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218节

虽然北京方面,由于袁政府的严防死守,也由于国民党方面的主张,还没有出现直接召集国民大会取代其他政权的情况。

但是其他省区,例如上海就重新召集了国民大会,会场在上海县西门外公共体育场,时间是下午2时。一时不到就见参加大会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有数十社会团体参加,会场可容纳上万人,会场外西至斜桥,北至西门肇园路、民国路俱是人潮,会中于事员各手执白布旗一面,上书:“挽回国权”、“誓死力争”、“讨卖国贼”等字样。

还有一位不知名学生,胸前悬一白布,自颈至踵,大书“我是中国人”,手中高持一幅白布上书“国耻”二字。

上海市政府许多官员也纷纷到场表示支持,于是当场选出上海的全部国大代表,并立刻组织了上海国大执委会作为上海地区的最高民意机关。

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从前门庭若市的铁狮子胡同一号总统府,在这时竟显得分外冷清,只有荷枪实弹的一队北洋士兵,还能显出中国最高权力的一丝威严来。

然而这威严,正如北洋士兵们脸上茫然若失的神情一般,正在堕落中死亡。

“卖主求荣、卖主求荣啊!”

袁世凯两眼睁大,眼眶里因激动的情绪满布血丝。他佝偻着身子,愤怒之情已经溢满于外。

今天上午刚有一个不开眼的丫鬟倒茶时溅到袁世凯的手,直接就让暴怒中的大总统活活打死,总统府内其他北洋系的重要官员,如徐世昌、段祺瑞等人,无不闭着嘴巴,眼观鼻、鼻观口,没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出主意,也没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负责任。

卖主求荣?

徐世昌想着,北洋系今天的江山,难道就不是出卖溥仪那个小皇帝换来的吗?

今天荫昌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

袁世凯闭上眼睛,又叹道:“调曹锟的第三师进京,还有,马上勒令各报禁止刊登相关新闻,违背禁令的印刷局立刻派兵强行关闭。”

徐世昌和段祺瑞互相对视,都觉得这说得容易,做起来根本不可能实现。大部分报社都在租界,北洋军上哪强行关闭他们去?

只有调曹锟第三师进京维持秩序,还算一个解决办法。

杨度突然说:“大总统,林淮唐、梁启超、黎元洪的人民革命联盟,很有可能又在参议院发起弹劾案,如果这次国民党不支持我们……弹劾案将有极大概率通过。”

杨度一提到国民党三个字,袁世凯的身体就又激动地颤抖了起来。

“国民党?国民党!他妈的宋教仁还算个人吗?老子亲自加入国民党,做了他妈狗民党的党员,国民党就是这么对待我的?老子花北洋的钱,帮国民党搞了多少竞选活动了呀?他们吃我的、穿我的,就是宋教仁这个狗东西住的房子,还不是老子买的,他妈的还算个人吗?竟敢开除老子!敢开除老子!”

众人都陷入沉默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段祺瑞才打破肃杀的空气说:“大总统,要阻止弹劾案通过,只有用武力胁迫参议院议员了,光靠第三师一支部队可能还不够。”

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立刻说:“父亲,为什么不立刻派兵枪毙林淮唐和宋教仁?还有梁启超!这些反贼都在北京,只要一枪就能毙了。”

徐世昌和杨度都以看傻子的眼神看着袁克定,但袁克定还不自觉:“怎么?我说的有错吗?直接杀掉林淮唐,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对这个白痴太子,袁世凯也毫无办法,弹劾案很大概率是阻止不动,善后大借款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到位,袁世凯一时间还真是被林淮唐逼到了死角。

事前袁世凯完全想不到一个中俄密约,民众的反应会有这么强烈,甚至于好多政府官员都跑去了林淮唐那里交投名状,里头可还有许多人是李鸿章时代的淮军子弟啊。

段祺瑞一脸严肃:“现在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向林淮唐缴械投降,一是调北洋军进京大开杀戒,请总统抉择。”

杨度却笑道:“不!还有一种办法。”

袁世凯眼睛一亮:“什么办法?”

