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107节

自从宋代黄河改道以来,这条伴随着时光和岁月,日渐变得汹涌澎湃又充满危机感的中华民族母亲河,就以其南流的姿态,不断侵占淮河旧有的河道,给两淮大地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尧之封,禹之迹,宅兹中国,因水利而兴起,也伴随着黄河的失控,把曾经少壮的民族,推到了今日老大年迈的地步。

近千年前,曾经富甲天下的淮南之地,经过几百年来黄河南流的泛滥,到咸丰五年的铜瓦厢决口而抵达一个最后的高峰。

年久失修的悬河河工,在那一年彻底崩溃,倾泻而出的滚滚浊流,一经夺溜,建瓴而下,把无数原本就在生命线上哀嚎呻吟的淮北饥民,推向了混乱、黑暗和死亡的深渊。

从那一年开始,“捻子”、“捻党”、“捻军”的名词,响彻两淮,并成为俗称为“淮海”地区一片土地上,最重要的百姓自组织力量。

所谓“捻”,原意是把绳子、纸条之类用手指搓转成一股,故而在皖北方言里,“捻”就是“聚合成群”的意思。所谓“捻党”、“捻军”,不过是“一群人”、“一伙兵”的意思,并不内涵什么特定的“革命气息”。

但纵横淮河流域,曾击毙过晚清骑兵领袖、“最后的骑士”僧格林沁的捻军,还是给原来和河南绿林所谓“杆子”同意的“捻党”,增添了一抹浓厚至带有历史底蕴的革命色彩。

冬天的淮北很冷,干涸荒芜的大地上,不住吹卷着荒野的狂风,冷飕飕的凉气直灌入淮上军参谋长张汇滔棉布大衣的袖口里。

他脚下的骡子慢慢支撑不住,连续的后撤——或干脆些,是连续的溃败,已经让气势昂昂的骡子气力也顶不住,痛苦嘶鸣地倒了下来。

骡子是淮西的特产,晚唐时淮西镇的军阀就曾经组建过让大唐神策军头痛不已的骡子军,而捻军以大量的骡马作为行军利器,纵横天下的千里回马枪,更将僧王斩杀在了曹州高楼寨。

只是几十年过去,张汇滔的骡子,显然比不得安武军的东洋大马善战。

“参谋长,咱们再撤,就撤回寿州地界了……”

淮上军的部众士兵,和几十年前的捻军一样,来自水灾以后流离失所的百姓,也来自淮北大地上根深蒂固的“江湖”。

这个“江湖”,包括了捻党,也包括了捻党之前的天地会、白莲教;还包括了捻党之后的哥老会、义和团、洪门、袍哥、青帮、白枪会、红枪会……甚至于一贯道。

这些林林总总的江湖,历史早已留给它们各式各样的定评。天地会和白莲教被贴上了“反清复明”的标签;哥老会和袍哥们身上既有保路的光荣,也有走私鸦片贩卖人口的劣迹;义和团带着蒙昧推动了一场盲目排外运动而被西方惊为“黄祸”;洪门则使他们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位“龙头大哥”成为中国的伟人。

张汇滔留学过日本,和过往的捻党好像已有很大的不同,他是熊成基和范传甲的弟子,也是陈独秀和柏文蔚的好友。

宣统元年,安徽成立咨议局,寿州人推荐了曾组织寿州农会的乡团团长为咨议局议员,到当时的省城安庆出席会议。

王庆云和张汇滔由于共同的好友柏文蔚而相识,后来安徽巡抚朱家宝任命了王庆云做团防局长,发给毛瑟步枪七百支,让他回寿州办团,这也就成为了淮上军的滥觞。

武昌起义爆发以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庆云、张汇滔、袁家声等人就策动团防局武装和联庄会各大队,以腰缠白布为号,里应外合攻取寿州,是为淮上军起义的开始。

淮上军的核心武力是寿州团防局,但兵员主体来自于凤台、凤阳、定远、怀远等地的联庄会,人马众多,还有张汇滔组织的农会机关作为预备队,因此席卷淮河南北23个县,一路所向披靡,直到在颍州碰上了倪嗣冲的安武军,才遭致苦战。

张汇滔看着累死的骡子,面色阴沉:

“我们不能再退,再退……正阳关失守,两淮就要变色。”

虽然他这样说,但周围其他的淮上军士兵,显然没有如此坚强的勇气。大部分人都垂头丧气,一想起前几天在阜阳的战斗,即便淮上军构筑工事冒雨苦战,也没能挡住安武军的进攻。

“龟孙的朱启勋!要不是原来投降我们的两个管带朱启勋、徐振清做了内应,偷偷打开城门,咱们也不至于输那么惨!”

