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34节

那是对新中国充满信心的笑容。

“愿以我热血,浇灌中国自由之花!”

河对岸潮军的大炮简直像没停过一样,他们好像完全不考虑炮膛的冷却问题,沉闷的轰鸣声一直没有中断。

国民军虽然挖掘好了战壕工事,但被开花弹准确击中时,难免还是会造成一些伤亡。

特别是那些匍匐爬出战壕反击的敢死队,大家在炮火覆盖下毅然决然地将蓑衣脱掉,跟着方声洞同时跃了出去,瞬间汇聚成了一条逆袭的长龙。

清军渡河中遭到连绵的火力杀伤,秩序更加混乱,但洪兆麟还是竭尽全力地维持永字营纪律,直到他看到国民军选锋队冲过来的时候,才慌了手脚。

选锋队人数不多,全都扛着上好刺刀的钢枪,不求造成多大的杀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挫败清军进攻的势头。

数月来的抗洪救灾、军事操练,还有密集的体育竞赛活动,都让国民军战士在具备强健体魄的同时,拥有了令人称奇的敏捷速度。

虽然先锋队物资紧张,但由于农会主持好了抗灾抗租的工作,林淮唐的手里一直不太缺少粮食,所有战士都拥有健康的营养摄入,当战斗被拉近到白刃厮杀的距离时,国民军的优势就被无限放大了!

“杀!”

方声洞最先动手,咬着牙的战士们跟着向前,一把把闪亮的刺刀贯入清军的肉体里,单薄的号衣应声穿破,血浆像喷泉般射的到处都是。

浅滩上清军和国民军陷入混战之中,洪兆麟两手抓着左轮枪向天鸣放示警,他拼尽全力维持军心,几个戈什哈也不要命似地往前冲。

巡防营毕竟占据很大的兵力优势,刚开始让国民军敢死队的刺刀冲锋吓了一大跳,后边也就慢慢恢复了镇静。

后排的大批士兵不断向前涌进,方声洞有再大本事也冲不溃五倍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但敢死队的战果已经相当显赫,粗略扫几眼就能看出清军至少倒下去三十多具尸体。

交战距离愈短,对国民军愈有利,因为为着一点皇粮赏钱打仗的巡防营,根本没有同民党白刃交锋的勇气。

方声洞对目前战果相当满意,开始转而组织部队后撤——虽然说撤退永远是最困难的一项战术动作,但前提是敌人并非清军这样缺乏攻击性的部队。

战壕后方的国民军战士接连不断开枪接应,陈更新也准备好了如若清军敢于全速向前追击,他就带着卫兵跃出去接应的准备。

但结果是洪兆麟满足于永字营没有崩溃,根本没有趁敢死队后撤机会杀过去的想法。

反而是执掌大部队的赵国贤更有全局观一些,他带着一群马弁站在炮兵阵地附近观战,见到国民军敢死队后撤时,就挥挥手道:“左路巡防营也该上了,让民党知道咱们的厉害。”

他还转头问了一句手下的戈什哈:“秦军门还是没有消息吗?”

“没有!”

“哼,这个龟孙儿。罢了,等咱们拿下民党以后,宫保大人自会给秦炳直摘掉提督帽子。”

在永字营身后,潮军的三个营也陆续动了起来。数百名潮军士兵踏着永字营涉过的水滩向前,那些被洪兆麟部下鲜血染红的道路,一下又挤满了更多清兵。

赵国贤相信民党的手腕已经用尽,看来他们并没有值得一提的重火力,那么就根本不可能挡住清军优势兵力的猛扑。

局势的天平已经完全倾斜,随着潮军进入战场,剩下的问题只不过是革命党还能死撑多久罢了。

数百人、上千人,三个大营的士兵相继过河,这回国民军的火力根本做不到封锁浅滩了,方声洞那么一丁点人手的选锋队也不敢发起刺刀冲锋——敌人那样多,冲过去简直是送死。

眼看形势开始恶化,陈更新却完全不为所动。

他拉着指导员,还是一条壕沟一条壕沟地来回走动,保证让所有同志都能看到他们的指挥官,同时确保每一条壕沟的火力反击准备都能做到充分。

“接下来就是硬仗。”陈更新说,“没什么战术可讲,诸君同志,现在到我们为革命流血牺牲的时候了。”

他语气远没有方声洞那样激昂,但却有些林淮唐那种令人觉得无法质疑的味道。

难怪这段时间方声洞总觉得不自在,他现在才反应过来,因为陈更新说话越来越喜欢学着林淮唐的那股子气质。

国民军战士的步枪都架到了壕沟和木栅工事上面,人数和火力虽然都比敌人少很多,但大家气势一点不输,就在潮军过河的瞬间,枪炮顿时齐发,密集的橘红色火网迅速和敌人缠绕在一起。

最激烈的战斗时刻,来临了。

赵国贤的潮军和洪兆麟麾下的永字营都在猛攻,很快所有浅滩都被清兵突破,约莫一千多名巡防营率先过水,他们只要打垮了眼前的国民军,再走半天路就能赶到三河坝,到时候局势的主动权就将又回到大清朝手里。

赵国贤信心满满,陈更新也信心满满,决定谁的信心能通往胜利现实的,却是士兵的鲜血。

中国人该杀中国人吗?

这是一个对所有人来说没时间去讨论的问题。

梅江上游,在三河坝靠近饶平县的另一侧,身披黑大衣的林淮唐带着另外一队国民军战士,同样忙碌纷纷,没有暇余去思考形而上的问题。

“惠军、潮军都被吸引到三河坝正面了吗?”