“请大总统下野!”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切权力归国民大会(

冬雷震震,才从绥远撤回关内不久的第三师官兵,都被一股空前沉闷的情绪笼罩。大部队正在朝着北京急速行军,所有官兵皆荷枪实弹,紧张的氛围里藏着的是一触即发的危机。

吴佩孚再一次拦在了曹锟的面前,他肚子里实在是有太多话想说而又不能说出来。

曹锟同样一脸苦笑:“子玉,我明白你的想法。但第三师的一切都是老头子给的,无论局势怎么发展,咱们都不能做不忠不孝的人,总要有人为北洋团体看住这最后一站啊。”

吴佩孚面色苍白,一脸苦闷,他们从张家口一路返回北京,临阵脱逃的第三师官兵自己固然是受着良心上的谴责,沿途所见的绅民,那种对北洋军极不信任的目光,更使吴佩孚倍感刺痛。

北洋怎么就突然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

第三师的其他将领,像王承斌、萧耀南这些人,虽然各怀心思,但都没人能像吴佩孚那样直抒胸臆。

这一切落在曹锟的眼里,也只能是一声无奈的叹息,他们难道就是效忠北洋、效忠袁世凯吗?

长长一列看不到尽头的北洋士兵队伍,不愧为北洋的禁卫虎贲,即便到这时候还保持着肃然的军纪和凛冽的姿态。

可吴佩孚总能想起几个月前第三师出关时的景象,那时张家口附近市镇的商会、百姓都积极主动犒劳军队,朵朵鲜花投掷马前,酒食山积的场景恍如昨日,现在第三师回师北京,沿途市镇却鸦雀无声,一片寂静中吴佩孚仿佛能够听到国民百姓无声的抗议!

他们是一群背叛了前线袍泽的人,也同样背叛了吴佩孚自己的理想。

“师长,我们不能再往前走了!再往前走,就真的到北京了!”

王承斌盯着吴佩孚,冷不防道:“子玉和林淮唐混得时间最久,说不定能为曹师长谋一条出路。”

吴佩孚向王承斌怒目而视:“我吴佩孚是什么样的人,用你们来嚼舌根吗!”

曹锟长叹一声:“我们吃大总统的饭,凭着良心说话就不能砸大总统的锅,现在北洋团体的形势虽然很差,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老北洋们越要团结齐心,不能闹内讧。”

吴佩孚的喉咙里好像被什么东西梗住,又一次说不出话来。他很清楚袁世凯这时候调第三师进京,是准备让他们干出何等血腥的事情,但正如曹锟从布贩被袁世凯一手提拔为师长,吴佩孚也同样是从落魄秀才被曹锟一手提拔为团长。

忠孝仁义,四个闪着金光的大字,既压在吴佩孚的胸口上,也压在曹锟的心上。

直隶省本来是北洋军起家的大本营之一,现在直隶百姓国民却目第三师为国贼,以第三师将士桀骜跋扈的骄傲和自负,落到这种与父老乡亲为敌的地步,谁又能忍受得住!

“没什么可说的。”

曹锟低声说道:“我知道冯华甫在河南手握重兵,现在却首鼠两端,北洋团体里不少人也离心离德,都等着看大总统的笑话呢……还有些二皮脸也做好了改换门庭的准备。但咱们第三师是不一样的!子玉,大总统老成持重,从小站到今天,我是亲眼见证了大总统走对每一步路。林淮唐那样的毛头小子,他做得到吗?再怎么说我们都不能让国家落到民党那些假洋鬼子手里。”

曹锟一番肺腑之言还没有说完,第三师另一位营长萧耀南就骑马赶了回来。他拉住战马的缰绳,整个人好像都要飞跃起来,满脸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珩珊,怎么回事?”