话是这样说,可淮上军踞城而守,还提前修筑了工事,没能打出占上风的势头,也怪不得别人。

“下雨了吗?还是在下雪?”

“参谋长,是雨夹雪,他妈的,这鬼天气,路又要难走了。”

前几天的阜阳之战,同样下雨。

张汇滔对那天的雨水,还有印象,在雨水的冲刷下,鲜血染红店铺街市,淮上军力战不敌,顷刻间道路上死伤枕籍,死伤者达到两三千人之多。

“听说倪嗣冲拿下阜阳后,把三百多个被俘的兄弟全都牵到城外杀了……参谋长,张家的人据说被杀了五十多人。”

张汇滔心里又狠狠揪了一下,淮上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训练水平都不如倪嗣冲的安武军,当初大家刚刚攻占阜阳的时候,他就提议不要停留,应当直接挺进河南,不跟北洋军硬拼,而是吊着他们兜圈子。

但弟兄们贪图阜阳的财富,都不愿意离开,在城里先是抢掠了三天,后来又为考虑过年的事情,在阜阳逗留十多天,对河南方向既没有做侦查,也没有加强防备,直到倪嗣冲打上门来才想起来抢筑工事。

唉……

张氏族人,跟着张汇滔造反的有一百多人,这一仗打败,就被倪嗣冲杀掉了五十多人。

张汇滔的心里在滴着血,正阳关的距离却越来越近,他希望淮上军的残兵能停下脚步,或者又希望淮上军的总司令王庆云能派来足够的援兵,但……

淮上军的主要兵员都是“捻党”,大家因利而聚,都只想着抢掠富裕的城市,会有人来救他吗?

张汇滔也很怀疑。

而他的其他兄弟,大家都只想着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快些逃,逃到淮南去,逃到距离安武军足够远的地方去。

淮上军连安武军都害怕,还谈什么吊着北洋军兜圈子呢?

“参谋长,你看!”

张汇滔用力拉起自己的骡子,想看看它还有没有劲儿继续前进,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也就只有宰杀掉了,总不能留给倪嗣冲吧?

哪怕这只是一匹骡子。

他听到卫兵的呼喊声,抬起头:“什么?你们看到正阳关了吗?”

卫兵摇摇头,张汇滔心下一惊,隐隐害怕着是不是安武军追了上来,一堵山似的阴影盖在他的心间,张汇滔耳朵里骤然就响起昨夜的枪声,安武军的追兵距离他们最多几里路,一旦追上来,大家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

“不,参谋长,你看那个旗……好像、好像,好像是民党的援军!”

呼——呼——呼

呼——呼——呼

淮北的风吹得很烈,把北伐军的黑赤旗和铁血十八星旗,都吹得招展如云,几十面一米半见长的大旗,在风中舒卷在一起,就好像云涛翻滚,说不出的飘逸和威武。

“王庆云?还是袁家声?”

“不是……好像是江南来的北伐军!”

“那是什么?”

张汇滔抬起手指,天空上有一道像箭矢形状的白烟飞过,留下一串长云,好有几道黑色的硝痕。

轰——!

雷鸣似的爆炸声,突然间震响了张汇滔的两耳,淮上军其他士兵也都露出惊骇欲绝的神情,就在所有人震惊又莫名所以然的时候,原野上响彻起了成片成片的喊杀声

“同志们,冲啊!打垮安武军,救出淮上军!”

张汇滔扭过头去,在他的身后,在淮北灰色荒芜的原野上,留着辫发、穿着绀蓝色军装的安武军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第六十章 淮上三杰

啊啊啊月末了,宇文求月票啊

阴云密布的天空,雪花挟着雨水砸落下来,十二月的淮北,也是辛亥年年底的淮北,冰冷、寂寥且荒芜,干涸的空气里布满了带有硝烟味的尘埃

镇军,北伐军第三师,或者也可以叫做华南野战军第三师的炮兵部队,就像弹药不要钱似的,死命地朝着敌人的阵线倾斜火力。

总司令部配属给了第三师在南京缴获的十二门火炮,浙军改编的独立旅也配属了六门火炮,加上他们原有的火力,大炮放列后,轰鸣的雷霆还是给了安武军一个好看。

林述庆是北伐军名义上的总司令,但他主要负责的实际工作职务,其实还是进入安徽作战的第二路军司令。

林述庆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很自信地说:“安武军还不如张勋的江防军善战,一排炮击就打乱了他们的队列。”

原来镇军的参谋长陶骏保,如今已经“高升”总司令部的副总参谋长,目前给林述庆做参谋长的则是在安徽省革命党人里很有威望的柏文蔚。

柏文蔚问道:“要不要让师属的骑兵营冲一下?”

