧毁联邦军囤积玉米的粮库,时而埋设炸药炸毁重要的桥梁和发电站,又时而组织突击队攻占位于郊野偏远地带的集中营。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地下抵抗组织已经在华盛顿军政府里发展出了大量线人,这些线人将帮助海伍德获取许多有关联邦军下一步军事行动的重要情报,海伍德会通过各种秘密渠道把这些情报送回芝加哥,帮助到大陆红军的作战行动。

就在刚刚结束的底特律围城战和第二次阿巴拉契亚山脉战役中,海伍德送回芝加哥的军事情报,都为大陆红军最后夺取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们必将获得胜利,也一定能够赢得胜利。”

星夜下,海伍德轻车简从回到了“地下铁路”组织位于费城乡下的一个重要据点,这些据点里都有地下抵抗组织的武装突击队员们持枪防守,戒备森严,掩蔽得也非常深,据点深处包括大量地下室和直接通往外界的地下隧道,一旦遇到联邦军的围剿,海伍德他们就能借由这些地下隧道迅速脱困。

众多地下室内除了放有大量物资和发电机以外,就是拥有数量众多的无线电电台,专门用于同巴黎、芝加哥和青岛进行通信,所以海伍德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发展也了然于胸,他坐回到据点地下室的沙发上以后,简单批示几份文件后,就对国际上最新的变化感叹道:

“到处都将要或是已经打起来了!这场世界大战不同于二十年前的那一次,它的规模注定将大得多,从北美的大平原到澳大利亚和几内亚的礁岛,从欧洲的城市街道到西伯利亚的高山旷野,它将打得多大、多久?又将打得多么惨烈?谁也想不到,谁也不敢想!”

就在几天前,开罗条约组织已经开始动武,埃及军队虽然还没有直接开入苏伊士运河沿岸的非军事区内,但是各种军事活动已经变得非常频繁,而且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几个土耳其附庸政权,也都在凯末尔因肝硬化去世以后,相继宣布不再服从伊斯坦布尔的政令,相当于是正式宣布了独立。

土耳其现在正在援引帝国公约组织的条款,希望德国出兵帮它镇压阿拉伯地区的叛乱,但柏林方面又以“阿拉伯叛乱属于土耳其内政,不属于共同军事防御和集体安全的义务之列”拒绝了土耳其人的要求。

其实,这也不过是因为德国人力量有限,尤其是德军在地中海地区的军队现在已经几乎悉数投入到了西班牙的战场上,可饶是如此,帝国条约组织在西班牙的战局也非常不利。

西班牙战争爆发才不过一个月多点的时间,法军就在萨拉戈萨和昆卡两线开花,在萨拉戈萨,法军经过六天时间的激战以后,成功将驻守该地的西班牙军精锐第七殖民地师击溃,在昆卡,法军的行动更为顺利,不但很快占领昆卡全城,而且进一步向马德里突击,完成了对马德里半包围的态势。

大约就在五一劳动节的同时,在法军的配合下,加泰罗尼亚防御委员会旗下的武装西班牙赤卫军已经宣布他们解放了加泰罗尼亚地区百分之九十的城镇、村庄和居民点,而在纳瓦拉一线,也有一些卡洛斯派的呼啸兵趁乱而起,给西班牙政府军增添了不少额外的麻烦。

至此,法军已经完成了全面进攻马德里的一切准备,法军大量部队已经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对马德里展开全线进攻,西班牙赤卫军的武装也开始从巴伦西亚地区南下,直接插向了位于西班牙政府军纵深大后方的穆尔西亚、塞维利亚、托莱多、科尔多瓦和格拉纳达地区,使政府军首尾不能相顾,进退失据,在马德里北郊接连战败,使法军第二后备装甲师成功占领了马德里西北方向的重镇塞戈维亚市。

这样,法军的前锋部队距离马德里市中心,就只剩下六十多公里的路程了。

也是在此时,德军的摩洛哥军团才匆匆完成集结,陆续开始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到西班牙南部地区。由于这时候西班牙南方的大多数城市,也已经受到了来自西班牙赤卫军武装的重大威胁,所以摩洛哥军团仅能把较小的一部分精锐部队派往马德里,其他大部分的步兵部队则只能先留在西班牙南方的格拉纳达、科尔多瓦和穆尔西亚等地参与协防。

西班牙战局的发展很有些扑朔迷离,法军前期的闪电战极为成功,在空地协同、装甲先锋突进的完美配合下,仅仅一周时间就把西班牙北部防线扫荡个一干二净,成功占领了半个西班牙,但在马德里城下,西班牙政府军已经获得德军不少支援,法军经过连续一周的狂飙猛进以后,装甲部队也出现了坦克大量抛锚的技术故障问题,面对坚城只好暂停下进攻的脚步,稍作休整。

接下来西班牙的战局将会怎么发展?

海伍德获得的信息还比较少,但他估计德军的援兵到位以后,西班牙政府军很可能会尝试对法军和西班牙赤卫军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反击,借此来稳住政府军的士气和阵脚。

第九十二章 夏威夷动一动

这一波反击攻势很可能就会直接决定整场西班牙战争的最终结果,如果政府军反击失败,法军就有可能相机夺取马德里,首都失守以后,西班牙政府军大概率就只能撤往摩洛哥去了。

“中央正在筹划开辟一条新战线……下半年的战事很可能会集中在西部。”

里德政府现在最希望达成的一项目标,那就是尽快打开大规模国际援助的通道,也就是所谓的“国际通道”计划。这个计划可以向东获取一个东海岸港口城市来解决,不过鉴于大陆红军目前还缺乏足够力量在东线战场取得全面突破,所以更加合理的选择,当然还是尽快打通芝加哥和西雅图的陆上联系。

伊丽莎白弗林专员领导的西雅图公社革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西雅图红军在西海岸战场上始终高歌猛进,取得的战线突破和变化之大,一点都不亚于麦克阿瑟在新英格兰地区的战绩。

如果光以战线的变化,来决定军事上的成就高低,那么伊丽莎白弗林这位美国最有名望的女革命家,现在无疑就是联合工团里最顶尖的军事家了。

海伍德也不禁苦笑:“无心插柳柳成荫……就连里德总统也高估了白劳德同志,同时却又低估了弗林同志,一年前谁又能想到内战形势会是如此发展呢!”

英语英中同样有众多谚语,其中对意外之喜的描述更接近于“花园中长出许多不曾播种的花朵”,其意确实和中文所说的“无心插柳柳成荫”非常相似了。

首节 上一节 741/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