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335节

除了华东野和华南野以外的部队,林淮唐也决定把集结在徐州的预备队精锐,也全部交给前指委员会统一指挥:“……除第一铁甲车大队和中央警卫旅暂留徐州负责防卫工作以外,其余部队,第二铁甲车大队、第三铁甲车大队,红空军第一战斗机中队、第二战斗机中队,红空军第一轰炸机中队、第二轰炸机中队,中央炮兵旅,中央特种工兵团,一应部队,全部交前委部署指挥!”

除了海军舰队没有交给以陈更新为首的前委指挥以外,林淮唐几乎把社会党这几年来攒下来的家底精华,全部都交到了陈更新的手上。

这是真正的数年集结之工农武装精华,也是红军中绝对的精锐之精锐。

数以百计的山野炮、榴弹炮和迫击炮,数不清的机关枪,中央用尽各种渠道从国外进口航空发动机改造,依靠“来料组装”建立的红空军精华,耗费巨大的铁甲火车……

这些全中国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再加上红军中最精锐的十几万战士,徐州城热火朝天,整个山东也即将因之沸腾。

很快,政保局局长王亚樵也冒着大雨闯进军委总部,他向林淮唐汇报了另一条消息:“……主席,日英联军在胶州湾外误触水雷,致英舰凯内特号、日舰响号沉没以后,舰队于东海盘旋数日以后,即改变方向北上……”

大雨滴答滴答落个不停,吵得林淮唐心中都有些不安宁起来,但王亚樵的话很快就使他暂时忘却了雨声的烦恼。

“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在大小竹山岛附近,再一次误触水雷!”

就连一向以沉默寡言示人,好像从未有过私人情绪的王亚樵,这时候也禁不住流露出了几分兴奋的语气来。

“这一回……是日本海军第二舰队的旗舰周防号战列舰,左右两船舷同时触雷!根据我国渔民的报告,虽然该舰并未当即沉没,但日本海军还是被迫将舰上人员全部转移到了其他军舰上,该舰应当已经丧失了大半战斗力。”

周防号战列舰是日本海军缴获自俄国海军的战列舰,原本是俄国海军的胜利号战列舰,日俄战争爆发时此舰停泊于旅顺,黄海海战时出击,结果遭受重创返回旅顺。日军占领大名鼎鼎的203高地后,猛烈炮击港口,将胜利号战列舰炸沉。

战争结束后日本在旅顺口外实施打捞作业,又把俄国人的这条胜利号战列舰打捞起来,编入日本舰籍,命名周防。

这条军舰本来就比较老旧,动工时间是1898年,下水时间是1902年,距今也有十多年时间了。而且还有过沉没在旅顺口外的历史,本身质量不算太好,所以在日本海军绕行渤海湾的时候,舰体左右两边的船舷先后触碰到德军布设的水雷以后,周防号便迅速倾斜沉没。

第八十五章 新时代的战争

龙口古为青州夷地,位于胶东半岛的西北部,处在渤海湾南畔,西北部是一处滨海平原,也是胶东半岛北部除烟台以外最适合大军登陆的地方。

龙口以北的海面上,有一连串岛屿散布在广阔的渤海上,日本陆军方面原本希望可以先在这些岛屿登陆,等待部队休整几天,恢复长期航行造成的疲惫以后,再行从龙口登陆进攻德军。

但德国海军已经提前在渤海湾一侧也布设了海量水雷,第二舰队旗舰周防号战列舰的触雷沉没,更让海军上下忧心忡忡。加藤定吉中将也极力反对陆军希望海军进行分批登陆的计划,在海军军官强烈的一致要求之下,日军最终还是决定在派遣扫雷舰艇扫除水雷的同时,继续按照大本营原定计划,直接在山东龙口实行登陆。