国民军的总顾问姚雨平回答说:“目前的消息是这样……但清军只出动了四个大营,惠州、潮州都还有好几千人留守。”

“饭要一口一口吃。”林淮唐笑道,“士云先生知道连锁反应吗?很多时候,推倒敌人,并不需要将敌人一一消灭。”

梅江的上游河水更为湍急,南风强劲,国民军士兵皆戴斗笠、着蓑衣,所有人都背负钢枪肃立河岸。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林淮唐甚至放弃了收集民船的计划,所有人依靠一条刚刚架起来的简单浮桥过河。

林时爽等人被留在三河坝的司令部主持军务,掩人耳目的工作完成以后,林淮唐便亲自率领原本作为总预备队的第四营两支队向上游迂回。

风声为潜行创造了良好的幕布,林淮唐还可惜天亮以后雨就停了,不然国民军的迂回穿插效果还会更出其不意。

姚雨平说:“雨停也方便我们渡河。”

“方便我们渡河,更方便清军渡河。诸君同志,加紧动作,陈方两营还不知道能够坚持多久。”

林淮唐不知道陈更新和方声洞能够坚持多久,但他相信以着革命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他们一定能够坚持到迂回部队发起攻击的时间。

迂回穿插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战术概念,但对成军不久、尚称草陋的国民军而言,它同样也是一个过于复杂的战术行动。

所以必须由林淮唐亲自指挥,确保万无一失。

三千条人命扛在林淮唐的肩膀上。

万无一失。

必须如此。

第五十八章 迂回支队

推荐票成绩不是很理想,还望大家多支持宇文一下,谢谢诸君!

苍空中密布的灰白色乌云正在渐渐散开,淡白色的阳光一条条射在河面上,将注满血浆和脏液的梅江映照明亮。

方声洞额头上、脸颊上、手臂上,全是伤口,他带着国民军第二营顶在防线最前方,打得特别顽强,心却一点一点沉了下去。

“天气变好了……”

天气变好。

这对国民军来说并不是一条好消息,反而意味着清军的炮击将会越来越准确,原本隐藏在壕沟工事阴影下的国民军战士,也将更容易被鞑子射中。

几处浅滩已然全数失守,战斗到了最为白热化的阶段,永字营里的湖南籍士兵斗志相当强烈,洪兆麟又有身先士卒的勇气,在强大的火力压制下竟然连续夺下了两道木栅。

国民军且战且退,竭尽所能利用预设工事杀伤敌人,但好像无止境涌来的优势敌兵,正像一道浪潮那样淹没革命党人的阵地。

第二营里有不少潮汕人,他们一边跃入身后的壕沟里,一边吐出嘴里的沙子,唾骂道:“扶你阿爸啊外省仔,这么凶的?”

陈更新掌握着防线上的预备队,但不论方声洞怎么求援催促,陈更新也只是保持着一脸淡漠的神情,始终没有将后备兵力投放防线前沿。

“汉郎!形势不对!现在的形势很不妙,再不增兵抵御,就要让鞑子捅个透心凉啦!”

陈更新微微叹口气:“我们负有吸引住清军主力的任务,任何兵力的使用都要在恰当时候,请你在坚持一阵子,请第二营再坚持一阵子。”

方声洞恨恨地盯了陈更新一眼,终于甩衣离开,重新投入前沿防御中。他下定决心,就算将第二营的种子都打光,也不能在陈更新面前再说什么服软的话。

方声洞自信自己才是国民军中的头号战将。

自从广州突围以后,方声洞被林淮唐救下,他对总队长这个精力无穷的青年首领就充满了无穷的神往和崇拜。

按理来说,方声洞作为同盟会元老之一,年龄比林淮唐大、资历更老得多,还和孙先生、克公这些人共事过,哪里有那么容易就崇拜起一个后起之秀?

但事情往往就这样奇妙,或者说在林淮唐的苦干魅力面前,反而是方声洞这种性格激烈的人最抵抗不住。

之前方声洞没能被选为主力第一营的管带,输给陈更新,已经让他耿耿于怀,感觉不受总队长的重视。

这次梅江防御战斗,他是打定主意,一定要表现比陈更新更好,一定要让主力第二营的名字留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

方声洞要名垂青史!

好让林淮唐记住他,记住他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纨绔富家子。

“起义凭杯酒,驱胡等割鸡。驱杀胡虏,我们怕什么!跟我守住,敢死队,跟我上!”

国民军兵力有限,当清军大部兵力已经渡河以后,防线很快就出现了左支右绌、捉襟见肘的情况。

方声洞在军官速成班上并非学无所得,他知道如若放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恐怕坚持不到晚上防线就会被兵力有绝对优势的清兵挤垮。

“必须再反击一次!”

方声洞想起林淮唐常讲的一句话,“我们困难的时候,敌人一定更困难。”

现在清军数百数千人的兵力,都挤在梅江北岸、壕沟之前小小的一块河滩上,地面松软泥泞,鞑子兵人又多又挤,不光是前进困难,更要命的是躲避子弹就更困难了。

这不是敢死队大发神威的好时机吗?

几十个身挂武装带的青年人已经站了出来,方声洞简单扫一眼,发现所有人都是先锋队队员,虽然形势不利,但每一位同志的脸上都还挂满对胜利的憧憬。

“好,好,好极了,革命党人就该这样。”

方声洞身上泛起一阵鸡皮疙瘩,这些敢死队队员他大多都熟悉,差不多所有人如果放下枪回家,靠着家世或在扫盲班学来的本事,都能过上很不错的生活。

但他们都选择了留下来,更选择了站出来。

这是为什么?

首节 上一节 34/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