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不求生 第642节
齐格菲防线主要由三层构成,最外面的防线属于障碍防线,障碍防线就是埋设了大量地雷和架设了各种带刺的铁丝网的地区,这使得这样的一块区域堪称死亡地带,显然法军如果想要进攻齐格菲防线就必须先经过“障碍防线”,在障碍防线后的几百米远处,就是齐格菲防线的第二层“火力防线”,也就是各种密集的火力点,当法军设法穿越第一层障碍地带的时候,就很可能遭到第二层的火力打击。
齐格菲防线的第三层距离第二层火力防线则要远一些,差不多有上千米远,这里一般算不上是防线了,因为齐格菲防线的最后一层主要是用来屯兵的,所以其作用就相当于是一个军事基地,不过根据第一层和第二层防御布置来看,这种固若金汤的构成必然会给敌人造成心理上的震慑,告示那些想要突破防线的法军部队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为了打造这条规模规庞大的齐格菲防线,德皇政府需要从有限的政府救济资金中挪用大量款项,用于军事开支。根据总参谋部的建议,不仅国内为了振兴经济的高速公路项目必须完全停止,而且还要在这基础上再暂停大批大型的工业复兴项目,节省材料和人力资源来支持齐格菲防线的建设。
耗资如此之巨,也难怪就连威廉二世都在城市宫里怒不可遏道:“从色当会战以来,普鲁士军队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畏惧过法国人!”
只是,皇帝陛下说是这样说,真到了法国人主动给出战争借口的时候,一贯囔囔着“要用德意志的剑来教训一下高卢公鸡”的威廉二世却又骤然约束起了军队和政府部门。
属于德国汉美轮船公司的货轮汉堡号,运载着大量德制武器装备开过英吉利海峡的时候,英、法联合巡逻舰队便一再拦截,还向汉堡号发出信号,要求货轮立刻停止前进,接受英法巡逻人员的检查。
德国的汉堡美洲航运公司是全德最大的班轮公司,同时也是欧洲排名第一的邮轮公司,汉美公司在一战前为了同英国白星轮船公司的三艘奥林匹克级邮船竞争,就曾经建造过三艘5.6万吨级豪华邮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威廉大帝号。
威廉大帝号豪华邮轮是自1860年英国“大东方”号之后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在欧战期间威廉大帝号被改装为辅助巡洋舰,在大西洋上击沉了三艘协约国商船。它还曾经俘获两艘敌人的客船,本想将其击沉,但是船长发现对方的船上有妇女和儿童而作罢。
这段历史上,尤其让德国人感到愤怒,当年汉美公司的武装商船都没有击沉协约国的客船,今天第三国际的巡逻舰队怎么敢毫无顾忌的击沉汉美公司的货轮?
当然,汉堡号上并没有妇女儿童,可是汉美航运公司的几代老板,从十九世纪开始就一直是德意志帝国皇族霍亨索伦家族的密友,汉美公司的损失立刻上达天听,引起老皇帝威廉二世的高度关注。
只是在了解到德国军队的备战情况以后,威廉二世也只能脸色难看的劝说汉美公司:“在近一段时间内,还是先不要公开宣传汉堡号惨案为好。”
德国政府也一改往日里嚣张跋扈,好像甚嚣尘上的战争气焰,政府亲自下令,柏林的所有报社都不得报道任何一件与汉堡号惨案相关的新闻,最好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
同时德国各界,也不得再继续宣扬德法边境上的紧张气焰。
按照勃洛姆堡元帅的说法:“最起码在我们完成齐格菲防线的建设以前,德国军队是毫无胜算的!”
