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140节

按徐盛的建议,偷偷过河小打小闹一番,是可行的。但曹老大给的命令是让他防卫好地方安危,而不是去招惹袁术。

要是万一成功挑起袁术的怒火,派了个两三千兵马过来,就够他吃一壶了。毕竟当年匡亭大战,陈恒坑了袁术一次。袁术对陈恒恨之入骨的消息,这些年也传到了许昌了。

最重要的是,当年在夏侯渊麾下的时候,陈恒贪功弄险被曹老大狠狠批过。如果这次还再来一次,他怕曹老大不会高举轻放的饶了。

才刚被当成独断军机的别部培养呢,就放飞自我,就任性而为,给曹老大一个不堪任事的印象是妥妥的。

但是呢,反过来想想,天天这样继续当咸鱼,真的无聊。

好嘛,自古帅才,事无巨细都要思来想去才做出决定,我就当是我有成为帅才的本质了暗自调侃了一声自己,陈恒对徐盛的提议不置可否,自顾自思索心事。

而徐盛还以为陈恒对他的提议不认可,在思考拒绝的理由呢。马上的,扔了个中庸的提议,“都尉,属下愿意今夜渡过淮水,打探清楚袁术军的动静,好让都尉做决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文向此议甚好!”

很亲昵的拍了拍徐盛的肩膀表示赞同,陈恒心里也有了决断,“既然如此,就依文向之言。刘鹏,汝挑选通水性的部曲,今夜与徐盛同去打探。”

下完命令了以后,还表现得很爱护麾下的风范“文向,渡过淮水后要务必小心,事不可为就回来。嗯,恒就算不要功劳,也不想让你等伤了性命。”

果然,惺惺作态的言语刚出,徐盛就感动无比,很快就应声“喏!属下谢都尉爱护!”同时心里还坚定要打探清楚敌情,来报答陈恒的信任。

如果陈恒到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感慨一声。

呵!到底是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啊!真淳朴!

因为徐盛不知道,带着部曲同去的刘鹏,马上就被陈恒背地里叮嘱了一句盯紧点徐盛,如果他是借故逃跑的话,直接当场格杀,尸首都不用带回来了。

嗯,估计徐盛知道了,肯定就找个机会捅陈恒一刀的

第一天,徐盛与刘鹏没有消息回来,第二天也没有。第三第四天还是没有。

然后陈恒心里就哇凉哇凉的。他已经在想怎么给刘振解释,为什么他儿子刘鹏才当了半年不到的兵,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了。

是的,陈恒以为渡过淮水的所有人,都挂了。毕竟都两天,半个消息没有,肯定就是全军覆没了。

所以在第五天,徐盛和刘鹏带着人全须全尾回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是陈恒的夸奖,而是被怒骂了一刻钟。以不遵守每日回报的军令、不爱惜自身性命等等理由,还夹带不少竖子等字眼。将他们骂得满脸的感动,还有被喷了满脸的口水。

“说吧,袁术那边的情况怎样?”

终于骂累的陈恒消停了,问到了正事。

徐盛抹了抹脸,看了眼点下脑袋的刘鹏,开口道“禀都尉,属下等人迟迟不回传消息,是因为深入了敌方一百里。淮水畔的百姓都跑光了,一直到当涂城才看到人烟。某等不敢进城,大概估摸了下守城兵卒的数量,不足五百人。”

嗯?近百里无人烟,袁术治下已经这么惨了?

陈恒瞪圆了眼睛,很诧异。

刘鹏也开了口,“都尉,徐军侯没有说错。属下等人分散了查探的,许多村子都荒废了不少时日。属下还特地挨个屋子里进去看了下,各种物品上都是灰尘。连有些大户人家的乌堡都废弃了。”

陈恒信了。连有囤积粮食习惯的大户人家都跑了,那就是真的没人了。把手放在下巴上摩擦一会儿,便道“嗯,你们辛苦了,先下去歇一歇吧。”

顿时,徐盛就急了。他还惦记着表现一番,让自己军侯之职名正言顺呢。

“都尉,当涂城守备松懈,且兵卒数极少。属下敢拿人头担保,只需要三百人,便可以一战而下!”

陈恒笑了。他从徐盛的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跟随夏侯渊袭击梁县的影子。

“文向,为将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汝如此心切,某日后如何将重任交付与你身上?谨记之!”

先将当日夏侯渊教训自己的语言,扔在了徐盛身上,看着对方脸上露出羞愧,心里暗爽的陈恒才说出来自己的打算,“汝等先歇一歇养精蓄锐,明日随本都尉过淮水!”

“喏!”

这是要去攻当涂城了!徐盛和刘鹏相顾一眼,看到对方都是满脸喜悦,马上就应了声。然后刘鹏又说了句,“都尉,属下一点都累”

不过呢,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明日不想留守军营,现在就滚!”

刘鹏吓了一跳。

“喏!属下这就滚。”

翌日,陈恒留下军侯张鸥和麾下两百兵卒留守兵营,率领六百人渡过了淮水,往当涂出发。

第一一二章、兵不血刃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是曹老大的诗作《蒿里行》,也是陈恒渡过淮水入眼的疮痍。

曾经以富庶扬名的淮南,有物产丰饶、岁无饥寒美誉的淮南,在袁术短短几天时间的折腾下,就变成了人间炼狱。

呵!这就是四世三公教出来的嫡子!

呵!就这样还敢称帝!
首节 上一节 140/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