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653节

钟繇的脸色也十分不好,默然了好一会儿才在心中歎了口气,给曹丕行礼谢罪,“臣查事不严谨,便贸然弹劾大臣,乃过也!还请陛下治罪。”

不愧是混迹了数十年朝廷的老奸巨猾!

他这是藉着承认自己弹劾有误,将两难的选择给扔出去了。

也让曹丕默然无语。

还平生第一次在心中,对自己曾经赞为“天下官僚表率”的人,产生了一丝不满之意。

没办法,钟繇将自己给摘出来了,问题就落到了曹丕的手中。

毕竟陈恒让崔林将益州牧的印玺,都给带回来洛阳了

这岂不是成了臣下争权夺利、彼此相互看不顺眼,搞出事情了,然后让君主来背锅?

这是为人臣子之道吗!

顿时,曹丕心中如同吞了十万只苍蝇那么噁心。

但钟繇乃是元勋,德高望重,他能在朝议中当所有人的面,亲口给狡狐陈恒承认自己的失误,也已经是极限了。

曹丕还真不能再强迫,或者因此指责于他。然后呢,在很和蔼的宽慰一番之后,便让其他在坐之人都躺了躺枪,“诸卿,尔等此事当如何处置?”



百官之首的三公,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和太尉贾诩眼皮都抽了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尚书令陈群。最有发言权也是恰当来背锅的人,就是提出九品中正制出来的他了。

被众人的眼光看着陈群,也是苦笑连连。

他是颍川士人没错,但还真没有参合到和狡狐陈恒的权争中。

被拿来替钟繇擦屁股,还真是很冤枉。但又没有办法,在场的所有人中,除了崔林外其他人官职和年岁都比他大,这锅他不背谁背呢?

“咳咳”

陈群清了下嗓子,先是给众人行了个礼,便看着曹丕轻轻说道,“陛下,《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臣最初提议的九品官人法,乃是针对我大魏朝人口稠密之处。如益州南中之地,本为蛮夷所居,大户人家尚且寥寥无几,安能有多少读书识字堪为官吏者邪!是故,臣斗胆,请陛下授征南大将军便宜取士之权,以此可治南中矣。”

他这是完全将钟繇的弹劾给否定了,却也将钟繇从两难的困境给解脱了出来。

“长文此言大善!”

曹丕当即就拍下了板,然后又指着益州牧的印玺,有些愁眉苦脸,“然而陈子初性情刚愎,朕可强令其一,不可强令其二也。”

好吧,众人又陷入了沉默中。只是他们都有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情。

就连同为颍川士人的陈群,都瞥了一眼钟繇后便低头假装看着地板,彷彿石块斑驳的纹络是神来之笔一样。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问题只能由钟繇来回答。

曹丕的意思很明显,怎么安抚陈恒的情绪?

本来嘛,陈恒开设“拾遗馆”,是为了解决南中官吏的问题,乃是报国的一片拳拳之心。

为此都不惜得罪世家大户、不惜违抗了朝廷诏令,却是被弹劾了!吃力不讨好之下,愤然请求去职,也是人之常情。

若是曹丕下令嘉奖一番,陈恒顾及天子恩威的份上,肯定会退让一步,继续担任益州牧。

但是,陈恒还请求调任司马懿去当南中督军啊!

尤其是陈恒的理由,让人一个拒绝不了。

他先是说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去年的巴中与马家军之战,曹军也战死了不少,如今麾下兵力短缺,请求曹丕增兵;和江东孙权马上就要来称臣了,司马懿留在荆州也无所事事。

然后又话锋一转,很痛心疾首的说,当时在洛阳殿上一时口快折辱了司马懿,如今后悔莫及。就想请曹丕调任司马懿来南中当督军,让司马懿以军功为己正名,也好让他陈恒放下心中愧疚

这就让人尴尬了。

所有人都知道,狡狐陈恒所谓的后悔莫及,就是个借口!

为了将司马懿坑到南中那个不毛之地,来接受瘴气蛇虫的死亡考验。

但是所有人都无法拿出理由来拒绝:巴蜀之地兵力短缺,荆州兵力富余,不应该是调任过去吗?

再说了,曹丕都下令让陈恒让一步,忍受委屈继续当着益州牧了,还能第二次强令拒绝陈恒所请吗?

所以呢,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回到了钟繇这个始作俑者的身上。

第四四九章、所信非人

司马懿终究还是没有去南中当督军。

一方面,是钟繇以恶意弹劾为由,坚决让曹丕罚了自己一年的俸禄和闭门思过旬日谢罪。

另一方面,则是曹丕的爱护之心。他以天子的权衡之术,将原先驻军在荆南武陵郡的吕常、廖化等陈恒的旧部,都调往了巴蜀之地驻防。

如此一来,曹军在巴蜀的兵力就能得到补充;荆州的兵力也不会变的富余。

当然了,为了让陈恒不再继续上表陈情,他还是许下了好处的。
首节 上一节 653/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