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38节

“用无数无名的华盛顿,造成一个有名的华盛顿。无量头颅无量血,多年的代价,到这次定换来新的中国。”

林淮唐还很遗憾,多少革命党人牺牲在了胜利的前夜?

荡气回肠的黄花岗,就是他们最鲜明的一个写照。

林淮唐记得之前姚雨平刚到嘉应州时,还给他带来了洪全福的死讯——洪全福是太平天国时的瑛王,是洪秀全的侄子,也是香港洪门的一位龙头。

太平天国事败以后,洪全福逃亡香港,加入洪门,潜心策划反清,光绪二十七年他在广州起义,建立大明顺天国,洪全福被推为大明顺天国南粤兴汉大将军,可惜最终由于受到港英当局和洋行的出卖而失败。

一想到大明顺天国这个名字,林淮唐就有些想笑,又是大明、又是大顺,还是天国,真可谓要素齐全。

若洪全福再坚持一年,他就能看到太平天国未竟事业的成功。

可惜,可叹,可憾。

“以无数无名的华盛顿,造成一有名之华盛顿!”

林淮唐迎着晨间的清风,面向所有国民军战士,发出向南进军的号令:“……各营都要严守机密,用果敢潜行的动作向南前进……一营换上清兵鞑装号衣作为前导,务必避免和清军的直接遭遇或冲突……用强行军的速度在隐蔽情况下,进抵潮州……向南,直到大海!”

“向南,直到大海!”

国民军队列中因着连续两次的胜利,激动和欢乐的情绪是难以用笔墨来形容的。众人常常紧紧拥抱在一起,好像被喜悦激荡得喘不上来气一样,好久说不出话来,千千万万的言语拥塞在喉头,反而不知道说哪一句好了。

许多同志的眼里都含着泪花,所有人都为着这一句向海洋进军的命令而沸腾。

姚雨平也对林淮唐的军事领导能力,作了重新评价:“军官速成班的课程没有白费,君汉,还有陈更新、方声洞……还有许许多多国民军的军官,即便放在广东陆军小学的毕业生里,你们也都堪称为出类拔萃的合格军人。”

林淮唐放声大笑:“我们先是党人,然后才是军人。”

红黑的旗帜指向南方,惠军、潮军接连全军覆没以后,至少在粤东一带,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抗衡国民军前进的脚步。

五岭以南的大地和海洋,诚如斯言,被林淮唐完全点燃了。

革命的火焰急促焚烧,并且扩张起来,星火正在燎原,甚至未及到先锋队的扫帚去清扫到,丰顺、饶平两县的官吏士兵就都已经仓惶弃印逃亡。

在嘉应州后方的各县,由于先锋队数月来的深耕,革命的火候还要加倍成熟,一经发动,直如瓜熟蒂落般成功。

以庄文统亲自带队拿下的大埔县而言,县中顽固派本来颇具势力,他们经史持家,八股出身,又负有盛名和拥有相当多的门生弟子,死守阵地,盘踞教席,骂保皇党维新派为“离经叛道“,骂革命党同盟会为“乱臣贼子”,骂三点会为“土匪”、“强盗”。如大埔官学的经学教习丘辅臣就是当时顽固派的典型人物。

维新派多数是科举策论出身,拥护康、梁维新、兴学,谈论时事、政治,欣赏《饮冰室》和《新民丛报》文字;不敢革命,看不起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其代表人物有乐群中学监督张云龙等人。

但由于先锋队和潮梅总农会、潮梅总商会的活动:首先是各县的维新派在清廷“皇族内阁”、“铁路国有化”连续几次诓骗世人的乱政后,已经发生明显转向;其次,则是在潮梅一带具有深厚影响力的华侨群体,受到先锋队的活动争取,也多数转到了革命的阵营来。

潮梅华侨方面,虽然也有顽固派,他们以“大清帝国钦差南洋商务大臣” 张弼士为首,反对新学,反对革命,专门破坏教育和公益事业,连本来保皇的维新派也要打击。

但是华侨群体,大多数眼界较开阔,耳濡目染革命党人的宣传,又经常受洋人的欺辱,有爱国思想,希望祖国强盛,争取进步,人数相当多。

他们以前是把兴中会、同盟会的书报,如兴中会会刊、《黄帝魂》、《革命军》和康、梁、孙、黄的相片不断带回嘉应内地;后来则是重点将林淮唐在《民报》上的文稿、在上海出版的几本书,带回来做宣传工作。

