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246节

举孝廉后,就能被授官。

以太原王氏官宦世家的名望,一个县令起步是手到擒来。但王凌依然从并州来了,还跋涉到了许昌。

说明他除了对贾逵的引荐看重之外,还对陈恒有自己的思绪。

“某家里世代传承于并州,有些产业在上党郡也涉及。嗯,梁道言子初领命攻并州,某倒是能帮上点忙。”

果然,王凌也不等陈恒开口,又继续侃侃而谈,“虽然某在家中,不日亦可有五百石俸禄(县令食俸),但功名还是自己争取的好。是故,某应梁道之邀,前来见子初一面。”

呵,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吗?

陈恒的笑容,变得淡淡的,有些流于表面,“彦云兄,何所求,不妨直说。”

说吧,你这只凤凰,对不是梧桐木的我,需要什么条件才愿意暂时歇歇脚。

“善!”

王凌先是赞了下,又拱手告声罪,“世人皆说,某叔父当时诛杀董卓后,若是不对西凉众将赶尽杀绝,就不会有今日的天下诸侯并立。子初以为然否?”

对王允的身后名耿耿于怀?你王凌是这样迂腐之人?

陈恒有点诧异,思索了一阵,给出了不偏不倚的答案,“*******,*******。某以为,王司徒对大汉无愧于心。”

“*******...”

喃喃的复述了一遍,王凌收拾神情,很穆然的行礼,“多谢子初对家叔的评价。唉,子初认为伯喈公之死,家叔是否太过?”

好嘛,说了半天,原来是在这等着我呢!原来是担心我会因为小姐姐的关系,而报复于你!

唉,传承越久的世家,果然下作的思量就更多。

陈恒看了他一眼,失去了谈话的兴趣。

“王司徒太过。然,人非圣贤耳。彦云兄,某自认非挟私报复之人,若是汝是顾忌于此,大可回太原等待任职县令诏书;亦或者某推荐汝于曹司空。”

“唉,是凌冒犯了。只是太原王家,某这一支血脉荣辱,皆系凌一身,不敢不慎!嗯,议郞若是不弃,征并州凌愿为驱使!”

终于,王凌表了态,愿意在他的麾下踏上仕途。

所以呢,陈恒也表示定不负他,又叹息了声说军中粮草难续,暂时并州不会有战事云云。

然后呢,王凌就给他来了个惊喜:“若是两千兵卒的一个月军粮,某倒是可以解决...”

“哦?还请彦云兄细言之。”

顿时,陈恒的眼睛就亮了。

他还惦记着怎么立功,给刚出生的孩儿谋封侯呢。

“喏。议郞,上党郡阳阿县的仓曹令,乃某故交。其所管粮仓存粮约一千石。”

有通敌的?

就食于敌,再加上卫凯许诺的两千石,应该能说动曹老大了吧?

刚好,还可以给卫凯在曹老大的眼里抹点黑。

呵!

第一九零章、天眷的刘玄德

官渡,曹营中帐。

曹老大捏着胡须,沉吟不语。

而陈恒跪坐在下方草席,一脸淡然,心里却有点惬意。他刚将王凌有故交在阳阿县之事说了,还隐晦的提到卫凯许诺的两千石粮食。

那个时候,曹老大眼中明显闪过一丝精光。

他在官渡对持袁绍,军粮已经出现短缺的迹象了。而河东卫家,随随便便就能扔出两千石粮食来,只为了报答除去家中支系血脉。

这对比,不是一般的大。

是故,乡愿,德之贼也!世家豪门,毒瘤耳!

“公达,汝觉得可攻并州否?”

终于,曹老大打破了沉默,问了同在军帐中的荀攸。

自从荀彧在许昌居中持重不能分身后,荀攸就成了征战在外的谋主。

“回司空,某觉得可试之,不发大兵即可。也好安抚张征北的情绪。”

荀攸似乎早就打好了腹稿,直接脱口而出。

张征北,是张燕,他这些日子不好过。自己领兵被袁绍的将领蒋奇堵在井陉进退维谷,而由刘石、左髭丈八率领的另外两路,也被刘备与牵招杀退回了太行山。

前些天他就给曹老大来了封书信,话里话外都是在诉苦:说好了一起攻袁绍,我都损兵折将了,你不能光守不打啊!
首节 上一节 246/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