威廉二世皇帝亲自在柏林城市宫会见了勃洛姆堡元帅,很显然,老皇帝十分震惊于这些年来德国军队的战备之松弛,这支曾经战胜了英法俄意诸多强国,打赢了欧陆大战,取得了世界霸权的强大军队,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勃洛姆堡元帅的脸色十分难看,他为了避免皇帝与政府冒然挑衅第三国际,在德军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开战,还是比较诚恳的交代了一下德国本土军队的备战状况:
“……最艰苦的就是陆军步兵了,陆军大部分的部队都没能完成武器的更新。一般一个标准的步兵班有12人,包括一名中士班长和一名下士副班长,他们使用的步枪、轻机关枪和枪榴弹大部分都是上次大战时生产的旧式武器,子弹也是如此。
它们有些甚至都长出了铜锈,实际情况就算是这样的枪也无法做到人手一支,如果现在突然开战,我军将不得不用库存更老更差劲的武器充数,以这样的武器和法军交战,实在是有点勉强。
火炮的情况要好得多,但是冲锋枪的情况就太糟糕了。德国军队今天连新式步枪都没办法全部更新,更不要说是全面更新和装备新式的冲锋枪。要知道德国军队,如果算上我们驻扎在东欧的那些国外驻军,常备部队的兵力都远远超过百万人的数字,,就算是把军官们的手枪全部更新一下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装甲战斗车辆也是这个问题,步兵师需要得到突击炮、半履带装甲车的支持,另外师一级单位还要装备105毫米榴弹炮等等重型武器,德国军队除了营属的迫击炮、安装重型脚架的通用机枪火力支援比较充分以外,其他重装备也都严重缺编……”
勃洛姆堡元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比如说反坦克武器,德军的步兵连已经开始装备37毫米反坦克炮,可是装备率却非常低,按照原计划德军应该在1936年就完成了新式37毫米反坦克炮的列装,但由于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这些时刻进度已然全数化为泡影,德国军队整个重振军备的计划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威廉二世皇帝也非常震惊,他大概隐隐约约知道一些德军的情况,也清楚因为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政府财政十分困难,军队的装备更新肯定也出了些许问题,只是威廉二世怎么都想不到这些许问题竟然严重到了如此地步!
“你们——蛀虫!小偷!德国军队花费了帝国那么多的钱,怎么会沦为这种状况?国会每年通过的军费开支预算,远远超过了赤色英国和赤色法国,为什么德国军队的战备情况却比法国人差了那么多!勃洛姆堡,请你给朕解释清楚!”
陆军的代表勃洛姆堡元帅只能苦笑道:“陛下……大战的胜利对德意志军队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我国过去二十年的军费开支,大部分都用在了海军上面,从波罗的海到南大西洋,从印度洋到马六甲海峡,这支规模过分庞大的公海舰队实在花掉了太多的钱。”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战胜利者
勃洛姆堡元帅接着解释说道:“其次,帝国在白鲁塞尼亚、波兰、波罗的联合公国、芬兰、乌克兰……驻扎了几十万军队,东欧驻军的军费是由中央同盟的盟国与德国一起分担,但是这些驻军还是花费了帝国军队过多的资源。而且帝国军队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帮助东欧的盟友们从零开始建造一支可以维护他们政府统治的军队,这挤占了许多本该用于给本土德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资源。”
欧战胜利以后,德国在欧洲大陆以及海外的殖民地上,都极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面把西欧的比利时纳入自己的保护国内、直接兼并了卢森堡,一面还把从沙俄旧帝国身上分离出来的东欧诸国,全部变成了自己的傀儡国,在海外则大举扩张殖民地,短短几年时间,提尔皮茨海军元帅的世界政策就大获成功,几乎把法国和英国在非洲以及印度洋的旧殖民地,全部收入自己的囊中。
德国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完成了英法两大殖民帝国几百年海外扩张才取得的成果,这毫无疑问是一项震古烁今的巨大成就,也使得威廉二世在德国人自己的大众舆论中被吹捧为了一位超越古斯塔夫二世、腓特烈二世的伟大征服者。