萧耀南藏不住笑,窃喜道:“大总统命令,第三师中止进京,退回原防!”

这条消息好像一道晴天霹雳般砸在曹锟头上,曹三傻子一时愕然无言,吴佩孚则猛地松了一口气,用力和萧耀南拥成一团。

侍立在曹锟左右的卫队营士兵,听到这一条好消息,全都将大檐帽高高抛起,发出如释重负的笑声。

曹锟望了望左右,总算明白了什么叫人心所向。曹锟看着手底下成片成片“活了过来”的官兵,只剩下苦笑:“这样的军队,就算到了北京,难道能挡得住林淮唐吗?”

双十二运动的风暴终于震撼了全国,这场以北大青年学生为起点发端的运动,很快席卷南北,南京、上海、徐州、广州、汕头、福州、厦门、杭州……纷纷响应,形势之烈,到了令袁世凯都有些心灰意冷的地步。

十二月十三日,北京市民也效仿上海的先例,准备自行召集国民大会,取代政府职能。各地工会、农会、商会也纷纷行动起来,北京、天津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罢工、罢课、罢店运动,南方各省情况还要热烈数倍。形势已经发展到了北洋军除非血腥镇压,否则就将要被历史淘汰的地步。

从李鸿章的淮军开始,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庞大军事集团,这一最鼎盛时期支配了全中国的封建军事集团,终于到了暮气深重,以至于行将就木的地步。

但袁世凯不是那么脆弱的人,越是危急关头,他的头脑反应越是一片清明和灵活。

十二月十三日晚,为防止北京市民召集国民大会,也是为了防止人民革命联盟三党与国民党合作,在临时参议院上弹劾总统,袁世凯终于接受了杨度的建议,决定先下手为强,以退为进,用壮士断腕的方式避免北洋团体的进一步损失。

“……鄙人忧患余生,忝膺国宰,原思竭尽智虑,力求建设,保全黎庶,统一国家。乃事变纷乘,朝夕迁易,百艰躬试,劫运难消。兢惕忧戚,衰颓益甚,茹荼集蓼,莫喻此衷……

……查大总统选举法第五条内载‘大总统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以副总统代理之。’又载‘副总统同时缺位时,由国务院摄行其职务’,各等语,本大总统现在因病,宣告辞职,依法应由国务院摄行职务,待副总统入京后,由副总统代行职权。”

十二月十三日晚,袁世凯在杨度劝说之下,同时也是面临着全国范围内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猝不及防与手足无措下,终于发表了实际相当于下野宣言的元电。

通电传出,举国震动,北京、上海等处的进步团体更由于取得了空前的斗争胜利,民众无不陷入极度狂热的兴奋之中。

因之,许多人都忽略了袁世凯这份“下野通电”内玩弄的权谋手腕。

第一,袁世凯并不是遭弹劾而去职,而是自己审时度势,抢先一步主动辞职。虽然明眼人都清楚,一旦人民革命联盟与国民党合作,临时参议院通过总统弹劾案只是时间问题,但袁世凯顺势而为,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第二,袁世凯虽然辞职,可理由不是引咎辞职,也不是为中俄密约的交涉失利负责,更不是承认自己是丧权辱国的罪魁祸首,而是自称“因病辞职”,模糊了双十二运动的斗争焦点。何况既然是因病辞职,那么将来当然就有可能“病愈复职”。

第三,大总统去职以后,总统职权应当由副总统代理,也就是说袁世凯下野以后,自然应当由黎元洪任代总统。但袁世凯借口黎元洪不在北京,宣布由国务院摄政,国务院临时总理陆征祥因为中俄密约已经成为过街老鼠,根本无法到院办公,国务院的实权现在完全由段祺瑞掌控,所以袁世凯实际就是让段祺瑞摄政罢了。

到了这种地步,袁世凯还要玩弄权谋手段、玩弄阴谋诡计!