由于山东连日暴雨的恶劣天气,渤海湾上风浪大作,灰黑色的海水怒涛席卷,就连那些吨位达数千吨之多的庞大军舰,也不得不在狂暴的浪花中摇摇晃晃。

第十八师团长神尾光臣原本希望先由海军的水上飞机母舰若宫丸号,派遣飞机飞至龙口和莱州上空进行侦察。但由于水上飞机在飞赴青岛上空执行侦察任务时,损失惨重,再加上天气恶劣,因而这一计划最终还是没有实行。

天空中满是厚重的乌云堆积在一起,云层中不断传出隐约沉闷的雷声,一道道银白色的闪电如光链般撕裂苍穹,电光照亮整个深灰色的海面,也映照着起起伏伏的波涛更显凶恶。

日本海军第二舰队的主力舰一起尽数集结,黑色的舰体在狂风暴雨中排成战列线开始朝着龙口方向前进,鲜红色的旭日旗在大雨中随风摇曳,又是如此的摇摇欲坠!

“舰炮……准备!”

第二舰队司令官加藤定吉中将下达了舰炮齐射的命令,数十门口径达至一百、二百……乃至于三百毫米以上的巨炮,全部对准了陆地方向。随着旗语号令的变化,所有的军舰上同时闪烁起橘赤色的辉光,伴随着响雷一般的轰鸣,舰体在疯狂涌动的大海中为之一震,接着所有的浪涛都在那一瞬间被战争之神制服了,上百颗舰炮炮弹伴随着雷鸣似的怒吼,在海岸上炸起冲天的烟尘。

大雨之中,昏暗至极的天地之间,密集炮弹的爆炸如光点般闪烁于地平线上,造成一副犹如霓虹灯般鲜艳的画卷。

舰炮轰击持续不断,海岸线上烟尘裹着雨水四处飞舞,登陆的海滩不断震动着。所有肉眼可见的障碍物似乎都被炸得四分五裂,炮击后的硝烟直冲云霄,相信无论是中国军队还是德国军队,任何海岸的守军都不可能在这样猛烈的炮击下存活下去。

一直极为厌恶海军的日本陆军第十八师团长神尾光臣中将,见到海军舰炮如此卖力的演出,也总算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

“这样的火力压制……应该没有什么军队抵挡的住。”神尾光臣放心道,“其实独国军队数量很少,他们不可能把军队调到胶东半岛北部来。至于中国军队,那种孱弱的军备和训练程度,面对大日本帝国的舰炮压制,根本不可能撑过一轮炮击。”

“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交给陆军了!”

加藤定吉中将和一大群周防号上的海军军官,好像都忘记了此前旗舰触雷沉没时他们狼狈的模样,所有人都戴着白手套,暴雨滂沱中也是那种一丝不苟的模样,连头发丝都梳的整整齐齐,与不修边幅的陆军相比,确实大不一样。

“从幕末开始,我们的国家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激荡的风云突变!日清战争、日俄战争……帝国每一次的用兵,无论兵力还是兵器总是处于下风。但不屈不挠的皇国勇士们,用他们永不言败的大和魂为帝国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不可思议的胜利。这一次……是我们国家向欧洲证明帝国文明开化的绝好机会,也是帝国军队第一次在兵力兵器上都对敌人占据很大优势的战役,和魂洋才!是向全世界证明大日本帝国为极东第一文明国的时候了!”

“登陆作战,开始!”

陆军的将领和军官们都披着长长的雨衣斗篷,随着海军扫雷舰艇完成清理水雷的工作以后,大量运兵船也开始靠抵海岸线。此时日军还没有专门的登陆舰艇,所幸德国海军的军舰全部集结在胶东半岛南侧的青岛一带,中国海军实力薄弱,其仅有的几条防护巡洋舰也还停留在淮海省的海州港口中,所以日军能够在畅通无阻的情况下,慢慢执行登陆任务。

雨越下越大,运兵船没有受到任何阻碍的抵达了龙口,由于扫雷舰艇的得力工作,似乎也是由于德军在龙口海域布设的水雷数量很少,海军中途也没有再发生过误触水雷的意外事件了,一切均很顺利。