在某些更加亲近霍亨索伦家族的“地缘政治学学者”、“德意志民族战略学家”们口中,威廉二世更俨然取得了超越历史上凯撒大帝和拿破仑皇帝的征服成绩,似乎只有欧洲人在军事史上的最高图腾亚历山大大帝能够与威廉二世一比高下。
如此惊人的扩张成果,在为德国带来庞大的原材料供应地以及倾销市场的同时,自然也给德意志帝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消化不良。
光是在非洲的那几百万平方公里殖民地,就需要德国派出数量庞大的殖民地驻军和海军舰队,东欧的卫星国也是如此,特别是在白俄共和国的萨文科夫政府屡屡获得经济发展的重大成绩时,德国更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强化自己在东欧各国的军事存在,在这样才能避免白俄产生不该有的战略误判。
而这一切,都需要花钱,还不是小钱,而是大笔大笔的巨款。
勃洛姆堡元帅认为现在德国军队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他向皇帝进言道:“陛下,我们充其量能调二十个师到德法边境上虚张声势,但这只是一支严重缺乏技术装备的半吊子军队,它是没法同法军作战的,一旦开战,德国军队很短时间内就会丧失作战能力,后果不堪设想。”
威廉二世的脸色更加难看:“你想告诉朕什么呢?一个赢得了欧洲霸权的德国,今天难道还要向法国人屈服吗?那我们1914年不是白打了。”
“陛下,事情确实没有那么糟糕,但同样不容乐观。”勃洛姆堡元帅再次解释说,“只要德国军队能够尽快完成齐格菲防线,我们就能在欧洲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这条坚不可摧的防线将会流干法国人的血,就像上一次的大战那样,总参谋部已经吸取了凡尔登会战的经验教训,德军的防线不仅会比上次大战更加坚固,而且还会更有体系,我们还将建设起一道欧洲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防空火力网。”
由于德国军队把绝大部分的资源,都投资在了海军以及海外驻军、殖民地军队方面,所以德国空军的作战部队也没能得到足够的资源,发展并不好。
除了海军航空兵受到中国刺激,得到相对较好的发展以外,德国空军的远程作战部队规模有限,战术空军和战略空军全都缺些火候。德国明明坐拥着全欧洲最发达的航空工业基础,可正是由于军队的不重视,使得空军不少作战飞机的技术指标,甚至还不如一些航空公司使用的民用飞机高。
即便是德国空军发展最好的海军航空兵,也只是驻扎在亚洲的舰队装备有可以对抗中国红空军的先进作战飞机,在欧洲本土,公海舰队的海军航空兵所使用的作战飞机,一样是长期缺乏更新换代,许多技术指标都已经明显落后于英法两国。
此外,德国在经济大危机爆发之前,长达近二十年的战后经济繁荣,也促使德国国会几次通过了缩短男子服兵役期的法案,这也造成了德国军队的人力资源愈发紧张,在某种程度上就增强了总参谋部转向防御战略的趋势。
今天的德国是一个已经取得了欧洲霸权的国家,它要做的事情就是抵挡住来自四面八方的霸权挑战者,而不是自己主动四面出击去寻找敌人。
这种大战胜利者的心态,使德国政府、德国国会、德国军队和德国公众,都更愿意采纳一种防御性的战略,而非主动出击的进攻战略。
1925年的英国革命造成第三国际在欧洲势力的急剧扩张,德国本在那时就开始重整军备的计划,但由于德国政府和德国军队都不愿意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战略收缩政策,所以大量军队依旧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被派往海外,德军深度干涉了印度的内战,多次与中国争夺东南亚的势力范围,这都消耗了原本应该用于重整军备的资源。
等到第二次新加坡会议以后,总参谋部才逐渐意识到德国必须尽快从东南亚和印度抽身出来,但这时候时间又有些晚了,接踵而至的黑色星期一又让重整军备计划在财政上变得无法接受。
鉴于以上的这一切原因,勃洛姆堡元帅才坚持道:“只有在德国修完齐格菲防线以后,德国军队才能具有开战条件,在修建防线的同时,还有齐格菲防线建设完成以后,政府都应该加大军费比例的倾斜,保证德国军队可以加速完成我们重整军备的计划!”
威廉二世顿时头大无比,德意志帝国今天的国势即便遭到黑色星期一的迎头痛击,依旧称得上强大,工业实力不说强大到英国、法国加起来也难望其项背的水准,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欧洲第一。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