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694节


南京城里的人很少有人知道皇帝庭前最近到底在发生什么,普通的官员也只是以为皇上请了很多大儒在给他参政。

这样的会议每天都持续到很晚,在激辩中,这些人的眼界在慢慢打开,思想一点点解放,然后最终具体到一些具体的施政领域中,形成了一套大伙众议之后的新政。

这个新政,后人称其为“崇祯维新”。由黄宗羲和顾炎武等人提出的新政谏言书,共三千六百字,史称“维新十一条”。

大明皇上朱由检连续下达颁布九道圣旨,全面推行新政。由新政核心人物组成专门给皇帝提供建议的政策研究室,彻底取缔言官制度。

朱由检的这次改革,没有学西方的从上而下的彻底性改革,而是采取了渐进式改革。首先,大明的时候还不具备选举制,如果强行推行过于先进的制度,一定会遭到反噬。

崇祯维新的核心,只是改组了朝廷的机构架构,这一点黄宗羲现在已经具备这种能力,加上维新派得到皇帝的支持,相信能够成功。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扩大内阁,把政事全部纳入到内阁的管辖权里。朱元璋裁撤宰相独揽大权,但是皇帝也不都是像他那样的工作狂,所以大明的内阁制度就是为皇帝减负的。不管是大明的内阁,还是后来清朝的军机处,其实都是小内阁制。

既然内阁制已经形成,索性扩大权利,让内阁变成实质上的宰辅。

第二,大明既然已经决定把眼光拓展到海外,而且也具备了工业化初期的技术积累,行政部门当然不能再按照原来的六部来配置。一些前期设置的部门直接升级,有司变为部,比如外交司变成外交部,教育司变成教育部等等。户部和工部进行大规模的拆分和整合,形成了多个部门。但是三法司却得以保留,这一点对局势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

文官的动静特别的大,以至于让整个国内的目光应接不暇,尤其是对于北方,很多机构反而显得有些臃肿,着实让一些人看不明白。

相对于文官系统,军队系统反而是风平浪静,皇帝没有一点想要对傲娇的武将有一丝动手的意思在里面。

“皇上,臣算了一下,照此下去,财政部今年需要发放的俸禄是这些。”黄宗羲拿着一个奏折,心里忐忑不安,搞革新的人心都大,但是他手中单子上的数目却已经大到了让他吃惊的地步。

“这么多?“朱由检打开,也吓了一跳。机构是铺开了,但是钱从哪来?还有一队功臣需要封赏,可是大明的家底已经空了。

“要不,还是先裁撤几个部门,反正现在也用不上。”黄宗羲脸憋得通红,他的这句话等于是打了自己的脸。

“朝令夕改可不是一个好皇帝,要朕把吐出去的吐沫收回来朕做不到。朕知道钱不够,所以更应该向办法开源,而不是节流。哪怕再难,这第一步一定要垮出去。你告诉牵扯到经济建设的各部门,俸禄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谁能养得活自己的属下,朕就让他做那个官。”朱由检豁出去了,他想起了一句话: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明现在需要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后世的国朝,在改革初期不也是一切为改革让路,一切以发展为核心。

“就算官员的俸禄能凑合着过,那功臣们的封赏呢?”黄宗羲问。

“这个好办,朕已经看到了一座宝库,派人去取就是了。”朱由检一脸的无所谓,显得很沉稳。

“在哪?”黄宗羲楞了一下,他怎么没听说过什么宝库啊。

“荷兰人的巴达维亚,让施琅去抢他娘的。”朱由检一句话把黄宗羲惊得半死。

大明真的要和英格兰联手对付荷兰人吗?

第五百七十四章:朱由检的抢劫心思

把国内的却空转嫁到国外,历史上有那些皇帝在做?

首先就是刘彻。刘彻为了支撑对匈奴作战,直接派兵灭了夜郎国和滇国,收获金银无数,一下子就缓解了财政危机。这个事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自己没钱了可以抢劫。这种事可以干,但是不能说,古来有之。

环顾大明的周围,谁有钱?朝鲜国肯定不行,太穷了。倭国?难度有点大。

唯一的就是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很强,但是到底还是一个公司,不是一个国家,而且荷兰人现在正遇到麻烦事在。

朱由检为啥扩充南海水师,不就是垂涎南亚嘛!真得是为了那点贸易?

不,不。朱由检想要的是当南亚的老大,抢了荷兰人,还有英格兰人来,还有色目人来,还有印度人来。只要不是当真的海盗,真得海盗那是见谁抢谁。

“皇上,咱们怕是打不过吧?”黄宗羲心里发虚,他走了一遭欧罗巴,当然知道荷兰人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万一荷兰人那上千艘战船武装起来,不是开玩笑的。

“你知道一个公司和一个国家的区别是什么吗?”朱由检问。

“臣不知。”黄宗羲摇摇头。

“公司是做生意的,它需要计算成本,公司的一切冒险行为都是为了获利,如果是一件完全没有收益的事,公司不会干;而国家是流氓,流氓靠得是脑壳发热,不计成本。”朱由检嘿嘿一笑。

“皇室的意思是抢了就跑?”黄宗羲弱弱地问。

“孺子可教也!荷兰人的舰队敢追过来要债吗?”朱由检心里其实也不知道荷兰人会不会学英国人把战舰开过来,但是他知道一点,现在大明的实力也不是来几艘荷兰战舰就能屈服的。在这场争斗中,如果荷兰人真得来了,恐怕也是半年之后的事了。

半年?朱由检完全有理由相信半年之后大明可以拥有近百艘西式战舰可以和荷兰人抗衡。

在朱由检的谋划中,大明早已经积累起了足够的造船用的木料。大明现在缺的,就是对现有的几款西式战舰的定型工作,以及更加专业的流水线造船技术。

从英国带来的工匠,并非是为了帮大明造船的,他们完全就是来给大明培训造船技工的,而且还是一大批有了基础的技工。

只要工艺完善,大明大大小小十几个造船厂,几十个船坞,立刻就会像下饺子一样生产战舰。这些战舰再配备上几千名以及熟悉西式战舰操作的船员,就算比不上欧洲海上强国的规模,至少也能让荷兰人有来无回,捞不到半点好处。

所以,朱由检是铁了心要抢劫巴达维亚。也只有抢劫巴达维亚,才能给国内输血,度过目前的难关。

施琅在两个月前还以为自己一辈子也建功无望,可是当他护送黄宗羲抵达南京之后,立刻就官运亨通了。

他是一个典型的勇武汉子,吃海上饭的一把好手。朱由检告诉他,抢巴达维亚之后许诺他一个水师副总司令的头衔,然后施琅直接拜倒在地了。

郑森才是总司令,如果他施琅是副总司令,那么就代表他施琅只比郑森矮半级。虽然没有超过郑森,可是也够他施琅臭屁的了。这种机会难得,身为大丈夫,当然是干他娘的。

第三次召见,施琅就可劲地跟朱由检要船,要人。朱由检也够大方,大笔一挥,直接从各处划拨了十五艘西式战舰,外带五十艘运输船只。

“我还要陆军。”施琅跪在朱由检的面前,不敢抬头正眼看皇帝,但是这家伙现在胆子够大。
首节 上一节 694/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