很快,大批日本陆军的士兵就踩着雨靴,登上了中国山东省的土地。龙口登陆场周边地区,已经全部被舰炮犁过一遍,满目疮痍,只有一些树木全部被炸烂了的丘陵,好像墓碑般树立在原野之上。

神尾光臣对日军行动的顺利,感到十分满意:“独国军队果然不敢分兵到胶东半岛的北侧设防,而且我们专程挑选了这样一个天气恶劣的时机进行登陆,绝对出人意料。谁能想到皇国军队会在暴雨天登陆?这才叫军略。”

龙口一带没有岸防炮台等防御设施,肉眼可见,海岸附近也没有防波堤甚至是一些简单的战壕工事。空旷的海滩上,立刻就挤满了日军士兵,各部队相继开始整队报告,在海上飘浮了将近一个月的日军士兵们,终于能够脚踏实地喘上一口气了。

不过几十天的海上苦旅,还是令许多日本人的身体不堪重负。特别是登陆以后,由于环境的突然变化,也有很多士兵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情况,许多人在海边连续呕吐,也有不少人晕倒,海上糟糕的环境还导致了日军中另一个长期的遗留问题——“脚气病”的严重化。

日军登陆部队的整体状况极差,但神尾光臣中将还是大笑了起来:“独国军队完全丧失了俾斯麦时代的那种进攻精神,他们蜷缩在青岛,畏惧不已。否则只要派一支军队守在这里,我们的登陆就会变成一场灾难。”

日军的先头部队,第十八师团和独立工兵第2联队的部分士兵都已经上岸,同时兵舰也开始将独立攻城重炮兵联队装备的48门攻坚用重型榴弹炮卸载下来,海滩上因此显得更加混乱了起来。

随着神尾光臣的大笑,更多日本陆军的将领们也都纷纷发出笑声。在雨水滴滴答答的响声里,这些笑声显得是如此精神昂扬,直到……

直到一片炮声的响起。

就在日军登陆地当面的一片丘陵山头上,同时亮起了数十门德军火炮的闪光,接着在日军登陆场的左右两翼,还有十几台强光探照灯一起打在了日军的阵地上,将日本军队的位置照得如白昼般清晰。

大炮小炮齐声轰鸣,在浓密烟雾和飞尘中的登陆场被巨大的闪光所刺穿,曾被舰炮轰击过的丘陵全都发出大炮怒吼的回音,无数野战炮毫不留情地发出咆哮的爆炸声。

德军在丘陵地的背面,修筑了十分坚固的反斜面阵地。他们隐藏在舰炮难以直接打击到的地方,所有士兵都以惊人的纪律保持着安静,使日本海军的攻击完全落了空,直到此时方才露出獠牙!

在山头的另一侧,福尔贝克中校还是戴着他那顶标志性的阔边牛仔帽,手上拿着的则是许许多多汉字和德语混杂的情报文书。

“……我们要感谢中国人告诉我们的情报,否则德军不可能完美预测到协约国军队登陆的地点……现在!轮到我们进攻了。”

第八十六章 东非战神

德军的火炮开始展开了猛烈的反击,精良的德国军工工艺还不是日本人那些劣质仿冒品可以媲美的存在。更何况日军由于选择暴雨天气登陆,海滩的登陆场上已经挤满了士兵、大炮、弹药和各类物资,混乱不堪,简直是任人肆意打击的目标。

炮弹就像冰雹一样,夹在狂风暴雨中倾泻而下。还有好几发重榴弹炮的炮弹,正好命中了日军刚刚从运兵船上拆卸下来的弹药箱,立刻引发殉爆,猛烈的爆炸像红莲一样吞噬了无数日军士兵的生命。

很快,机关枪的声音也响了起来。福尔贝克在龙口的登陆场前布置了十分严密的交叉火力网,机关枪永不停歇的持续扫射,直到机关枪枪管最后变得通红烫手,不得不另换机枪,当换下的火红枪管扔到一旁时,巨热简直像是能把砂土点燃一样激烈。