嘉应州的华侨、学生、水客、店员,都受林淮唐很深的影响,“林老师”的名号,也是由他们最先喊起来的。

因而当先锋队正式举起义旗,展开暴动以后,这些已经参加先锋队或者虽然没有参加但却对革命抱同情态度的人,也都迅速活跃起来。

几乎是一夜之间,嘉应州所属各县城头全都改换上了全新的旗帜,国民军的军号响彻粤东大地,林淮唐也得以拥有了坚实的后方和退路,使前线的战士们士气可以更为安定。

第六十四章 枪在手,跟我走

求推荐,求书友帮忙宣传一下本书o(╥﹏╥)o

十月二十日,汕头。

汕头是一座小城,政治地位当然不能和潮州府的府城相提并论。但汕头毗邻大海,民智先开,又很早就形成下南洋闯荡的传统,本地侨商很多,风气争中国之先,工厂也较内地多得多。

自然,革命党人在汕头的影响,也较其他城市大得多。

潮梅总商会的总部机关就在汕头开明电灯公司的办公室里,汕头有名的富商高绳芝和何子渊两人,明面上是潮梅总商会的负责人,暗地里则是先锋队成员。

“消息无误吗?”

高绳芝穿着西服,何子渊穿长袍褂子,两人气质一西一中,各不相同,但脸上都带着隐藏不住的喜气。

《中华新报》的社长叶楚伧拍案道:“消息确凿无误,十九日武昌民军攻克汉口刘家庙,清军退溉口。百姓闻捷,燃鞭庆祝,欢声动天。赴川新军于18日夜在宜昌起义,是晨,宜昌光复!”

开明电灯公司里还聚集了一大批人,都是在广东很有影响力的董事、编辑或记者。还有姚雨平派驻的老同盟会会员张醁村,也在这里。

张醁村说:“满廷加强了广州中心地区的防卫,粤督张鸣岐调广西陆路提督龙济光率济军来粤,与广东新军合并成新镇,把新军全部吞并,又委江孔殷为广州区的清乡督办,目前广州一带形势太过紧张,难以下手。”

叶楚伧又说:“高先生,渊公,还有杏芬兄,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全国各地都在起义,广东人怎么能干等着?我听说竞存马上就到惠州,我们应当立即发动,配合竞存。”

张醁村默然不语,高绳芝和何子渊也只是静静地看着叶楚伧微笑。

叶楚伧大惑不解:“你们这是什么意思?配合竞存起义,这是同盟会总部的要求呀!”

何子渊笑着说:“克公给我们的命令,是竭尽全力配合君汉行动?”

“君汉?谁?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张醁村回答道:“林淮唐,听说过吗?林君汉就是黄花岗英雄林淮唐,也是民报的主笔人文抄公,粤东革命早有完善部署,我们现在就在等林总队长的消息。”

叶楚伧强烈反对:“这是什么道理?胡汉民、陈炯明、朱执信,都立即要回国了,你们应该听从同盟会总部的命令,配合竞存他们行动啊。”

张醁村板着脸说:“胡汉民、陈炯明他们都还在香港,现在当然应该遵照黄兴先生和姚雨平先生的命令,优先配合林淮唐行动。”

叶楚伧拍案大怒:“我没听过林淮唐!渊公,若你们贪生怕死不愿意配合行动,就把经费和械弹都交给我,我来办!”

何子渊抚须笑而不语,高绳芝摇头说:“叶先生,不要着急。”

话音刚落,办公室门外就传来了敲门声,何子渊、高绳芝、张醁村三人相视而顾,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满满的希望。

“消息来了吗?”

门被打开,出人意料,站在门外的居然是一名年纪轻轻的少女。她神情倔强,咬着嘴唇,脸上因长久日晒显得非常黑,掩盖住了姣好的五官。

去过嘉应州的张醁村,当然认识她:“曹姑娘!好消息?坏消息?”

武昌光复以后,清廷对广东各州县地方的管制都加强许多,让曹凝这种小女孩来传递消息反而更为安全便捷。

“是……好消息……”曹凝瞟了叶楚伧一眼,见张醁村没有说什么,才接着道,“官兵全军覆没,高先生,老师希望您立刻发动。”

“全军覆没?!”张醁村大喜,“君汉果然是革命的超人!成了,成了,革命成了!”