“第三师的骑兵营还太年轻,现在上去未必是安武军的对手,稍安勿躁。”

第二路军进入安徽以后,兵分两路,一路向皖豫边快速挺进,准备接应溃败中的淮上军颍州第三路军,另外一路则是以在淮北地区和淮上军其他完好部队汇合为主要目标。

林述庆估计安武军的主力还在追击淮上军的颍州第三路近,所以主要的战斗应当会发生在正阳关附近,因此亲自率领第三师师部并一个团及独立旅主力往寿州方向前进。

第三师的骑兵发现淮上军溃兵的踪迹以后,林述庆立刻就部署了对安武军追击部队的反击作战,他亲自带着师部到距离战场非常近的前沿地带做指挥——由于通讯手段的落后,这时期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只要有勇气做出指挥部前移的壮举,那对作战和指挥效率总归有很大的好处。

在连绵的炮击以后,由浙军改编而成的独立旅率先发起了进攻,总共有两个步兵营被投入战斗,独立旅旅长陈仪还不是先锋队队员,他本人对先锋队存在不小的疑虑,私底下也有“华野想吞并浙军支队”的牢骚。

但陈仪还不敢明目张胆地排挤先锋队在独立旅中的代表指导员,对支部的政治生活和各种决议,也不敢善加干涉。

南京光复战役以后,林淮唐恢复了浙军支队的光荣,他好几次到浙军支队的兵营里做巡视,和一般士兵打成一片,那种军心民气的感染力,陈仪就算不喜欢,也不得不承认,浙军支队的军心已经倒向了林淮唐。

这段时间浙军队伍里给先锋队提交入队申请书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而且这帮人大部分还都是骨干军官和士官。

有这些先锋队的支持者在,他们又能通过支部的组织和各级别指导员的领导团结起来,陈仪觉得,自己和浙江都督府都已经很难夺回独立旅的控制权了。

“同志们冲啊!打败安武军,救下淮上军!”

炮击以后,成片的独立旅战士漫山遍野展开反击,他们本来很多人就是浙江的新军出身,受到的军事训练,除了比不过安武军里一批从北洋六镇调来的官兵外,比起安武军主力里那帮姜桂题带出来的老毅军,还是强得多。

密集的枪声响起,淮上军参谋长张汇滔瞠目结舌,他留学过日本,也不能算没有见识,但确实还是头一回见到新军级别战斗力的两支部队展开会战。

不论是火力的密度,还是战士的勇气和刺杀的技术,哪一项都比淮上军强上许多。

“张汇滔张孟介参谋长在哪里?”

张汇滔听到马上骑兵的喊声,立刻举起手:“是我!我就是张汇滔。”

第三师的骑兵军官飞快下马,把一封信递给张汇滔:“这是淮上军总司令王庆云的亲笔信,王司令请您听从北伐军林总司令的命令,接受第二路军军部的统一指挥。”

战场上枪林弹雨,激烈的喊杀声响彻四方,张汇滔飞快扫了一眼信上的内容,认出了王庆云的笔迹。

王庆云是乡绅出身,也没有出过洋,但他和张汇滔一样,都是北伐军第二路军参谋长柏文蔚的朋友。

“好,这没有问题,你们是北伐军吗?林总司令……是君汉先生吗?”

骑兵军官轻轻一笑:“不,君汉先生还在北伐军的总司令部,距离第一路军比较近,林总司令是林述庆将军啊。”

“啊,镇江林述庆,有所耳闻,也谢谢你们远道而来,两淮黎民,候王师已久,你们……唉,可惜没有早几天到。”

张汇滔心里还是一阵绞痛,如果北伐军的援兵早几天到达淮北,淮上军就不至于在阜阳付出那样惨痛的损失,张汇滔的五十多个亲戚也不会被倪嗣冲杀害了。

首节 上一节 107/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