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340节

行驶在水泥路上的牛车、马车,首先他们都运载着重物,其次这个年代的大明,橡胶还没有从海外传入,所以无论是马车,还是牛车,车轮都是木制的,有的车轮则会在最外面报上一层铁皮,来增加车轮的耐久度,这样的载重和车轮,对道路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第二项支出便是维护道路所需的各项材料和工具的花费,如水泥、沙子、木头栅栏、扫帚、簸箕等等,合计每月大约六百多两银子。”

“第三项支出,便是道路两旁的收费人员的工钱,每日运送买路钱的车辆和保安人员,这些支出每月大约二百多两银子。”

“杨大人,您看,下官投入四万多两银子,费时费力,最终实际每月到手不过三百两银子上下,若是能一直保持这个数字,想要完全收回成本,大约需要十二年左右,大人试想,下官便是把这四万两银子放贷出去,每年也能有八千两银子的利息,而修建水泥路,一年所得不过三千六百两银子,此外还要为这条路的修建、雇工、材料、收费等种种问题操心劳神。”

“杨大人,下官修这条路的目的,绝非是为了敛财,这也绝非是一条坐地生财的路子。”

在大明,合法的利息大约是年利率百分之二十四,也就是说,一万两银子,放贷出去,一年可得两千四百两白银。

“所以,朝中诸公因此事对下官的弹劾,下官只能敬谢不敏了,如果有谁觉得这是个获利丰厚的路子,只要他能把下官的四万两本钱还给我,下官二话不说,马上就把这条‘日进斗金’的道路转让给他。”

杨嗣昌眼睛微张,有些动容地问道:“既然不是什么利润丰厚之事,赵大人又何必做这等吃力不讨好,又容易被人误解,遭受骂名的事情?”

赵无忌站起身来,背着手走了几步,“皇上当初简拔下官于微末,破格任用下官为神木县知县之时,下官曾对皇上说了两句话。”

说到这里,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赵无忌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下官曾对皇上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只要下官的所作所为,对我大明和百姓有利,又何必在意自己的一身得失?下官便是毁谤满天下,那又如何?只要是对华夏的社稷和百姓有利,些许不解和骂名,下官还担待得起。”

杨嗣昌看着眼前少年挺拔的背影,嘴角带上了一丝笑意,“这么说来,赵大人此举,乃是另有深意在内。”

“正是,下官修建道路,收取买路费,所图非为赚钱,真正目的是为了安置民众百姓。”赵无忌转过身来,看着杨嗣昌笑道。

“安置民众百姓?”杨嗣昌喃喃自语。

“不错,只要这条路的收费模式能够一直持续下去,下官可以保证,雇佣的这一千多人,每个月都会拿到稳定的工钱,这条路,也是这一千多人赖以生存的根本,若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话,这条路足足可以养活一千多个家庭,当然,这条路的其他好处还有很多。”赵无忌答道。

“其他的好处?”

“是的,这条路建成以来,大大减少货物往来两地之间所需的时间,对于两地的商人来说,意义重大,这会使得青州,临淄两地商业更加发达,两地百姓都会受益于此,官府也能收到更多的商税。”

杨嗣昌看着赵无忌,脸上的表情很奇怪,半晌没有说话。

居然当真有这种为了百姓利益,为了朝廷利益,不惜身负骂名,忍辱负重的官员,看着赵无忌脸上温和的笑容,杨嗣昌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本官会把这一切,原原本本禀报给皇上的,赵大人的良苦用心,本官心里有数。”

赵无忌笑了笑,随着青州府的地主们不断兼并土地,土地日益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大量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若是没有了生路,走上扯旗造反的道路,那也是早晚的事,所以自己才想法设法为他们创造出种种的工作机会,安置他们。

世间人都以为我赵无忌轻轻松松日进斗金,谁有能真正了解我的苦衷和目的?征收城管费,卫生费,买路钱,外表看似都是敛财的生意,其实前两项根本不赚钱,只能说勉强是收支平衡,后一项首次投资太高,并且也不是那种特别赚钱的生意。

但是这三件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可以给大量的民众百姓创造出工作机会,城管大队和水泥路加起来,每月能给将近三千人创造出工作机会,这才是赵无忌最为看重的地方。

更何况他们还能带来整洁的环境,快捷的交通,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提升当地的商业和繁华。

这也是一种多赢。

原来看似横征暴敛的不得民心之举,其根本目的反而是在安抚民心,杨嗣昌可以想象,若是没有城管大队和这条收费的道路,这三千多人又将如何去谋生?会不会像西北的乱民那样,最终衣食无着之下,演化为反贼?

杨嗣昌看着赵无忌,颇有感慨,“赵大人不易啊。”

第四百八十章字谜揭晓

赵无忌又想起了被人灭口的李员外,想起此番卢象升等人诡异地遇袭,他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两位大人此番遇袭,时机极为巧合,下官怀疑……”

杨嗣昌轻轻摆了摆手,示意赵无忌不要再说下去了,“此事本官会禀报皇上得知,卢大人说的很对,没有证据之前,本官不想胡乱揣测。”

此事杨嗣昌内心不能说是没有想法,在他看来,此事极有可能与德王或是李懋芳有关,两人一个是皇族贵胄,身份贵重,一个是山东巡抚,手握大权,非有确凿证据,不能轻举妄动。

昨日血腥的一战,显然让杨嗣昌的精神也消耗了不少,眼看他已露出疲态,赵无忌便知趣地退下了,夏允彝早已为杨嗣昌安排好了住处,送走了杨嗣昌后,赵无忌返回自己的书房,陷入了沉思。

李员外背后是李懋芳,向闯军泄露卢象升行踪的,极有可能也是李懋芳,但是现在赵无忌手头没有证据。

朝廷上各个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赵无忌也有所耳闻,但是这种利用反贼来除去政治上的对手,来除掉卢象升这种中流砥柱般的名将,这种恶劣的手段,显然是已经超出了政治斗争的底线。

李懋芳此人,一定要死!

李怀仁出现在李员外的宅中,也绝非巧合,想弄死卢象升、杨嗣昌这种大佬级的人物,仅仅一个李懋芳,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也许,李懋芳背后还有人在指使他,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吏部尚书李长庚。

李员外是在青州煽动百姓的幕后主使,他还是李懋芳的远方亲戚,还能接触到李怀仁这个级别的衙内,这个人是个关键人物,他一定知道很多内情,只可惜被人提前一步灭口了。

话说,他临时前写下的那个‘贝’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赵无忌将后背靠在宽大的太师椅椅背上,右手食指无意识地叩动红木制成的椅子扶手,思索着李员外留下血字的意义。

片刻之后,他轻轻拿起一张宣纸,铺在了面前的书桌上,随手拿起青铜制成的镇纸,将纸张牢牢地压住,提起狼毫,蘸足了墨,凝神思忖半晌,慢慢地在纸上写出了一个‘贝’字。

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楹,照进了书房中,照在赵无忌身上,让他感觉浑身暖洋洋的,很是舒服。

李员外被人灭口,临死之时,他会想些什么?

赵无忌思索了半晌,忽然眼前一亮,猛地站起,用力一拍桌子,“原来如此,一定是这样!”

他又想了一想,确定自己的猜测应该非常接近真相,随后便使人去找归庄,不一会,归庄便匆匆出现在了赵无忌面前。

“师父招呼徒儿来,可是有事?”归庄问道。

赵无忌点了点头,“你可速去李员外府中,将他经商的所有账本尽数带回来,重点搜查他的书房。”
首节 上一节 340/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