何子渊和高绳芝两人都是讲究体面的老绅士,这时也难以控制激动心情,年迈的何子渊更是兴奋到失手将手中茶杯都打碎。

叶楚伧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什么全军覆没?”

曹凝啧啧道:“惠军、潮军……管它什么的,反正是所有官兵都被林老师打败掉。”

高绳芝拉住叶楚伧的手,说:“叶先生,现在您认识林淮唐了吗?”

形势发展之快,叶楚伧只剩下目瞪口呆的功夫,更让他震惊的是,胖嘟嘟而且总是一脸笑盈盈的高绳芝,突然间一脚就把办公桌踢翻,下面一个凹槽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几十条洋枪。

“张支队长、陈指导员,拜托里面召集人手。”高绳芝和何子渊两人同声道,“潮汕支队起兵!”

张醁村是姚雨平的老朋友,又是个老同盟会,资历非常老,和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人都见过面,所以被提前任命为潮汕支队的支队长。

潮汕支队的指导员,则是林淮唐派来的先锋队干部陈励吾。

陈励吾早年毕业于广东武备学堂,后又毕业于黄埔陆军速成学校,还在同盟会已经病故的领袖新军标统赵声麾下任过队官,军事经验非常丰富。

黄花岗起义时,陈励吾率部参加进攻总督署的战斗,担任后卫。当部队进至双门底时,因前锋自督署败退而后撤,被困民房中,得林淮唐救助才突围冲出广州。

这段时间以来,潮梅总商会通过各种渠道,早已秘密将数十名先锋队队员和部分枪支送入汕头,准备起义之用。

高绳芝和何子渊都是革命党在汕头的负责人,不过因为何子渊年龄大些,所以主要工作还是高绳芝在做。

张醁村、陈励吾则是先锋队在汕头的军事负责人,他们重点运动汕头城内的巡防营和巡警局,早就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高绳芝把洋枪亮出来以后,张醁村、陈励吾两人立刻带人分枪,开明电灯公司里的员工,不少人就是潮梅总商会偷偷送入汕头的先锋队成员,都有十足的作战经验,拿上枪后立刻就能成为合格的军人。

“围缴汕头巡防营和巡警局的全部枪械,占领电局、银行、盐运分司衙门、道台衙门和交通运输机关。”指导员陈励吾命令道,“重点任务是控制潮汕铁路,为进攻潮州府城做准备!”

叶楚伧没想到汕头革命党人的军事准备这样充足,更没想到原来自己长期打交道的潮梅总商会,上上下下全都是党人。

他被高绳芝瞒着,顿时有种受骗之感:“高会长,为什么不告诉我?!”

高绳芝淡淡说:“为革命机密起见而已,汕头革命的准备即便孙先生我们都没有告诉。叶先生,快去报社做准备吧,我们拿下电报局后,还等着您那支如椽大笔一显神威。”

清廷在汕头并无驻兵,仅崎碌石炮台有守台防勇数十名,但皆老弱残废,闻风先行逃跑,只有警察总局辖下之各区警察数百名,配备一部分枪械颇有实力。

但巡警局总办冯铁君早经离职,职务由局内职员代理,情形涣散。潮梅总商会在巡警局内部又早就做好了充分活动准备,警局不少职员都同情革命,张醁村、陈励吾带数十人攻入巡警局时,几乎没受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警察局。

警局内有五六百支枪,这是意外之喜,陈励吾马上劝说高绳芝:“高会长,请将枪支发给贵公司的工友们,如此可立得精兵数百人,控制汕头易如反掌!”

高绳芝有所犹豫:“很多工人都是飞仔无赖,怎么能让他们随便拿枪?”

何子渊见状,马上拍板:“这是好主意!我们马上发枪!秉贞兄,莫犹豫,快发枪。”

“临淑兄,你是不知道那些工人脾性……”

还在高绳芝犹豫的时候,张醁村和陈励吾已经飞快把械弹都发了下去。

“枪在手,跟我走!枪在手,跟我走!”

第六十五章 林淮唐驾到

“林总队长!”

“林老师好!”

首节 上一节 38/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