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3节

可惜事实证明,一百人规模以下的枪弹,对林淮唐来说,和没有子弹真的无区别。

噼里啪啦一片黄豆爆鸣声里,林淮唐舞动军刀,如握住一团闪烁的银光,切瓜砍菜般杀入鞑子人群里面,转眼间就切断了十个人的脖子。

他同情地看着这些尸体——即便是跟着大清为虎作伥的巡防营,毕竟也是中国人,能不杀林淮唐是不愿意杀中国人的。

剩下的敌人全被吓傻,鬼哭狼嚎地把洋枪丢在地上,一哄而散。

林淮唐叫住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好友林时爽:“你们把枪拿上,子弹也全部拿走,咱们撤出广州以后,还用得到。”

第四章 起义尚未失败

林淮唐将沾染血迹的军刀,直接在衣服上抹干净。

在他的脚边,又躺满一地清军巡防营士兵的尸体,林时爽目瞪口呆,真不知道自己的这位学弟是何时练就了这样一身高明的技击功夫。

林淮唐自己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力量、速度和控制力之强,只要没有撞到机枪阵地,碰见寻常士兵,就算是上百支洋枪也奈何不了林淮唐。

“阿文,我们还有多少人?”

林淮唐逐渐完全掌握了自己“穿越”的这具身体全部记忆,转而用一个更亲昵的叫法称呼林时爽。

林时爽年龄比林淮唐更大,还是林淮唐的留日学长,但这时候被林淮唐那种冷淡的语气问到,却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体,回答道:“还有二十七人!”

“克公已经走了吗?”

“我亲眼见到克公和执信冲出城门……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克公,就是黄兴黄克强,他是同盟会的领袖之一,也是这次广州行动的总指挥,地位不下于孙中山,自不必再多赘述。

执信,就是同盟会的元老之一朱执信。

林淮唐穿越以前,有一个表弟就在广州执信中学上学,他去现场参观过那所孙中山为了纪念朱执信牺牲而建的学校。

所以对朱执信这个名字,还算是熟悉。

林淮唐点了一下头:“很好,克公已经出城,我就放心了。走,我们去把剩下的人救出来,你知道他们大致的位置吗?”

经历攻打督练公所失败以后,剩余的二十七名革命志士都聚到了一起。除了林时爽以外,其中林淮唐有印象的人,还包括同为福建人的陈更新。

除此以外,剩下的二十六人,林淮唐虽然并不都熟悉,但也大概认识,知道他们皆系同盟会精英,堪称烈士之精华。

陈更新是日本长门炮术学校的首席毕业生,军事履历比只在日本陆士的预备学校成城学校,短暂待过一段时间的林淮唐和林时爽都更丰富。

他记忆力很强,临战慌乱中说话也很有条理:

“云纪还在督练公所里面,子明在沙面附近,其余人等大抵散落这两地,君汉,我们分头行动吧!”

“云纪?你是说喻培伦还在督练公所里面吗?”

喻培伦,这个人林淮唐也认识,他是四川人,同样在日本留学过。

但喻培伦留日学的是化学,在同盟会里绰号叫“炸弹大王”,精通制作火药,曾经计划暗杀过清廷的北洋大臣端方和摄政王载沣。

炸弹不炸弹的,这个林淮唐无所谓。

“炸弹大王”喻培伦的炸弹再厉害,现在恐怕也比不得林淮唐手上的一支军刀。

但他懂化学,不仅懂化学的种种基本原理,而且喻培伦在日本的时候,重点考察过化肥、制糖类的化工企业。

这种人才,对此时积贫积弱的中国而言无疑极为重要。

毕竟林淮唐是笃信化肥乃农业之基道理的,而农业、农村、农民,又是中国革命之基。

确认了喻培伦的消息后,林淮唐立刻安排道:

“阿文(林时爽)你知道电报局的位置吗?”

“知道。”

“你们所有人都去电报局等我,期间记住,一定要设法给上海、东京、香港、新加坡的报馆打电报。”

如今起义已经宣告失败,清军正在城内大肆捕杀革命党,林淮唐不带着大家突围出城,居然还让林时爽等剩下的二十七人去守电报局?

林时爽大觉诧异:“电报局?打什么电报!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

但林淮唐的语气不容置疑:“你们快去,我和汉郎(陈更新)到督练公所救出云纪(喻培伦)以后,立即跟你们汇合,然后就一起出城。

有我在,不要担心。电报内容简单一点,就打‘广州首义,驱逐鞑虏,黄帝子孙,皆担其任’,署名同盟……署名革命党兴亚复汉先锋队林淮唐!”