所有德国人都杀红了眼,任意开枪射击,像屠宰猪猡一般收割着日本人的生命。

最后就是福尔贝克中校下达了步兵进攻的命令,一队队训练有素的德军士兵从丘陵地的缝隙中间穿行出来。他们井然有序的朝日军占领登陆场发起了驱逐进攻,德国人疯狂打光手里所有的子弹,海水和滩涂地都被尸体的鲜血染红,日本人猝不及防又混乱不堪,大多数人由于长途航行疲累至极,只有少数日军勉强发起反击,但也很快就被德军打垮。

日本人怎么都没有想到,德军在东亚这么少的军队,竟然还真的敢分出这么多兵力到龙口来?他们就不担心日军趁机攻下青岛吗?

或许还真不用担心,胶州湾的水雷数量比龙口港海域多得多。德军有心布置的水雷网,只在龙口这附近防御较为薄弱,也就注定了日军最大可能将在胶东半岛的西北侧发起登陆行动。

更何况即便日军动向有变,德国人的旁边还有红军的秘密支援。

在中国的土地上,特别是在山东这片老解放区里,没有任何人的耳目,没有任何势力的情报收集能力能够超过中国红军!

德军有备而来,福尔贝克中校的指挥也确实灵活果敢又大胆,不愧为后世一战中德军最著名的战地指挥官之一,也不愧为是一位能够依靠区区一万五千名非洲殖民地军士兵,就能够牵制住三十万英军四年时间,并且杀伤其七万余人的天才指挥官。

由于日军的登陆任务还没有全部结束,各支部队毫无建制可言,一支部队的将领、军官和士兵都没有在同一个地方。有的部队军官还在船上,士兵们则分散在海滩上,有的联队则是士兵还没有登岸,但军官们却先下了船,因此情况极为混乱。

何况德国人精准的炮击还造成了大量弹药箱的殉爆,狭窄的登陆场上不断有橘红色的火光闪烁起来。远远望去,每一颗光点的亮起,都意味着日军的一次重大损失。

甚至日本陆军的不少将领,也在这动荡的乱局中被破碎的弹片或流弹击毙,阵亡者数量很是不少。

一片混乱中德军则持续加码,德国的步兵部队开始全部冲出隐藏在丘陵地中的反斜面阵地,他们的枪械射程和精度都强于日本士兵,而且一方猝不及防,一方却是有备而来,交战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日军的伤亡简直大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整个海滩上到处都是鲜血横流,日本人的尸体堆叠在一起,还有许多伤者倒毙在了冰冷的海水里。

登陆场上的日军被不断朝大海的方向驱赶,许多人就这样被活活淹死在海里,少数人勉强逃上船去。为了挽回局势,第二舰队不得不开始朝着海岸上重新进行舰炮轰击,但由于德军已经和日军混战成一团,因此这自然也造成了日本士兵的重大伤亡。

神尾光臣盯着海军军舰的双眼里,因此也是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随着舰炮的持续轰击,同时福尔贝克中校也感到日本人的阵地防御正在逐渐加固起来。德军的总兵力毕竟很少,不能冒着陷入死地的危险,因此他很快就下达了撤退命令,完成突袭作战的德军士兵开始有条不紊地在炮兵掩护下向山东省的内陆地区撤退。

而日军的海军舰队、尚未登陆的陆军部队,还有在登陆场上遭遇重大伤亡的陆军先头部队,则不敢追击德军,在冷飕飕的海滩上一直等到暴雨完全停下以后,确认了德军已经完全撤走,才恢复了登陆行动,这样又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才勉强完成了陆军的“山东上陆”作战目标。

龙口距离胶济线已经不远,日军在完成登陆以后,没有再继续按照大本营原定的计划直接向莱州推进。加藤定吉和神尾光臣都被德军的突袭吓得不清,一时间疑神疑鬼,在神尾光臣的坚持下,日军终于决定先占领龙口附近的村落进行休整,同时发电给英军方面,请求英军配合日军作战。

但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日军在龙口附近可是已经集结了五万人左右的部队,一举一动可以说都暴露在了红军的眼皮子底下。

