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247节

“公达此言甚善。”

点了点头,曹老大有了决断,“子初,汝启程去并州吧。嗯,文稷的人马,就先不要动了。”

“喏。”

应喏领命,陈恒却没有离去,而是踌躇了下,又一个拱手,“哪个,主公,可否抽空见一见王彦云?他也随恒来了官渡。”

“嗯?”

有些不解,曹老大的眉毛挑了挑。

王凌现在的身份,还不值得曹老大亲自接见。哪怕是他对并州战局有所裨益,哪怕他是王允的侄子。

“咳!哪个,故王司徒曾因言治罪,将伯喈公下狱...”

好吧,曹老大明白了。陈恒这小子将王凌也带来官渡,就是为了借他的虎威,好让王凌心安,觉得陈恒是真心实意为他谋前程的。

“竖子!多事!唉,将王子师之侄唤进来吧。”

“喏。谢主公!”

陈恒起身而出,而荀攸也趁机离席跟了出来。

等王凌进了中军帐后,他便幽幽的来了声:“子初,河东卫家之粮,乃助汝军威耳。”

有些世家的私下勾当,就不要捅给人主知道了,会被人戳了脊梁骨的。

被隐晦的指责不厚道,陈恒脸上淡淡,“昔日在弘农,卫伯儒与钟元常欲夺某兵权。公达兄,汝知道吗?原河东太守王邑,是有机会来许昌当大司农的。”

他不仁在先,就别怪我今日不义。

“唉...”

荀攸脸上也有了些踌躇,侧身与他并肩驻立,远眺秋色蔓延在天地间的寂寥。语气缓缓的,又来了一句,“子初觉得陈留,离颍川近吗?”

陈恒顿时默然。

荀攸的问话,几乎等于让他表态:是否还愿意还呆在颍川士人的圈子里。

八月天了。微凉的秋风,轻轻拽弄着两人的衣袖,似乎唤醒彼此之间的好久沉默。

陈恒不知道怎么去回答。

决裂了颍川士人,未来仕途肯定会徒增坎坷。说不决裂,双方都开始相互捅刀子了,作态也难免太无耻。

“两者之远近,在于颍川,而非陈留。”

思索了半响,陈恒终于还是给了个折中的答案,“唉,公达兄,恒本来是抱着一片赤诚,冀望彼此守望的。”

“善。子初,某与叔父倒是一直觉得,陈留与颍川是很近的。嗯,数日前,陈长文督军粮来此,亦有过如此感慨。”

顿时,陈恒的喜色就洋溢于表。

颍川荀氏、陈氏如果都愿意将他当成仕途盟友,那么再好不过了。

马上的,拱手而言,“多谢。还请公达兄为恒带话于荀令君、长文兄,恒亦觉得颍川与陈留很近的。”

不一会儿,王凌从中军帐出来,陈恒便踏上了并州的路程。

而荀攸心里默默想着昨夜收到的家书,目光在他的背影流连了好久。

家书是荀彧亲自提笔的。就寥寥数语,回答了荀攸的问题:如今颍川荀氏的掌舵者荀彧,觉得将如何对待陈恒。

“尔等不知曹司空为何收养女乎!若非夏侯妙才之女,子初如何能独掌一军!”

“以宗室女结之,尚且以曹子丹为副督!钟元常非程仲德,又能如何掌军!”

“颍川人才济济,各有志,莫强求。我荀氏不舍近即远就是!”

......

刀子有了想法,依然是把刀。

就算不能握着刀柄,也可以推着刀柄往希望的方向走。

骑在战马上的陈恒默默思量着。

颍川荀氏的想法,应该是这样吧...

唉,当刀子就当刀子吧,至少你们也能为了刀子更锋利点,偶尔扔块磨刀石。

侧头瞄了一眼的王凌,陈恒又觉得今日的阳光尤其的明媚。

因为王凌是并州士人。

因为他的脸上盛开着笑容。他刚被曹老大任命为陈恒军中的长史,所以看着陈恒的眼光有些感恩。

幽州,代郡。
首节 上一节 247/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