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137节

甚至必要情况下,林淮唐都可以主动将上海让给光复会的。

上海当然重要,那么多的产业工人,冠绝全国,还有大量工厂,特别是江南制造局,更是堪称革命军的生命线。

但上海也实在很不重要,华洋杂处、毗邻租界的局面,注定了上海在今后不能作为华野的革命基地,因为它太容易受到列强的干涉。而华野的力量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还不能顶着列强的舰炮,达成自己想要达成的战略目标。

距离辛亥年的结束已经没有剩下几天,林淮唐和孙中山同住在一座公馆的屋檐下,他既感到命运的离奇乖张,又不以这种手段为如何。

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到上海的人,还有林森等不少人。这群人负责着和先锋队的实际谈判,孙中山则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的要求和意见,只是每天在公馆里和林淮唐聊一聊先锋队的那几本革命小册子。

孙中山对《激进社会主义ABC》的浓厚兴趣,是每个人都显而易见的。他很快就看完了先锋队内部发行的全部参考资料,好像如饥似渴,每天床头、案头都放着这几本书,一有时间就读,让林淮唐颇感意外。

因为在林淮唐的记忆里,虽然孙中山曾经促成过国共合作,而且无论新旧三民主义中,都带有社会主义的要素和影响。

但孙中山本人的政治倾向,特别是他究竟偏左还是偏右的立场,林淮唐本身并不清楚。

在原来的历史里,各种各样的政治神话给孙中山带上了过多的光环,伴随着国民党在台湾不断消亡的政治祛魅,又好像把孙中山丢进了泥坑里,变成无人问津的臭虫。

这一切都无益于让林淮唐,切实把握孙中山的政治立场究竟为何。

不过林淮唐想来想去,决定还是放弃用后世历史带来的影响来评估眼前的任何一个人。

能够决定一个人政治立场的,不是他的个性、性格,更不是未来的结果,而应当是他受的教育、掌握的知识和经历的经验。

关于孙中山和林淮唐在林宅相谈甚欢的消息,也很快通过先锋队掌握的几家机关报传播了出去。

光复会方面陶成章、章太炎、李燮和这三巨头,不免提起心思,他们可不乐于见到同盟会与先锋队重新握手言和。

好在李燮和身为市政府主席,可以参与到善后委员会的每一场会议里。他带回来的消息是

同盟会方面的代表林森态度相当强硬,坚持聚集以同盟会总部的名义发表通电,承认先锋队的一切主张和要求。而且孙中山的亲笔信,虽然已有派人带去了租界,但陈其美却迟迟没有回信,也不知道他躲在租界里到底在干嘛。

双方谈判气氛据说相当严峻,先锋队方面的要求不仅是要同盟会承认上海的现状,而且还要孙中山亲自领衔通电,承认自海珠亭事件以来的一切问题,错误都在同盟会方面。

章太炎对林淮唐的评价又降低了一个档次:“这种人物,不过斤斤计较的政治动物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陶成章似乎对林淮唐的期望甚高,他不断摇头,显然不赞成章炳麟的看法。

“一年前林淮唐还是无足轻重的一个小人物,现在却已经成为南方革命党,甚至全国范围内数一数二的领袖人物。武昌首义以来,南方民军蜂起不下数百股,但能北伐中原的却也只有林淮唐这一支部队而已。

他如果是区区一个政治动物而已,那么在南京、上海、杭州锱铢计较的我们又算什么?太炎先生,我知道你对同盟会一系人物素来不喜,但不能因此混淆了判断力。”

李燮和也说:“现在同盟会和先锋队谈判非常激烈,一天从早争论到晚。常州那边刘福彪和钮永健的沪军武装,还被农军和咱们浙军包围着,现在也是僵持状态,孙中山在上海已经待了两天时间,一次谈判也没去参加过,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章太炎冷笑:“孙文这个人最是会玩弄权谋诡计,他单枪匹马来上海,也是料定先锋队不敢动他,来博取这个名望罢了。至于谈判,无非做做样子,缓兵之计罢了。你们知不知道南京那边马上就要组织临时政府了?临时政府敲定以后,大总统人选无非孙文或黄兴中一人而已。他到时候以大总统身份跑去南京,把持中央,就轮到林淮唐尴尬了。”

陶成章与李燮和这才恍然大悟,章太炎的分析确实不错。孙中山到上海实行缓兵之计掩人耳目,只要南京的临时政府成立,他们手握中央实权,到时候再和林淮唐谈判解决上海地位问题,主动权就大太多了。

