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593节

到欧战爆发之初,美国进步主义运动已经在全美多个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然而欧战的爆发打断了这个社会改良的进程。此后上台的威尔逊总统虽然自称为进步主义者,可是实际上却实行了一整套有利于垄断资产阶级的政策,并且通过将进步运动的参与者打为外国间谍、境外势力的办法,利用了美国民众对战争的恐惧,终于把进步主义运动给扼杀掉了。

第六十章 华工运动

“书记长曾给你们美国社会党的总书记诺曼·托马斯写过一封信,信件中的建议就是主张应由美国社会党为首,在美国国内牵头组织一个进步主义的大同盟。”

庄文统继续和里德讲起中国社会党人革命的历史,说:“在我们中国党的革命历史上,我们也曾出于历史形势的考虑,和资产阶级中的民主派、改革派、自由派合作,组织过一个共同反对袁世凯军阀政府的人民革命联盟。

进步主义运动曾经在美国产生过那么巨大的影响力,这是一个很好的名义,你们应当设法争取成为美国进步主义的代表,这样,就能把各类支持进步主义的温和派都纳入到政治同盟当中。”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大国,上世纪末工业总产值就超过英国,跃居世界之冠。到1934年,美国虽然经历了一整个停滞的十年,可是城市人口还是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垄断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强大的同时,美国的工人、农民以及立场上属于温和改良派的社会中产阶层,数量也十分庞大,力量也同样十分坚强。

在近四十年时间中,美国的总人口增长了两倍多,其中工人阶级增长3倍,农民增长1倍,旧中产阶级只增加了2倍, 而新中产阶级增加了近8倍,成为中产阶级中的多数。

在停滞时代,这些新中产阶层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相对下降,他们对专横跋扈的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感到不满和痛恨,是完全可以争取和联合的一股力量。

庄文统分析道:“你们美国的社会结构和历史传统比较外国而言,是十分特殊的。所以我国的革命经验或许并不足道,还要靠你们自己根据具体形势做具体的分析,书记长也只是提出这样一个大概的思路罢了。”

里德和庄文统相谈甚欢,他对林淮唐鞭辟入里的分析其实十分赞成:“美国社会党现在已有一个全盘的竞选计划,像书记长所说的进步主义大同盟一说,我们党内也有过初步的构想,和书记长的建议十分相似,只是还很模糊,不像书记长讲得这样明确、这样透彻。”

美国社会党除了在美国上层的参议院、众议院中已经取得不少席位,更为重要的是在进入三十年代以后,陆续竞选到了像芝加哥市长、密歇根州长这样重要的地方行政官职。

这使社会党的改革政策得以大刀阔斧展开,让民众直接感受到社会主义铁拳下改革的实际效果,极大改善了美国社会党的形象。

很多中产阶层,乃至于是资产阶级中的自由派、温和派,也逐渐感到美国社会党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街头流浪汉和山区矿工组成的团体,而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政党,有能力改变美国社会积弊已久的众多问题。

里德相信,依靠进步主义大同盟的群众基础,美国社会党完全有机会赢得即将到来的1936年美国总统大选。

但最后,庄文统还是提醒里德道:“我还是要再向您强调一次,军队是革命的中心问题,世界在变化,美国也在变化,或许历史上美国军队确实有不干预政治的优良传统,然而当社会发生严重分裂之时,特别是当美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不甘心大权旁落之时,我们作为您和美国社会党人的同志、朋友、兄弟,十分担心美国发生军事政变的可能性。”

庄文统又说:“如有机会,我建议您应想方设法掌握一些军事武装方面的力量,并设法使美国社会党在军队内,尤其是在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庄文统访美一行,除了要设法帮帮美国社会党,促进中美之间的贸易,设法从美国大量购入石油以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利用这次访美的政治效应,争取彻底废除美国国内的排华法案。

其实,这一时空美国的排华法案,本来就不如林淮唐原来那条历史线上的强硬。

在上世纪美国推行排华法案的前夕,长期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就已经达到了十几万人的数字。但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排华法案的限制,这个数字便不仅没有增加,而且逐渐开始下滑。

直到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很多华人通过伪造是美国华人的儿子身份,借此进入美国。由于《排华法案》禁止新的华人移民进入美国,对于旧有的移民并没有刻意驱逐,所以在没有亲子鉴定的时代,只需要买通满清地方官,出一张假的出生证明即可。

直到解放战争以前,大概又有数万华人通过这种渠道进入美国,但不足二十万人的北美华人人口,还是没法对美国政治产生多大影响。

但在中国社会党出现以后,形势开始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是由林淮唐主导的中国国内民族主义运动,产生过好几次声势浩大的排斥洋货运动,由于美国商品在华市场份额较大,首当其冲受到最大冲击,损失惨重之下,美国国内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外交,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党开始有意识为北美华人争取到产联这一重要盟友,有效改变了北美华人劳工过去十分尴尬的处境。