也算是无可救药,旧时代人物的本性发挥的是淋漓尽致。

但对响应林淮唐号召而发起斗争的全国进步国民而言,袁世凯的去职,毫无疑问是一桩空前伟大的胜利。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切权力归国民大会(

中国国民第一次纯粹依靠自己的力量,推翻了一个权倾朝野的国家元首。

北洋军的军事威慑力量,更在这场全国性的学潮、政潮中被扯下画皮,尽显虚弱的本质。

十二月十四日早晨,这时候袁世凯昨晚发表的下野通电已经传遍了全北京。林淮唐站在北京国民大会筹备处的讲台上,向着座无虚席的台下,振臂高呼,向全党全军以及全国国民发出了一道更为强有力的号召:“……中国当前的形势是从辛亥革命的第一阶段向辛亥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我们要进行二次革命!第一阶段由于我们普遍革命群众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反动派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尽快转到真正革命的阶级手中,现在来看,袁世凯昨晚发出的下野通电,意味着二次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这一切都还不够……

……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已经证明了参议院这种立法机构、国务院这种行政机构,都不能阻挡一个秦桧式的人物继续卖国,也不能阻止他复辟满清的暴政。我们要求一切政权归属国民大会,要求团结从下到上遍及全国的工人、雇工和农民,组织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必须废除警察、军队和官吏,代之以普遍的国民武装,必须以民主的国民军取代北洋军或任何具有军阀割据性质的常备军……

……一切官吏应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酬水平不应该超过一半中产之家的收入,保障革命的果实不会再一次被前清旧官僚篡夺……

……应当加速对全国各大银行实行国有化改革,使国民军具有真正可靠的经济基础,也使我国迅速具备一家可以抵抗列强金融侵略的国家银行……

……重新清查和审判前清时的卖国贼和大汉奸,没收国贼汉奸全部财产,把各个大田庄建成国营示范农场,由公家出资经营……

……中国社会党的主张,就是认为立刻召集国民大会决定一切国是,是唯一救国办法。我们认为除了一切权力归国民大会以外,再无其他办法可以挽救民国于将亡,有人说我这是害怕国会大选,说我是不敢和国民党公平竞争,真是笑话,社会党人不害怕国会大选,但国会大选不是能够解决国是的最终办法,到头来还是要依靠国民大会! ”

林淮唐这番发言,因为是紧随袁世凯的下野通电之后,在十二月十三日发表,因此在传遍全国以后,立刻就被人们称之为“社会党的寒电宣言”!

由于这份发言具备着社会党的下一步革命提纲意义,所以社会党内部又将之称为“林淮唐的十二月提纲”!

寒电宣言的震撼力,几乎不下于袁世凯的下野元电。只是下野元电意味着“二次革命”的阶段性胜利,寒电宣言则意味着二次革命的最终阶段即将拉开帷幕。

被连续两个大新闻冲击得头晕目眩、眼冒金星的国民党人,迟迟没有发出回应,反而是对北京形势关注已久的黎元洪,抢先一步发表通电。

黎元洪深知袁世凯下野以后,总统宝座空悬,他想要坐稳这个位置,一要得到北洋余部的拥戴,二要获得林淮唐的支持。

所以黎元洪在十二月十五日发表的删电宣言中,首先是承认了袁世凯的下野确系“因病辞职”,接着又承认了袁世凯令段祺瑞代理的国务院摄政的合法性,接着则大力表彰了林淮唐收复蒙疆及保卫国权的功绩,并坦承自己上京以后,必将与段祺瑞、林淮唐精诚合作、共渡国难云云。

这是一封极为狡猾的通电,除了黎元洪的谋士饶汉祥辞藻华丽以外,整个宣扬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骑墙派气质,左右都不得罪,但电文中只提北洋和社会党,完全忽视了国民党、进步党等其他势力,也似乎预示着双十二运动的大风波以后,民国的政治版图正发生着重大变化。

首节 上一节 218/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