陶成章讷讷道:“可是林淮唐从海珠亭事件到马日事变,每一次都能后发先至,孙文真能得偿所愿吗?我看也没有那么简单。”

光复会的三巨头各有心思,而在上海的租界里面,丢掉沪军都督府政权的陈其美也是狼狈不堪。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蒋志清,但是想怒斥一番的话实在说不出口——毕竟蒋志清藏在妓院里头才死里逃生,再想想沪军都督府的青帮兄弟死了那么多,陈其美心灰意冷,几乎升起下野念头。

“孙先生已经到上海了……”

孙中山派了三波人进租界给陈其美送信,信件内容无非是劝他出租界自守,勇敢承担自己的政治责任。

但在陈其美看来,这和宣判他的死刑有什么区别?

胡汉民只不过是政治死亡,他陈其美要是走出租界,那可就是肉体上的死亡了!

陈其美几天吃不下饭,形容憔悴,连鸦片烟都没心思抽了。

反而蒋志清眼睛里神采奕奕,大着胆子说:“英士大哥,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刺林!”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大要求

在革命的道路上,到站下车的人始终占据多数。更何况对所有人而言,大家设定的终点站位置都不尽相同,继续走下去的人会是多数,亦或者是少数,中途下车的人是正确,亦或者是错误

这一切,应该由历史和人民来裁决。

林淮唐这么想着。

他和孙中山两人一起住在林宅公馆内,孙文单枪匹马到上海来,已经向舆论界展现了他大公无私的胸怀。

不管这是孙中山的性格使然,还是他为了博回马日事变以后受到重创的同盟会的名誉,这种做法都显而易见得到了各界的双手欢迎。

林淮唐当然没法因此杯葛孙先生,他的应对策略倒也简单,那就是调开了全部卫兵和站岗的哨兵,公馆也允许人员自由出入,先锋队方面每天除了庄文统介绍来的一个厨师和林淮唐外,就没有其他人再待在公馆里了。

孙中山不是要单枪匹马入虎穴吗?

那林淮唐也就广邀记者,向新闻界展示先锋队是如何欢迎和对待孙中山的,也是证明着公馆的绝对安全。

甚至可以反过来说,林淮唐一个人和孙中山待在一起,这不是孙中山单枪匹马入虎穴,而是林淮唐反过来成为同盟会的人质,来担保孙中山在上海的人身安全。

先锋队的两份机关报,本来在上海发行量就不小。何况林淮唐与新闻界关系素来良好,想要掌握舆论调子的方向,更绝非难事。

先锋队还专门为争取舆论的支持,组织了一个写作班子,统共使用了十多个笔名写文章造势。林淮唐在后世,可是非常熟悉南方某些新媒体操纵舆论的手段,阴阳怪气的小小“标题党”,或者是完全真实的信息改换一下顺序和叙述方式,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舆论效果。

南方系那一套……不要说搁在民初的新闻界,就是拿到20世纪初的美国去,跟美国人现在那套粗糙至极的《竞选州长》式舆论操纵技巧比起来,也算降维打击了。

孙中山刚到上海的第一天,舆论还是以欢迎救世主般的论调迎接他。但没过几天时间,等到先锋队系的报纸发力以后,舆论就渐渐朝着“林淮唐主动为质,担保孙文人身安全”、“同盟会要求再变?上海和平尚有阴影,有消息称同盟会将扣押林君汉”之类的方向转变。

这几天时间,同盟会的谈判口气也是从最初的强硬慢慢变化,到后来连林森都口头上承认同盟会将检讨马日事变以来的错误等等。

但是先锋队方面希望得到的解决结果,也就是:

第一,惩办陈其美、蒋志清为首的一系列反革命罪犯,具体的清单里头基本上是以陈其美一系人物为主,并没有涉及到张謇、程德全等立宪派人物,毕竟林淮唐也知道,无论如何孙中山也管不到张謇等人头上;第二,依据民主原则,改编被包围在常州一带的福字营和松军余部,并勒令钮永健、刘福彪等人向农会自卫军缴械投降;第三,移交沪军都督府时期陈其美非法接管和侵占的前清官产;第四,召开没有反革命分子参加的上海市民代表大会,成立真正具有民主和自治性质的上海市民政府。

这四条要求对同盟会来说,几乎是要求他们不仅在上海,而且是在江苏完全举双手投降,把陈其美上海光复以来争取到的军权、政权全都移交给先锋队。

相反,对于同样参与反革命叛乱的立宪派人物,如张謇、程德全几人,先锋队却没有提出什么要求。

这自然让同盟会上下,产生一种林淮唐是“争权夺利之政治动物”的恨意。

不过林淮唐本来也没想过这几条要求,同盟会方面能全部同意。现在他掌握着上海政权,主动权操之于先锋队手上,自然是漫天要价、坐地还价。

至于说南京那群立宪派人物,林淮唐是谈都不跟他们谈,要不是考虑到同盟会整体而言,在民初还算一股进步力量,又有什么谈的必要?