相距龙口不远的胶济铁路上,大量蓝钢快车飞速穿梭而过,军械、弹药、被服、粮秣和兵员,各种各样的资源都在快速调动之中。

这块从中原腹地探入大海之中的山东半岛,已经整个沸腾起来,而在济南城中,陈更新主持的前指委员会则对所有作战基干部队完成了最后的部署。

很快参谋长秦汉唐就带着大量文件过来向陈更新汇报情况,说道:“总司令,外交部已经向英法俄比四国提出了严正抗议,同时除了我们国内的新闻媒体以外,还有英国和美国的很多报纸也开始刊载日军在中立区登陆及烧杀掳掠的照片了……”

“日军严重破坏了我国的中立地位,接下来不管对协约国的外交交涉进展如何,我们都要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

红军目前有三套作战方案,一套方案就是等待协约国联军将青岛德军彻底打败以后,红军再出手将日军赶下海去,一套方案是红军要赶在日军包围青岛之前,率先以中国军队独立攻克青岛,最后一套方案,就是现在林淮唐力主的“一鸣惊人”行动,也就是通过舆论和外交努力,放大日军破坏中国中立地位的严重性。

现在欧陆大战已经全面爆发,协约国中的英国、法国、俄国和比利时,都已经陷入全面战争。各国都逐渐意识到了这不是一场摩擦和冲突,而是一场将要决定整个欧洲乃至于全世界命运的世界大战,因此协约国对任何一个盟友都非常重视,哪怕是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这样的小国,也都受到各国的争相拉拢。

各个协约国国家内部,还形成了非常强烈的战争舆论,民众们绝不会允许协约国宝贵的兵力在远东陷入一场毫无必要的战争,协约国家的人民是不会允许他们的军队去袭击像中国这样的一个中立国的。

当然,日本作为协约国盟国的地位,远比中国重要。但日本现在已经是协约国家了,英国人当然更希望日本能够把军力用于支援欧洲战场方面,而不是让日军趁着欧洲人撤离东亚的机会,肆无忌惮入侵中国。

日本破坏中国的中立国地位,这就是舆论发酵起来的一个契机。

英国不可能违背其国内的战争舆论,那么英国也就不可能在东亚亲自下场,甚至不可能支持日本对中国发起的战争。

反干涉战争里,中国军队的对手将只剩下的一个日军。

陈更新冷冷闭上双眼,说:“我们在等待英国人的外交辞令最后二十四个小时吧,我相信英国人会发表一个暧昧不清的言论,他们不会支持日本人破坏民国的中立地位,更不会派兵和日军一起进入山东省的中立区,但同样英国人也绝不会制止或者哪怕是口头上斥责一下日本人,他们还需要日本这个盟友嘛!但这对于我们来说就足够了,红军将可以配合德军作战,在日军完全展开战线以前就对其发起进攻。”

第八十七章 中国军队

秦汉唐把青岛当局交到前指作战参谋处的那份作战大纲拿了出来,说:“德国军队正如他们作战计划书里写的一样,用积极的进攻精神趁日军刚刚登陆立足不稳的机会,给予了日本军队大量杀伤……这种执行能力确实厉害。”

“一鸣惊人”的行动已经正式开始,从徐州到济南之间的铁路上,几乎集中了全中国近一半的机车车厢。为了解决调度问题,铁路局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没有合过眼睛,他们编排出来的列车时刻表草稿几乎能够堆满一整个仓库,所有的铁路工人也都为了军事调度和后勤补给的效率,不眠不休的加班加班工作。

陈更新望向风雨晦暗的天空,这么多的军队、这么精良的武器装备,从1840年开始,直到今年,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过去了,也只有在社会党、在林淮唐的领导下,中国政府才有能力聚集起这样一支规模、这样一支战斗力的大军。

所有压力都担在了陈更新的肩膀上,虽然前指委员会采用的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但所有人都知道林淮唐对陈更新最为信任,所有人也都十分清楚陈更新是红军中最熟悉山东战场的高级将领。

首节 上一节 335/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