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663节

除了流亡舰队以外,还包括一支规模远超加拿大自治领正常国防需要的陆军部队,仅仅是这次配合麦克阿瑟进攻美国密歇根州和缅因州地区的两路军队,兵力总数不断增加,到今天都已经快要接近十万人了。

目前英军已有五个步兵师、一个海军陆战师和三个独立作战旅准备进入美国境内干预内战,规模之大,在加拿大人的历史记忆里当然是空前的,自小生长在加拿大的本地人大约也没几个人发自内心会认可这个干预计划,加军的行动完全是仰赖于丘吉尔的强力推动。

毕竟,从1925年革命的失败中,流亡政府自以为他们学到的最大一个惨痛教训,那就是民主无用。

“民主不仅无用,而且害惨了英国人,如果英国拥有像德意志帝国那样强大的集权制度,我们本不会输掉上一场世界大战。即便输掉了,我们也能镇压住工会和赤匪暴徒的叛乱……”

哈利法克斯在加拿大东部大西洋之滨,作为省会城市太小,经济很难和美国东海岸的几座大城市相提并论,丘吉尔选中这里作为他和麦克阿瑟军政府特使艾森豪威尔见面的地方,也是双方各退一步的结果。

艾森豪威尔穿着一身橄榄绿色的军装制服,头戴大檐军帽,丘吉尔则还是穿着燕尾服,手上拄着一支文明棍,继续摆出那副维多利亚时代英伦绅士的派头。

只是在丘吉尔的背后早已没有世界帝国作为靠山,有的只是一个以加拿大自治领为中心的旧协约国失败者联盟。

艾森豪威尔注视着眼前这位在长年政治性抑郁里严重发福的胖子,对丘吉尔轻声说道:“民主制度的利弊,我们美国人也要在内战结束以后才能弄明白。”

蜗居加拿大的十二年流亡生活,虽然没让丘吉尔变成三句话离不开“勿忘在莒”的魔怔疯子,可他对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敌视,已经发展到了一种超越了宗教信仰的地步。

丘吉尔手里的文明棍不断敲击着地板,发出令艾森豪威尔心情都变得有些焦躁起来的杂音,胖首相已经连续担任了加拿大流亡政府十几年的内阁大臣职务,1925年英国国会宣布的全国紧急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天,持续到加拿大这里,都还没有取消。

“将军先生,我们需要更密切的合作。”丘吉尔在加拿大的权力非常大,十几年首相,和独裁者已经没多大区别,只有流亡国王爱德华八世的政治地位能和丘吉尔媲美。

在过去的英国国王更多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职位,即便英国法律并没有真正去限制君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其实完全是建立在没有任何法条明文的潜规则和历史传统之上,但历年来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国王和女王违背过这些潜规则。

但来到加拿大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丘吉尔需要用国王的名义来统治加拿大,更需要用王室的幻影来控制殖民地的土生白人们,所以流亡政府不得不给了乔治五世以及现在的爱德华八世更大权力,并让国王承担起更多的工作。

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美军代表团到哈利法克斯以后,本想先拜见国王,不过这个提议又被丘吉尔婉拒,他暗示艾森豪威尔国王的身体有些问题,爱德华八世风流成性、流连莺莺雀雀之中,给近年来威信本就越来越差的流亡政府又抹黑一笔。

“诸位,还是让我们好好谈一谈军事同盟的细节问题吧!”

丘吉尔坐回到会议桌的另一头,加拿大军队已经应麦克阿瑟的要求开入美国境内与大陆红军、新英格兰国民警卫队开战,几支军队交火的时间也超过了一周,丘吉尔现在急于从麦克阿瑟这里获得更多承诺。

丘吉尔开口道:“加拿大国内的反战声浪越来越大,我们国家虽然有紧急状态法案,可是长此以往也难以坚持,战局必须尽快出现重大转折!将军先生,我的朋友、令人尊敬的麦克阿瑟究竟何时在南线发起大规模攻势?加拿大人已经在底特律和新英格兰帮助你们战斗了七天时间!”

丘吉尔又补充道:“还有,我希望尽快和麦克阿瑟先生就密约的细则问题达成一致,你们还有哪些地方有疑问?我想尽快解决所有冲突。”

麦克阿瑟打开国门引加拿大军队入关,当然也要在许多地方给丘吉尔许诺长远的回报和利益,这就是哈利法克斯会议需要讨论的重大内容——大西洋密约。

艾森豪威尔有些语塞,麦克阿瑟最初接触丘吉尔并说服加拿大军队出兵帮助军政府的时候,双方并没有达成特别详细的合作条款,只是麦克阿瑟原则上同意加军可以“军事管理”他们自己打下的占领区。

丘吉尔现在就是希望和华盛顿军政府,用白纸黑字的密约方式把这一条确定下来。

“就连魁北克的小伙子都在底特律流血,我没时间和你们踢皮球。”丘吉尔面色冷峻,一点都不给艾森豪威尔面子,“将军先生,如果华盛顿现在不能给加拿大一个明确答复,加拿大军队就很可能暂停前线攻势。”

艾森豪威尔苦笑,他可不想做出卖美国国土给外国人的叛徒,在美国短暂的历史上还是挺缺乏经典的卖国贼形象,难道自己以后在历史书上将落个这种名声?麦克阿瑟给他的谈判底线,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定要确保加拿大军队在五大湖地区的攻势,其他问题都可以谈,特别是军管问题,麦克阿瑟完全能够接受加拿大军队暂时控制一部分美国的土地。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西洋密约