像张謇那种人,最后只有用武力来解决的。

四大要求透露出去以后,同盟会方面的态度是又紧张又强硬,但孙中山既然已经定下了和谈的基调,在无法破坏和谈的基础上,林森等人也只有先捏着鼻子,想方设法讨价还价了。

同盟会方面对四大要求中的第一条基本赞成,反正那些所谓反革命罪犯现在都躲在租界里,就算同盟会答应惩处,林淮唐也没法执行。

第四条要求,孙中山已经点头表示原则上接受。

只有第二条和第三条要求,这两个最实质性的问题,同盟会方面态度极为强硬,坚决不肯退让,林森甚至一度喊出要让九江的李烈钧带兵来常州解围的狠话。

但现在是同盟会方面希冀尽快达成和谈,否则临时政府的成立无从谈起,南方革命军的中央政权随时有落入到黎元洪等旧官僚手中的威胁。

为此,同盟会方面也不是没有做出一定妥协。

林森在谈判会议上也提过,只要先锋队对四大要求里的第二条和第三条稍作让步,那么未来同盟会可以在即将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里,为先锋队安排更多的内阁总长、次长席位。

不过林淮唐断定南京临时政府的内阁席位,不名一文,这种让步毫无实际意义罢了。

双方还在扯皮,但明眼人都知道北伐军的军事行动不能终止,更不能受到后方政潮的影响,临时政府的成立需求也是如此迫切,可谓急如星火。

大家其实都很急,最迟一两天内,谈判结果可能就将确定下来,也是因此,到这时候双方口风反而又趋近强硬。

林淮唐耸耸肩,他一直和孙中山住在一起,孙先生好像对先锋队的革命政策和纲领非常感兴趣。这两天时间里,孙文也是不时来找林淮唐谈论哲学和革命纲领的问题。

孙中山问题不少,而且颇切合实际,他对德国古典哲学并非一窍不通,对于欧洲的古典经济学也有相当了解,放在这个时代来说,孙中山的目光确实称得上长远,特别是知识广度的范围非常惊人。

要知道,这时代就算在日本,像北一辉这种已经小有名气的政论家,也还分不清楚法西斯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差别,往往将其混为一谈。

但孙中山已经能够和林淮唐讨论起“土地公有化”和“土地国有化”的差别来,光是这种见识,孙文也的确担得起革命先行者的名号。

在公馆的三楼,林淮唐和孙中山相谈甚欢,他喝着孙中山帮忙泡的咖啡,心里想着能喝上这么一杯咖啡算不算值回票价了呢?

孙中山则站起来,走到百叶窗前,他拉开一道缝隙,看着公馆外上海的街道,有点忧伤地说:“君汉,清帝尚在,北洋军的袁世凯又是一个很得列强信赖的政治强人,还有南京那些立宪派首鼠两端。外面的敌人还这么强大,咱们革命党人为什么不能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呢?”

林淮唐心想难道是先锋队不欲外御其侮吗?胡汉民和陈其美这都是第几次背后捅刀子了?孙先生你可先管好自己人,再来同我说教吧。

但林淮唐还没回答,外面就有人敲响了房门。

“孙先生,林森先生请您来一趟两广会馆,有事情相谈。”

孙中山带着歉意看向林淮唐,林淮唐耸着肩表示无妨。

“孙先生,回来我们再谈。”

“好。”

为了示天下以公,公馆没有任何卫兵把守,所以先锋队旗下几家报纸,就此都在制造“林淮唐给同盟会做人质,以求避免革命党同室操戈”的舆论。

自然实际上,林淮唐自己,就是上海最厉害的警卫。

有他自己在,还真不差什么卫兵了。

送走孙中山后,楼下的厨师突然说:“君汉先生,今天好多人送菜来公馆。”

“哦?”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战斗型暗杀女仆

首节 上一节 137/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