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829节


“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要不是瞎子,谁愿意带不相干的人去发财呢。”媒婆显得不高兴。

“那另外一个呢?”刘长顺老婆不死心。

“说起另外一个,那就更不得了了,姑娘的爹是个铁匠,听说在松江府朝廷官办的造船厂造大海船,一年可挣不老少。你儿子嫁过去,一点负担没有”

“等等,怎么是我儿嫁过去啊?”

“那姑娘有一条腿有点毛病”

得,刘长顺老婆算是听明白了,合着自家儿子就没条件娶一个正常人,这介绍人都已经把老刘家看扁了,介绍的不是瞎子就是瘸子。

“想娶正常的女人也不是没有。”媒婆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地横着说:“淮安府有的是卖倭女的,你儿又是娶大房媳妇,也能挑上一个可人的,你们要是想成这事,只管拿钱就是。”

“朝廷早就出了布告,倭女不可为正妻,只能做妾侍。倭女生的娃,那是二等公民。”刘长顺气不大一处来,啪地一声丢下肉,大声怼了回去。

“不想娶倭女,那你家得够彩礼钱才行。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那么大的黄花大闺女,白给你不成?”媒婆一扭腰,气呼呼地走了。

而且就在刘长顺的家门口,掏钱坐了马车,临了还呸了刘家一口。

“爹、娘,俺不娶媳妇了。就在家伺候庄稼就行。”这个时候,大儿子从屋里闷闷不乐地走了出来。

实际上在大明娶个媳妇不难,虽说皇帝鼓励三妻四妾,可是朝廷对妾室收税,而且不低。越是娶得多,要交的钱也多,而且年年交。很多正经人家的闺女,还是不愿意当小妾的。

但是朝廷又规定,娶倭女和南洋女可以免税,但是倭女的孩子只能算二等公民。这些孩子是没有免费上学的资格的,而且还不分田亩,除非长大后能娶一个大明女子,才有可能转为一等公民,跟南洋那边的土著差不多。可是谁都知道,那个大明女子会嫁这样的人?

听说只有头几年嫁到东北的倭女才会赦免。现在这些倭女都只能嫁给大明最穷或者残疾的男人,或者成为有钱人的玩物。

“尽胡说,你不娶亲,想要老刘家断子绝孙啊?”刘长顺骂起了儿子。

但是他也没办法,他们家仨儿子,也没挣钱的道,只能干耗。饿是饿不死的,富又富不了。

“爹!好事啊,好事了。”刘长顺正闷头发呆,二儿子从外面一路喊一路跑回家。

“慌慌张张的,像啥样子。”其实刘家二儿子也到娶亲年龄了,可是老大都没娶上,更别说老二了。

“爹!我刚从县上回来,这外面都传疯了。说是大苏王国发现了金子,老多了。又说从那边回来的人,都是拎着金袋子买东西,可不得了。”老儿满脸兴奋,不停地比划。

“天下哪有那好的事。”刘长顺不信。

“爹你别不信,前几个月族长不是说要咱家出一个壮丁去大苏国嘛。族长又不会骗人的。”二儿子补充说。

刘长顺一听,还真有这回事,当初族长本来定得是刘家老大去,可是中途变卦,被一个当官的族人用自己的儿子顶替了。这件事后刘长顺就明白了,去大苏国一定是美差,否则不会被人抢。可是金子这事?

“走,去找老族长问问去。”刘长顺还是觉得问个明白。

“爹,这么说您是同意了?”大儿子也跟着高兴,其实他很想出去闯一闯。

“如果真有这事,咱爷仨一起去,不能再错过这次机会了。”刘长顺心里暗暗决定。

第七百三十四章:经援vs金援

朱由检的第三招棋就是经济援助。

人口可以白给,一来是为了大战略的需要,二来是为了减轻大明国内的人口压力;但是经济援助不能白给。说到底,大苏国的体制只是大明的藩属,是独立的。

所以,所有的援助项目必须独立核算,以贷款的形式展开合作。那么朱由检的经济援助并不是单纯的贷款,它有点类似五十年代的苏联援助。就是大明以现有的技术、人员来帮助北美发展。但是大明不想从中分成,只一锤子卖给大苏王国,只是这笔钱得以后还。

技术和设备可以这算成资金,那么人员当然不能折算,而这一部分人,就直接是移民了。

而李岩又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他直接替所有过来北美的移民负担了一半儿的船票,这一下子让更多的人有能力漂洋过海了。

愿意到万里之外讨生活的人,那都是敢买单程票的人。当这张船票便宜到只有两个月的工资的时候,很多人都疯了。

“你就这点金子,全撒出去了,不怕收不回来?”朱由检看着金山每天都在减少,他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只要大明有更多的人扎根这里,我相信皇上的计划最终一定能成。”李岩心里想:计划是你皇上提的,大苏国真的玩不下去了,不是还有大明兜着呢。

“朕刚刚在想一个问题,这么多金子全部撒到了航运业上面,会产生什么后果?”朱由检突然想起了这茬事。

“皇上的话提醒了我,我是不是应该把票价压一压,公开竞标?”李岩突然说。

“很对。现在负责航运的不是海军了,而是官办和民办的好几家公司。应该每个月都公开招标,让他们竞标。你这里只需要数人数。”朱由检眼睛一亮。

“那会不会导致出事故?”李岩有些担心。

“他们敢!如果是人为事故,朕会让他倾家荡产。”朱由检发狠地说。

“那样的话,整个运输行业会推动造船行业不停的降低成本,而更多的运输公司会加入进来”李岩推测出了一个未来。

“天啊!上百万人移民,至少需要上万艘船。那得需要多少水手?不行,不能这么搞了。朕得赶紧把蒸汽船的技术发出去,不然靠帆船完不成这么大的运输量。”朱由检一拍脑袋,想起了一件更重大的事。

技术革命并不是靠技术本身来推动的,必须有市场需求才行,否则技术只能被束之高阁。大明早就有了蒸汽革命的技术基础了,但是社会一直没有发生变革,因为市场不需要。

这其中的一条原因就是大明的农业人口太多,内需一直被压着;而出口市场离欧洲太远,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力。最终蒸汽机只在小范围内使用,比如朝廷的官办企业。

只有市场的竞争才能推动技术变革,因为这是有更低的价格决定的。只有更低的价格才能抢占原有的市场,而要想产品售价更低,只能压缩成本;所以才会想到提高生产效率,用机器来代替人。

朱由检甚至还能想到,航运的大发展,一定会把国内的粮价打得更低,而更大规模的农民破产就在眼前。破产农民唯一的出路,就是移民。这和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一个道理。
首节 上一节 829/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