说罢以后,林淮唐不容林时爽等人的辩驳,直接带着陈更新不过两人,就重新杀进了督练公所里。

林时爽倍感无奈:“今日之君汉莫非天人矣?决断如此,罢了,我们快些去电信局,走走走。”

广州起义之所以失败,要着在于水师提督李准的镇压。

李准是投笔从戎的书生,也是清廷中一大能吏,宣统元年他率领“伏波”、“琛航”二舰前往西沙查勘,宣告南海诸岛为中国领土,可谓有功于历史,绝非一般庸官可比。

也正因为如此,李准手下善战的水师官兵,就成为了革命党最大的敌人。

于清朝有功,于革命,却是有罪了。

守住督练公所的就是水师官兵,他们装备的枪械也好,平时所受训练也罢,都在一般巡防营之上,而且临阵甚有章法,难怪喻培伦炸弹开路,也以失败告终。

林淮唐左右看了几眼,没有发现水师官兵的机枪阵地,略微放心了一些。

“百人以下拦不住我,但若鞑子布置两挺机枪封锁街道,便真是天人,也决计冲不过去。”

陈更新好像重新认识了林淮唐一遍,他自己在日本留学时,曾入九段体育会学习马术,身手非常人可比,但和现在的林淮唐一比,简直宛如孩童。

林淮唐让陈更新聚集督练公所里受伤的革命志士们,他自己则飞速向里冲去。

围墙上面的清军水师官兵很快就发现了林淮唐的身影,密集的枪声随即跟到,但没有一颗子弹能擦到林淮唐衣服的边缘。

咻的一声,林淮唐轻轻跃起,直接跳过起码二米有余的围墙。

落地以前,他就把手里的军刀丢了出去,噗通一下贯透一名水师官兵的脖颈动脉。

鲜血好似喷泉般飞涌,林淮唐身上沾满血迹,加快速度冲到清兵人群里面,他一双肉掌夺过枪支,咔啦咔啦几下拉栓,就将眼前敌人放倒。

“即使你拿枪对准了我的后背,我也可以在一秒钟之内让你看到自己的脑浆。”

水师官兵们即便久经训练,非一般巡防营可比,见到这样可怕的场景,再左右看看自己这边不过十多人,顿时便作鸟兽散,论战斗意志,倒不比外面的巡防营更强几分。

“君汉?!”

林淮唐一听到这熟悉的西南官话、川普口音,就知道找到喻培伦了。

喻培伦左臂被流弹射伤,但所幸无碍。

后世有些记载常提到喻培伦是独臂英雄,说他在黄花岗起义前因试制炸弹炸伤了自己一臂。

但现在看来喻培伦两手都健在,林淮唐问过后才知道,左臂受伤的是喻培伦的助手王仁峰,王仁峰还因为没有左臂,外貌特征太过明显,容易被清兵发现,没有参加起义。

林淮唐对此有点遗憾,毕竟他还是很喜欢王仁峰的曾外孙女王祖贤。

“云纪快和我们走,克公已经出城,起义尚未失败,跟我们走!”

第五章 沙面租界

有林淮唐在前面开路,少许清兵根本拦不住起义部队。

陈更新极短时间内就收拢到了二十多个散落城中的革命党人,能完成到这种程度,林淮唐已经非常满意。

现在清军主力要么在两广总督的督署保护两广总督张鸣岐,要么就是在封锁城门或出城追击黄兴等人,城内形势反而放松。

“有谁知道电信局在哪?”

林淮唐和陈更新都是福建人,林淮唐是莆田人,陈更新是福州人,喻培伦更离谱,是四川人,对广州城内地理交通,完全不熟悉。

好在陈更新重新聚拢起来的二十多名革命党人中,不乏广东本地人士,他们主动带路向导,老马识途,路上甚至没有遇到大股清兵的拦截,就成功冲到了电信局附近和林时爽汇合。

林时爽等二十七人抢占电信局以后,先按林淮唐的要求发完电报,之后众人便焦急异常,度日如年般苦苦等候林淮唐前来汇合。

电信局外枪炮声轰鸣不止,有些意志力薄弱的党人甚至提议,不要再等林淮唐,大家先行突围出城。

“否则再这样等下去,不惟等不到林君汉,便是我们所有党人也将全部覆没呀。”

林时爽和林淮唐是积年好友,何况若非林淮唐的神勇,他早和林觉民一起在督练公所门口壮烈就义,所有无论如何,林时爽都不能一个人走掉。

“都稳住!君汉一定会来的,何况没有君汉,只凭我们杀得出去吗?”

这句话说中众人心坎里,没有林淮唐的过人神勇,现在电报局里的二十七人早都全是死人。

靠大家自己突围?怕是要全部横尸在广州城门前。

林时爽想到林淮唐转身离去前淡漠冷静的神情,信心十足:“今日之林淮唐,非比寻常、非比寻常啊!他一定会来的。”

“哈哈哈,阿文这样信任我?不枉当年在东京千代田,我给你垫付的那十几回酒资呀。”

电报局的大门碰的一声让林淮唐踹开,在他身后,喻培伦和陈更新又带着另外二十多人汇合过来。

林时爽大喜过望:“电报已经发出,申报、晨报、民报、字林西报……全部都发了。”

民国时经常说的“通电全国”,其实就是同时向全国各省主要的电报局、报馆和政府机构,打出一份明码电报。

但这太费时费力,林淮唐可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打一份通电。

所以他只要求林时爽用明码电报,给此时名声最大的几家报馆发去起义消息。

首节 上一节 3/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