华盛顿军政府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并不像上一个月那样顺利。联邦军队还没能打穿联合工团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依托地形设下的防线,在南方的扩张也因为麦克阿瑟和休伊·朗之间微妙的关系而没有进行,只有在东北方向的新英格兰地区,华盛顿军政府取得了一定紧张,占领了佛蒙特州和新罕布什尔州南方的部分土地。

可是,麦克阿瑟的一大劣势,也在西进、北伐中逐渐暴露出来,那就是联邦军队的兵力捉襟见肘,竟然已经渐渐不能维持大半个美东地区的战线了。

华盛顿军政府的总兵力,就是被麦克阿瑟裹挟叛乱的十几万陆军以及差不多同等数量的国民警卫队,经过初步整编以后,这些联邦军队中的主力大多集中在阿巴拉契亚山区和大陆红军作战,只有四分之一能够用于新英格兰战场。

剩下还有许多兵力,则不得不用于维持麦克阿瑟自己那些控制区的秩序。

叛军在军事政变之初,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东海岸,夺占了美国东部许多最为重要的城市。的确,麦克阿瑟指挥的联邦军队是目前美国内战各方军队里面最精锐的一支部队,他们是战前美国的常备军,从军官、士官到普通士兵,都接受过远比大陆红军和南方联盟军都完整得多的军事训练,在步兵武器方面,这支前美国常备军手里也拥有数量最多的技术兵器。

不管是装甲车、坦克、飞机还是身管火炮、迫击炮和轻重机关枪,麦克阿瑟在每一方面都对里德和休伊·朗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但唯独在一点上,麦克阿瑟的劣势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后备兵力的动员。

华盛顿军政府缺少值得一提的政治纲领,也没有美国社会党和美利坚至上党那样庞大的干部储备,还缺乏产联工会和银杉军这样的基层组织,所以麦克阿瑟虽然占据着全美最富庶、经济也最发达的一块地盘,扩军速度却远不如里德和休伊朗。

里德政府和休伊·朗政府在内战爆发之初,手里控制的职业军队都非常少,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双方现在拥有的军队,都是在这么短时间内自己动员、组织、训练、武装起来的,现在大陆红军和南方联盟军在兵力、兵器数量上还是低于麦克阿瑟,可是随着时间推进,相信这种对比肯定会很快发生变化。

后继不力的麦克阿瑟,很难继续笑下去。

艾森豪威尔也很头疼,他知道华盛顿方面除后备兵员不足以外,还有又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占领区的地下抵抗问题。

美国社会党的白劳德逃离纽约长岛以后,美东地区一度安定下来,华盛顿军政府也依靠华尔街银行家们的帮助,迅速恢复了纽约、波士顿、里士满几座大城市的基本秩序。但从里德在芝加哥站稳脚跟开始,情况又变得复杂起来,许多遭到联邦军队严重破坏的社会党党组织居然死灰复燃,一些被强行关闭的工会也又展开了秘密的地下活动,很有不少被白劳德抛弃在纽约等地的社会党党员跟着残渣泛起。

这些人在麦克阿瑟的核心统治区内,制造了暗流涌动的地下抵抗活动,他们没有直接对抗联邦军队,而是从事破坏行动,阻碍工厂复工、制造炸弹暗杀、窃取机密情报……很短时间内就弄得麦大帅头疼不已,又牵制住一部分联邦军队。

麦克阿瑟也想尽快扩大联邦联军的规模,避免三条战线因为兵力捉襟见肘而缺乏进展,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华盛顿军政府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支内战初期各方势力中最精锐的军队,可是现在里德和休伊朗也都在建立他们的军队,麦克阿瑟的这项优势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削弱。

可麦克阿瑟在政治方面就是远远不如里德和休伊·朗,他只是得到一些金融财团的支持,也有一部分建制派的政客愿意为他所用,可是麦克阿瑟缺少忠诚、可靠且有能力的行政官员,这使他恢复纽约、波士顿等地工业生产的速度异常缓慢,更遑论扩军了。

麦克阿瑟本人就堪称是一名最典型的美国人,狂妄自大、眼高于顶、脾气臭的冲天、自认为才华绝顶……所以他很清楚美国公众的心理,知道美国人是很难接受他引加拿大军队“入关平叛”的,可兵力上的限制,让麦克阿瑟最终只能走出这步险棋。

华盛顿军政府没得选,他们现在是美国内战各方中最强大的势力,可也只是在现阶段而已,这一窗口期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在两三个月时间内建立起绝对优势,艾森豪威尔都感到军政府的前景会变得非常不明朗……

艾森豪威尔微微垂下眼睑,他肯定自认为是一名爱国者,现在却只能尊奉麦克阿瑟的意旨说道:“正如首相先生您所了解到的情况那样,加拿大军队占领的所有控制区,在美国内战结束以前,都可以先由加拿大政府通过军管方式行使行政权。”

加拿大的人口、经济、工业水平都远远不如美国,如果把加拿大英王政府也算作美国内战一方的话,那丘吉尔的形势其实就和麦克阿瑟十分相似,都是手握一支远比里德、休伊·朗精锐的常备军,短期内战场优势很大,长期来看实力的扩大速度肯定比不上联合工团政权与南方联盟国政权。

所以丘吉尔和麦克阿瑟的合作,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水到渠成、一拍即合,丘吉尔在艾森豪威尔这里获得心满意足的答案以后,又要求艾森豪威尔在纸质的大西洋密约上代表华盛顿军政府明确签名——这样,这份密约就会成为将来加拿大政府挟制麦克阿瑟的一大筹码。

首节 上一节 663/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