长期以来,华人劳工在国外工作时永远是保持逆来顺受的模样,这当然是因为他们身处异乡无依无靠的缘故,同时也是因为清末时华人劳工在国外工作的收入确实远高于国内,即便受到各种克扣、欺凌,相对而言还是比国内的生活更好。

这就出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华人劳工几乎从不参与任何罢工活动。

毕竟,许多对于白人劳工来说已经算是极端恶劣的工资收入和工作环境,对于从晚清地狱中走出来的华人劳工而言,就完全算不上多差。

排华法案颁布前夕,发生的一桩十分著名的石泉镇惨案,就是因此而爆发的。

1875年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煤矿部门为了抵制白人矿工罢工,决定开始大规模招聘华人劳工,因为这家美国公司本身很明白华工没有群起组织工会和罢工的传统,因此华工等于是安插在矿工组织内的一种阻止工会形成的力量。

当时曾有白人劳工找到华工们,想让华工和白人劳工站在一起,要求公司给大家提高工薪,包括白人和华人的工薪。但华工担心人生地不熟,一旦参与罢工,就可能遭到公司报复,还可能被白人栽赃而驱逐出美国,所以就拒绝了参与罢工,结果因此惹恼白人。

最终,数十名白人劳工持枪开始了一场针对华人劳工的大规模屠杀。

白人暴徒们的行凶手法多样,有的直接开枪射击;有的拿枪逼停华工搜身并在搜光金银细软后再放行;有的殴打华工;有的没有袭击或抢劫华工,但站着大声叫好和鼓掌来壮声势。还有一队白人妇女站在中国城的边上,大声叫好,其中两个女人持枪朝华人射击。有一位平常日子里教中国人英文的白人妇女,此时竟然也拦住中国人搜身,抢夺手绢和其他物品。在后来美国记者的调查中,有一位石泉镇的人认为这样的事情发生真是不幸,但是此人毫不掩饰他看到中国人四散奔逃时候的那种兴奋之情。

在当时美国尚未成立产联,只有地方性的工会,这些工会都被形形色色的人群掌握,显然石泉镇的工会就被种族主义者把持,助推了当时美国的排华浪潮。

第六十一章 西雅图事件

石泉镇的普通民众有种族主义者,也有并非种族主义者的普通人,但所有人都在骚乱之中失去理智,骚乱发生之时,该镇上很多美国白人,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纷纷参与到了对华人的抢劫中,造成了一场歇斯底里式的全民洗劫。

工会是坚决排华的,而雇佣华工的公司一方,又正是要通过雇用华工来抵制工会要搞的罢工。在他们的利益对峙之中,中国劳工注定沦为板上鱼肉。另一方面,鉴于石泉案的残暴程度及其引发的重大后果,该铁路公司开始更为坚决地抵制工会的排华要求。

相反的,在石泉镇惨案以后,美国许多煤矿工会开始领导大规模的白人劳工罢工,他们致信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声明在该公司将一切华工解雇之前绝不恢复工作,而且声明其反对华工的行为不应受到惩处。

结果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毫无疑问华工被迫被推到了美国劳资对峙的最前线,并因此成为美国大公司与白人劳工之间矛盾的惨烈牺牲品。

这一历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公众对华工的第一观感,他们不仅觉得华工是来抢饭碗的人,素质低劣,惯于犯罪,而且宣称美国若引入华人劳工,就会影响到整个劳动运动的进行,因而把华人树立为了资产阶级帮凶的形象,在美国国内形成了从社会最顶层到社会最底层针对华人的系统性歧视。

这样的歧视,到中国社会党通过解放战争掌握中国政权的时候,几乎已乎经达到顶点,只是在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排斥美货的运动影响下,美国人迫害华人的行为才稍稍有所收敛。

转折点,也是在这个时候。

产联开始接纳华人劳工,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全国性质的统一工会组织,就是以熟练工人为主的劳工联合会,也就是所谓的劳联,这是一个奉行机会主义战略的黄色工会,强调劳资协调的原则,并且工会完全被白人把持。

可以说十九世纪末美国劳工运动之所以把华工塑造为工贼形象,就是劳联在其中发挥了非常恶劣的作用。

产联则和劳联性质相反,产联主要以非熟练工人为主,而且从产联的全称“世界产业工人联盟”也能看出,产联很少受种族主义的影响,拥有更强烈的国际主义倾向。

产联从诞生之初,就不排斥华工,这点并非是由于林淮唐和中国社会党的影响。

但在产联后来发展壮大的历史中,特别是产联在二十年代前后的发展,也确实是得到了中国社会党的不少帮助。

那一时期庄文统担任中国社会党的北美总代表,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产联合作,到处游说美国华人,前前后后说服了四十多个美国华人的同乡会加入产联,并且第一次把北美华人团结了起来,使他们登上美国社会的主流政治舞台,一次又一次向排华法案发起猛烈的进攻。

首节 上一节 593/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